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第一奇案:130多位官員被革職查辦!

清朝晚期,楊乃武與小白菜一案發生後,在大清王朝引起軒然大波,也引起浙江官場強烈地震。

老佛爺慈禧太后連續發佈多道聖旨,將餘杭知縣劉錫彤,發配到黑龍江流放;

檢驗命案死屍的仵作沈祥、與沈祥相關的30多位官員被革職、充軍或查辦;

浙江巡撫楊昌浚、浙江學政胡瑞瀾、杭州知府陳魯一干官員100多人,革除頂戴花翎,永不續用。

楊乃武與小白菜,導致清朝130多位朝廷官員被革職查辦。

楊乃武、小白菜,究竟是什麼人?他們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楊乃武是什麼人?

楊乃武,生於1840年,就是鴉片戰爭爆發那一年,家住浙江餘杭縣城。

楊乃武有一個姐姐楊菊貞,婚後不久丈夫去世,回到孃家,守寡度日。

1860年,20歲的楊乃武考中秀才。

楊乃武喜愛打抱不平,經常為鄉親們寫訴狀,被人們稱為“訟師”。

楊乃武性情孤傲,不理會他人的看法。

因為性格與當地官員格格不入,楊乃武做了不少與地方政府官員作對的事。

與新上任的知縣劉錫彤因船過橋洞發生爭執,楊乃武寫下“大清雙王法,浙省兩撫臺”的謗詩。

楊乃武與官府的緊張關係,成為他蒙冤受屈的潛在因素。

1873年,33歲的楊乃武考中舉人,也就在這一年,發生了一件天大的案件。

小白菜是什麼人?

