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廠:困境、掙扎與轉型


中國工廠:困境、掙扎與轉型

市場經濟發展的結果就是壟斷、兼併、倒閉

2013年,曹德旺在美國考察了多個地方後,相中了俄亥俄州的代頓市作為其在美國新的投資地點,將要在那裡建立汽車玻璃工廠。

第二年,志得意滿的曹老闆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

“在投資的手續上,俄羅斯比中國落後,中國比美國落後。”

他這麼說就顯得有點天真了,這完全是被當地政府近乎跪舔的態度寵壞了的樣子。

對於曹老闆的這筆投資,美國政府給予福耀集團的補貼總額會達到1700萬美元,儘管這些補貼都是有條件的,但是隻要曹老闆滿足條件,1700萬美元抵扣掉,等於代頓白送了他一個4、5萬平方米的廠房,還倒貼了200萬美元——那麼大的廠房買到手才1500萬美元。

中國工廠:困境、掙扎與轉型

當然,一甩手就是1500萬美元去美國購置廠房的前期投入,也不是什麼人都能做到的。曹老闆有這種底氣,看看2013年福耀玻璃的年報就知道,當時可是打算在美國俄亥俄州投入2億美元建設汽車安全玻璃項目的。

按當時的匯率計算,2億美元相當於12.3億元人民幣。一個在珠三角百來號人的小家電製造廠,當年一天的運轉要花掉5萬元人民幣,曹老闆最初打算投資的這筆錢,夠六七十家這樣的製造廠運轉一年。

中國工廠:困境、掙扎與轉型

而這樣六七十個製造廠的老闆,在這一年裡可能每晚睡不著,走出廠房一根接一根地抽菸,香菸燃燒的速度會讓他們想到現金流燒光的速度,於是他們逐漸把煙從120塊一包的熊貓換成了8塊一包的紅塔山。

不知道老油條每天抽菸的時候是不是也是這麼想的。

向安奎就是這麼一個佛山小家電製造廠的董事長,在外界看來他還是挺體面的,多少也算是個能登上佛山當地報紙的頭面人物。

但只有在幾年後和朋友在大排檔喝酒吐槽的時候,他才敢袒露心扉,說2013、2014年是他最艱難的兩年。那兩年裡他甚至把房子和汽車抵押給銀行來得到貸款,甚至借了高利貸給員工發工資維持工廠運轉。

要是廠子盈利出現什麼問題,他都可能被高利貸追債的堵上家門,老闆也是不好當的。

他在熬過這最艱難的兩年後,2015年這個製造業的寒冬裡反倒輕鬆了一點,至少不用借高利貸了。但情況也就比前兩年好了一點,他仍然絲毫不敢懈怠。

也許是前兩年的經歷讓他心有餘悸,他有感而發:

“市場經濟發展的結果就是壟斷、兼併、倒閉!”

中國工廠:困境、掙扎與轉型

這句話倒是放之四海皆準的真理。不用說中國,就說美國,曹老闆在代頓看中的那個廠房,原本就是當地通用汽車廠的廠房,然而這個廠子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中倒閉了,當地數千人一夜之間失去了工作——數千個家庭失去了收入來源,這對當地社區來說是毀滅性的。

中國工廠:困境、掙扎與轉型

所以當曹老闆表露出投資意向後,美國當地政府才會開出那麼多優惠條件,為的就是能讓工作機會留在本地,讓失業的人們不再住地下室。政府就差喊出一句:

“別讓曹德旺跑了!”

工人的工資暫且扣下來,訂單完成後才發放

2015年,稍微緩了口氣的向安奎眼光放長遠了一點,意識到主要依靠印度客戶可能在未來不保險,想開拓一些更高端的客戶,於是他親自飛赴馬來西亞,看看那邊的市場需求。

踏上旅途的向安奎回憶起了他當初開拓印度市場的往事,感慨萬千。

2003年,向安奎還是個20剛出頭的小夥子,就去印度尋找商機,整個飛機上除了他,乘客都是印度人。他一直以來維持工廠運作的印度的訂單,就是在這十多年裡一點一點聽著咖喱味英語磨出來的。

