石龜蛋如何孵化出苗率高?

傳道子


石龜不管是小青、大青、南石孵化率和技巧有關,親龜的體質,撿蛋的時間,孵化的材料,孵化的溫度,以上條件滿足了孵化率非常高。

親龜應個體強壯,無傷殘,雌龜6年以上,雄龜3年以上,雌雄比例3:1。

產蛋龜在8-24小時坯胎才固定,固定後最好在下午3點撿蛋。

孵化用松木做的孵化箱,河沙鋪墊,保溼性好,大大孵化率。

溫度保持28-32度之間

這樣孵化率非常高。

我也有養石龜,個人經歷分享,希望能幫到你,祝龜路順通





大新興老梁


石龜蛋如何孵化出苗率高?影響石龜蛋孵化出苗率的因素有很多。

第一,種龜的選擇和餵養。

仿野生環境,生態養殖出來的石龜種龜產蛋率高,孵化率也很高。種龜母龜必須在七齡以上體重2斤左右,公龜也需七齡以上體重1斤左右,挑選個體壯碩健康無傷,雌雄2:1的比例放入種龜池。雌雄應該分別從不同的養殖群體中選育,避免近親繁殖。產卵前要加強培育,必須每天定時、定量、定質的投餵餌料。

第二,石龜卵孵化。

選擇適合自已的孵化技術的孵化介質十分重要,孵化介質可用沙士或蛭石,選擇你十分拿手的就行了,首先介紹沙土的孵化技術,在孵化箱內放一層細沙,在沙土上放一層龜卵,再在龜卵上放一層細沙。孵化室內溫度控制在24℃到31℃之間,並定期淋水,沙的含水量為5%到10%。沙土孵化的缺點是,溼度難以把握。因為蛭石具有儲水保溼,高透氣性和含水性均勻的特點,現在養殖戶都會選擇蛭石來孵化龜苗,具體做法是,先用開水浸泡蛭石,以達到消毒殺菌的目的。冷卻後,在孵化箱底部鋪上1/2的蛭石,將龜蛋的一半埋入蛭石中。蛭石的溼度,你用手抓感覺有溼度,放開不結團為好。然後蓋上蓋子,並留有透氣孔。在孵化的過程中要經常觀察,使龜蛋保持乾燥而不失水分。

只要掌握了石龜種龜的挑選和孵化技術,孵化出苗率將會有大大的提高。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龜緣士


給種龜提供合適的產蛋條件

1.要保持一定的厚度:產蛋池的泥沙厚度要保持在15釐米左右,以便於種龜挖出合適的洞穴產蛋。

2.要保持一定的溼度:產蛋池的泥沙不能過於乾燥,要保持一定的潤溼,因為乾燥的泥沙溫度較高,高溫會損壞龜蛋。

3.要保持一定的松度:產蛋池的泥沙不能太硬,要鬆軟易挖,如果泥沙太硬,會令種龜挖不了洞穴,影響下蛋。

第二步:正確採取石龜蛋

在孵化龜蛋的過程中,一些養殖戶不知道孵化的泥沙應該控制在哪種溼度,為幫助養殖戶解決這個問題,現將一種控制泥沙的溼度方法介紹如下:向孵化池裡的泥沙均勻地噴灑適量清水,然後用手抓孵化池的泥沙,用力抓泥沙能夠迅速成團,張開抓泥沙的手掌,用另外一隻手輕撥泥沙即時散開,則此種溼度比較適宜孵化。

第三步:搞好孵化池

在孵化龜蛋的過程中,一些養殖戶不知道孵化的泥沙應該控制在哪種溼度,為幫助養殖戶解決這個問題,現將一種控制泥沙的溼度方法介紹如下:向孵化池裡的泥沙均勻地噴灑適量清水,然後用手抓孵化池的泥沙,用力抓泥沙能夠迅速成團,張開抓泥沙的手掌,用另外一隻手輕撥泥沙即時散開,則此種溼度比較適宜孵化。

第四步:正確鑑別受精龜蛋

從產蛋池拾到龜蛋後,應迅速將其放到受精觀察箱(池)進行初期孵化,待1--10天后,輕輕撥開龜蛋上面的沙土,如果發現龜蛋出現精斑(受精的龜蛋一般會在龜蛋的中心形成0.5釐米以上的白色斑點),就可以將其轉移到孵化箱(池)進行孵化。

第五步:正確孵化龜蛋

1.選好場所。孵化龜蛋應該選擇安全、無汙染的室內場所,並要防止老鼠、螞蟻等對龜蛋的傷害。

2.選好沙土。要選用細嫩、無汙染的沙土孵化龜蛋,沙土的厚度約為15--20釐米,龜蛋應有序平鋪且相互不接觸,龜蛋埋進沙土的深度以5釐米為宜。

3.調好溼度。溼度保持在80%左右,以手抓沙土成團,鬆手後輕撥沙土即成粉狀為宜。空氣乾燥的晴天,每天早晚應向沙土灑水1—2次,空氣溼度較大,可減少灑水次數或者不用灑水。

