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公司生死戰:困境、破局與求變

今年春天,對創投公司來講還有點冷。

中小企業面臨的是飆高的運營成本和緊縮的收入,對於他們來說守住現金流,就是守住企業生命線。為了守住留出超過9個月現金流,他們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多融資、找貸款”,而在此過程中,融資方式和業務模式也在悄然發生改變。

困境:收入或減半 但需保守留好9個月現金流

對創業公司來說,現在現金流就是生死線。只要關注創投消息的人,就會發現包括王冉、朱嘯虎、吳世春在內的多個投資人在近期的公開發言中,也無一不談及嚴控成本、死卡現金。

疫情改變了現金流的計算方式,春節期間,智能 AR眼鏡研發商亮亮視野創始人兼CEO吳斐和他的團隊幾乎沒有休息,除了穿梭在庫房和賣方間調配庫存,其他的時間都在和團隊制定疫情應急預案。在他看來,“一切得按照非常差的預期來做”。

他判斷疫情期間肯定會收入減半,“ 那麼團隊就需要特別仔細去商量的第一件事,就是怎麼保證公司在最小成本下繼續生產。因為疫情下,不管是溝通成本,還是運輸成本肯定是增加的。”他對記者表示。他表示,如果疫情不幸延續至3、4月,那麼會考慮全員降薪,因為目前人力成本佔公司運營成本的大部分。

類似的,以芯片和模組為主要產品的主動降噪解決方案提供商安聲科技的創始人兼CEO劉益帆也對記者表示,目前上下游工廠仍處於不開工的狀態,“幸好我們節前囤了一批貨,否則會耽誤產品交付”。雖然目前疫情對公司的影響暫未顯現,但他表示目前無法開展新業務,這導致收入的減少是無法預估的。“你都不敢出差,就算去到了有意向的合作方那邊,人家也不敢接待你,對吧? ”

“保守來說至少3個月業績會低於預期”,泰合資本管理合夥人郭如意判斷。郭如意解釋稱,理論上,每年一季度的低業績對很多公司衝擊相對還好,但今年不一樣,各種因素疊加下出現了新的變化。以春節家電銷量和銷售額為例,今年各個品類同比去年春節消費下降了50%,其中,空調下降最為嚴重達70%以上。同比的數據有了這樣大的下滑,後面要把掉下去的量拉回來,壓力很大。

创业公司生死战:困境、破局与求变

而在這場現金流“生死戰”中,有些行業形勢更為嚴峻。郭如意分析稱,目前有幾種行業對於現金流尤其敏感,包括餐飲在內的線下消費場景,以及其他需要線下交付的服務,這些行業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恢復。

一家小餐館的企業主對新京報記者表示,春節前他們花費了20萬囤了大量的生鮮產品,遭遇疫情後也不得不被迫關店。“只能看著肉和菜慢慢爛掉,小店面不賺錢,撐不到3個月”,他對記者表示。

針對需要線下交付的服務,郭如意舉了個例子,如果一個需要提前預充值來消費的線下服務場景,用戶覺得未來挺長一段時間都不在這裡消費了,要想辦法把錢取回去,可能會遇到所謂剛性兌付的這種風險,企業的現金流就會受到極大的影響。

“留好9個月的現金流,這也是一個絕對最保守的預計。”郭如意建議。

破局:融資、貸款需加緊 戰投、可轉債是新機遇

對於很多企業來說,如果不依靠融資,即使是最保守的留出9個月現金流的要求也很難達到。

為中小型實體企業提供金融服務的91金融董事長許澤瑋整個春節格外的忙碌。“往年我們春節前後的兩個月都是業務的淡季,尤其是往年春節假期後第一週幾乎沒有業務,畢竟中國人一般是剛過完年不太會跑來找銀行貸款,但是今年不同,在春節假期期間就有很多企業來找我了,我非常直觀地感受到娛樂、餐飲、文旅等行業目前的資金壓力非常的大。”許澤瑋說。

“一個飯店運營一個月需要500萬,正常情況下飯店不需要貸款就能維持,而因為有了疫情,他們會做出一個判斷,企業可能會虧損三個月,維持現金流還需要800萬,如果融不到資,他們就會通過貸款的方式讓企業活下來。”他說。其他企業也類似,很多企業都是在疫情發生之初就預知了未來的衝擊,申請貸款來保住現金流。

目前實體企業主要靠貸款進行融資,而一些以往主要依靠股權融資的科技型企業也開始嘗試債權融資方式。吳斐表示,除了一些國家的定向補貼、減免,貸款融資是優先於股權融資考慮。“目前已經有一些銀行在進行對接”,他表示。

就劉益帆觀察,一些高新技術企業賬上的資金僅僅達到了三四個月。高新技術企業中,無論是大數據、AI還是先進製造,現金流都較弱,因為這類企業在形成商業模式後的現金流的收入不會像互聯網公司一樣大,很多高新技術企業在C輪以前每年的營業額都很小。

