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佔勇:我對古典詩詞的認識

秦佔勇:我對古典詩詞的認識



——葛海有編著《古典詩詞審美與創作研究》序言




第一次學習古典詩詞,我找到了人生的方向,明確了道路,在學習中領悟,繼承,創新。

大約在我20歲的時候,20多年前,我開始認識到自己文學素養嚴重匱乏,特別是跟文友交流的時候,人家談《紅樓夢》談《三國》,談普希金、談巴爾扎克、泰戈爾的時候,我一臉茫然。有時候假裝懂了,嗯一聲,其實根本不知道人家在說什麼。後來我決心博覽群書。

我接觸到的第一本青磚一樣的大本頭就是《古今中外愛情詩詞大辭典》。我決心很大,從詩經裡的《關雎》開始研讀,就研讀了這第一首詩,我就有了一個重大的發現。我發現,當時,文壇上風靡全世界的臺灣作家瓊瑤,她的小說《在水一方》,就是用小說的形式翻譯了這首千古名篇。小說裡出現的詩詞,就是對《關雎》的古文今讀,那些詩句,那些意境,那些情感,何等的相似!後來,發現瓊瑤的小說《青青河邊草》,居然也有一首古詩叫《青青河邊草》,小說裡主人公的名字,一個叫青青,一個叫小草,一部風靡文壇的長篇小說,題目,主人公的名字,小說裡的場景,都來自古詩詞。後來我發現的更多更多,她的每一部小說都有很多文學素養來自古典詩詞。

身邊有個朋友寫了篇文章,叫《吾家有兒初長成》,發表在當地的報紙上,我很羨慕。我就想,如果是我寫,這個題目可能就是《我家的兒子長大了》。很顯然,我的文采不如人家。可是,別人為什麼會能想到這個題目呢?我百思不得其解,也不敢討教,怕丟人。直到在一個冬夜裡,我讀到白居易的《長恨歌》,裡面的句子“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才幡然醒悟,原來這個朋友是借用了白居易的句子啊!當時,我是一名保安,一個人在偌大的保安室,室內爐火熊熊,室外大雪紛飛。我推開門,站在雪地裡,面向天空,仰天感慨:那些古典詩詞如此的出神入化,美妙絕倫,我真的要和它們融為一體了,我真的要在文學創作上突飛猛進了。

我在學習中進步著,文章開始多次發表,並且在22歲的時候出版了專輯,產生了不小的轟動,也因此,我成為企業志書的主筆,25歲的時候成功轉行,從事教育科學研究,30歲,受北京文化界、教育界朋友引薦,進京發展。

我的人生,是從研讀古典詩詞開始的,之後起步、慢跑、快跑、騰飛!詩詞帶給我的絕不僅僅是華麗的辭藻,而是佛心智慧!一個人只有提升了自己,滿腹經綸,才能出語不俗,下筆不凡,出手大氣!

第二次研究古典詩詞,是在20年後的今天,就是接觸到葛海有先生的這本《詩路雨絲——古典詩詞審美與研究》。我對教育教學、做人處事、修身養性等,有了更多的體會。

從2012年7月份直到2013年的春節,歷時半年,我沉醉其中,反覆研讀,反覆排版、校對,這些詩詞與葛海有的“詩心點讀”、“創作研究”,一次次將我的喜悅點燃。我很幸福,看到這本書;我很自豪,遇到葛海有先生這樣的文學導師。

學習古典詩詞,就好比一個孩子的成長,如果不敬畏父母,不學習長輩的長處,一切從忽視、否定開始,你說你想創新,你說你能創立什麼豐功偉績,誰能信?你自己信嗎?一個做父母的再笨,他也能將生的做成熟的,一把屎一把尿的把你養大,而你卻未必能保證他們的晚年幸福。同理,愛好文學寫作,如果不學習古人,不提升自己的文學素養,不提升自己的審美能力,黑白美醜自己都說不清,你寫什麼?你能帶給讀者什麼?五千年的文明史,浩如煙海的詩歌叢林,再活一百年也學不完。而一個聽話的孩子,聽父母的言傳身教,一切生根於父母、爺爺奶奶的才情智慧裡,那是一定可以少走彎路,快速成長的。所以很多家教良好的弟子,有出息的多,而從小就不聽話,跟父母犟嘴、頂著乾的,長大了自己經受的磨難就多一些。

一個詩人的詩詞,能夠歷經千年的風雨流傳到今天,那麼這個詩人,一定是萬里挑一的。他的才情智慧,足以讓我等凡夫終身仰視。所以葛海有說:“學習古典詩詞,我永遠是個小學生。”

在研讀學習這本書的時候,我一次次地在想:這本書,讀者應該是誰?難道僅僅是文學愛好者嗎?不對,應該是全體國民,因為這些詩詞,是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精華。我們的智慧良心,心胸氣度,是非觀念,處事哲學幾乎全部都包含在這些詩詞裡。

思婦之情,在李白的筆下是:“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李白用萬里邊塞圖景來表達這種情感,讓我們看到的是詩人胸襟的浩渺,境界的高遠。與之相對應的思婦之情,應該還有這樣一些詞彙可以描述、概括,比如:打麻將、抽菸、喝酒、鬥地主、出軌、玩曖昧、孤單、寂寞、淒涼……高遠與低下,一目瞭然。這就是詩詞藝術的魅力,它能無限的豐滿我們的精神世界,提升我們的審美情趣,陶冶我們的情操。

