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衛生間會傳播病毒嗎?假期結束,開始上班了,如何防護?

有流言稱:「有外國人只是經武漢轉機,曾去過

公廁,僅停留兩小時就感染了」因此有人總結了一點:所有機場或高鐵站的公廁很大機會是感染源,這證明了為什麼許多離開武漢去世界各地的人染病率如此之高! 原因就是人人上車前、上機前都會先去公廁! ! 請儘量不要外遊,更要切記機場和車站的公廁都是高危的地方!

回答:這種說法是沒有確切根據的


公共衛生間會傳播病毒嗎?假期結束,開始上班了,如何防護?

衛生間成為病毒傳染源的理論依據是什麼?

國內,先後有兩個地區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的糞便中發現了病毒的核酸陽性:

1、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呼吸內科張副教授、消化內科安副教授等觀察到,部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首發症狀僅為腹瀉,懷疑消化系統也可能傳播新型冠狀病毒。後來,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石研究員實驗室從這些患者的大便和肛拭子中發現病毒核酸。

2、2月1日,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透露,該院肝病研究所研究發現,在某些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患者的糞便中檢測出2019-nCoV核酸(新型冠狀病毒)陽性。

因此,可以得出結論,新型冠狀病毒患者的胃腸道內是存在病毒核酸的,但是存在核酸和是不是活的完整的病毒並不是一個概念。比如我們可以在人類的頭髮中檢測到人類的基因,但是發現了基因並不代表發現了一個活生生的人。也就是說核酸是死的,病毒是活的,核酸只是病毒體內的一個片段。

這是本質的區別。到目前為止,並沒有發現糞便中具有活病毒的證據。但是,我們既然發現了病毒的核算,那麼病毒就有可能會通過糞便傳播。

如果萬一糞便中存在活病毒,可能的兩種傳播方式:氣溶膠傳播和接觸傳播

雖然,目前沒有確切的證據表明,糞便可以引起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但是在這個特殊時期,我們注意個人衛生,以防萬一的做法是可取的。需要注意以下兩種可能的傳播方式:

1、氣溶膠傳播【極端嚴格情況下的特殊事件】:在2003年,香港淘大花園爆發SARS疫情,先後有321例感染SARS患者。調查發現,源頭病人3月14日和19日曾到淘大花園E座其弟家中探訪,期間因腹瀉而使用該單位的廁所,結果當天廁所的沖水系統壞了,只得使用水桶接水沖洗馬桶,衝馬桶的時候,可能製造了更多飛濺的水滴,形成氣溶膠,氣溶膠中的病毒順著排氣扇通風口,進入大樓的通風系統,按理說通風系統中的病毒應該被抽到上方的室外的空氣中稀釋了,但是,恰巧由於某個通風設備攪動,最後居然隔空進入了其他單元樓,導致了疫情的擴散。這種是屬於極端情況下的,極端案例,自動沖水馬桶損壞,水滴飛濺,進入通風系統,通風系統風向倒灌,這種極端事件沒有普遍意義。

2、接觸傳播: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患者大便後不洗手,結果手上可能會沾有病毒,手上的病毒就會通過接觸,傳播給他人。如果我們也不洗手,再觸碰我們的面部器官,眼口鼻,就可能會引起粘膜的感染。


公共衛生間會傳播病毒嗎?假期結束,開始上班了,如何防護?

如何正確使用衛生間,預防可能的衛生間傳播呢?

1、公共衛生間,如果是馬桶的,上完廁所後,建議將蓋子蓋住,然後再按沖水按鈕,這樣,水滴或者可能的氣溶膠就不會濺出來或者飄出來了。如果是普通的蹲便器,建議最好將大便直接解入深坑內,這樣就不會因為沖水導致飛濺。或者大家有其他好方法,也可以提出來。

2、上完廁所以後,一定要仔細用流水洗手,時間20秒以上。手沒有髒東西的情況下,並不需要使用洗手液或者酒精。

3、衛生間的通風系統,一定要保持正常的單向負壓,使內部的空氣得到及時的淨化。

公共衛生間會傳播病毒嗎?假期結束,開始上班了,如何防護?

其實,說到底,還是那三句話,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只要做到這三點,對於普通群眾預防病毒感染,足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