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疼湘“癢

咬文嚼“楚”

“楚”疼湘“癢

從“楚”的甲骨本字來看,上部為刺荊叢生,下為畫足之形。意為足踩荊刺,疼痛難當。“楚“,疼也。

“楚”又有同義本字“荊”,今日之湖北自古稱“荊楚”。荊楚之地,氣候溼潤,盛產黃荊,荊襄之地有民間笑罵“吃荊條,屙籮頭“,意為“現編、誆人”。

“楚”疼湘“癢

宛襄以北為“中原”,向南無盡是羌蠻。崇山峻嶺,大江荒流,漫山黃荊,滿地“楚”疼啊。先民們以糧為天,沒糧苦痛啊!

今日詞“苦楚、酸楚、疼楚、清楚之“楚”都取“疼痛“之本義呵。

今日成語“楚楚動人、楚楚可憐”則是“疼”字引申“心動”之義。

“衣冠楚楚”則又是“心動”擴申出來“鮮明整齊”之義。

“楚“疼湘“癢”

這個是鄙人生創的詞彙了,這個“楚”指楚地了。廣義上的楚不僅指湖北,也它括河南之南陽,以及湖南,甚至兩廣、江浙部分。

楚分“荊楚“和“湘楚”,包含整個漢江流域和部分長江流域。

“楚”疼湘“癢


這“荊楚“當然是指黃荊之楚。楚地原本不叫楚,全是因為周成王在河南南陽丹浙一帶設的五十里小小的“楚國”始。如今的楚始都丹陽早已沉入淅川縣境內的丹江水庫底了。楚族勵精圖治,歷世攻城伐國,逐漸成為秦楚爭霸的超級大國。自中原始,順漢江,出宛襄,跨長江,直抵東海。

“楚”疼湘“癢

楚興于丹淅,終敗於丹浙,既失荊楚,湘楚不復。

“楚”疼湘“癢

公元前321年,丹陽(今河南南陽丹淅之地)大戰爆發,秦國自漢水、丹淅江水而下,與楚會戰,楚敗,再傾全國之力進於藍田會戰,再敗,失漢中、南陽,丟了祖宗根本,從此逐漸走向敗之。

南襄盆地,因漢江南流,在南部開了一個口子,丟了南陽,就丟了前敵大本營,丟了襄陽,就丟了扼守中原的雄關要塞。強秦自可順漢江而下,橫掃荊湘!

也因此,歷代荊湘統治者,皆設治於襄陽,前敵指揮,後方糧草也可以沿江而上,源源不斷。

所以說是“楚疼湘癢”啊!

關羽戰襄樊身死,郭靖守襄樊拒元,無不是因為、此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