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战绩不如卫青霍去病,为什么后世诗人多在诗词中怀念李广而不怎么推崇卫霍呢?

火车头27717902


唐人写诗多有涉及李广,是理所应当的。这是因为:李广触动诗人心灵的地方多;家世好、后人很争气;赞扬李广的题材在唐朝的政治上是最正确的。

一,李广触动诗人心灵的地方

《史记》:“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太史公是见过李广的,直白的说出了李广的缺点:李广像个乡间老农一样木纳,极其不善言辞。这个缺点,在官场是很要命的。

1,李广出仕

李广出仕靠的是过硬的军事素养、战功。

李广出身将门,先祖是秦将李信。在将门家风的熏染下,自幼便熟谙战事,武艺绝伦,射术更是无敌。

公元前166年匈奴入侵,李广从军出征,以过人的武艺阵斩匈奴许多人,凭功劳和从弟李蔡一起出任800石的汉中郎,武骑常侍。

后来李广担任汉文帝的护卫,冲锋陷阵无往不利。有一次路遇猛兽,李广当着文帝的面徒手格杀猛兽。

汉文帝望着李广叹道:“以你的能力,如果赶上高祖的时候,封个万户候是不在话下的。”



2,李广的政治错误

汉景帝登基,李广任陇西都尉、又改任骑郎将。

公元前154年,吴楚以“清君侧”的名义叛乱。李广跟随周亚夫出征,在昌邑之战力夺叛军旗帜,名扬天下。

因为李广立功地点在梁国境内,梁王封李广为将军,并给予将军印信。李广不懂政治,竟然就接受了梁王的封赏。

汉景帝与梁王是亲兄弟,母亲窦太后偏爱梁王,想让梁王接替帝位。汉景帝因此对太后、弟弟梁王很是不满。现在见梁王封赏李广,一方面对梁王挖自己墙角的行为不满,另一方面又恼怒李广接受梁王的封赏。

所以李广回朝后,汉景帝对以他“违制”为由,评了个功过相抵,没有任何的封赏。这还不算,心生怨恨的汉景帝决议除掉他,把他调到上谷做太守去了。(上谷是汉匈边境要地,时常有匈奴重兵来犯。因此,上谷的将士们死亡率出奇的高。)

果然李广到任后,立马就与来犯的匈奴打得不可开交、日日不停。

公孙昆邪不知是爱惜李广,还是觉得李广的频繁出战不符合逻辑。在汉景帝面前哭着,为李广求情:

“李广依仗本领,每天都与匈奴正面做战,久必有失啊。

良将难求,为保住李广这样的良将,还是把他换个地方吧。”

汉景帝碍于情面,把李广调到上郡做太守去了。

3,李广的飞将军美名

李广调任上郡太守,不久又到其他的边地任太守,陇西、雁门、云中等地都转了一个遍,最后又回到上郡做太守。只是每到一地,李广遇到匈奴入侵必出兵力战。

久而久之,不仅汉人知道李广之名,匈奴人也知道汉军的李广极其善战,称他为飞将军。

一次,皇帝派太监带着几十名精骑来到李广军中,观摩李广的战法。

太监带着这几十名骑兵,在营外遇到3个匈奴人,太监仗着人多,立马发起进攻。岂料,3个匈奴人是射雕手,引弓便射。

几十名汉军被射杀殆尽,太监负伤而回。李广见状立即带兵追上那3个射雕手,于阵上射杀2个,活捉一个。


3,李广兵败被俘

汉武帝继位后,把李广由上郡调回长安,任未央宫的禁卫军卫尉。由地方上调回中央,似乎是李广的机会来了,然而事实上李广从此一直都时运不济。

汉武帝一改对匈奴的守势,开始主动出击。公元前133年,30万汉军发起对10万匈奴人的马邑之战。李广官拜骁骑将军,随韩安国出战。

汉军在通往马邑城的山谷设伏,等待匈奴人通过。可是,匈奴人及时察觉到汉军的企图而半途撤退,使得汉军无功而返。

公元前129年,汉军再次出塞。李广单独带领一路,兵出雁门关进攻匈奴。

由于李广名气太盛,匈奴把他当做重点打击对象。李广的部队被打散后,本人也被俘虏了。但是到了半路,李广杀了押解他的匈奴兵逃跑了。

李广回到大汉后,朝庭治他败军之罪。念在李广的功劳,罚了重金后把他废为庶人。

于是,李广在家赋闲了几年。


4,李广的行为不检点

李广在赋闲期间,有一次晚上在朋友家喝酒后,在归途中经过霸陵亭。

那时候,夜间是有宵禁的。霸陵尉由于喝醉,加上晚上太黑,没有看清楚是李广,拒绝李广通过。

李广的仆人去解释说是前李广将军经过,霸陵尉以为是别人冒充,依然拒绝了。

这件事霸陵尉是秉公执法,李广此时是庶人身份,没有公务在身。可是李广牢记此事,后来朝庭启用李广出兵。李广借机征这个霸陵尉入伍,然后借故杀了他。

5,李广再次全军覆没

李广被废为庶人,可是朝庭没有忘记他。几年后,启用李广任右北平太守。(李广以箭射石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段任期。)

公元前123年,李广官拜后将军,与卫青一起兵出定襄。各路兵马都立功而还,只有李广这一路没有立功。

公元前121年,李广率4000骑兵、张骞率10000骑兵从右北平出塞。结果,匈奴闻听李广的消息,条件反射一般集结10倍于李广的40000骑兵,包围了李广。

毫无悬念的,李广再次全军覆没。不过,由于张骞救援及时,李广和儿子李敢全身而退。

事后论罪,张骞被治败军之罪,罚钱、废为庶人;李广功过相抵,不赏也不罚。

6,李广的最后一击

公元前119年,汉军大举进攻匈奴。

已经60多岁的李广,向汉武帝请求出战。在李广的坚决要求下,汉武帝心中不忍,让他任前将军,随卫青出征。

但是,汉武帝私下对卫青说:“李广已经年迈,不能正面硬战匈奴主力。”于是,卫青让李广带兵走东路出击,牵制匈奴。

结果,李广的军队由于迷路等原因,比预定的时间晚了许多。导致卫青的主力无功而返、匈奴人逃去了。

李广再次被问罪。在卫青的幕府,李广大怒:“我打了一辈子仗,现在已经60多岁了,怎么能再次忍受那些文人的审问呢?”说完,就拔刀自杀了。

李广传奇般的在战场上纵横了几十年,在命运面前奋斗不止却无可奈何,在豪迈的唐朝诗人看来有着满满的代入感。没事谈论一下李广,叹息一下:时也?事也?命也?立马就会感觉很爽。


二,李广的后人

李广的儿子李敢、孙子李陵都是影响力深远的人物,为李广增添了不少光彩。

最重要的是,唐朝皇帝李渊、李世民追认李广、李敢为祖,这下子李广的地位马上就上去了。

三,赞扬李广的题材,在唐朝政治的正确性

皇帝是天下至尊,唐朝的皇帝也是如此。

唐朝皇帝追认老子为祖,道教就成了国教。

皇帝又自认是陇西李氏,以李广为祖,李广的地位当然就有些超然了。卫青、霍去病是名将,但是政治上的位置是比不过李广了。

尤其让唐人忌讳的是,李广是死于卫青的幕府之内,李敢是打伤卫青之后被霍去病的箭射杀的。有这些原因在,即使唐朝没有文字狱,唐人也不敢提卫青、霍去病的事情,谁愿意得罪皇帝呢?


德全不畏


李广的战绩不如卫青、霍去病,后人却怀念称赞的是李广,而不是卫霍二人?

我总结有以下原因:

一、先解析卫青的第一场胜仗。

当时汉朝派四位将军,分四路进攻匈奴。其中包括卫青、李广率领的数千骑。

由于李广被匈奴赞为飞将军。人怕出名猪怕壮。匈奴的主力全部来围歼李广的数千骑。

卫青趁匈奴后防空虚,突袭匈奴老巢。俘虏匈奴单于的妻妾奴仆,大获而归。

另外两位将军也不救援李广。而是负责皇帝小舅子左右翼的安全。

最终李广军全军覆没。如果没有李广吸引匈奴主力,卫青哪有机会直捣匈奴老巢?

事后卫青加官进爵,而李广被判处死刑,花钱赎罪,贬为庶人。

卫青凯旋后,并未向天子说明。正因为李广吸引了匈奴的主力,自己才能立下奇功。

二、李广与士卒同甘苦,共患难。在这一点上,卫青不如李广。而霍去病更烂,对待士卒苛刻,不能与麾下同甘共苦。

三、如果说项羽神勇,千古无二。那李广的箭法,则是古往今来第一人。梁山好汉之一的华荣因箭法好,被称为‘小李广。’

四、李广的‘飞将军’之名是匈奴给予的。正如辽国称杨业是‘杨无敌’。

五、《史记》中文学造诣最高的有三篇,分别是李将军列传,项羽本纪,淮阴侯列传。在这三篇中,李将军列传排第一。司马迁给李广做了一定的宣传。

六、霍去病品行低劣。用卑鄙手段暗杀李广之子李敢。最终霍去病莫名的早逝,其子也被汉武帝暗中毒杀。(汉武帝重用法家酷吏,把群臣和皇族屠戮殆尽。有两人被杀,大快人心。一个是法家酷吏张汤,被另一个法家酷吏处死。一个是霍去病父子之死。)


杨朱学派



我是前哥,我来回答。

李广,可以说是古代名将中的“偶像派”, 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名气之大,甚至超过了卫青和霍去病。记得上小学时,第一次从连环画上知道这位“飞将军”,简直崇拜得不要不要的。后世对李广的赞美和歌颂,比上班高峰时堵在路上的汽车还要多。王昌龄名诗“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几乎将李广推上了神坛;王勃一句“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更让李广赢得了无数的同情。然而,李广真的是神勇无敌吗?李广终生不能封侯,真的是时运不济,或者是受到了不公正对待吗?