12年後,他決定減少對印度這一低端市場的依賴。向安奎主動停掉了大部分印度中小企業的訂單。

馬來西亞的訂單暫時來得沒有那麼快,所幸美國那邊發來了訂單,要求30天之內生產出5000臺電陶爐。

在這裡插幾句,今年下半年上映的、中美合拍的《美國工廠》確實很有水平,但也給人一種錯覺,彷彿中國企業家就能在美國作威作福了。其實能做到這點的也只是極少數國內頂尖的企業家,像曹老闆的福耀玻璃2013年在國內的市場佔有率就高達63%了,放美國都涉嫌違反《壟斷法》。只有這樣的產業大王,才能在美國吆五喝六。

而絕大多數中國實業家則像向安奎一樣,每天想的只是生存下去,並儘可能改善自己公司的處境。在美國發號施令?想多了,自己就是個貼牌代工廠的老闆,美國的大客戶可是需要用心呵護的甲方,對面有什麼要求,那必須得第一時間滿足。

這不,甲方的要求就來了。

美國客戶只收下了不到一半的產品,把剩下的一大半退了貨。

向安奎看著退回來的產品陷入了沉思。

他發現外觀上有劃痕,就把流水線上負責生產的領導找來開會。由於這批訂單關係著以後能不能打入高端市場,向安奎強調說:

“我們這一批先按他的要求處理好,才會有下一批訂單,要不然沒有下一批。”

中國工廠:困境、掙扎與轉型

他們發現,坯件上就有劃痕,這些劃痕的負責人就是五金車間主管周兵。

周兵是個身材精瘦的中年四川男人,當向安奎給他講坯件問題時,他眉頭緊皺,做起了筆記。皺起的眉頭在他瘦削的臉上格外顯眼。

中國工廠:困境、掙扎與轉型

會一開完,周兵就去給生產線上的工人講話。隨後他找到負責電陶爐邊框折彎工序的工人漆偉全,讓他注意被刮花了的邊框。

由於一大半電陶爐要重返工,漆偉全的全部工資,必須在返工完之後才能結算。

廠子裡不少工人的工資都是這樣的,先扣下來,完成任務之後才發下去。

當然如果有誰缺錢急用,可以參考他之前幾個月拿到的工資數,預支一個差不多的工資,這是向安奎能做到的最大的人性化了。

儘管如此,這種暫扣工資的做法還是引起了工人們的不滿,畢竟有些工人像漆偉全那樣,因為種種原因欠了別人錢,如果一個月的工資不能及時發下來,就只能想辦法拆了東牆補西牆。

說起來,在地球的另一邊,曹老闆工廠所在的美國俄亥俄州,工人拆東牆補西牆已經是常態了,甚至往往是在工資發放日之前先花完手頭的錢,然後向金融機構借一筆發薪貸,度過工資發放之前的沒錢日子,等到工資發下來再還上——這真讓人感嘆美國人儲蓄意識的薄弱和金融業態的豐富。

六月份一個月就走了十二個衝壓工

《美國工廠》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為了突出美國工人的反抗,較多地展示了中國工人服從的那一面,像工人一天工作12小時、孩子放在老家照顧、一年只有春節能回家之類的事例,展現的比較多。

最誇張的鏡頭就是,一位美國主管在福耀總部參觀之後,一臉諂媚地用漢語說:

“美國員工就是太爛了!……我們最好的工具是膠帶,把膠帶封在嘴巴上,他們會表現更好。”

中國工廠:困境、掙扎與轉型

這段情節裡的美國主管看著都有點蠢了,讓人彷彿看到了抗日神劇裡太君身邊的漢奸。

相比之下,《美國工廠》裡的中國工人似乎都是些沒有感情的機器,這大概是為了讓美國高管的感嘆看上去真實一點。

事實上在《美國工廠》鏡頭注意不到的地方,中國工人的閒話多著呢。

像在向安奎的工廠裡,工人休息時聚在陰涼地裡,開著老闆的玩笑:

“不黑怎麼當老闆?不黑你來當啦。”

中國工廠:困境、掙扎與轉型

這隻能算是溫和的反抗,還有更激烈的,那就真是辭職不幹了。

向奎安的工廠裡,六月份一個月就走了十二個衝壓工。

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去送外賣也比進工廠要來的強。送外賣的工資又高,生活也比進工廠自由。

哪怕年輕人連外賣都不想送,佛山離深圳也不遠,深圳有著戒賭吧老哥們心中的聖地三和。在那裡,每天吃最廉價的掛逼面,晚上睡網吧甚至直接在街上睡,都能活下去。實在沒錢了,在偶爾去打幾天工——往往進廠不出幾天就不想幹了,立即走人。這種日子雖然懶散,倒也挺快樂的,正所謂:

“幹一天可以玩三天。”

以珠三角這些小工廠的工資水平,員工流失率高也是很正常的。同在佛山的一家內衣廠,2014年底的招聘計劃是700人,結果在春節後兩個月的旺季裡,招到了1048人,卻離職了888人,等於只完成了160個人的任務。負責招人的主管哀嘆,十多年前是工人找工廠,如今是工廠找工人。

向安奎的侄子曾找到他,說想在他的廠子裡工作,向安奎便讓侄子從普通工人做起。沒幹多久,向安奎的侄子就覺得無聊,也認為不會再學到什麼新東西了,就好像他會在別處學到更多東西一樣。

實在太無聊了,侄子就去找向安奎,問作為親戚能不能做個管理層,被向安奎拒絕了。於是他不顧領導的勸阻,直接辭職了。臨了他給向安奎發了條微信:

“這個親戚白做了。”

我要是向安奎,就把這話原樣還給他。

可是他畢竟還年輕,白白淨淨的臉上沒有歲月折磨的痕跡,沒有什麼牽掛,可以自由來自由走。

人到中年的漆偉全就不一樣了。

他一年前在四川老家蓋了新房,需要還債,就只好千里迢迢來珠三角打工。他每個月都需要還錢,所以可不敢隨便離職,哪怕暫扣了工資,也只能想辦法先去預支一部分——這部分預支的錢還不夠他還債,只能先借朋友的錢週轉一下。

他一天中難得的輕鬆時刻,是在午休的時候找個紙板鋪在地上躺著,和妻子短暫地視頻一會。結果這位廠裡的骨幹職工還很尷尬地被妻子發現營養不良的事實了。

中國工廠:困境、掙扎與轉型

兩頭受氣,作為棋子隨時會被淘汰

作為公司中層,周兵兩頭受氣。

向安奎大力推行新的考核制度,用工序卡統計工人的工作量。他發現周兵的五金車間落實不到位,就在管理會議上批評周兵,要求周兵儘快落實。

工人那邊,由於推行了新的考核制度,他們的考核也出現了一段時間的混亂。加上工資被暫扣,他們鬧起了事,連周兵都壓不住,向安奎親自出面發了火才壓下去。事後向安奎還批評周兵:

“你把他們寵壞了!”

中國工廠:困境、掙扎與轉型

周兵也忍不住抱怨,實際生產過程中稍微出什麼事,從發生工傷到忘關電燈,他都會被罰款。

周兵從這家工廠剛開始時就在這裡工作,2015年時已經48歲了,一天天仍然忙上忙下,有時候晚上回到家飯都吃不下,隨便衝個涼就睡覺,可就這樣還兩面不是人。

他有時候會抱怨說,自己的孩子都長大了,要讓他退休養老,他都不同意,還是想要幹一番事業。他打心眼裡覺得這個工廠離不開他。

然而向安奎發現六月份走了十二個衝壓工,就很是生氣。人事提醒他,周兵在五金車間的效益分配上存在不公平的行為,會偏袒照顧一部分人。

向安奎認為,周兵阻礙推行工序卡考核,就是因為這種公開透明的考核流程會暴露出周兵的管理問題。

在他心裡,周兵確實是個有經驗的管理者,但“格局”不行,還是有徇私舞弊的情況。現在大環境不好,需要工廠從上到下地改革,但周兵這種人跟不上管理的進步,他要果斷將周兵淘汰。他吩咐總經理做好辭退周兵的準備。

中國工廠:困境、掙扎與轉型

向安奎在做出要辭退周兵的決定時,周兵在和工人們下棋,渾然不知作為一個棋子的他的命運。

等到獲知自己被辭退,周兵還很驚訝:

“我在這個公司裡頭又沒偷又沒搶,你們憑什麼這樣子汙衊一個人呢?”

