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是崇拜上帝教吗?

世外人26206120


我是尚武先生,我来回答!

不是一回事,下面我来具体讲讲,我先来介绍下"拜上帝会"这个组织。“拜上帝会”是清代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创立的一个农民组织洪秀全在动员和团结农民起来反抗清朝统治时,吸收了基督教教义的一些内容,借用到对上帝的信仰;但他们所拜的上帝,与西方基督教信仰的上帝并不是一回事。


下面我们从拜上帝会的由来说起。 鸦片战争后,庞大的战争费用开支及向西方列强支付的巨额赔款大大加重了国内民众的税负;农村的土地兼并愈演愈烈,贫富差距日益悬殊;多种社会矛盾交织、激化,各地的民众起义和骚乱事件频频发生。


“拜上帝会”就是在这样的时代出现的。这一组织的创始人洪秀全是广东花县人,出身农家,少年时在乡间接受私塾教育,后受聘为本村塾师。和古代中国大多数读书人一样,他曾努力走科举的道路,但几次应试都没有考中。1843年他再次落榜后,郁闷中偶然翻看了以前从传教士手中得到的一本宣传基督教的通俗小册子—《劝世良言》,从中得到启示,觉得可用书中教义动员和组织民众,成就一番事业。于是,他创立了“拜上帝会”,自称是上帝耶和华的次子、耶稣的弟弟,下凡拯救受苦受难的人们。他和同乡冯云山一起,深入到广东、广西各村镇进行宣传工作,为拜上帝会发展信徒。

当时的两广地区地瘠民贫,连年灾荒,百姓生活无着,很多人成为流民,洪冯两人的鼓动得到他们的响应,拜上帝会短期内就吸收了大批会众,后来成为太平天国重要将领的杨秀清、萧朝贵、石达开等就是这个时期相继入会的。他们秘密地建立了军队,制造军械,筹备军费粮饷,在广西桂平县紫荆山麓的金田村建立起巩固的据点。在此期间,拜上帝会与乡村团练、清军多次发生冲突,矛盾逐渐尖锐化。咸丰元年初,拜上帝会在金田村正式宣布起义,举兵反清,并建立政权,建号“太平天国”。在此后十多年里,太平天国运动席卷半个中国。太平军作战勇猛,曾连连大败清军,极大地撼动了清朝的统治,直至同治时期(19世纪60年代末)方为清军彻底镇压。



作为太平天国的“国教”,“拜上帝教”曾渗透到太平天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教义体现在洪秀全仿《劝世良言》所写的《原道救世歌》、《原道觉世训》、《原道醒世训》等几本书中。洪秀全借用基督教的一神教思想,宣布只有真神“皇上帝”是天下最高的主宰,而民间信奉的所有神仙菩萨、妖魔鬼怪等只是“阎罗妖”的化身,他号召会众独尊真神皇上帝,击败阎罗妖,实际上是用宗教的语言号召民众起来反对当朝的统治。洪秀全在书中巧妙地将基督教和中国农民朴素的平均主义思想结合起来,宣布人们在上帝面前一律平等,要团结起来改变不平等的现实世界,建立“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理想社会。为控制会众的思想,树立他自己作为“天王”的权威,洪秀全曾数次让杨秀清、萧朝贵分别装扮为灵魂附体的天父、天兄下凡降旨,以让会众相信太平天国的所有活动都是奉天命而为。



在洪秀全那里西方的基督教已与中国儒家的大同思想、农民的平均主义理想、民间宗教甚至是巫术相糅杂,被改造成为太平天国反清的精神武器。洪秀全等人曾认为,他们对基督教义的理解已经超过了西方。但在西方人眼中,拜上帝会供奉的不是上帝,而是一个不伦不类的野菩萨。