非也。历史上真实的李广,可能让人大跌眼镜。他有勇无谋,治军散漫,军事指挥才能平庸,并非大将之才。李广出击匈奴,屡战屡败,鲜有胜绩,这才是他终生未获封侯的根本原因。



李广和匈奴的四次大战,无一胜绩



李广的军事生涯将近半个世纪,横跨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三个时期,妥妥的三朝老将。李广年轻时勇猛无比,曾经和猛虎搏斗过,连汉文帝都称赞他“如果生在高祖(刘邦)时代,封个万户侯都不算个事儿!”汉景帝时,李广跟随周亚夫平定“七王之乱”, 曾夺取叛军军旗立下大功。但由于缺乏政治眼光,李广私自接受了梁王授予的将军印章,因此没有得到封赏。


此后,李广长期担任边郡太守,和匈奴作战四十多年,大小战斗七十多次。司马迁用大量的笔墨,生动地描写了李广百骑退千敌、被俘后逃回、草丛射石虎三大经典故事,让人感觉李广犹如是战神下凡,匈奴克星再现。但事实上,李广对匈奴的四次大战,战绩都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第一战:元光六年(前129年),汉武帝派骁骑将军李广、车骑将军卫青、骑将军公孙敖、轻车将军公孙贺,各领一万精骑,兵分四路出击匈奴。李广从雁门出击,结果全军覆没,本人被俘。李广逃回汉朝后按律当斩,交钱后“赎为庶人”。

第二战:元朔六年(公前123年),跟随大将军卫青,从定襄出击匈奴。李广担任后将军,无战功。

第三战: 元狩二年( 前 121 年),李广率四千骑出右北平,与张骞合击匈奴, 结果被匈奴左贤王四万骑包围。《汉书》记载“(李)广杀匈奴三千余人,尽亡其军四千人,独身脱还”。虽然杀敌三千,但全军覆没,功过相抵后无封赏。

第四战:元狩四年( 前119 年),跟随大将军卫青参加漠北之战,卫青命前将军李广和右将军赵食其两军合并,从右翼进行包抄。结果李广和赵食其在沙漠中迷路,会师失败。战后,卫青派人带着干粮和酒,询问李广和赵食其迷路经过,李广拒不回答。卫青再派人命令李广到幕府当面问询,李广愤而自杀。



总结一下,李广参加的四次汉匈会战,两次全军覆没(其中一次主帅被俘),一次无功而返,一次因迷路未参加战斗。也就是说,没有获得过一次像样的胜利。四次大战中,除了第三战以四千骑迎击四万骑属于寡不敌众外,其他三次都是白白浪费了立功机会。这样糟糕的战绩,即使放在今天也拿不出手,何况是在以军功来封爵的汉朝?王维说“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将卫青的成功、李广的失败都归因于运气,显然无法令人信服。


后起之秀卫青 PK 三朝老将李广,到底谁更优秀?数据最能说明问题。李广对匈奴的四次会战中,卫青参与或指挥了三次(第一、二、四次),战绩如下:


第一战(前129年),汉朝四路大军出击匈奴,李广被俘,公孙敖战败,公孙贺无功而返,只有首次领兵作战的卫青一路获胜,横扫了匈奴祭天圣地龙城,“斩首虏七百”,取得了汉朝对匈奴的第一场胜利,卫青也因功“赐爵关内侯”。王昌龄的名篇《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流传千古。很多人都以为这首诗赞颂的是李广。错了。李广终生都没有到过龙城,而且战绩这么差,怎么能称为“龙城飞将”?真正的龙城飞将,是战神卫青。卫青在龙城首战告捷,夺得匈奴祭天金人,并从此拉开了大汉帝国痛揍匈奴的伟大序幕。十年之后漠北之战,使“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廷”,这才是真正的“不教胡马度阴山”。


第二战(前123年),已晋升大将军的卫青作为总指挥,从定襄两次出击,“斩首虏万余人”。


第四战( 前 119 年,漠北之战),卫青作为左路军总指挥,在李广和赵食其两军因迷路而未能会师的情况下,孤军与匈奴单于率领的主力决战,获得大胜,“凡斩捕首虏万九千级”。


如果再算上其它三次作战,卫青在进攻匈奴的七次大战中保持全胜,斩俘总计五万余人。而霍去病参加或指挥的六次大战,也获得全胜,斩俘总数达到了十一万人,并接受匈奴浑邪王部数万人投降。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从数据来看,卫、霍的战绩,远远超过了李广,两位战神也因功被封万户侯。汉武帝兴奋之下,甚至将卫青三个尚在襁褓之中的儿子——卫伉、卫不疑、卫登全部封侯。卫、霍的部下,也分别有九人、六人封侯。



按照汉代的封爵制度,李广到底能不能封侯?



汉承秦制,无论是封官,还是赐爵,都取决于功劳大小。《史记》记载,汉代的功劳由高到低,分为勋、劳、功、阀、阅五等,“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勋,以言曰劳,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阀),积日曰阅”。简单地讲,“劳”就是文治,“功”就是军功,“阀”就是集小功为大功,“阅”就是资历或工龄。除了“勋”属于极高的特殊功劳外,功、劳、阀、阅往往并称,但在多数情况下,“功”在“劳”之上。


汉代的封爵共分为二十级,最高级为列侯(彻侯),次级称关内侯,都是只有食邑,没有封国。侯爵获封的食邑差别很大,最少的仅有数百户,最多者可达上万户。卫青、霍去病由于军功显赫,食邑分别达到了一万五千七百户、一万五千一百户。



汉代,军功是获得爵位的首要方式。那么军功如何评定呢?主要是看斩首级数和掠获多少,“书其斩首之功于一尺之板”,然后再结合部队伤亡比例,由县、郡按照军功大小,赐爵、赐田宅或给予其它赏赐。汉代对于军功进爵的管理非常严格,冒领军功者会受到严厉处罚。《史记·冯唐列传》记载:云中太守魏尚因为斩首数多报了六级,就被削去爵位、罚做劳役,“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坐之”。


《史记》中对各位将领的战功均有详细记载,但司马迁最推崇的李广,却偏偏没有斩首级数的记录。《汉书》记录李广杀敌最多的一次,是前 121 年“(李)广杀匈奴三千余人”,但是自己部下四千余人全部战死。这说明,虽然李广资格很老,作战次数很多,但是要么斩首级数不多,要么部队伤亡过大,劳苦功不高,所以总是够不上封侯的标准。


汉朝有功必赏的另一面,是有过必罚。凡是军队伤亡巨大、被俘、未能按期会师,按律都是斩首,但允许缴纳赎金免死,贬为平民,称为“赎为庶人”。 同样是身经百战,公孙敖的人生比李广还惨,两次被贬为平民,最后因“巫蛊案”牵连,被腰斩于市。前129年,骑将军公孙敖率一万骑兵出击匈奴,阵亡七千人,“当斩,赎为庶人”。前121 年,公孙敖随霍去病参加河西之战,因迷路导致会师失败,再次“赎为庶人”。另一位 将领苏建,也有过类似的遭遇。 前123年,苏建与赵信领三千名骑兵出击,与匈奴单于主力遭遇,激战一天全军覆没,赵信投降匈奴。苏建只身逃回汉朝后,“失军当斩,赎为庶人”。



汉武帝没给李广机会吗?



如果说汉武帝对李广一直心存偏见,这不是事实。汉武帝曾三次重用李广。第一次是汉武帝刚即位时,因左右都说李广是名将,汉武帝就任命李广为未央宫卫尉(警卫团长官)。同时担任长乐宫卫尉的,是另一位名将程不识。李广、程不识都是边将出身,现在调入中央任职,显然是重用。

前129年,汉朝兵分四路进攻匈奴。李广率1万骑兵从雁门出击,结果全军覆没,主帅李广也被俘。李广逃回汉朝后,赎为庶人。没过多久,因“匈奴入杀辽西太守,败韩将军”,汉武帝任命李广为右北平太守。这是第二次重用李广。


但李广到任后,做的第一件事既不是出击匈奴,也不是加强防守,而是把之前吵过架的霸陵尉召来,当场斩首。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李广被贬平民后,有一天出城找朋友喝酒,深夜才回城。守城的霸陵尉喝醉了,就训斥李广。有人告诉他,这人以前是将军,霸陵尉听后很不屑:“即使是现在的将军,也不能违规夜行,何况是以前的将军!”李广和朋友无奈,只好在城下睡了一夜。霸陵尉阻止李广进城的行为,属于正常履行公务,即使出言不逊,也不到判死刑的标准。而李广擅杀霸陵尉明显是公报私仇,暴露出李广器量狭小的一面。事后李广上书请罪,但汉武帝并没有因此怪罪他,说明汉武帝此时仍然很器重李广。



十年后(前 119 年),李广已经六十多岁了。汉武帝动用倾国之力,由卫青、霍去病各领骑兵五万,步兵数十万,马十四万匹,发动了漠北之战。最初的参战名单中没有李广,但李广觉得这是最后一次封侯机会,多次向汉武帝请战。 汉武帝起初觉得李广年迈,没答应,后来经不住其反复请求,最终同意李广参战,“天子以为老,弗许;良久乃许之,以为前将军”。 结果李广在沙漠中迷路,会师失败,愤而自杀。



漠北之战,是关系到汉朝政权兴衰成败的一场战略决战,意义重大,影响深远。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为了大汉帝国的利益,为了战役的胜利,考虑到李广不但年过花甲,而且既往战绩不佳,运气也不好,所以不愿启用他,后来勉强启用后又密令卫青把李广从主攻部队调离,这都是合乎情理的举动,汉武帝并没有做错什么。


其实,李广即使没有迷路,如期和卫青会师,也注定无法封侯。《史记》记载,漠北之战汉军大获全胜,卫青“斩捕首虏万九千级”,但是卫青以及部下没有一人获封,“而大将军(卫青)不得益封,军吏卒皆无封侯者”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霍去病“封狼居胥山,禅於姑衍,登临翰海,执卤获丑七万有四百四十三级”,汉武帝增加霍去病食邑5800户,霍去病部下三人(路博德、复陆支、伊即靬)获封列侯,李广的儿子李敢也因夺得匈奴军旗,赐爵关内侯,食邑二百户。



那么问题来了,汉武帝为何厚霍薄卫? 从表面看,是卫青斩俘数量不如霍去病,部队伤亡比例也大于对方,但实际上是汉武帝平衡权力的结果。战前,经汉武帝一手提拔起来的卫青,已经完成了从奴隶到大司马、大将军的华丽逆袭,功高震主,位极人臣,姐姐是皇后,外甥是太子,一门五侯(卫青、三个儿子、霍去病),下属九人封侯,卫氏集团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一股军事政治势力。依汉武帝的性格,决不允许出现一个足以威胁皇权的人物,因此必须再扶持一股势力来制衡卫青。而当下,有能力制衡卫青的最佳人选就是霍去病。所以,从李广跟随卫青出征漠北的那一刻起,无论李广战绩如何,都注定是劳而无功。



与李广自杀有关的卫青,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根据《史记》、《汉书》、《资治通鉴》的描述,卫青虽然功高盖世,位及人臣,但从不擅权自专,反而温和恭谨,待人有礼,谨慎低调。有三件事足以说明卫青的处事风格:


第一件,不擅杀败军之将。元朔六年(前123年),卫青从定襄出击匈奴。右将军苏建带领三千人出发,与匈奴单于主力遭遇,激战一天后全军覆没,苏建单骑逃回。有人建议卫青杀掉苏建立威,卫青拒绝了:“使臣职虽当斩将,以臣之尊宠而不敢自擅专诛於境外,而具归天子,天子自裁之”,于是将苏建押送回京,交皇帝处治。汉武帝放了苏建,赎为庶人。苏建后来有个著名的外交官儿子,被匈奴扣押十九年依然不变气节,他就是苏武。