小白菜原名畢秀姑,傳說她是太平軍戰士的女兒。

太平軍失敗後,畢秀姑從南京逃難到餘杭。

父親去世後,母親改嫁給小販喻敬天,畢秀姑跟隨母親到了喻家。

畢秀姑白皙美貌,平日喜歡穿綠色衣服,人們稱她為“小白菜”。

小白菜嫁給了豆腐店的幫工葛品連。

小白菜租住楊乃武家的房子

1872年4月,葛品連與小白菜新婚,夫婦租住楊乃武家的新樓房。

葛品連在豆腐店打工,早出晚歸。

小白菜一人在家,空閒時幫著楊菊貞做些家務。

小白菜的美麗和勤勞深得楊家人喜愛,葛品連有時候不回家,楊家的人就招呼她一起吃飯。

清閒沒事的時候,楊乃武還會教導小白菜識字讀經。

蒙冤受屈的禍根就此埋下。

葛品連死因成疑

1873年10月9日,葛品連病重。

葛品連要小白菜去抓藥,小白菜把藥煎好後餵給葛品連服下。下午,病情加重,葛品連母親沈喻氏和義母馮許氏請醫生搶救。

醫生用萬年青和蘿蔔子煎湯灌救無效,葛品連於傍晚時分去世。

可是,到了10日夜間,葛品連屍體口鼻流出血水,馮許氏和沈喻氏起了疑心,她們上報官府,要求驗屍。

餘杭知縣劉錫彤帶領驗屍差役沈祥和門丁沈彩泉,一同前往。

臨行前地方紳士陳竹山,對劉錫彤談起街上流傳“羊吃白菜”的事。

一行人員來到葛家,沈祥把口鼻中流入耳中的血水,誤看成七孔流血,判斷葛品連是服食生煙土,中毒致死。

沈彩泉認為生煙土只有自殺的人才會吞服,葛品連不可能自殺,一定有人對他下了砒霜。

知縣劉錫彤聯想到陳竹山所說的“羊吃白菜”,便相信門丁沈彩泉的話,加上對楊乃武心存芥蒂,認定是楊乃武和小白菜合謀,用砒霜毒殺了葛品連。

小白菜屈打成招

餘杭知縣劉錫彤命人把小白菜帶進縣衙,親自審訊,質問她與楊乃武的私情如何,又審問從哪兒弄來的砒霜。

小白菜一口咬定與楊乃武沒有私情,也沒有用砒霜毒死葛品連。

小白菜有一個鄰居婦女名叫阮桂金,能說會道,心機很深。

劉錫彤安排阮桂金對小白菜哄嚇詐騙:只要供認是楊乃武毒死葛品連,小白菜就可以無罪釋放,楊乃武是新科舉人,刑罰也不會太重;如果不供認,小白菜就要遭受36刀魚鱗剮。

可是,第二天縣衙大廳上,小白菜仍然否認所有指控。

劉錫彤命令衙役用3根拶子死死夾住小白菜的手指。

鑽心的疼痛,令小白菜實在招架不住,她違心地招供說:10月5日楊乃武到她家中,給她一包藥,要她餵給葛品連服下。

楊乃武毒死葛品連的口供,終於得到了,劉錫彤立即命人把楊乃武帶到縣衙。

楊乃武舉人被革

按照清朝法令,楊乃武是舉人,不能動用刑罰。

為了能夠對楊乃武動刑,劉錫彤特寫了一份奏摺,請求朝遷革除楊乃武舉人身份。

同治皇帝批示:同意。

楊乃武受刑招供

楊乃武沒有供認罪行,餘杭知縣劉錫彤向杭州知府陳魯呈遞卷宗。

在卷宗中,劉錫彤在驗屍報告中描述:葛品連“七孔流血”。

陳魯是湘軍出身,與劉錫彤是老鄉關係,又早已耳聞楊乃武的一些過激言行,對楊乃武印象很差。

審訊楊乃武的時候,陳魯直接動用酷刑。陳魯命令衙役用夾棍夾緊楊乃武的雙腳,使其疼痛鑽心。

連續幾次上堂審訊,陳魯都是動用夾棍對楊乃武施以重刑。楊乃武幾次昏死過去。

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楊乃武,對毒死葛品連供認不諱,並信口說出:自己從愛仁堂藥店錢寶生跟前買了60錢紅色砒霜。