他作為一個工廠中間管理者的尊嚴似乎被擊碎了,甚至放下話說:

“我跟你們打賭,我要是不在公司裡面,你們把我開除出公司,衝壓車間沒有哪個做得來。”

他以為不出一個月,公司會反過頭來求他。

可是沒想到,在他走之後,公司真的有了轉機。之前的訂單做好了,馬來西亞的客戶又找了上來。公司的發展蒸蒸日上,這個人很快就被遺忘了。

中國工廠:困境、掙扎與轉型

漆偉全拿到了一筆新工資,6700元。他還清了借朋友週轉的錢,家裡蓋房子的欠款也會很快還清。

向安奎帶父母參觀給他們的更大的新房子,用湖北口音驕傲地向父母展示著房子的細節。向安奎的母親一臉幸福,說以前家裡窮,孩子沒有跟著他們享福,反而很小就要幹活,很是受罪。他們老了,孩子卻如此有出息,他們有幸跟著孩子享福了。

中國工廠裡的流水線戰事

以上是紀錄片《中國工廠》第三集《流水線上的戰爭》裡的故事。

《美國工廠》裡的拍攝技巧純熟,對中國人則帶有一些成見。《中國工廠》的拍攝技巧沒那麼精妙,鏡頭多多少少帶一些土氣,但是故事裡的情感相當真實。如果讀者朋友們看過了《美國工廠》,也不妨來看看《中國工廠》,這部片子展現了產業轉型的2015年,佛山中小企業的真實故事。

在中國,曹德旺那樣的大企業主還是極少數人,絕大部分企業主還只是像向安奎那樣的中小企業主。當曹德旺掰著指頭比較中美兩國生產成本,躍躍欲試要在美國大展身手的時候,成千上萬的中小企業主,還在為活下去苦惱。

中國工廠:困境、掙扎與轉型

2013-2015年的時候,珠三角的中小企業主主要面臨著這樣四大問題:

1. 勞動力成本上漲。原本中國的勞動力成本就很低,向安奎自述90年代末他中專畢業,出來打工月薪才800塊錢。而等到新一代人長大之後,他們並不會滿足於較低的工資和長時間的枯燥勞動,更有可能像向安奎的侄子那樣,不安心在工廠打工,這在無形中讓中國工廠原有的低福利優勢被削弱了,企業主為了留住熟練工,不得不多開工資。即便如此,中國人的工資還是太低了,按曹德旺的話說,美國藍領成本是中國的八倍,白領成本是中國兩倍多。

2. 能源、原材料等成本上漲。這點曹德旺也講過,美國電價是中國一半,天然氣是中國五分之一,土地幾乎不要錢。而在2010年後,所謂的供給側改革帶有明顯的偏向性,把下游的利益轉移到了負責原材料生產的上游國企,國企職工的生活是穩定了,可金屬、能源等必需原料的成本大大上漲,小工廠真的太難了。

3. 融資成本高。《中國工廠》裡向安奎也說過,他要把房子車子抵押後才能拿到銀行貸款,給員工發工資還得借高利貸。銀行的選擇沒有錯,這樣的小老闆看似風光,實際上風險相當大,稍一不慎就有可能破產,讓銀行的貸款淪為壞賬。為了保險起見,他們還不如把錢貸給有穩定工作、要借錢買房的人,房貸雖然盈利少,但風險也小。當然,如果是有政府兜底的國企央企就更妙了,絕對不會產生壞賬的。就因為如此,中小企業的銀行貸款成本永遠都下不來,有時候甚至得不到貸款。

4. 產品競爭力不足,缺乏技術創新能力。向安奎這家貼牌代工廠就是個例子,他在2015年要做的就是掙扎著升級,砍掉原來依賴的印度中小客戶這一中低端市場,儘量去滿足美國和馬來西亞用客戶的更高要求。

到紀錄片結尾,他成功了。但在他身後,有的是抱殘守缺死在老生產線上的小企業。

向安奎的企業成功升級,也可以部分歸功於他推行的工序卡管理制度,讓流水線上的管理更加透明。為此他不惜開除了老將周兵。

他賭對了,所以他的評價可以是決絕果斷。可是萬一他賭錯了,工廠倒閉了,那他的評價就是剛愎自用了。

中國工廠:困境、掙扎與轉型

向安奎的企業成功產業升級的背後,是更多中小企業倒在了產業轉型升級過程中。《中國工廠》第二集《換帥》裡的傢俱廠,就在錯誤的改革方向上失敗了。

《中國工廠》裡,中國中小企業的迷茫、掙扎、轉型和新生,是更接中國地氣的故事。

這部片子是廣東出品,也算是個不大不小的驚喜。一直以來廣東人給人的印象是務實的,只顧著賺錢不大會宣傳自己。如今廣東省也出現了這樣高品質的紀錄片,講了三個精彩的廣東故事,也值得觀眾對廣東文藝更多的期待。

中國工廠:困境、掙扎與轉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