“除非融資能夠比較順利,如果融資不順利的話,我們這些高新技術企業的公司都不好過。”劉益帆表示。劉益帆的安聲科技本來計劃在2020年3月份開始新的一份融資,如果因為疫情在3月不能開始正常的出差,那麼投資相關的對接和盡調工作也將無法開展。這種情況下,即使公司的賬面還有超過一年的現金流,也不敢貿然展開新業務。

市場上開始出現可否進行線上投資盡調的聲音。針對記者提出的“可否通過線上開會、匹配直播廠房方式”來代替現場盡調,劉益帆無奈表示這樣的方式並不適合從事主動降噪業務的公司。“很多降噪的效果需要在實地去聽,很多聲音無法通過通訊設備傳出,也就無法展示公司的價值”,他說。

不過事情也不是毫無辦法,劉益帆想到了調動儲備的資源。去年一些投資機構對公司感興趣,已經提前看過了辦公室、實驗室、工廠,只是因為不是融資窗口期沒能合作,而現在可以找這些機構提前聊一聊。

“我們見過非常多的創業者不希望被戰略投資人控制。但很多的戰略投資人現在更多是為了生態佈局,也未必是一定要去控制企業。尤其是在現今市場環境中,保持原有投資節奏和相對活躍度的戰略、產業投資人佔多數”,郭如意說。

“對於投資人來說,2020年的形勢同時也蘊藏著很多的特殊機會。”易凱資本王冉在其公開信中提示。他表示在某種意義上說,現在就是一個全中國帶有普遍性的special situation(特殊情形)。一大批優質的民營企業(尤其是消費者服務領域的企業)都會遇到巨大的現金流壓力,都需要雪中送炭,而國有商業銀行機制所限難以快速出手,這個時候其實正是市場化的股權投資者和可轉債投資者的天賜良機。沒被Uber和Wework打下來的估值這次很可能會被冠狀病毒打下來。這不是發國難財,也不是趁火打劫,而是抓住機會做對被投公司和LP都有幫助的雙贏交易。

求變:砍掉燒錢業務、把握線上化機遇

“疫情帶來的休克某方面而言是好事,促進底層思考,讓所有的討論回到本質,每個項目到底是不是在創造價值,服務的是真需求還是偽需求,很多事情變得清晰起來。”熊貓資本創始合夥人李論在微信朋友圈發佈了一張視頻會議的圖片,並表示復工三天就開了6個已投項目的管理會。

在這場疫情中,熊貓資本不是唯一求變的機構。吳斐表示,目前公司針對一些醫院和醫療機構的遠程指導需求,針對性地提供了基於AR眼鏡的遠程醫療查房服務和遠程醫療急救服務。” “遠程急救主要是用於急救的黃金30分鐘,全科醫院在醫院本部,而患者卻在急救車上,利用AR眼鏡的遠程指揮,可以使得急救更加高效”,他解釋稱。吳斐表示目前新業務已經服務了二十多家醫院,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醫院防護服、口罩不足的問題。

類似地,欲飛舞蹈中心是一家北京的連鎖舞蹈教學中心,此前的教學方式是線下舞蹈室,在復工之後,公司將教學方式改為了線上直播教學,舞蹈老師遠程進行指導。

在郭如意看來,在線教育行業、遊戲和內容等領域有可能因為疫情帶來大量用戶使用習慣的遷移,像2003年非典對淘寶的影響一樣。

除了開展新的業務,公司原有的業務也要做出改變。首先,郭如意建議砍掉燒大錢的業務是頭等大事。“如果你的業務還有一兩個是一個月燒掉上千萬或幾千萬的,建議立刻考慮是不是要把它停下來,哪怕它未來有可能給你帶來巨大的收入。如果主營業務就是很燒錢怎麼辦?可能你要重新想一想,業務模式設計是不是有問題,有沒有可能通過調模式來改善主營業務的現金流。”他表示。

與此同時,他建議還要撤掉不產出的員工,以及減少不效率的探索。所有創業者不要只看市場前景有多大,更重要的是要去看探索的業務毛利與現有業務毛利之間怎麼去選擇才是最優選。

梅花創投創始合夥人吳世春則公開提示,很多行業都會出現剩者為王。在這次危機中,有些體質比較弱的企業可能會消失。

“每一箇中小企業、每一位創業者,在提高對疫情和行業的認知力之外,還需要有一個很強大的心力。在心態上做好準備,穩定軍心。轉變心態,把每一次危機,都當做一次歷練,隨時做好變化的準備。如果創業者能夠贏得這場考驗,將會得到市場巨大的獎賞。”吳世春表示。

新京報記者 張姝欣 編輯 趙澤 校對 付春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