第二件,被李敢打伤也不报复。李广自杀后,李广的儿子李敢处于对父亲之死的气愤,打伤了卫青。依卫青的地位和权势,分分钟可以杀掉李敢。但卫青一直没有对外声张,也没有处罚李敢。霍去病偶然得知消息后,却在甘泉宫狩猎时当场将李敢射杀。


第三件,不为虚名养门客。当时的丞相、太尉等高官都喜欢蓄养门客,来获取好名声。苏建曾劝卫青养士,但卫青认为这会招致皇帝忌讳,以前窦婴和田蚡厚待宾客,就常让汉武帝咬牙切齿,作为臣子只需要奉法遵职即可,因此拒绝养士。


从卫青的日常为人来看,没有迹象显示卫青会故意逼死李广。那么,李广为什么自杀呢?前119 年,大军出发,卫青按照汉武帝密令,将李广从前锋位置调到助攻的赵食其部,李广当时就很生气,“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随后,李广和赵食其迷路,未能按期会师,“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 。卫青独自率部打败匈奴单于主力后,在回师途中才遇到李广和赵食其。卫青派长史带着干粮和酒,询问李、赵迷路经过,李广因为生气拒不回答,卫青再派长史责令李广到幕府当面问询。李广说:“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独自到卫青幕府后,对军士说:“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馀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馀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然后引刀自杀。


如果推测李广自杀前的心情,一定是既愤怒又绝望。愤怒的是,自己戎马一生,花甲之年却还要忍受年轻小吏的讯问,这无疑是一种耻辱。绝望的是,由于这次迷路导致会师失败,战后追责起来,不但不能实现封侯的夙愿,还要再次被贬为平民。此前的公孙敖、苏建等将领,也都曾因迷路而“当斩,赎为庶人”。自己与匈奴作战四十多年,大小七十余战,却一无所获,这难道不是上天要亡我吗?


客观地讲,李广一生战绩不佳,最终自杀身亡,虽然有权力争斗、奖惩制度的原因,但最根本的因素还在于李广的性格与治军方法存在明显缺陷。




李广的缺点和优点一样突出



李广的身上,有三个明显的优点。一,箭术高超。这是李广的看家本领。唐代卢纶的一首《

塞下曲》,将李广的箭术刻画得淋漓尽致:“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二,善待士卒。李广带兵,“乏绝处见水,士卒不尽饮,不近水;不尽餐,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这一点,李广做得比霍去病要好。霍去病因为少年得志,不太体恤士卒,“少而侍中,贵,不省士”,跟随他出征的士兵经常饿肚子,“重车馀弃粱肉,而士有饥者”。三,为将清廉。李广历任七郡太守四十余年,却几乎没有积蓄,“ 家无余财,终不言生产事。“得赏赐,辄分其戏下,饮食与士卒共之”。


但是,李广身上同时也存在两个致命的缺点。


第一,行为冲动,有勇无谋,常常将自身及全军置于极其危险的境地。比如,例如李广在两军对垒之际,为了追杀区区三个匈奴射雕手,置全军安危于不顾,仅带百余骑就深入险境,虽然解鞍纵卧,意气自如,侥幸迷惑了上千敌军,然而一旦被敌识破,唯一的结局就是全军覆没。


李广为了显示自己过人的箭术,常常对潜在危险视而不见。弓箭本来是远距离攻击武器,可李广扬短避长,硬生生把它变成了短刀来使用,“其射,见敌,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这种近似肉搏的打法,虽然可以提高命中率,但己方伤亡必然更大,“用此,其将数困辱,及射猛兽,亦数为所伤云”。对于一名高级将领来讲,只有匹夫之勇,而缺乏应有的谋略,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第二,治军散漫,防备松懈,几乎每次作战都伤亡惨重。李广带兵出征,怎么舒服怎么来,安营扎寨后,部下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既不派出侦察兵,也不设置刀斗巡逻。而同时期另一位名将程不识的做法,就和李广截然相反。程不识治军严谨,行军、扎营都是按照操作规范来,侦查、防御、巡逻一个都不能少,因此从没打过败仗,人称“不败将军”。 程不识认为李广的治军方法并不足取,士卒虽然得以休息,乐意跟随李广,“其士卒亦佚乐,咸乐为之死”,但是一旦敌军来袭,将无法抵挡,“李广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


战争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消灭敌人,但前提是先保存自己。己方如果全部阵亡,谈何消灭敌人?从表面上看,李广是为了体恤士卒,但实际上,却有大量士兵为此战死疆场。李广这种过于散漫的治军方式,导致军队经常被优势敌军包围,要么伤亡惨重,要么全部战死。李广与匈奴大战四次,其中两次全军覆没,并非都是因为运气不好,而是李广的治军方法存在着致命缺陷。


总体来看,李广带兵勇猛有余,谋略不足,并非大将之才。他既不能大量杀伤敌人,也无法有效保护部下生命,在战争中经常处于被动局面。即使李广如愿封侯,也必定会因为一次次的败绩被削去爵位。那么问题来了,《史记》中为何把李广写得神勇无敌?



李广的真实功绩为什么被夸大?



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司马迁为李陵辩解而受宫刑,在情感上更为李家打抱不平。前99年,李广之孙李陵兵败投降匈奴后,群臣纷纷痛骂李陵。只有司马迁仗义执言,对汉武帝说李陵只带五千步兵,被单于大军包围后依然杀敌万余,虽败犹荣,他之所以不死,是想立功赎罪以报效朝廷。汉武帝听后,派公孙敖带兵深入匈奴境内迎接李陵,公孙敖却诬告李陵在为匈奴练兵并准备进攻汉朝。汉武帝震怒之下,将李陵全家灭族。而司马迁也因此被定为“诬罔罪”,按律当斩,以腐刑赎死。司马迁怀着满腔悲愤,在《史记》这部史学巨著中,高度赞颂“李广才气, 天下无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并用华丽流畅的文笔,引人入胜的情节,将李广的英雄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但对卫青、霍去病却多有不屑之语。



第二个原因,李广一家三代的悲惨境遇,赢得了世人的同情。李广一家,三代为将。李广自杀时,长子李当户、次子李椒都已去世。次年,三子李敢认为卫青是导致父亲自杀的罪魁祸首,出手打伤了卫青,但卫青并未对外声张。霍去病偶然得知后,在甘泉宫狩猎时射杀了李敢。在这件事上的处理上,汉武帝偏袒了霍去病,未对他做任何处罚。



李家第三代——李陵,是李广长子李当户的遗腹子,遗传了祖父擅长骑射的基因。前99年,李陵自告奋勇,率领五千步兵出击匈奴,被匈奴单于八万骑兵包围于浚稽山(位于今蒙古国境内,图拉河、鄂尔浑河之间),激战八天,杀敌万余,矢尽粮绝后投降匈奴。汉武帝将其全家灭族后,李陵拒绝归汉,最终老死在匈奴。匈奴且鞮侯单于很器重李陵,不但让他做了右贤王,还把女儿嫁给了他。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有个居住在叶尼塞河 流域的游牧部落黠戛斯,自称是“李陵的后人”,曾向唐太宗认亲。10世纪后,黠戛斯人移居天山西部,与当地居民融合后,形成中亚的吉尔吉斯人和我国境内的柯尔克孜族。



结语



冯唐有心人易老,李广无功候难封。李广抗击匈奴四十余年,为保卫边疆做出了贡献,李家三代的不幸遭遇也令人同情。但是必须指出的是,李广并非大将之才,他的身上存在着有勇无谋、治军散漫的致命缺陷,进而和匈奴作战时屡遭败绩,这才是其终生不能封侯的根本原因。







前哥说历史


我们看国共战争片,一定会发现国民党军队有个大问题。凡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全部美式装备,各种补给都很充足。至于那些杂牌军,不光待遇差、装备差,往往还要充当炮灰。

其实,汉武帝治下,情况有些类似。

卫青、霍去病是汉武帝的近臣嫡系,汉帝国最精锐的士兵、战马任凭他们调度。李广是边境行伍出身的猛将,没有外戚的身份,相当于汉帝国的杂牌军。所以,李广所部,待遇、装备都比较差,出征匈奴时,还要承担最苦、最难出成绩的任务,自然付出伤亡多,看上去收效少。


要深入讨论这个问题,就需要梳理一下汉代的骑兵战法。我们会发现,卫青、霍去病突击战法的成功,需要大量支线部队的辅助。这些支线部队,由点及线,切割草原的活动空间,这样汉庭才能把我匈奴主力方向,由卫霍率领精锐,给予致命打击。至于那些支线部队,兵力、装备有限,他们的生死成败,对于汉帝国来说无关痛痒——对汉武帝来说,作为炮灰的李陵就应该死在那里。


稍稍展开的话,最近李硕有一本新书叫《南北战争三百年》,对两汉至于南北朝的军事技术有比较深入的讨论。

作者指出卫青、霍去病的主力,其实是手持长枪的枪骑兵,这和长于骑射的匈奴骑兵有很大不同。概言之,匈奴人自幼骑马,骑马射箭是其长处;如果要和匈奴人拼骑射,那正好就撞到对方枪口上了。所以卫青霍去病发明出了一种新战术,就是拿着长枪往前冲,然后在白刃战中硬碰硬。在双方都没有马蹬的情况下,汉军在铁制兵器方面有天然的优势,长枪长戟是匈奴所不具备的,这样一来,卫青、霍去病军就可以扬长避短,取得佳绩。这一看法非常精彩,作者进一步列举汉代画像石等出土文物,为读者呈现出汉代枪骑兵的面貌,这里就不剧透了。

但作者对李广的分析就比较薄弱了。

他认为,李广在战法上保守落后,基本上还在走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老路。所以,作者讲:“当卫青、霍去病已经做出表率、几乎所有汉军骑兵都接受了……冲锋肉搏战时,李广仍迷恋着他已经艺术化的骑射本领。”(Kindle版:loc 728)在他看来,既然卫青、霍去病开发出了枪骑兵冲锋肉搏的战法,全军就应该纷纷效仿;李广觉得自己了不起,硬是要和匈奴比骑射,他行他上了,可是他手下人不行啊,这样打能不输掉么?这样一来,他认为李广拒绝先进的、适合汉军的作战方式,走上了个人英雄主义的歧途。

我个人不太认同。我觉得这个说法有点像对国军杂牌军说,你看,人家张灵甫的74师,可以快速突击,集中火力猛攻,你们怎么还在和共军瞎周旋,运动战你能打过共军?(当然,这里有一些不贴切的地方,张灵甫的74师也完蛋了……)