尚武菌


洪秀全获得基督教神学知识的最初来源是梁发编撰的《劝世良言》。1836年,洪秀全第二次前往广州应试,得到基督徒梁发的传道书《劝世良言》,但当时的洪秀全对它并不感兴趣,稍稍浏览后便放在一边,专心备考科举,此后经历了4次科举失败,迷茫彷徨的洪秀全重读《劝世良言》,书中描绘的“人人平等”的世界使洪秀全很快皈依上帝,并按他己的理解自行洗礼,要把美好的天堂从天上搬到人间。接着他砸碎家里孔子的牌位,换成了上帝的牌位,自称上帝次子,在家乡组织拜上帝会,作为组织管理农民起义队伍的手段。他还进行革命理论创作,模拟《劝世良言》写成《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等书。1847年春,洪秀全又专程来到广州的美国新教传教士罗孝全处学习基督教知识。


(《劝世良言》)

(《原道救世歌》 《原道觉世训》 《原道醒世训》)

洪秀全接受了基督教的“创世”说,但把宗教神学的“上帝”改造为号召农民的精神象征。万事万物都是上帝产生的,因此就没有其它的偶像,太平军多次捣毁神庙和各种偶像。上帝教宣传独一真神,中国是一个多神国家,民间信仰中,各路神灵庞杂多端,保佑人们消灾免祸,治病祛邪,人丁兴旺,五谷丰登。人们各自祭拜神灵,组织散漫,难成气候。而上帝教天神的独一性和全能性使得太平天国开始便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洪秀全树立了“皇上帝”的唯一真神地位,指控君主僭越称“帝”,冒犯了“皇上帝”,他自称是上帝的次子,耶稣的兄弟,受上帝的派遣,代表神的意志。

洪秀全还利用了基督教原始教义中的“平等”说,但基督教承认的是死后灵魂的平等,仍然承认和容忍现实生活中的贫贱、富贵的不平等,洪秀全则继承了过往农民战争所倡导的平等、平均的思想,如《天朝田亩制度》提出了男女平等和平分土地的主张,也在一定程度上批判了中国传统儒学推崇的三纲五常之类的封建伦理思想。

(《天朝田亩制度》)


基督教的“天国说”也被洪秀全改造为“地上的天国”,基督教所宣扬的天国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之外,实际上是一种虚幻的理想,但在清末政治腐败的情况下,太平天国为了号召和鼓励人民,以“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地上天国满足了处于困顿无望、始终在饥饿和死亡线上挣扎的人们的愿望,激发了他们投身革命的热情,成功地聚集起一股股反抗清政府腐朽统治的力量。

另外,基督教认为人的身体是上帝赐予的,主张人要爱惜自己的身体,1853年,洪秀全严令妇女悉去脚缠,违者斩首。太平天国的放足运动也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后来有些放足的妇女开始参加劳作,为太平天国提供了更多的劳动力。

也有人认为洪秀全只是穿着宗教的外衣,在宗教狂热的背后都隐藏着实实在在的现世利益,比如罗尔纲先生的《太平天国史》认为太平天国只是利用上帝教作为发动起义和反清斗争的工具,但是“如果把太平天国起义特别强调宗教方面,甚至论为宗教革命,那却是大错特错的”。言下之意,宗教在太平天国并不重要。但实际上,意识形态或宗教的作用在历史上远比今日人们所认识的要复杂的多,既可以看成是宗教因素,又可以看成是哲学因素,应该从多个角度去理解。


杨早讲史


认为太平天国宗教是邪教的说法在立论上存在着极其明显的破绽。他们首先缺乏对太平天国宗教应有的研究和了解,并且避重就轻、裁剪史料,片面罗列一些所谓的史实,采用以点代面的方式来全盘否定太平天国。他们对于太平天国进行笼统的否定并非客观的研究、而是随意裁剪拼凑史料。 对洪秀全的评价要和太平天国的评价联系起来,他创立了拜上帝会,领导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时间最长的农民起义运动,在南京建立了和满清政府相对抗的革命政权。动摇了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基础,还具有反帝的性质,从这方面来讲,洪秀全也是人雄了。总体而言,洪秀全仍不失为时势所造的英雄。