藥店老闆被迫出具書面證明

陳魯要求劉錫彤,找藥店老闆錢寶生寫一份書面證明。

當錢寶生來到縣衙時,卻說自己藥店從不賣砒霜;自己很久沒看見楊乃武;自己的名字不叫錢寶生,而是錢坦。

劉錫彤命令衙役對錢坦威逼恐嚇。

錢坦害怕打擊報復,最後按照衙役所說,寫下了出售60錢紅色砒霜給楊乃武的書面證明。

浙江按察使懷疑案件,但是沒有追究

獲取了小白菜、楊乃武的口供材料,又得到藥店老闆的書面證明,杭州知府陳魯判決:楊乃武斬立決,小白菜凌遲處死。

1873年11月6日,杭州知府陳魯將案件上報浙江按察使蒯賀蓀。

按察使,集公安、檢察、司法三權於一身。

浙江按察使蒯賀蓀覺得案犯供詞與證據之間,存在可疑之處。

蒯賀蓀是舉人出身,與楊乃武一樣。根據自己的體驗,舉人前途光明,想娶上四妻五妾是很容易的事,根本用不著為了一個女人去毒死他人。

浙江按察使蒯賀蓀再三質問劉錫彤,案中有沒有冤情;劉錫彤對天發誓絕無冤情。

蒯賀蓀沒有繼續深追,將楊乃武與小白菜的案件上報浙江巡撫楊昌浚。

按察使把疑難案件踢給了浙江巡撫楊昌浚。

浙江巡撫派人暗訪,知縣密謀串供

接到案件材料,楊昌浚也有一些疑惑。他命令候補知縣鄭錫皋去暗訪案情。

鄭錫皋偏偏暗訪餘杭知縣劉錫彤。

劉錫彤把有可能出現問題的環節細細梳理了一遍,認為藥店老闆錢坦最有可能發生枝節。

劉錫彤與心腹商議一番後,派人做好了錢坦的思想工作,並且教他應對之策。

鄭錫皋暗訪了相關人員,沒有發現任何問題,便下了結論:沒有冤情。

當暗訪結論上報給楊昌浚時,楊昌浚很高興,立即委任鄭錫皋為黃岩知縣。

楊昌浚再審楊乃武與小白菜,維持杭州府原判。

1873年12月12日,楊昌浚把楊乃武與小白菜的案件上報朝廷,等待“秋審”,然後執行判決。

清朝的死刑判決、執行程序十分嚴格,最後一定要有皇帝御筆紅批,才能夠執行死刑。

清朝還有一項特殊規定:罪犯是家中唯一兒子,上有父母體弱多病,則可以暫不執行死刑,而是讓犯人留在家中侍奉父母。

楊乃武是家中獨子,暫緩處決。

姐姐楊菊貞一上京城,楊乃武杭州複審

楊乃武宣判後,其妻子詹綵鳳帶著兒子楊榮緒,以楊榮緒的名義在杭州所有衙門喊冤上訪,結果都是石沉大海。

姐姐楊菊貞相信弟弟不會幹出傷天害理的事情,就到處蒐集證據。

楊菊貞得知:葛品連母親沈喻氏和義母馮許氏的訟詞前後矛盾;愛仁堂藥店沒有出售過砒霜;楊乃武沒有去過小白菜的家。

從這些證據中,楊菊貞看到了拯救楊乃武的希望,下定決心到京城上訪申訴。

姐姐到獄中探望楊乃武,告訴他自己蒐集到的證據,並勸說楊乃武寫好訴狀,自己打算到京城上訪。

楊乃武寫的訴狀說理透徹、極具文采。

帶上用黃紙寫的訴狀,楊菊貞在長工王廷南和王阿木的陪同下,來到京城上訪。

上交訴狀後,都察院將材料轉給浙江巡撫楊昌浚,要求重審。

楊昌浚委任杭州知府陳魯主持重審工作。

當陳魯端坐在主審官位置時,楊乃武已經不抱絲毫希望。

為了避免再受皮肉之苦,楊乃武按照陳魯審訊的內容,全部招供,並簽字畫押。

姐姐楊菊貞和妻子詹綵鳳,心有不甘,決定再次上京申冤。

妻子詹綵鳳二度上京,遞交訴狀

江南首富胡雪巖的家庭教師胡以同與楊乃武相交甚厚,他向在京的浙江籍官員發出呼籲,拯救楊乃武。

胡雪巖得知楊乃武的案情後,慷概捐助200兩白銀。

在孃家幫工姚士法的陪護下,妻子詹綵鳳來到京城,把訴狀交給步軍統領衙門。

《申報》連續報道,刑部仔細審查

1872年4月30日,英國人安納斯脫·美查在上海創辦報紙《申報》。這份報紙以報道發生在百姓身邊的新聞為主,影響力十分巨大。

《申報》對楊乃武與小白菜一案,連續跟蹤長達3年時間,多次進行報道、評論,一面揭露案件真相,一面披露案件疑點。

尤其是把楊乃武妻子詹綵鳳進京上訪的申訴材料全文照登,引起全國上上下下極大關注。