面对以骑射见长的匈奴,枪骑兵有优势,但劣势也很明显:毕竟戈矛枪戟这样的兵器,最多不过2米多,箭怎么也可以射几十米。大家速度差不多快,于是问题就来了:我们一队枪骑兵冲锋寻求肉搏,对方骑射手机动后撤,一边撤一边射箭——速度一样的情况下,永远追不上的……同时,长途奔袭,冲锋突击,对马匹的消耗很大。东亚战马本来身材较小,耐力有限,一旦马匹大批死亡,刀笔吏就要来兴师问罪了……

所以实战中,要实现骑兵冲锋的战法,有一些前提条件。战役准备上,需要有大量马匹,供主将任意使用。战术上要选择狭长地形(作者已经注意到)。更重要的是,在战略上,就需要攻其必救,打击其王庭、后方族帐。所以元朔五年(前124年),卫青需要,直接打击右贤王所部后方,最后俘虏“男女五千余人,畜数千百万。”这里,俘获人口牲畜的数字值得注意,这意味着汉军掌握了匈奴右贤王本部的动向,避开其外围游骑,直接向其男女老弱、牛马资产发起攻击。这样一来,匈奴弓骑不得不回师救援,由此才能迫使匈奴放弃“追逐骑射”,陷入“短兵肉搏”。(Kindle版:loc 666)

攻其必救的战略目标,不是一支军队可以实现的。这多个战斗单位共同推进。这个时候,谁能获得更多的战马、补给?谁能第一时间获得匈奴动向?在掌握有关情报以后,谁可以攻击匈奴薄弱的辎重,获得丰厚战利品?谁必须牵制匈奴精锐骑兵,甚至与其展开苦战?

司马迁告诉我们:这些军事决策背后,是残酷的政治现实。谁能获得皇帝的宠信,谁就能在战场上获得主动;相反,缺少坚实的政治背景,纵然有一身的武艺,也不过是大漠中的孤军,刀笔吏面前的败将。



在野武將


大家好,我是一个人吃饭喝酒看书写文章的渭郃。

李广一直是一个千百年来被人们议论的人物,今天渭郃就跟大家一起分析一下李广,说道说道。

战斗英雄——李广

李广如果放在今天,那绝对是全军一顶一的兵王。

个人战斗力是非常强悍的,不但技战术能力优秀,而且作战异常勇猛,战斗素质非常的高。可以说是当时汉朝军队中有名的勇士。

战斗力强有哪些表现呢?

在平定七国之乱的时候,李广追随周亚夫,就曾经夺取叛军军旗,立下大功。之后在上郡,汉朝的几十名骑兵遇到三个匈奴人,双方交战,这几十名汉军居然被射杀将尽。李广说,这三个匈奴人,不是普通人,是匈奴的射雕手。

注:射雕手——匈奴中射箭最好的大力士。因为一般的弓箭手根本不可能把箭射的那么高,足以射下大雕来。所以射雕手不但箭法准,而且力量也非常的大。是匈奴的精锐部队,特种部队,整个匈奴也没有多少射雕手。

但是李广立刻带人去追这三个射雕手,李广亲自射击那三个射雕手,当场射杀两人,活着一人。这说明李广的战斗力,那是远远的高于匈奴最强战力的射雕手的。

就是说汉军的兵王李广对战匈奴人的兵王射雕手,那是完全的战斗碾压。

所以李广的个人战斗力那是没有任何值得怀疑的。

再一个,李广作战很有胆识,很有谋略。不是那种单纯的匹夫之勇,是具备指战员水准的。

也是这一次,李广刚把俘虏的匈奴射雕手绑好,准备带回去。这个时候匈奴的大部队来了,足有几千人。但是李广的部队只有一百来人。

匈奴人一看是李广,立刻摆开阵型,准备进攻。李广手下这一百来人立刻就慌了,想立刻驰马回奔。李广说不要慌,咱们这点人马如果现在落荒而逃,那匈奴人就知道我们就这么多人,一定奋起直追,就成了追击歼灭了。而且我们现在离大部队几十里,没等我们跑到大部队跟前,咱们就会被人家歼灭。

于是李广让大家前进,一百来人冲着几千匈奴人前进了二里地,然后停下来,解下马鞍,原地休息。

这一下匈奴人傻了,看不明白了,就你这一百多人碰到我们匈奴几千人的大部队,不但不跑,还居然敢前进,进攻吧,又不进攻。在我眼皮子底下调戏我?以为李广这一百来人是汉军派出来诱敌的部队,周围是不是埋伏着汉军的大部队,等着我们扑上去,然后吃掉我们?

这时候,有个匈奴的将领骑着白马出列,可能是想调整一下队列。李广抓住机会,立刻飞马奔驰,射杀了这个匈奴骑白马的将领,然后再迅速的退回到他一百来人的小部队的阵地里。

这一下匈奴人就更疑惑了。你看他居然还敢跑过来射杀我们的将领,这分明就是挑衅行为,想引诱我们追击他。于是更加确信李广的这一百人的小部队就是诱敌的部队,不敢出击。然后等到了晚上,大家都这么僵持着。匈奴人就先怂了,汉军的大部队到现在还没有出现,是不是打算等到天黑了偷袭我们啊?于是趁着夜色,匈奴人就悄悄撤走了。

注:大家不要觉得晚上光线多好,那是因为大家生活在城市里,有照明的路灯。不要说在古代,就是在现代,你去草原一到晚上依然是伸手不见五指,黑漆漆的一片什么也看不见。

所以李广的临时应对能力,和对战局的把握能力都是非常强的。你可以看出,他作战不但勇猛,而且军事素质是非常高的,完全符合一个指挥官的技战术要求。

所以李广的个人不光千百年来在历史中无人质疑,就是在当时,上到皇帝,下到普通老百姓,都对李广的能力从不质疑。李广的个人能力是一个让天下所有人都能放心的人,就好比现在一家公司里,有一个员工和李广一样能力突出,一有什么事儿,大家说让他去,所有人心里就有底。

李广和皇帝的关系

很多人觉得个人能力既然这么突出,那为什么还是难封侯呢?是不是和领导的关系闹的比较僵呢?所以领导不重视你,忽视你呢?

其实不是,李广从汉文帝,到汉景帝,汉武帝,三任皇帝的关系都不错。

汉文帝就曾经为李广感叹,你是生错了年代啊,你要是生在秦末,追随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封个万户侯都是轻轻松松的事儿。

而且汉景帝驾崩后,立刻就任命李广为未央宫禁卫军长官,就是卫尉。负责汉武帝的人身安全。我们想想这得多大的信任才能让李广去给汉武帝当禁卫军长官?

而且你为一个臣子来说,这就等于是皇帝身边的近臣啊。皇帝对你不但是信任而且是亲密。

汉武帝对李广也算是格外关照,个人觉得汉武帝对李广还是非常亲密的。

举几个例子

有一次李广被匈奴活捉了,但是李广居然反杀了押送他的匈奴人,骑马跑回来了。后面几百匈奴人骑马追他,李广和部队汇合后,用夺过来的匈奴人的弓箭射杀这些追兵,把追击的匈奴人打的溃逃。

但是毕竟是战败被俘嘛,虽然战败的原因是匈奴确实兵多势重,但是打了败仗,朝廷是要给处分的。李广按罪是应该斩首的,但是最后汉武帝也只是给了个贬为庶人的处分。对李广还是宽大处理的。

再一次,李广被贬为庶人后,就郁郁不得志,心里烦闷,和朋友到南山打猎。回来的时候有点晚了,路过霸陵,被霸陵尉拦下来了。当时这个霸陵尉喝醉了酒,很不给李广面子,说别说你一个前任的将军,就是现任的将军今天也不准过去。李广没没法,就在霸陵住了一宿,第二天再回去。

其实这个事情,你霸陵尉和李广好好说,也不是说不通。从李广肯留下来住一宿,第二天天亮了再走来看,李广还是遵守国家法度的。但是霸陵尉这个话,说的就多少有点儿小人得志,落井下石,仗势欺人的意思。

然后没过多久,匈奴又入侵辽西了。汉武帝重新启用李广为右北平太守,李广点名要这个霸陵尉和他一起赴任,结果人一来就被李广杀了,然后上书自行谢罪。结果汉武帝也没说什么,李广继续赴任,匈奴人一听李广来了右北平,几年都不敢来进犯。

可见汉武帝对李广的宠爱。

还有就是最后漠北大战的时候,李广知道这是他最后争取封侯的机会了。本来汉武帝是想让李广颐养天年的,但是李广几次三番的去请求汉武帝,让他出征。这种军国大事,汉武帝这么一个铁血的帝王,居然会为了李广实在抹不开面子,让他当前将军。

要知道,汉朝的军制来说,将军那是稀有职位。很多人一辈子混个校尉就了不得了,但是居然能封李广为前将军。后世五虎上将的关羽才是封的前将军。当然这是三国演义的杜撰,但是也不难看出李广这个前将军地位有多高。

因为李广算是汉武帝的嫡系部队,是汉武帝从继位开始就出现在他身边的原始班子成员。有点儿像李卫当官里,李卫和雍正的关系。属于汉武帝绝对信得过的将领。

而且汉武帝对李家一门也确实都信任有加,包括李广自己没封侯,他儿子李敢都是关内侯,而且对李广的孙子李陵也是非常的关照和宠信。

至于之后李陵事件汉武帝暴怒的态度,很大程度是觉得自己被欺骗,被背叛。在汉武帝看来要是普通人背叛到也没什么,但是这么信任有加,忠心耿耿的李氏一门的李陵背叛,这个打击汉武帝是受不了的。所以才会对李陵做出这么过激的反应。

因为爱的太深,所以才会狠的太深。

李广不封侯的原因

很多人都对李广封侯的事情一直纠结。

其实如果按照汉朝的制度,李广确实是达不到封侯的标准的。

不是说李广的能力不行,而是李广确实是运气不好。

李广之前和匈奴人打仗,是有来有回。虽然也杀伤了不少敌人,但是自己的损失也不小。其次,还多次被猪队友坑,导致不但失去立功的机会,还因为战败被问罪。

如:有一次李广和博望侯张骞合兵出击(就是那个通西域的张骞),李广带着四千人,张骞带着大部队一万人。大家分兵突击,约定什么什么时候到达战场作战。但是张骞耽误了约定的作战日期,导致李广的四千人被匈奴左贤王带领四万骑兵包围。十比一的作战啊,还是野战。结果导致李广的部队战损过半,但是依然坚持到张骞的部队赶来。结果匈奴人一看汉军主力来了,就跑了。

张骞因为贻误军机,按罪是要问斩的,但是汉武帝也还是没有杀他,让他用钱赎罪,贬为了平民。而这本来是李广一个立功封侯的好机会,却因为张骞的失误,军功和罪责相抵,不封赏,不处罚。

而且也因为李广飞将军的名气太大了。所以匈奴和汉朝作战,经常都不去招惹李广。只要李广在哪儿驻扎,哪儿就立刻太平。这也导致了李广甚至沦落到没仗打的尴尬局面。

到了漠北大战的时候,李广也知道这是他想封侯的最后一个机会了,也急了。本来汉武帝和卫青也是照顾他,想让他跟着打打顺风仗,捞捞军功好封赏。但是李广立功心切,导致迷路,贻误军机。按律是要问罪的,绝望的李广不愿意面对刀笔吏的羞辱审问,拔刀自刎。

可见李广性格之刚烈。

为什么世人千百年来都同情李广呢?