漩涡之影


众所周知,洪秀全创建了拜上帝会,太平天国也自称是信奉上帝的,但当时的列强、西方人却不但没把他们当“兄弟”,反而组织了洋枪队帮助清军剿灭他们。

这的确是个有意思的问题。

问题的关键,出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教义问题,一个是利益问题。

先看教义问题。客观地说,洪秀全创建的宗教理论与友邦的基督教义出入颇大,其中又以“天父天兄”论与“三位一位”说的冲突为最大硬伤。

所谓“三位一位”,原指“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而非分开的三个神,但革命伊始,洪秀全即自称在梦中见到天父、天兄并自命为“天父幼子”。

老实说,这种自附神灵以抬高自己的言说无疑是对上帝的大不敬,如果放在中世纪欧洲,如此胡说八道非被当成异端烧死不可。

耶稣曾说过,任何罪都可以赦免,唯有亵渎圣灵的罪不可赦免,洪秀全虽然拜在了上帝的门下,但这种“扛着红旗反红旗”异端之举让当时的友邦人士怎么也亲近不起来。

对于杨秀清、萧朝贵两人动不动“哐当”一声倒地并声称自己是“天父、天兄”下凡的骇人之举,友邦人士更是痛心疾首、深恶痛绝。

道理很简单,这种带有中国特色的民间迷信虽说在关键时刻能哄到无知识的下层会众,但其冒充上帝妄传圣言的倾情表演,无疑让上帝本身成为一个任意侮弄的工具。

1854年,一些英国人来到天京并质问“洪秀全自称是耶稣的弟弟”是什么意思时,东王杨秀清不无机智地反诘他们:

“你们这些老外自以为拜上帝的时间长,但你们可晓得上帝有几高大?腹几大?生何须?须何色?须几长?会题诗否?耶稣长子今年几岁?耶稣生有几女……”

这50个关于上帝的十分具体的问题,把友邦人士问得瞠目结舌、哑口无言、几至崩溃而不得不落荒而逃。

其次是利益问题。事实上,在太平军占据南京后,西方列强出于对清廷的厌恶而对同样信奉上帝的太平军报以较大的期望,不仅是传教士,包括外国使节也都到天京拜访过。

但令他们失望的,太平天国基本就是一个流寇政权,所谓基督教的教义也只是一个欺骗性的工具,其中的无知、腐败、颟顸更胜过清廷数倍不止。

1860年英法北上后,在英国的主持下,西方列强与清廷达成协议,最终决定支持清廷剿灭太平军。

道理其实也很简单,清廷虽然保守顽固,但还算是一个正常的政权;与其把宝压在更不可靠的太平军上,倒不如尽早帮助清廷平定南方,以扩大在华贸易和利益。 是以,在洋枪队及列强军火的支持下,清军将剿灭太平军的速度提高了不少。当然,早点结束战乱,这对老百姓来说也未必不是好事。


坑爹史册


这个问题很有趣。我们从三个方面来回答。第一,西方如何看待拜上帝教;第二,西方打击太平天国的原因;第三,宗教与战争的关系。



一、西方如何看待拜上帝教

毋庸置疑,拜上帝教是太平天国建立的思想基础之一。

要说明的是拜上帝教本身是吸收了基督教理论由洪秀全自己建立的一门宗教。它虽然比较初级,也不完善,但依然有自己的理论和思想体系。我们可以说拜上帝教不是邪教,但也不是基督教。

拜上帝教的核心理论,不是基督教所提倡的精神超脱、灵魂不朽、实现博爱、来世进入天国,也不是要颠覆人类社会;相反,而是要在崇拜上帝唯一真神的前提下,斩邪留正,建立人间天堂。

基督教是教人们忍受现实中的苦难,把希望寄托在来世的天堂;拜上帝教是鼓励人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把天堂从来世的虚幻变成今生的现实。

