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正能量,何為逆行者,什麼是善惡真假?

老榆樹


非常時期凡積極投身抗疫一線的英雄為逆行者,為抗疫一線捐款捐物為正能量,患難見真情,相信黨和政府決定為善,破壞的為惡。











陽武人和新傑


我認為,有正義、正直、說真話、堅持原則的,使人類社會進步的才是正能量,那些吹虛、說假話、溜溜滑、只要能成功、自私的就不是正能量

總之:人的智慧前提是要有原則性




埔鋼


正能量就是能夠給他人(社會)帶來正面的符合一般社會發展要求,有較高道德水準,讓絕大多數人都認可的基本尊準則,他能夠激勵他人向前的一種力量;逆行者就是明明知道前面有危險,而為了他人為了社會為了國家民族而不怕犧牲,在大家都退避的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的英勇行為;善惡真假字面上很好理解,但是在他人在社會在國家民族面前的大義面前就是一塊很好的試金石。


菩提不語


正能量是大多數人的價值觀導向,符合國情和民眾利益的一種言行,信念或者產生影響的一種力量。現在的快餐式文化雞湯,勵志故事符合人們對快速改變,類似謀求快速暴富或者提升的訴求,但是很難支撐人們長久的生活信仰。逆行者往往是超越群眾的認知,偏離大眾利益的獨行者。善惡只是代表了誰的利益,真假也不重要,所以善惡真假不必用大覺悟的佛教理論闡釋,也沒必要套用現實中的某一個例子,看結果,結果善為善,結果惡為惡,事實為真,過程真真假假。


沒有人設就不可愛嗎


正能量,你可以理解為人性的真善美,逆行者,你可以理解為叛逆者,不屈者,或者是逆流而上的人,這些人裡有對生活不滿,勇於改變的人,也有離經叛道的人,不一而足,至於善惡真假,可以這樣理解,往狹隘了說,對你好的人,就是善,對你壞的人,就是惡,你看到的就是真,你不相信的就是假,往廣義來說,沒有絕對的善,也沒有絕對的惡,都是相對於人對善惡的看法,受眾對象以及受益者而言,真假,眼見為實耳聽為虛,這是普遍認知,也可說是主觀認知,人們相信的就是真的,不管它到底存不存在,就像信仰裡面的神,你能說他是真的還是假的?所以真假,不為現實存在為主要依據,而是以人的主觀思想為依據的!


情殤73244411


愚人認為正能量是引導人正義向善的力量,逆行者是敢於直面艱難挑戰的人,善惡真假終會結出相應之結果,只要耐心等待。。。


@ipad許


這個和我們常說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是一樣的!每個人心理都有一杆稱,衡量世間善惡!通常我們衡量對錯和善惡的標準是參考社會道德標準,這是人類長期以來根據社會發展總結的經驗教訓!根據心理學內,在孩子自我心理發展初期,是行為模仿就以榜樣給予的教育為引導,促發他對善惡的基礎認識,而到後期,便會有這個道德標準與他內心需求之間的衝突,他需要如何找到這個平衡點!最後形成個人認知內的善惡標準!

所以我們更需要多以社會道德標準為基準,樹立正能量的榜樣力量!

逆行不一定全是壞事,但是仍鼓勵不以危害社會及他人正常生活為指導方向!

不知道我的解釋對你是否有幫助呢!


卍靜聽風月卍


有對社會有利弘揚正氣的為正能量,明知有危險,為了國家利益和他人安危,還往裡鑽的叫逆行者


程如英


在回答這幾個問題前,我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人性究竟是善還是惡呢?一定很多人回答人性善,也有人說是惡,或者不善不惡。究竟那種對呢?其實這個問題就是中國最具代表性的儒家文化,也不是完全統一的。比如荀子就主張人性惡,而與孟子同時代的告子主張不善不惡說,認為人性的善惡只是後天環境的影響。他們的理論都很有依據,似乎都很對,但是最終具有正統地位的卻是以孔子及孟子為代表的性善說。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整個社會,只有提倡行善積德,樂善佈施,才可以以成本最低的管理方式讓人心向善,和諧安穩,具有超凡的凝聚力,達到國泰民安的小康社會。這就是所謂的正能量。

正能量就是一種健康樂觀,積極向上的動力和情感,包括一切可以讓人積極向善,催人奮進的人和事,能量也是一種對周邊的人具有奮進的影響力。而逆行者正是正能量的一種體現,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一種壯士斷腕的責任感。當然,首先這種逆行不是為個人利益與社會對抗的那種反人類行為,而是為挽救生靈,擔當責任的高貴品質。所以向這些在新年之際在疫情第一線奮鬥的醫護戰士致敬!

但至於善,惡的標準,這是一個非常哲學性的命題了,因為不僅儒家,道家,佛家都在探討這個問題。老子也在《道德經》中說過: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講的就是所謂善惡是人為設立的標準,是我們頭腦知見,把世界分成不同的樣式,從此我們有了二元對立,永遠用自己的想法在區分、爭論好與壞,善與惡。宇宙天地的實相本來是一個整體,因為人的分別心,才有了善惡的對立。因為表面的善與惡的根源都是人心的取捨,沒有絕對的善也沒有絕對的惡。真正的大愛,大善是去掉我們私心後純真的心靈,包容一切,即讚美別人的善行,也體諒別人的過失,自己行善時是發至內心的慈悲,不是為了得到利益上的回報,也不是為了表演給別人看。朋友,我們一起努力,向‘止於至善’的《大學》之道奮進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