《申報》還把西方法律與中國審案進行比對,抨擊了在審理楊乃武與小白菜案件中出現的種種不公。

兵部右侍郎夏同善看見《申報》的報道後,稟報了翁同龢。

翁同龢是光緒皇帝老師,當時擔任戶部侍郎和都察院左都御史。

聽了夏同善的報告,翁同龢親自趕到刑部調看檔案材料。

翁同龢把發現的每一個疑點,都記錄下來,並要求刑部逐條核查。

林拱樞是林則徐的第五個兒子,是刑部分管浙江司刑獄的司官。林拱樞也認為案中有多個疑點。

經過反覆審查、斟酌之後,都察院和步軍統領衙門分別上奏,請求將楊乃武與小白菜案件重審,獲得朝廷批准。

太后下旨,發回再審,楊乃武、小白菜兩人全都翻供

年幼的光緒皇帝登基,兩宮皇太后垂簾聽政。

都察院和步軍統領衙門上奏後,慈禧太后看過奏摺,下旨命令浙江巡撫和按察使聯合審理案件。

浙江巡撫楊昌浚沒有親自審理,而是安排湖州知府錫光主審。

錫光沒有動用酷刑,楊乃武與小白菜兩人全都推翻了以前的供詞。

準備再審證人錢坦的時候,錢坦在獄中突然暴斃,成為死無對證。

錫光打算讓案件無限期拖延下去,讓案件當事人死在獄中,從而維持原判。

都察院官員王書瑞,是負責稽查政府官員失職違紀的給事中(官名)。他看出了錫光的目的,上奏皇太后,請求另行委派朝廷要員查辦該案。

皇太后准奏。

朝廷委任胡瑞瀾負責再審,胡瑞瀾是禮部侍郎,兼任浙江學政,當時正在浙江主持科舉考試。

再審維持原判,戶部給事中請求刑部直接審理

胡瑞瀾與楊昌浚之間關係複雜,楊昌浚可以牽制胡瑞瀾。

楊昌浚不僅對胡瑞瀾施加壓力,而且推薦寧波知府邊葆誠協助審判。邊葆誠是楊昌浚的湖南同鄉,又是餘杭知縣劉錫彤的兒女親家。

由於楊昌浚的干預,胡瑞瀾經過審理,還是維持原判。

戶部給事中邊寶泉,發覺其中具有官官相護的因素,便上書將案件交由刑部直接審理。

戶部給事中的職責就是向皇上與皇太后諫言。

皇太后同意把案件卷宗交給刑部審查。

刑部複審,找出幾處疑點,命令胡瑞瀾再審,而且不得動用刑罰。

沒有動用刑罰的情況下,楊乃武、小白菜兩人再次拒絕認罪。

18位浙籍京官與翁同龢共同上奏,皇太后批准提交刑部

汪樹屏等18位浙江籍的在京官員,把楊乃武、小白菜的案件詳情整理成狀,並且全部簽名,提交給都察院,請求刑部直接審理該案。

看過胡瑞瀾的審理材料後,翁同龢覺得胡瑞瀾純粹應付,於是,向兩宮皇太后請求,刑部直接審理楊乃武一案。

皇太后准奏,並批准犯人與證人分三批進入北京,接受審判。

三司會審,楊乃武坐地陳述

楊乃武與小白菜案件的所有犯人、證人到京後,刑部與都察院、大理寺共同舉行會審。

主審官是刑部尚書桑春榮和皂保,審訊發問的是刑部浙江清吏司郎中剛毅。

由於膝蓋受刑的創傷沒有痊癒,主審官讓楊乃武坐在地上接受訊問。

對於楊乃武來說,每件事都是刻骨銘心的。供述案情時,楊乃武聲情並茂、娓娓道來。

整個大堂鴉雀無聲,聽審的三品、四品朝廷官員全都聚精會神、屏聲靜氣、有時候發出唏噓之聲。

唯獨餘杭知縣劉錫彤冷汗直冒、六神無主。

楊乃武將之前的供詞全盤推翻。

小白菜也據實招供,推翻了先前的供詞。

案情漸漸明朗,楊乃武與小白菜沒有姦情、更沒有合夥謀殺親夫葛品連。

葛品連究竟如何死亡的呢?

開棺驗屍,真相大白於天下

刑部決定對葛品連屍骨重新檢驗。

葛品連的棺材被重新挖出,並由水路運往北京,每經過一地,都由地方官員加上一紙封條。

棺材運到北京海會寺。

1876年12月9日,刑部尚書桑春榮帶領驗屍官等官員和一行證人到海會寺,開棺驗屍。

按照當時中國的檢驗水平,就是觀察屍體的頭骨,頭骨呈現黃白色,就不是中毒。

驗屍官反覆觀察後,宣佈死者生前沒有中毒。

囚禁在木籠中的楊乃武、小白菜聽到結果時,眼淚止不住滾滾而下。

在場的一位法國記者,激動地大喊:“無毒!無毒!”