太平天国初期,西方世界的传教士曾因为拜上帝教而以“宗教传播”视角来看待它,只是他们与拜上帝教真正接触后,最终却对这个披着基督教外衣的宗教无比失望。

以罗孝全为代表的西方传教士最终认为,对于洪秀全和太平天国而言,与其说拜上帝教是以西方文化为基础的运动,倒不如说它是与明清时期各种秘密教门并无二致的帮派运动。西方基本认为拜上帝教是异端,是对基督教的亵渎。

所以,西方世界并不会因为拜上帝教而对太平天国有所好感,更多的反而有更多的反感。


第二,西方打击太平天国的原因

西方国家普遍站到天平天国的对立面,根本原因当然不是拜上帝教,而是利益。

太平天国主张坚持中国的独立主权,这和西方的根本利益存在冲突,其次,太平天国禁止鸦片贸易,这显然也并不符合西方的利益。

来看看当时英国首相巴马斯顿的言论;“我们干涉了中国的事务,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条约权利受到了危险,我们的国家利益处於岌岌可危之境!”

由此可见,宗教其实在很多时候是让位给利益的。

所以,拜上帝教是不是真正的基督教还是异端,在利益面前,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第三,宗教与战争的关系

我们最后要讲讲宗教与战争的关系。西方世界对天平天国的干涉其实已经充分证明宗教有时并不是战争的本质原因,不是同一种宗教就不会没有战争,如果同门宗教就会和平的话,那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都打不起来。

当然,这个问题不是此次回答的重点,所以我们不再深入探讨,但我们要说的,多少战争披着宗教的外衣,其实本质不过是利益而已。。。


胡笳胡谈


当时西方基督教有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三派。太平天国建政时,最初误传为新教派系政权,传教士过来考察才发现哪派都不是。如果太平天国控制中国,那么就成为第四派,而且人数超过三派中的任何一派。本着同行是冤家的原则,这个新教派必须要往死里打才行。


科技文化郑军


太平天国成立的名字是拜上帝会,是自己瞎编的会名,和上帝,耶苏没任何关系。只不过打着上帝的名义骗人而已。而且在成立之初,便埋下争权夺利内訌的根子,洪秀全扮演上帝之子,本意是当领袖统治众人的,可杨秀清却能代天帝传旨。你洪秀全不是天帝之子吗,我杨秀清代天帝传旨,是你爹!完全是一个邪教!


手机用户云天野鹤


造成世界空前灾难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都是由信仰上帝的基督教国家打起来的,为什么?这说明这个世界不是以信仰作为战争标准,而是以争夺利益为战争的目标!因为太平天国在国家利益前绝不妥协,绝不象清政府一样卖国,拒绝了西方列强的很多不平等要求,因此在利益他们是对立的,为此洋枪队和清军才能同穿一条裤子,狼狈为奸共同镇压太平军!


龙金露


首先,基督教不允许任何活人自称上帝代言人搞活人崇拜。天主教教皇也不能,尽管天主教是层层管理的。但教皇不是终身的,更不是自封的。所以,西方认定这是邪教。


其次,长毛疯狂屠杀江南民众,摧毁一切商业工业企业店铺。尤其是黑社会社团小刀会在上海的造反,让西方人相信,这是暴乱,不是革命。


jack200351227


洪秀全广西一个自以为怀才不遇的落魄秀才,某年月日在大街上看了一本西方传教士的一本宣传上帝的小册子,于是乎冒出个拜上帝会的邪教,自称天主次子,天兄之弟,在金田,造反了。这在当时,一开始中国皇帝还没拿他当个事,西方倒是行动起来了,特别是梵蒂冈,当时的教皇大人一听说这事,大喜,要知道在这个有几亿人口的东方大国,一下子有了几亿信徒,对于基督教会,绝对是个大事情,好事啊,于是乎教皇马上派了个大主教来中国传播福音,结果,主教大人来了一看,气的一口血没吐出来走了,闹半天这位洪大教主给基督天主带了个绿帽子,还闹出私生子来了,叔可忍,婶子坚决不忍,于是,西方人组织了洋枪队,和清政府合作,坚决打击这个以洪秀全为核心的邪教组织,坚决镇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