4.控好溫度。孵化龜蛋的室內溫度高,苗會出得快些;溫度低,苗會出得慢些,比較適宜的溫度是20度--35度,經過60天~70天的時間便可孵化出龜苗。但不建議採用加溫方式孵化龜蛋,因為按照自然溫度孵化出來的龜苗才能更好地確保其今後的生長髮育能力和品質。




遙遙在農村


一、石金錢龜蛋孵化方法

1、石金錢龜的性成熟年齡為5-6齡。在5-6月和8-9月氣溫為20-25℃時的傍晚或 黎明交配,6-9月產卵,7月份是產卵盛期。

2、龜卵形似蠶繭,受精卵圓整光滑,卵殼紅潤有光澤且不粘泥沙。但龜卵的胚胎要 等產出後24小時左右方才固定,所以收集龜卵應在產卵後的第2天下午進行。產卵 期每天上午應進行清理,在旁邊給頭晚或清晨新產的卵插上寫明日期的標籤,以 便準時採收龜卵。

3、收集龜卵時應逐個檢查,使受精卵現出氣囊腔的一端朝上排放在底部墊沙的面盆 或專設的盛卵盤內,再按產卵先後分別排放於孵化箱中進行恆溫孵化。個別龜卵 若再置8小時仍未出現白色半透明的氣囊腔則為未受精卵,應作食用或加工處理。

4、稚龜孵化箱一般為60cm×40cm×12cm的長方體,大多以木材製成,箱底鑽幾個排 水孔,墊沙6cm厚。龜卵以1cm的間隙整齊排列,上部覆蓋3-4cm厚的沙土,蓋上玻 璃蓋板,貼好標明產卵日期和龜卵數量等相關數據的標籤,保持恆溫28-30℃,溼 度85%左右。經過55-60天孵化,稚龜出殼,孵化率一般在90%左右。

二、稚龜飼養管理

1、剛孵出的石金錢龜稚龜僅重3-5g,前3天靠吸收卵黃囊貯存的營養,3天后可 投餵熟蛋黃或黃粉蟲,7天后投餵精、細、嫩、軟易於消化的優質飼料,如剁碎的 新鮮魚蝦、動物內臟、果蔬及薯類等,投餵量為龜體總重的5%左右,以投餌後 100min吃完為度。夏季日投2次,春、秋二季日投1次,晚秋則2天投餵1次,但要 投餵蛋白質和脂肪含量都高的優質飼料,讓龜儘量多貯備些越冬能量,以利於它 安全度過漫長的寒冬。

2、稚龜一般在室內建池或利用盆、缸暫養,容器斜置,水深10-15cm,讓龜選擇 適合自己的棲息水位或幹處。投放密度為每平方米100只左右。稚龜經15-30天暫 養或越冬起眠後轉入幼龜池飼養。幼龜池若設在室內,則應將水深加至30cm,池 壁頂部應出簷防逃,池中水陸面積之比為2:1,池底鋪墊厚20cm的硬質粘土,放養 密度為每平方米20-30只。幼龜的飼料可在稚龜飼料配方的基礎上加浮萍或瓜菜等 植物性飼料,生長旺季5-8月,投餵量可增至龜體總重的10%,越冬前1個月也應加 喂富含脂肪的優質飼料,以利安全越冬。幼龜池每3-5天換水1次,每次換水1/3左 右。

3、幼龜經2-3個月的精心飼養,體重可達50g以上,當氣溫穩定在20℃以上時可 轉到室外龜池飼養。進入3齡的青年龜(即已兩度越冬後的春天)體重已達250g以 上,此時便可著手接種龜背基枝藻培育綠毛龜。

石金錢龜在孵化期間我們不但要注意環境的創造,而且也要注意正確的飼養管理方法,多方面提高其孵化成功率。


香菇胖娃


您好,石龜蛋的孵化,

1. 溫度 溫度在孵化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溫度的高低影響胚胎的發育、孵化期的長短、稚龜的性別。在22~33℃範圍內,溫度越高,胚胎髮育愈快,孵化的時間愈短;反之,溫度、偏低,胚胎髮育較慢,孵化的時間愈長。當溫度達23~27℃時,絕大部分稚龜呈雄性;而當溫度在30~33℃時,絕大部分稚龜呈雌性。

2.溼度 溼度是指孵化用的沙土和空氣中的含水量。溼度的控制可用乾溼度計。沙土潮溼的程度直接影響卵胚胎髮育,溼度過大,沙的含水量過高,卵易閉氣死亡;溼度過小,卵內水分蒸發,卵因“乾涸”而死亡。一般來說,將空氣溼度控制在80%~90%,沙土溼度控制在8%~12%,檢查沙的含水量,以用手捏沙土成團,鬆開後即散開為經驗性尺度。