一位外國公使談到中國司法現狀時,舉了楊乃武、小白菜的案例。

楊乃武、小白菜的冤案,傳遍了全世界,真正大白於天下。

是否平反?湖南籍地方實力派與江浙籍在朝派激烈較量

至於楊乃武與小白菜一案是否平反,清朝政府官員分為兩派。

湖南籍為主的地方官員,力主維持原判。他們與浙江巡撫楊昌浚牽牽掛掛、關係親近,而且掌管地方政要。

開棺驗屍後,四川總督丁寶楨跑到刑部,指責刑部尚書桑春榮。

丁寶楨指出人已經死了三年,毒氣早已消失,不能憑屍骨呈現黃色就認定不是中毒死亡。

丁寶楨極力維持原判。

另一派是江浙籍為主的在朝派官員,他們基本上是通過科舉考試獲得政治地位的。

在朝派追求禮法平等,對地方實力派心懷不悅,他們盡力推翻原判。

在兩派鬥爭沸反盈天的時候,刑部尚書桑春榮猶猶豫豫、徘徊觀望。

監察御史上奏,慈禧太后一錘定音

對楊乃武小白菜一案平反與否,地方實力派與在朝派僵持不下的時候,監察御史王昕起了定海神針的作用。

監察御史的職能就是監督、彈劾官員。

王昕向朝廷上奏,彈劾楊昌浚與胡瑞瀾,理由是他們蔑視朝廷、欺君枉法。

在奏摺中,王昕指責地方權臣目中無人,根本沒把兩宮太后與年幼的皇帝放在眼中。

王昕的言論切中了慈禧太后的心病,慈禧太后十分生氣。

1877年2月16日,刑部尚書把最後會審材料上報兩宮皇太后。

慈禧太后同意推翻原審判決,並且下旨:對楊乃武小白菜做出錯誤審判的官員,全部量刑定罪,不許姑息。

浙江官場強烈地震,大批官員定罪獲刑

監察御史與刑部聯合,對楊乃武小白菜一案的浙江官員進行調查、處理。

餘杭知縣劉錫彤被革職,發配黑龍江寧古塔。雖然他已經年逾70,但是,不準用銀贖罪;

杭州知府陳魯、寧波知府邊葆誠、黃岩知縣鄭錫皋、嘉興知縣羅子森、候補知縣顧德恆、候補知縣龔世潼,全部革職,永不錄用;

浙江按察使蒯賀蓀已經死亡,免予追訴;

驗屍官仵作沈祥杖打10次,並判刑2年;

仵作助手沈彩泉杖打100次,並判處流放2000裡之外;

葛品連母親沈喻氏杖打100次,判處徒刑4年,必須上交銀兩、方可贖罪;

將浙江巡撫楊昌浚、禮部侍郎胡瑞瀾革除職務,永不錄用。

楊乃武與小白菜一案,導致清朝130多位大大小小的地方官員被革職查辦,引起浙江官場發生一場強烈地震。

至此,延續長達3年又5個月的楊乃武小白菜一案,終於塵埃落定。

《申報》做了長篇報道,西方國家把這個案件作為中國司法的典型,進行宣傳,並加以剖析。

小白菜的結局

小白菜,作為一個家庭婦女,膽敢與丈夫之外的男人楊乃武,坐在同桌吃飯,違背婦道,杖打80大棍。

案件審理完畢,慈禧太后命人把小白菜帶到皇宮,自己要親眼看一看小白菜究竟長得什麼模樣。

慈禧太后對小白菜說:你知道嗎?就是你讓我查辦了130多名大清官員。

婆婆、養母都覺得小白菜丟人現眼,拒絕接納。

小白菜沒有其他親人,看破紅塵,對人世間無所依戀。

回到餘杭後,小白菜來到準提庵,跟隨老尼姑慈雲,削髮為尼,並取法名慧定。

年紀漸老,小白菜艱難地寫了一紙文字,表示自己與楊乃武的關係清清白白,同時也表達對楊乃武的愧疚之情。

1930年,小白菜畢秀姑、尼姑慧定圓寂,終年76歲。

楊乃武的結局

楊乃武作為清朝舉人,與良家婦女小白菜同桌吃飯、而且還教授經書,最起碼的嫌疑都沒有迴避;在申冤訴狀中誣陷他人,因此杖打100大棍。

革除楊乃武的舉人身份,永不恢復。

楊乃武對姐姐楊菊貞、妻子詹綵鳳感激不盡。

回到家鄉餘杭後,楊乃武向那些幫助自己申冤的人,表達了深深的謝意。

楊乃武特別感謝《申報》,感謝《申報》伸張正義、表達民意。

回到家鄉後,楊乃武養兒育女,植桑養蠶。

雖然剛直之心不改,依然幫助鄉親們代寫訴狀,但是,已經變得小心謹慎。

妻子詹綵鳳、姐姐楊菊貞的晚年,都由楊乃武照料。

楊乃武對蒙冤受屈永遠無法釋懷,將自己的苦難歷程寫成一本書,名字叫《虎口餘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