这其实和古希腊式的悲情英雄一样。

因为像卫霍这些人,在生前都已经获得了他们应该获得的荣誉了。

而对于李广来说,不是没能力,而是运气不好。

就如同同样被后世感叹的项羽一样,此天亡我也,非战之罪。

后人希望用另一种情怀,对这些悲情英雄给与尊重。

道尽古今多少事,诸君都付笑谈中。感谢大家点阅渭郃的文章,如果大家喜欢渭郃的文章,可以关注渭郃的头条号。渭郃会写出更多好的文章来给大家。万事千山都是情,给个关注行不行?谢谢素质三连。


渭郃


我在头条有个专栏,叫中学历史超好玩,里面讲了霍去病的故事。

下面贴出来请大家阅读。

到了第二年,李广的运气似乎来了,汉武帝调他跟着卫青出塞,起十万大军追击匈奴。

在队伍中,有一个特别的人,这个人是张骞。十多年前,汉武帝派张骞去寻找大月氏组团打怪,不是,是打匈奴。经历千辛万苦,张骞终于在现在的阿富汗找到了移民的大月氏。可人家生活乐逍遥,根本不想再开战。

张骞没有完成他的外交使命,但他也没有白去,一路上踩好了点,匈奴人在什么地方他一清二楚。有这样一位超级地陪,这一战大获全胜,斩获匈奴一万余人。张骞因此封为博望侯。因为张骞同学在西域各国中名气太大,在他之后,到西域出差的汉朝使者,都称为博望侯。

这是张骞用十多年的努力得到的。而除了张骞之外,最亮眼的不是卫青,而是一个年轻人霍去病。

霍去病是卫青的外甥。他的母亲是平阳公主府上的女奴卫少儿,父亲是平阳县的小吏霍仲孺。

说起他的父亲霍仲孺,可能是世界上最走运的渣男。

说是渣男,是因为霍仲孺跟卫少儿生下儿子霍去病之后,拍拍屁股就走了,回了老家另外娶了老婆,连霍去病的生活费都没有付,只当没有这个儿子一样。

说他幸运,是他的两个儿子都成为了大汉顶尖的人物,一个成为了军神,一个成为了名臣。

霍去病生下来第一年,父亲霍仲孺就开溜了。霍去病成为了私生子,好在第二年,他们家走运了,她的姨妈卫子夫被汉武帝看中,带到了宫里,到了第二年,卫子夫再度受宠,最终成为了大汉的皇后。

以此推断,霍去病的童年虽然没有父亲,但生活还是有保障的,小时候,他就开始学习骑马射箭,而舅舅卫青也给了他很多的关爱,使他不至于在情感上有太大的缺陷,但毕竟是没有父爱,最关键的亲情缺失让霍去病养成了沉默寡言的性格。

可这个性格恰好迎合了汉武帝的性格。汉武帝就不喜欢张扬,喜欢稳定老实的。

长大一点,霍去病被召进宫,司马迁先生酸溜溜的用一个字来形容汉武帝对霍去病的喜欢:幸

到底是什么幸法,司马迁很任性,不解释。但其实,汉武帝喜欢霍去病是很正常的。

霍去病的姨妈是大汉皇后,给汉武帝生了儿子,舅舅正率领大军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让那些反对跟匈奴开战的人哑口无言。这些胜利也让汉武帝的权威达到了巅峰。想当年,汉武帝的父亲想封两个匈奴降王为侯都费老鼻子劲,现在是想封谁就封谁。

这么给力的一家人,能不喜欢他们家的小孩吗?

但霍去病的受宠不仅仅是因为家庭的原因,而是这个孩子太懂事了,懂事得不像一个孩子。

他功成名就之后,回到山西找到他的父亲--这个抛弃他母子的人。一般来说,这是报复的好时机。霍仲孺也提心吊胆,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大祸。

可是,霍去病很温和,恭敬的向父亲跪下,“以前不知道自己的身世,所以没有尽到孝道。”

霍仲孺惭愧不敢回答。

霍去病替这位没有尽过一天责任的父亲置办田宅,并将异母弟霍光带到了长安进行栽培,这才有了后面的名臣霍光。

这样低调懂事,完全不依仗姨妈的宠信,舅舅的权势胡乱飙车的孩子,汉武帝能不喜欢?

有一天,汉武帝特地把霍去病找过来,表示要教他一下孙子兵法。

霍去病回答:“行军打仗,看当时的情况去决定就好了,没有必要看古兵法。”

狂,没想到你小子平时不说话,一说话就要呛死人。

行,那就让你去试试,看你到底有多少斤两。

元朔六年,卫青率领六路大军出定襄击匈奴。李广霍去病就在其中。

这一次,卫青终于碰到了对手。匈奴的单于亲自率兵出战。汉军前锋三千骑兵一头撞上了匈奴的大军。经过一天的浴血交战,汉军伤亡殆尽。率领这三千骑兵的两位汉将,其中一位赵信因为原本就是胡人,干脆投降了。另一位苏建只身逃了回来。

出师不利,有人给卫青提了一个建议:大将军出师以来,从来没有斩过一位部将,现在苏建丢了本部人马,正好斩他立立大将军的权威。

说实话,卫青为人太低调了,出了名的汉朝好人,从不无缘无故处罚部下,在长安,也不愿意结交文人名士,这大概是他的功劳如此之大,但我们在史书上却很少找到他征战的细节的原因。反而是没立过大战功的李广同学,就是被俘了,也有荡气回荡潇洒写意的描写。

卫青否决了这个建议,表示自己以皇帝近亲统率大军,怎么还怕没有权威?我还怕大家担心我擅用权力呢。我不能诛杀大将于国境之外,这个事情还是交给陛下处理。

卫青将苏建送回了长安。汉武帝也没有杀苏建,只是将其贬为平民。

这一次大军出动,不但没有收获,还失去了两位将军,这在卫青的出征中是极为罕见的。

好在,舅舅不给力,外甥来救场。

五年前,汉武帝第一次对匈奴用兵,卫青原本是打酱油的,却意外奇袭龙城,寄于重望的李广反而大败而归。

大军军队的运势从李广转给了卫青。

大概上天准备再洗洗牌,要从这一场大仗开始,将汉军的运势过渡给一个年轻人。

这位年轻人当然就是霍去病。

这一次,霍去病被汉武帝任命为骠姚校尉,跟随卫青出战。卫青也没打算让他帮什么忙,就给了他八百骑兵。在大家看来,也就是感受一下战场的气氛,能够安全回来就烧高香了。

就像当年舅舅卫青第一次出征,把陪练玩成了主力一样。霍去病也玩了一把喧宾夺主。

他带着这八百骑兵脱离大部队数百里,冲到匈奴的后面,一阵猛打猛冲,竟然被他斩获了二千人,抓了一堆俘虏。而且全是硬菜,这里面包括匈奴单于的祖父辈大佬。单于的叔叔被活捉 ,还有一大堆匈奴的国相当户。

汉武帝原本还有一些郁闷,听到霍去病的战绩,大为兴奋,表示霍去病的战绩冠于全军,所以给了他一个响亮的侯名:冠军侯。

第一次出征,就捞了一个侯,而我们的李广将军这一次又是空手而归,没有任何收获。

人比人,实在不能比。

霍去病的胜利几乎是克隆了卫青的龙城之捷,在友军吸引主力时,他长途奔袭,攻击匈奴的薄弱点,然后大胜而归。

那么是李广又一次输给了运气?

历史似乎要给李广一个彻底的答案,将他跟霍去病摆到了同样的战局上。

两年后,霍去病再次出征,第一次大放光彩之后,十七岁的霍去病就成为了汉武帝最喜欢用的大将,甚至已经超过了卫青。

这一次,升为骠骑将军的霍去病将万骑出陇西,转战六日,击五国,杀匈奴的折兰王,斩卢胡王,又抓了一大堆的匈奴相国都尉,还把人家的祭天的小金子都抢了回来。

至于霍去病是怎么完成六日击五国这样的神奇战绩,我们的司马迁先生并没有兴趣详加记载。

到了夏天,霍去病再次出征,跟老将公孙敖从北地分兵两路出击匈奴。李广跟张骞从左北平分路出击。

李广率四千骑兵前突,张骞带一万骑兵在后面殿后。可李广又倒霉了,撞上了匈奴的四万兵马。

李广这个人怎么老碰上倒霉事呢?

这不只老怪老天不开眼,是李广自己打仗不按规矩出牌,他打仗全靠随意,从来没有斥侯,这种打法,他不倒霉谁倒霉呢?

被匈奴大军包围,李广的部队也开始慌了,我们李广同志从来不怕,因为他单兵作战能力强啊。下令自己的儿子李敢率几十名骑兵去试一下。

李敢就去了,在敌阵里来回冲了一下,回来报告,这伙匈奴都是菜鸟,很好对付。

大军这才情绪稳定下来。这时李广才下令结阵,围成一个圆圈。

很快,匈奴的大军发起了攻击,箭如雨下,虽然有点菜,但毕竟人数占优。数次冲击下来,汉军已经折损一半,箭也快用光了。

这时候,李广让士兵拉满弓弦,但不要发射,而由他用自己特制的大号黄弓进行定点清除,专门射杀匈奴的将领,一连射死好几个。

匈奴人的进攻慢了下来。

这些细节全部记载在史记里。司马迁先生真的是李广粉,李广的每一次战斗,尤其是失败,司马迁都要大书特书,将李广将军的骁勇展示出来,好像越败李广越勇,李广都是虽败犹荣。而对于屡战屡胜,屡立奇功的卫青霍去病,司马迁先生总是平铺直叙,罗列一下数字就交差了。好像这些战功的取得并没有什么出奇。不值得详细去写。

当然,李广确实是英勇的。到了晚上,李广依然面不改色加紧巡视阵地,安定军心。从这一点看,李广确实有一颗大心脏。

到了第二天,押后的张骞终于到了,匈奴人一看汉军有了援兵,转身就撤了。只是不知道张骞这位塞外老司机搞什么去了,竟然迷了路。

这一战如果张骞能够及时赶上,李广能否封侯呢?

