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花燈照亮致富路——在邯鄲涉縣更樂鎮張家莊

1月19日,在邯鄲市涉縣更樂鎮張家莊花燈廠內,一片忙碌景象。伴隨著“滋滋滋……”的電焊聲,一陣陣快樂的火花四處噴濺。

“時間很緊,這是一個公司定製的巨型花燈,還得忙活幾天。”花燈廠總經理王淼一邊指揮著工人們焊接鋼架,一邊告訴記者。

“以前到了年根才做花燈,現在生活好了,一年四季都有做花燈的活兒……”王淼介紹,自己原有一個花燈廠,2019年在張家莊又建了這家花燈廠,看中的就是這裡的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張家莊跑馬花燈,以及這裡深厚的花燈文化底蘊。

花燈廠的主體建築是一棟三層樓房。站在大院內,可以看到三樓倉庫中堆滿了一箱箱的花燈。“這些都定出去了,前兩天剛拉走一批。”王淼說,目前廠裡生產的花燈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家用燈籠,有10多種造型;另一類就是張家莊傳統跑馬花燈的升級版,主要供春節、元宵節用,大都是仿真版的帶動作、帶音樂的人或物。

在新推出的“豬八戒背媳婦”大型組燈旁,一位戴花鏡的老者吸引了記者的注意。老人名叫徐志田,今年61歲,是當地有名的製作花燈藝人,如今是張家莊花燈廠的“總技術師”。

徐志田告訴記者,從他記事起,每年冬閒時間,村民們就會自費製作花燈。傳統的張家莊花燈有小有大,小燈僅有一尺見方,大燈半丈見方,最高可達丈餘,燈的花樣有“驢推磨”“鐵匠鋪”“售貨店”“豬吃食”等各種活靈活現的情景人物。之前都是用高粱稈、荊條、竹篾等做骨架,紙糊表皮,蘿蔔頭上面放上可以點燃的蠟燭等,熱空氣帶動上面的紙“馬”轉動,因此得名“跑馬花燈”。

在張家莊,每年到了年底,村裡男女老少都會齊上陣,有搭骨架的,有糊紙的……往年元宵節時,各家把製作的花燈聚到一起,然後由四個青壯年抬著在村裡展示,非常熱鬧。現在花燈的骨架都是鋼架焊接的,一般都是由車拉著展演,或直接安放展示。

讓徐志田感慨的是,以前村民們都是貼錢做花燈,現在則是花燈給大家“照亮”了致富路。花燈廠開業後,徐志田和另一名老藝人被聘為技術總工,每月工資三四千元。附近村30多名村民經過正式培訓,成為花燈廠的工人,每天都有上百元的收入。

更樂鎮黨委書記張志明告訴記者,張家莊5個街村連成一片,位於更樂鎮的東部深山區,是相對貧困的古村落。近年來,該鎮結合脫貧攻堅,完善水網、電網等一系列基礎設施建設,大力促進山村旅遊產業發展。同時,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張家莊跑馬花燈的文化內涵,引進花燈製作產業,打造遊購娛一體模式,多方面促進當地群眾增收致富。(河北日報記者 喬賓娟)

關注河北新聞網,瞭解河北最新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