寫到這裡,我就在想:假如,一個飽讀詩書的男人,會不會用脖子上戴個金鍊子的方式,證明自己有錢、有派?會不會在飯店,這種公共場所瘋狂地猜拳劃令,吆五喝六?會不會成為流氓,當街調戲女人?假如一個飽讀詩書的女人,會不會出口傷人?會不會站街拉客?會不會當眾脫光衣服,去贏得商場的一件羽絨服?會不會以戀愛的名義騙錢?會不會以逛商場購物來打發時間,獲得精神世界的豐滿?會不會以穿戴名牌來標榜自己?我想,腹有詩書氣自華,飽讀詩書的人,是不屑於用此等方式來證明自己存在的。

品千古心語,悟人文之道。研究古典詩詞,就是聆聽無數的聖賢大師的教誨。研究古代詩人的生平,業績,對於個人的成長、發展,也具有很大的借鑑意義。葛海有編著的這本書,是他多年教學生涯的教案彙集,有原文,有註釋,有點評,有審美、創作研究,使我們學習起來非常的輕鬆。他為古典詩詞的普及推廣,做了一件功德無量的大好事!

學習古人的詩詞,也要結合實際去運用、去舉一反三的理解,要學著換個角度去思考。盡信書,不如無書,人世間的真理,很多時候不是絕對的,在不同的時間和空間裡,會有不同的說法和做法。

學習的目的在於提高自己的認知、感悟。但是,我們在提高了自己之後,往往會在詩文中、生活中,過分地強調自己的認知,甚至過分清高,擺不正自己的位置。我們在古詩詞教學中,往往受標準答案的影響,老師講的侷限性也很大。我試著說一些語文老師很少說的東西的吧。

古代大詩人當官的,有很多是被一貶再貶,有過輝煌,最終多數還是淒涼。這是為什麼?如果說是憂國憂民,當了有權利的大官,是可以更好地造福於大眾的。可是,自身不懂變通,不懂保全自己,愣頭青,還什麼寧折不彎,到底是折了好還是彎了好?自身都不保,為民還能做什麼有實際意義的事情?說自己耿直,鬥不過小人,受奸人所害,說明自己做事的能力不夠,能量不夠,肚量不夠。

某詩人愛喝酒,還說喝酒能寫出好詩,據說最後還是喝醉了下湖去撈月亮而溺死,很荒唐。因喝酒而淹死,是不是很可笑?說喝醉能寫詩,是不是騙人的?誰有這才華,喝醉一次寫一首試試看?我懷疑是欺騙百姓沒文化,為自己酗酒解嘲罷了。

某詩人家的茅屋被秋風颳倒了,哭喊了一千多年,可是就是這破茅屋還是別人給他蓋的,他自己為什麼沒錢蓋?國家是在由盛轉衰,但是民間有句話: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位先生的生存能力是不是欠缺一點?我知道你在為天下百姓呼喊,可是看看你自己都那麼可憐了,還心憂天下,讓人說點什麼呢?

某詩人愛寫諷刺詩,直言進諫,得罪不少人。是不是不會與人相處?是不是不會做官?自己就很高尚嗎?諷刺別人山吃海喝,自己還不是喝著小酒,嫖著小妓,詩中有名字的小妓就有十多個,何況還有沒有寫入詩中的。算不算沉迷於聲色犬馬中呢?這事擱在今天,也能在網上給他曝光一下,讓他下臺的可能性也很大。

還有某些詩人愛旅遊,愛結交朋友,我就在想,他們不用上班嗎?他們不養家嗎?寄情山水,不食人間煙火嗎?有的詩人是貴族,當然可以休閒放蕩,但是有的詩人很窮,卻不肯在生存上好好下功夫,四處寄人籬下,漂泊不定。

某些詩人身上的毛病,在普通人身上,就是不務正業,好吃懶做,好高騖遠,標榜自己,白瞎了自己的才華。

秦佔勇:我對古典詩詞的認識

我喜歡詩人曹操,打下了一片江山;我鄙視曹植,老子在一刀一槍的打江山,他卻在醉爛如泥的享樂。才華蓋世,卻不堪重用。

我熟讀《長恨歌》,卻鄙視唐明皇,楊家丫頭畢竟是自己的兒媳婦啊!白先生歌頌了他們的愛情,也把這醜事抖給了天下人。我們在學習的時候,不能忽視了最起碼的人倫道德教育啊!

研究古典詩詞,理解古典詩詞,要結合做人處事,結合社會實際,才能夠吸取更多的精神養料,才不至於“盲從”,尤其是自己家的茅屋被秋風所破,我們在教授此詩的時候,是不是能結合今天的社會,教育讀者,倡導個人奮鬥,掙錢買房子,讓自己的一家老小安居樂業。民富,國家才能昌盛。少一些牢騷,少一些空洞的“憂國憂民”,多一些隱忍堅強,多一些生存智慧,是不是更好一些?我這樣說,並沒有否定詩人的偉大,只是在想,是不是可以換個角度,借這個話題,拓展一下思維。在學習、理解、繼承、借鑑的基礎上有所創新。

2013年大年初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