无法得知,只是霍去病的三个部下又封侯了。

在李广跟匈奴血战时,霍去病正在匈奴的腹地大开杀戒。其实他这一路也出了同样的问题。原本要跟霍去病汇合的公孙敖半路拖延,没有按时抵达会合的地点。

霍去病没有等待公孙敖,直接率着自己的部下跨越居延海,经过小月氏,抵达祁连山,深入二千余里,又整了一堆硬菜,包括但不仅限于匈奴小王七十个,国相都尉一大堆,斩杀三万余人。

霍去病因功增邑五千户,三个部将一起封侯。

遗憾的是,我们的司马迁似乎认为这样的大胜没什么意思,没有任何的细节描写,霍去病是怎么找到匈奴人的,交战中发生了什么 ,霍去病又有什么神勇表现,司马迁一概不写。

不但不写,反而还搞起了怀疑主义。在记载时,搞起了史书中常见的春秋笔法。

比如,他记载霍去病上次的战功是这样的:

【冠军侯去病既侯三岁,元狩二年春,以冠军侯去病为骠骑将军,将万骑出陇西,有功。天子曰:“骠骑将军率戎士逾乌盭,讨遫濮,涉狐奴,历五王国,辎重人众慑慴者弗取,冀获单于子。转战六日,过焉支山千有馀里,合短兵,杀折兰王,斩卢胡王,诛全甲,执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首虏八千馀级,收休屠祭天金人,益封去病二千户。”】

对于霍去病的战功,司马迁写得很简单:将万骑出陇西,有功。

有什么功呢?

按常理来说,司马迁就应该介绍了,抓获了什么人,干掉了什么重量级人物。

但是,司马迁笔头一转,不去介绍,反而引用起汉武帝的话来。“天子曰:等等等等”

又比如这一次,依然是如此:

【骠骑将军出北地,已遂深入,与合骑侯失道,不相得,骠骑将军逾居延至祁连山,捕首虏甚多。天子曰:“骠骑将军逾居延,遂过小月氏,攻祁连山,得酋涂王,以众降者二千五百人,斩首虏三万二百级,获五王,五王母,单于阏氏、王子五十九人,相国、将军、当户、都尉六十三人,师大率减什三,益封去病五千户。赐校尉从至小月氏爵左庶长。鹰击司马破奴再从骠骑将军斩遬濮王,捕稽沮王,千骑将得王、王母各一人,王子以下四十一人,捕虏三千三百三十人,前行捕虏千四百人,以千五百户封破奴为从骠侯。校尉句王高不识,从骠骑将军捕呼于屠王王子以下十一人,捕虏千七百六十八人,以千一百户封不识为宜冠侯。校尉仆多有功,封为煇渠侯。”】

对于霍去病的战绩,司马迁表示宝宝没空不想多说,只来了一句捕首虏甚多。到底怎么多呢,皇帝他老人家是这样说的嘛。

在整个霍去病的传记里,一提到霍去病的战绩,司马迁总是不肯亲自说,全部引用汉武帝的话。似乎他对霍去病这些传奇的战绩有些怀疑。

霍去病立的这些功啊,都是深入敌境两千里,谁也没看到,你汉武帝说他立了这些功,那就立了吧。

司马迁的怀疑并非没有道理,一个卫青已经够让人惊讶的,结果你们卫氏家族又出来一个毛都没长齐的小伙子,领着数万大军横扫漠北。怎么听起来这么玄幻,这不会是你们虚报军功吧。

直到今天,依然有人怀疑霍去病的战绩,认为并不是真的,或者有夸大的成份。

对于这一切,只能说司马老爷子太偏心了。汉朝军纪严厉,慌报军功是要砍头的,而且汉武帝已经有了卫青这位常胜将军,还需要捧一个假榜样出来吗?

大概司马迁觉得自己的怀疑也不太靠谱,所以想了一个比较牵强的理由,霍去病这么牛,只是装备好跟运气好。

【诸宿将所将士马兵亦不如骠骑,骠骑所将常选,然亦敢深入,常与壮骑先其大军,军亦有天幸,未尝困绝也。然而诸宿将常坐留落不遇。由此骠骑日以亲贵,比大将军。】

他嘛 ,还不是占了大便宜,那些好的士兵先由霍去病挑选,好的战马优先供应霍去病,所以他才敢深入大漠,自己领着精锐骑兵在前面打怪捡装备。而且运气又好,从来都没有碰到什么大事。而那些老将军(比如李广),就没这么好运了,常常是捡人家挑剩下的,遇到战机也赶不上。

我深深感受到了司马迁先生笔下的酸劲。

可是,你们这些宿将,在门口转两圈,都能倒大霉,陷入困境,人家带着兵马转战万里,深入匈奴腹地,都从来没有困绝过。一次倒还罢了,两次三次四次还是如此,这到底是实力问题还是运气问题?

运气只能解释一次。屡次的成功或者屡屡的失败就不能归于运气。

同样是友军拖后路,为什么霍去病能够深入二千里,斩获而归,而李广只能苦苦支撑呢?

秘密隐藏在汉武帝对霍去病的表彰里。

霍去病率一万骑兵,自陇西出发北击匈奴,六日之间,转战五国,拿到了匈奴的祭天小金人。夏天的时候,在李广被匈奴困住苦战的时候,霍去病过小月氏,至祁连山,斩获数万人。抓了五个匈奴小王。

汉武帝特地下令嘉奖, 三位跟随霍去病的校尉也因功封侯,部将赵破奴因为斩遬濮王,捕稽沮王,封为从骠候,另一位高不识,因为俘虏匈奴王子被封为宜冠侯。另一位叫仆多的也因为有功,被封为煇渠侯。

这三位是什么来头呢?

赵破奴是太原人,《史记》是这样记载的:将军赵破奴,故九原人。尝亡入匈奴,已而归汉,为骠骑将军司马。

就是说,他是一个在匈奴地区长大的人,等于半个匈奴人。

而高不识原本是匈奴的小王,后面投降过来,成为汉朝鹰击司马,这次跟着霍去病出去打怪升级捡装备。

仆多,则是匈奴的一位前王子。

也就是说,这一次跟随霍去病立功的人都是有匈奴背景的人。有这些人做为随从,霍去病当然不会迷路,还能找到匈奴人实行精准打击,并且不用带太多的粮食,而且是打到哪里就吃哪里。

那剩下的问题,为什么李广没有这样的匈奴部下,霍去病则有呢?是汉武帝特地给他指派的吗?

这个可能性是存在的,但关键是,给你一群人,你有没有能力带好。尤其是叛逃过来的匈奴人。

就在这一年的秋天,匈奴的浑邪王、休屠王来投降。这两位哥们也是走投无路了,这些年经常跟汉朝大军交战,败多胜少,损失了数万部下。匈奴单于大为生气,准备直接干掉他。

浑邪王、休屠王收到了风声,大为恐怖,想了一下,只有投靠大汉才有生机。他们也没有别的渠道,只好跑到边境上打劫个汉人,让他们回去向汉武帝报告。

接到信报后,汉武帝心里是打鼓的,这会不会是匈奴人的马邑之谋呢?

想了一下,他把霍去病叫来。

你去看一看,他们是不是真的来投降,如果是,就接纳,如果不是,就直接扫了吧。

霍去病去了,走到半路,出事了,匈奴内哄了。其中的休屠王后悔了,想拉着队伍回去。浑邪王不干了,说好了一起到大汉吃肉,咱们报告也打了,你一个人却溜了,把我凉在这里,我白开水啊。

于是,浑邪王一怒之下杀了休屠王,吞并了休屠王的部下。

等霍去病到的事情,这就麻烦了,因为休屠王的老部下原本意志就不坚定。当霍去病渡过黄河,准备收编浑邪王的部队时,一部分的匈奴人不干了,拔腿就跑。搞不好就要崩盘。

一时之间,浑邪王也不知道怎么办。

这时候,霍去病做了一个决定,纵马冲到浑邪王的大营,跟浑邪王举行会谈,当机立断斩杀逃走的八千人。然后让浑邪王一个人先乘车到汉武帝的居所,最后才让剩下的四万人渡江。

问题来了,这八千人如何斩杀,浑邪王离开后,霍去病又如何安抚剩下的四万人。

唯一的解释是,霍去病不仅仅是一个军事天才,还是一个统战天才。所以汉武帝才派他前去收编匈奴人。霍去病也必须具备相应的能力,才能在事变时,控制局势,掌握匈奴大军。

想像一下,此时的霍去病不过是二十出头,他的人格魄力要暴到什么程度,才能够做到这一点?如此看来,霍去病最历害的不是军事能力,而是他的外交能力,统战能力。

正是这些不容易为人察觉的能力,让霍去病胜过李广,在李广家门口都迷路时,他能够转战千里,就食绝域。

这些秘密隐藏在史册中,当你不了解时,也只能附和一下司马迁的总结,霍去病嘛,不就是装备好嘛。

元狩四年(前119年),汉武帝组织了最大的一次军事行动。为了筹集这次行动的经费,汉武帝在全国实行了盐铁专卖。

在汉初的时候,本着不折腾的黄老精神,盐铁经营是放开的,从事这个行业的人算是踩到了大汉的风口,都发了大财。

不过,人一有钱,眼睛就容易瞎。

历史书里介绍,这些商人觉悟很低,唯利是图。那些年诸侯反叛。朝廷跟他们借点钱平叛,这些人竟然担心朝廷的偿还能力,不肯借贷。

文景那些年事情多,不好收拾,到了汉武帝唯我独尊,没事又打击下豪强,总算可以下手了。汉武帝将盐铁的经营权收回来,存了两年钱,攒足了军费,足以支撑一场浩大的军事行动。

这一次,汉武帝派出了大汉双璧卫青跟霍去病。汉武帝没有叫上李广。

不叫李广,汉武帝给出的原因是,他年纪太大了,不再适和这样的远征。当然,汉武帝还有没说出来的理由。

李广的运气不好,每一次出征,只要有李广就没有大胜过,就是赚点小钱,也被李广给抵消了。

汉武帝的意思,李广好好休息一下,别出工了。

李广不干了。他还没有封侯啊。奋斗了大半辈子,名气也有了,可就是最后这一步没达成,他实在不心苦。于是,他专门打了报告,要求再给一次机会。

想了一下,汉武帝同意了,他实在没有办法拒绝这位老将的请求,但同时,他又给主将卫青交待了一句话,也正是这句话造成了李广最大的悲剧。

大军出发了,霍去病卫青各率五万兵马,司马迁先生又重点指出,霍卫病是人民币玩家,一上线,汉武帝就给他充了最好的装备。

确实如此,汉武帝给霍去病配置的都是最强的,他就是让霍去病直接寻找匈奴单于决战,擒贼先擒王。

大将军卫青反而成为了策应的一方。

李广恰好就在卫青的阵营里,想来,大菜是吃不上了,只能搞点边角料。

但没有想到,李广的好运终于来了。

出塞之后,抓到了匈奴的俘虏,一问才知道匈奴的单于已经往东边转移,撞到了卫青的大军前面。

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了机会。可是李广突然接到了卫青的命令,让他从东边包抄,而前锋将由公孙敖来替代。

大家可能还记得,公孙敖是卫青的铁哥们,当年卫青被长公主刘嫖抓住准备打死,是公孙敖冲过去救了卫青回来。

那卫青是照顾老朋友,所以把这个立功的机会让给公孙敖?