(二)孵化方法

目前,國內龜的孵化方法主要有自然孵化、人工孵化、室內恆溫孵化和無沙孵化。

1. 自然孵化 龜產卵後,不取出卵,憑藉自然界的光照、雨水而產生的溫度、溼度進行孵化。

2. 人工孵化 龜產卵後,將龜卵取出,移人容器中,適當加溫、保溼進行孵化。

具體操作方法為:選擇大小合適的木箱、陶缸。將清洗消毒曝曬厚的沙置於容器或孵化房內,配置溫度計、溼度計、海綿或紗布若干。將收集到的龜卵平放在沙上,每個卵之間相隔2釐米,卵上覆蓋3--5釐米沙土,最上層鋪蓋海綿(將海綿浸泡水後,用手輕輕擠出部分水)。溫度控制在22--33°C之間,沙土溼度控制在8%~12%。日常將容器移到室外照射陽光,增加溫度,每天根據沙的乾溼情況潑灑水分。經過50~65天的孵化,稚龜將破殼而出。在孵化過程中,避免容器碰撞,預防螞蟻及鼠患。

3. 室內恆溫孵化 購置恆溫孵化箱1臺。配備27釐米X34釐米X8.5釐米(最好依據恆溫箱的內部空間定做)的塑料箱或木箱1~3個。箱底鋪2~4釐米的沙,將收集的龜卵平放在沙上,上層鋪蓋3~4釐米沙土,沙中插入溫度計,便於掌握沙溫。恆溫箱的溫度調為30C,箱中溼度控制在80%~90%。每天查看3~4次,並記錄沙溫,待孵化末期計算積溫和出殼時間。

4.無沙孵化 無沙孵化方法是利用恆溫箱,將卵直接放在一凹槽內,控制溫度、溼度進行孵化。

具體操作方法為:首先準備好大小合適的木箱、塑料凹槽或泡沫板,底層墊2釐米厚的普通無毒海綿,其含水率為90%,中層放木箱、凹槽或將2釐米厚的泡沫板表面挖數個直徑比龜卵略大的洞;然後將收集到的龜卵置於凹槽內,龜卵上方蓋海綿,其含水率為50%,恆溫箱內溫度控制在28~30℃,空氣溼度為85%~90%;每天觀察龜卵表面的乾溼情況,一般以龜卵表面有針尖狀細小水珠為宜;白天將透氣孔打開,尤其是孵化後期,更應注意通風。

龜的胚胎髮育

龜的胚胎髮育可分為6個時期:母體內發育時期、神經胚時期、卵黃囊血管區時期、胎膜和形態建成時期、骨化時期和孵出時期。

1.母體內發育時期 龜卵在產下來以前已在母體的輸卵管中經過了卵裂、囊胚、直至原腸等發育階段。產後24小時的龜胚中央部分,外表清亮和半透明,稱為明區。沿著胚盤周邊緻密的表面層變薄,這中央加厚地方開始呈圓形,後來呈卵圓形,稱胚盾。

2.神經胚時期 孵育的第3天,隨著胚胎的增長,胚盾表面出現兩個平行的神經褶,當第一對體節分化出來時,神經褶在這一階段由頸部到身體的後端內部都已癒合,形成神經管。

3.卵黃囊血管區時期 孵育第5天,胚體已清楚可見,全體呈乳白色,頭尾分明,有鮮紅色的毛細血管。到孵育的第7天,頭微向右側扭轉。眼、前肢的原基已形成,體節增多,尾芽出現。

4.胎膜和形態建成時期 孵育的第9天,胚體明顯增大,心臟原基形成,尾從軀幹部分離出來。這時期的胚胎出現一個顯著特點:胎膜和胚胎器官形成,出現胚外器官,稱尾尿囊,它是胚胎呼吸的重要器官,也是胚胎排洩廢物的儲藏場所。孵育第11~13天,胚體顯著增大,眼球的色素增多,心臟已建成,血液循環已建立,尾變得細長,肺己分成葉狀,胚體向腹面彎曲,頭尾幾乎相接。

5. 骨化時期 孵育的第15--19天,出現椎弓和椎體、背甲原基已發育為透明的膜狀。胚胎的頭、頸、軀幹、尾、四肢五部分界限分明。前後肢已分化,腹甲也隱約可見。孵育第21~27天,頸部細長,前後肢增粗。眼與頭的增長相對縮小,背甲盾片清晰可數。孵育第30~35天,心臟已經看不見,頸部更加清楚地從軀幹部分離出來,口已張開。至此,新生命的內部器官已完善,卵殼龜裂變軟,變脆。

6.孵出時期 孵育的第38~44天,胚體成倍增加體重。胚體的眼瞼活動自如,頭部已能靈活轉動,四肢表面覆以角質鱗片,尿囊開始萎縮。卵黃囊縮小到最小程度。龜的頭部朝向卵的大端,兩前肢彎曲在平肩處,稚龜即將出世。孵育的第45~48天,稚龜用頭或前肢將卵頂破,稚龜在大氣中的呼吸循環正式開始,破殼後經8~48小時,稚龜便可從殼中自行爬出,稚龜破殼後,羊水乾涸,卵黃囊全部縮人體內。


劉大春兒


石龜蛋如何孵化出苗,那你可以上百度搜索一下。


靈山小成


注意溫度和溼度的控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