大概是有的,但更重要的是,出来之前,汉武帝跟他打了一个招呼,说李广这个人数奇,运气不好,碰到匈奴主力,不要让李广正面上。

很多人替李广叫屈,认为汉武帝夺走了李广的机会。但是,机会也是要靠实力去获取的。汉武帝的北击匈奴大计不是为了李广封不封侯而存在的。相反,李广的封侯是为了汉武帝的军事战略而服务的,在这个大的战略面前,任何人的侯位只能服从。

说老实话,汉武帝没有说李广实力不行,只是用数奇,已经在替这位老将留面子了。

可以想像李广心中的委屈,但军令如山,他也只能服从。于是,他只好带着自己的部队离开了主力,往东方而去。

很多年前,李广曾经专门请教星象家王朔,询问自己征战匈奴,无战不与,别的平庸之辈都封侯了,为什么自己不行呢?

王朔问道:“你有没有做过后悔的事情?“李广想了一下,回答道:“有的,我任陇西太守时,羌人反叛,我诱降了他们八百人,然后一天之内将他们杀天。这是我最后悔的事情。”

王朔诚恳说道:“那就对了,杀降是从军的大忌。将军干了这件事,当然不能封侯了。”

这件事情一直缠绕在李广的心头,让他无法宁静。别人把他的不封侯总结为运气问题,他自己总结为杀降,他从来都没有想过,自己为什么在关键的时候,总是差了那么一点。

在李广往东边移动的时候。卫青的大军直扑沙漠之后的匈奴单于。这回匈奴单于搞了一个诱兵之计,他们故意后撤,躲到了沙漠的后面,准备等汉军越过沙漠时,来一个以逸击劳。

他大概没有想到,汉武帝为了他准备了超级套餐。在骑兵的后面,还有数十万的后勤保障部队。

这是押上国运的一战。

碰上匈奴大军后,卫青没有急于出战,而是下令用战车围成一个圈。

我常常在想,如果卫青没有调走李广,依然用李广为前锋。当李广看到匈奴大军时,还能够按住性子,先设好防备再出击呢?以程不识的看法,这不是李广的风格。

扎稳阵营之后,卫青发起了攻击,他只是派出了五千骑兵,这是一次试探性的进攻。在于了解匈奴的真正实力。

匈奴人随即派出了一万骑兵应战,两军厮杀的时候,突然乱起了大风,你看不清我,我看不清你,两方的士兵就在风沙中相互砍杀着,为自己背后代表的那一群争夺生存的空间。

这时候,卫青已经摸清了匈奴大军的实力。他意识到,经过这么多年的较量,这是第一次汉军在兵力上占优势。这是绝佳的决战时机。

从两边包抄!

卫青下达了命令。

左右翼的伏兵脱阵而出,准备将匈奴的单于包在中间。

打到晚上的时候,情况清楚了,匈奴已经大败,但单于跑了。

这一天晚上的时候,卫青抓到一个俘虏,审问之下,才知道单于已经逃了。

在黄昏,两军在黄沙中厮杀的时候,匈奴的单于撑不住了,他料定这一次讨不到便宜,在自己的侍从护卫下,不打招呼就悄悄溜了。

卫青连忙派出轻骑月下追单于,可单于比韩信难追,毕竟一个是逃命,一个是辞职。匈奴单于跑得太快,以至于匈奴人都认为单于已经死了,忙着选新的领导人。

事实上,卫青依然有机会抓住单于的。如果李广能够及时赶上的话。

没追上单于,卫青开始攻下匈奴的赵信城,在里面好好的补充了一把,然后一把火烧掉了剩余的物质之后,才起大军而还。

走到漠南,才碰到灰头灰脸的李广。

我们的李广迷路了,完全没有赶上大会战。

卫青想了一下,先派人给李广送去了美酒,慰劳一下李广。卫青是个很厚道的人。这一次,他调离李广,心里还是有点过意不去。

但是,报告还是要写的,怎么碰到的单于,战是怎么打的,为什么单于跑了,为什么李广没有跟上。

想了一下,卫青派个人找到李广,让他给一个说明。这并不是一个过份的要求,但对李广来说,这无疑是一道摧命符。

在得知自己错过了会战,又走了单于之后,李广已经猜到了自己的结局。以汉武帝的性格,犯了错就要处罚,没有人有意外。这一次就算他出赎金,也一定会被贬为平民。

他已经六十多岁了,再也没有机会等到下一次的机会。

李广叹了一口气:“我这一辈子跟匈奴打了七十余回,这一次有幸跟着大将同单于交战,可大将军把我调走,让我去迂回。我又偏偏迷路。这不是天意吗?我已经六十多岁了,怎么还能去接受刀笔吏的污辱。”

说完,李广拔刀自尽。中国历史上最为悲情的将军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给世人留下了李广难封的千古憾事。

而霍去病依然在沿继着自己的传奇,在与单于错失之后,他没有就此放弃,而是继续前进,一路上抓获匈奴人,让他们带路一直穿插到大漠的深处,终于找到了匈奴的左贤王,用一万人的损失斩杀左贤王七万余人。

左贤王是匈奴实力最为强劲的部下,这一仗后,左贤王彻底废掉了,匈奴单于失去了自己最有力的臂膀。

最牛的是,霍去病还追到了居胥山,在居胥山上祭了天,又跑到姑衍山祭了地,这才率军回朝。

这是汉朝跟匈奴之间最具决定的决战,从这一天开始,匈奴的势力开始从北方消退。

这才有了那首传唱至今的民歌: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燕支山,位我嫁妇无颜色。

让人惋惜的是,这是霍去病的绝唱。这一仗,汉朝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战马损失严重,汉武帝也再没有发起对匈奴的大战。

而两年以后,霍去病因病去世。

他活着的时候,汉武帝曾经要给他修一个大宅子。霍去病拒绝了,表示匈奴未灭何以为家。

汉武帝没想到的是,他只能给霍去病修一座阴间的房子。他仿造祁连山的模样,为霍去病修建了一座坟墓,以彰显他力克匈奴的战功。

唐朝诗人王昌龄写过一首著名的边塞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里的龙城飞将是谁呢?

是李广,还是卫青,还是霍去病。也许,是千千万万在汉朝边疆洒下热血的将士。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头条号,关注我的专栏《中学历史超好玩》,不讲深奥的历史道理,就讲讲历史故事。


脑洞历史观


读唐朝人的诗歌,你会发现李广在诗人笔下,基本上只有两种形象。

第一种是赞美:“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赞美李将军的勇武;“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队山”——赞美李将军守卫边关,功劳赫赫;“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赞美李将军爱惜士卒。

另外一种情绪是同情:“每愤胡兵入,常为汉国羞。何知七十战,白首未封侯”(陈子昂)——讲李将军白首未封侯,可怜;“苦战功不赏,忠诚难可贵。谁怜李飞将,白首没三边”(李白)——李将军白首未封侯,还死在边关,可怜;“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不封缘数奇”(王维)——李将军命真不好啊。

所有同情,基本上都围绕“李广难封”这件事情来说。所谓“难封”,指的是李广将军一辈子,从来没有封过侯。李广有才华,可惜不遇赏识。这种反差很容易让失意人形成强烈共鸣。

世界上所有的失意人,都有一种自况:我的本事很大,才华纵横,可惜没有得到施展。这个世界有负于我!于是,他们到处寻找类似悲剧的人物,借他人酒杯,浇心中块垒。屈原是其中一个,只不过屈原的君王楚怀王实在是个昏君,实在难以借来自况。唐朝人在汉朝的历史人物中,一共找到了两位,一位是文人贾谊,另一位是武将李广。他们生活在明君治世,却不受重视,唐朝诗人拿来抒情,恰到好处。

李广一生最大的悲剧无非是:打一辈子仗,名就而功不成,不得封侯。关于他的不封侯,如果仔细辨析,其实并不冤枉。汉朝以军功封侯,李广一生与匈奴作战,严格地说,没有打过胜仗。这和他的作战风格有关,也和他孤傲耿介的性格有关。

唐朝诗人厌恶卫青霍去病,主要原因是:这两人都是皇亲贵戚,仗势抢功,卫青逼死李广,霍去病射死李广的儿子李敢。这样的怪罪其实是没有什么道理的。

卫霍二人出身都很卑贱,他们不过是抓住历史给予的机遇,大放异彩,才到到皇帝垂青。李广是边廷名将,他的机会原本更多,只是时运不佳而已。李广之死事件中,卫青其实是没什么责任的。李广的军队因为迷路,在沙漠时白白逛一圈。卫青身为主帅要追究李广的责任,是职责所在,也在人之情理。李广自觉羞辱,干脆自杀。其实,他自杀的主要原因在于,再也看不到建功封侯的机会。一则李广年纪已经大了,不再有上战场的机会;此外,当时汉匈之间大规模的战役,基本结束了。

霍去病射死李敢,草菅人命,这确实是他的过恶。李敢自身也有问题,他埋怨卫青对父亲之死负有责任,多次轻慢卫青。这种事情在古代官场是很难容忍的。这件事情,卫青基本上没有责任。卫大将军性格温和,待人宽厚,在历史上享有盛名。唐朝诗人抬高李广贬低卫青说来说去只能拿出身说事,其实是很不公道的。

唐朝诗人同情李广,只是舔舐“不才明主弃”的伤口,哀叹自身不遇,希望引起君王的重视,赏个一官半职,以便荫妻封子。至于现实生活中屡屡碰壁的真实原因,恐怕他们自己也不愿真实面对吧。


菁城子


唐朝有很多歌颂飞将军李广的诗句,如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高适的《燕歌行》:“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王勃《滕王阁序》“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等等。从唐宋众多的诗句中我们总归可分为两类,一是赞颂李广功绩和英勇善战,二是为李广终身未封而叹息不平。李广战绩不如卫青、霍去病,但他在人们心中的存在感要强得多,这中原因应从多方面来看。


首先是因为他在抵抗匈奴的资历上要长得多。早在汉景帝时吴楚之乱,李广随周亚夫出战,李广任骁骑都尉,因立功,升任将军。后来镇守边关,任北部边域七郡太守,守护着汉王朝与匈奴对抗的前沿重地。那时汉王朝尚不具备与匈奴进行大规模作战的能力,国家与边民安危,全靠边关将士防守保卫。”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王昌龄的这两句诗,就是对李广任雁门等地太守时的一种真实写照。飞将军这一称谓并不是自己所封,也不是上级所给,而是敌我双方共同认可的,当时可以说只要李将军在,匈奴就不敢轻易冒犯,李广威望之高可见一斑,那时卫青、霍去病还尚未出道呢。后来在汉武帝励精图治下,汉朝国力和武力大幅提高,一改过去的绥靖政策,开始了与匈奴大规模的战争,卫青及后来的霍去病先后横空出世,在沙场建立了不朽之功。遗憾的是在这些大规模决战中,李广建功相对很少,就连同他过去的功绩都淹没在别人巨大的胜利之中,被人淡忘。对后人而言,反观历史,李广的功绩就能再度呈现。



在汉朝建朝以来始终没有改变外戚当政的局面。可以说汉朝权力机构形成了一种等级,最高当然是皇权,二是外戚,三是功臣。一般是外戚把持朝政,卫青之姐卫子夫被汉武帝带入官后,几年即为皇后,卫青又娶汉武帝之姐平阳公主为妻,霍去病为卫青另一姐之子。卫青举家从草根阶层,一跃成了外戚中一股最大势力而权倾一时。但是应指出卫青、霍去病并不是依付在卫子夫裙带上成长起来的势力,只能说卫子夫为他们提供了施展才能的舞台。卫青、霍去病身服戎装,统帅大军7次远征沙漠,千里奔袭,基本摧毁了匈奴势力,为大汉建立了不朽功勋。而李广在后起的新贵面前已是暗然失色。除卫青、霍去病一门5人封侯,其手下将领公孙敖等数十人先后封侯,而老将李广却依然停留在原地。最后,在漠北一场大战中,作为前将军的李广本来可歼敌立功封侯的,但主帅卫青安排了他好友公孙敖为先锋主将,安排李广在沙漠中绕道漠北夹击,结果在沙漠中迷失道路未赶到参战,匈奴单于逃掉,李广羞愤自杀。我们可以分析,李广除运气差,全局战略不足外,受到打压也是一个原因。试想,如给他太多机会,地位迁升封侯,他比平级人的资历老能力强,势必难于驾驭,卫青本人则更愿提拔年青有为的将领,使用起来更得心应手,这种原因更造成李广难封的局面。




还有一点,汉代时都以杀敌多少俘虏多少来论功行赏,这种以人头确定军功的方式在古代也是普遍现象,而且古代不及现在那样论资排辈,只要有人头军功就能迁升,这就使很多艰苦的战事如诱敌、掩护、牵制等,那些即艰苦又容易牺牲且不易立功的工作,就只能由非嫡系来承担,李广承担了大量此类军务,不能杀敌当然难立功,后人说李广命运差应也包含了这些内容。

李广的儿子李敢终于被封侯,总算完成了父亲的夙愿,难道他比他老爹功劳大?是不是李广枉死,对其子有所怜悯也未可知。但他年青气盛,因父死一直不平,后来找卫青理论,并打了卫青,却被霍去病用箭射杀。其子封了侯却不得善终,李广可悲啊!

@湘水微波


湘水微波


李广一生的战绩其实非常一般,官位也非常一般,最终连一个最起码的侯爵都没有得到,和卫青、霍去病远远不能比。但是他对后世的影响,则明显地超过了卫青、霍去病。唐宋两朝,都把他放在古代最重要的行列,诗人赞叹他的诗词,那更是数不胜数。

(飞将军李广画像)

那么,李广为什么会在后世,尤其是在诗人中获得那么大的推崇怀念呢?

第一,诗人推崇李广,是因为感同身受。

古代诗人,尤其是诗词写得好的诗人,大都是不得志的。有一句话叫做“愁苦之词易巧,欢愉之词难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古代诗人才华横溢却不得志,李广武艺高强也是一生不得志,“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最终连一个侯爵都没得到。这样的境遇,让古代优秀的诗人们感同身受,所以,经常会以写李广来“浇心中的块垒”,抒发自己的郁闷之情。选择李广,而不是选择一生荣光无数的卫青霍去病来写,就很容易让人理解了。

同时,选择李广作为写作对象,还有一个原因。中国古代从汉高祖那里传下来一个规矩,非同姓不封王,无战功不封侯。封王完全是一种奢望,封侯倒是可以追求的一个人生理想。但是封侯必须要有战功,所以班超“投笔从戎”开了一个先河,诗人们都想学班超,“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而李广作为一名能力卓著的战将,就算“从戎”了,就算立下了不少战功,依然不能封侯。因此,这不能不让人慨叹。

(大将霍去病)

第二,李广的“相对战功”,绝不输于卫霍

我这里所说的“相对战功”,是基于这个武将的身份,他所能带动的兵力情况,以及他所参加的战役情况进行的综合考量。

卫青、霍去病因为是汉武帝的亲戚,因为性格很好,又极力讨好汉武帝,因而深得汉武帝宠爱。他们由此成为三军统帅,所带的兵力非常多。基于汉武帝时期军队整体的战斗力强大,他们所打的都是大战役,获得的都是大胜仗。虽说这个大胜仗并不一定就是他们打下来的,但他们作为军队的最高统治者,肯定获得最多的奖励。

李广一生都只是个偏将军,他指挥的军队数量非常有限。当他单独出战的时候,所带的军队更少。虽然经常都能打胜仗,但是取胜的规模不是很大。当他作为大军团中间的一个方面军的时候,其战功又会被埋没。或者被安排去打战略不是很好的那种战争。比如他几次跟随卫青作战,卫青给他安排的路线都很糟糕。

不过就算这样,相对于他杀死敌人的数量,他的“相对功劳”并不在卫青、霍去病之下,所以后世的诗人们非常地同情他推崇他。

(卫青)

第三,李广具有强大的人格力量,这种人格力量折服后人。

李广的人格力量体现在两点:

一是英勇无畏。李广被称为“飞将军”,就在于他不但武功高强,骑射一流,而且英勇无畏。他数次深入险境,但最后都能依靠他绝世的谋略和不屈的精神,从险境中走过来。这种英勇无畏,是一个军人最重要的品格。李广就具有这样的品格。

二是不附权贵。李广之所以一生没有封侯,就是他不攀附权贵,因此也不像卫青霍去病那样,受汉武帝的重用。而这种不附权贵的秉性,也就是他人格最闪光的地方。

李广一个不得志的将军,能够在后世有那么高的令名,绝不是偶然的。


张生全精彩历史


这个问题反映的是历史与文学的不同特质。卫青、霍去病与李的历史评价,在于他们在历史上建立的功业。后世文人对他们的的提及,更多是对他们身世的感怀。而文人们感怀身世的时候,大多抒发的是怀才不遇,命运不公的情感。一个人如果官场得意,平步青云,富贵寿考,自然就不会发牢骚。相比于卫霍,飞将军李广在对匈奴的战争中,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可是,汉朝时期有许多知名度比李广差了很多的,都封了候,而李广却没有。他在当时,就被认为是“数奇”,也就是命不好。正因为此,他成了命运不好的代名词。后世的文人们,如果有怀才不遇之感的时候,会很自然的想起李广,想到自己的命不好,引起惺惺相惜之感。他们的感慨大多不是为李广鸣不平,而是借李广的杯酒,浇自己胸中的块磊。

唐朝怀念李广的诗很多。比如王维的“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老将行》)”;杜甫的“但见文翁能化俗,焉知李广未封候(《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严武的“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等等很多。后代诗人对李将军的怀念与追思也很多,可以说是无代无之。比如宋代的方回“万户独难候李广,两生宁肯圣孙能”;及之到了近代,也有念及,比如宁调元的《燕京杂诗》:“灾异江都曾作赋,功名李广不宜候”。

这些提及李广的诗词基本不脱两方面内容,一是赞赏他的飞将军超群的军事能力。二是慨叹他的命运不济,难以封候。这时诗词作品,把每一首全部读完,很容易发现这个问题。李广不过是文人们了发泄内心情感和影射现实的道具。歌颂李将军能力的,大多有现实无能人的讥讽。比如“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其实凭心而论,唐朝时期,特别是盛唐之前,对外战争中,并不是孱弱的。也是可圈可点的。只不过在文人们的心里,大概还有不满意的地方,于是,发发牢骚,是免不了的。除此之外,就是感慨命运不公的。比如王勃《滕王阁序》“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就是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李广成为一个怀才不遇的文化符号,所以,他被人提及的频率高于卫青霍去病,也是正常的。看了一些朋友对此问题的回答,把李广难封与他和卫青霍去病的矛盾联系起来,我觉得并没有什么能说服人的地方。李广与卫青、霍去病的性格是不太一样。但他的不封,恐怕与卫霍没有太大关系。

李广的出身,与卫青很不相同。卫青是奴隶出身,而李广是将军世家。在卫青还没有发迹之前的很多年,文景时代,李广就已经是名将了。做为将军世家,他的军事素养是很高的。个人军事素质也很强,一个简单的例子,他居然能在被匈奴俘虏之后,凭个人能力逃回来。这决不是一般人所能办到的。但这同时也证明了他人生的另一方面,“命不好”,做为名将,居然被俘过,确实够倒霉的。所以,在汉武帝的时代,连皇帝都相信他“命不好”。有了重要的任务不敢交给他。在当时的情况下,你不能埋怨汉武帝迷信。命不好的印象,是李将军自己造成的。现代心理学有个观点,当你周围的人和你自己都觉得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时,你就会变成这样的人。李广也是这样,别人都认为他命不好的时候,他的命就真的不好了。同样的分路出击,别人没有迷路,他却迷了。我觉得,汉武帝时期封候的标准其实挺公平的。也就是说,无论是什么样的名将,一律按成绩说话,打仗的时候,你砍下多少敌人的脑袋,就可以封候。达不到标准,一切都没用。这与今天的高考一样,平时再好也没有用,考场一次定终身,分数不够,谁也没办法。所以,就是后世为李广鸣不平的,也只能说,他是命运不济。

我个人觉得,命运的背后,应该还是有个人的原因的。李广做为军人世家子弟,个人军事素质很强。而且也知道爱护士卒。如果是身先士卒的带领战士们打冲锋,他是一把好手。可是,在战略规划,或是在大的战役中,相互配合,协调指挥,统筹全局的能力,恐怕比卫青差不少。这是我做为一个一般读者在读过《李将军列传》《卫将军骠骑列传》后的感觉。可能未必对。毕竟我们没有古代战争方面的专业知识做支撑。只能谈点个人感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