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孩子晚歸?

旺商拓店888


首先要讓家庭有溫暖。只要家庭是孩子喜歡待的地方,一般不會晚歸。其次是要教育孩子不要在外貪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放學歸家,熱愛學習。平時要注意多觀察孩子,瞭解孩子每天的情況。既要有家以外的朋友,也要有家的規矩。既要給孩子自由,也要給孩子適當而合理約束。使孩子健康幸福的成長。


秒思數學


主說的孩子晚歸,應該是稍微大一點的孩子,小學低年級的孩子都是家長接的。對於孩子晚歸這個問題一定要重視,因為危害很多:

首先,孩子回來晚,正常的作息就打亂了,很有可能事情都要往後推,比如吃飯、寫作業等,不利於孩子良好習慣的養成。

第二,孩子晚歸,不安全,尤其是女孩子,這個就不用多說了。

第三,孩子晚歸很容易在外面染上不良習慣,孩子在外面遲遲不回來,他到底是跟什麼樣的人在一起,現在外面形形色色的各種把式咱都搞不懂,有些孩子就迷戀上了。

第四,孩子晚歸嚴重影響學習,回來晚,作業寫完的自然晚,影響休息,休息不好第二天上課聽課就容易分神,效率低下,課堂上沒學懂,回來寫作業不會,又耽誤時間,這樣就會形成惡性循環。

所以,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具體該怎麼做呢?

給題主一個建議。希望對你有用,你可以選擇一個比較輕鬆的氛圍,不經意間給孩子說,聽你王伯伯說他的一個親戚的小孩,每天晚上回來很晚,王伯伯的親戚一直很擔心,不知道孩子為什麼回來那麼晚,開玩笑的問,“你猜他回來那麼晚是在幹什麼?幹好事還是壞事”看孩子的反應。根據具體情況應對,後面再告訴他,你王伯伯的那個親戚實在不放心,沒辦法只好跟蹤了,結果發現幾個孩子在一起吸菸,就把自己孩子帶回來了,一個月以後,之前一起吸菸的幾個孩子直接吸上了海洛因,被派出所帶走之後家長才發現,多可惜呀,人生才開始,就給自己留下了汙點。多虧王伯伯的親戚把自己孩子帶回來,並且再也沒有去過。看你家孩子的反應。然後藉此交流。或者你可以根據自己孩子的情況編一個比較適合他的,或者能威懾住他的故事講給他,告誡孩子晚歸的危害很大很大,並且藉助故事,明確引導出晚歸的危害,讓孩子從內心認識到自己錯了,並且願意改。

如果孩子已經認識到自己錯了,不要正面去提自己孩子晚歸的事情,跳過這個批評的環節,直接跟孩子約法三章,每天幾點回家讓孩子自己說,如果合理,就按他的時間點共同監督,如果不合理,引導孩子改,自己說的,自然要自己做到,慢慢引導過來就好了。祝你成功。


清和2020


孩子到了青春期,爸媽的管控力度對孩子的影響越來越小。有的時候,對於孩子同樣一個事情,重複重演讓爸媽大為苦惱。就比如孩子外出,說好了時間,孩子也答應得好好的,可就是幾乎每次都會遲到,針對這樣的行為,我們應該如何與孩子溝通呢?

1、我們有必要了解孩子的真實意圖。有的孩子為了父母同意孩子外出,所以不管爸媽說什麼,都答應在先。有的孩子則是為了不想呆在家裡深感約束感,想要避開因此也會答應,有的孩子則是不能接受爸媽的嘮叨,也會選擇外出。有的孩子則為了交際需求,也會不喜歡呆在家裡。因此我們要充分了解還在的真實意圖,才能有的放矢。

2、瞭解了意圖之後再與孩子交流,聽聽孩子真實的心聲以及他希望回家的時間,在此基礎上交流會更加有效一些。在交流過程中,我們應儘量去聽聽孩子的心裡話,爸媽們能少要求、少講最好,青春期孩子他有他的想法和看法,有的時候,要求並一定讓孩子願意接受和執行,只要孩子不接受或執行,爸媽的要求是無效的。

交流中有分歧,再商量一致的時間,這樣孩子比較願意執行,同意也支持孩子學會為自己的行為及承諾負責。

關於作者:“九州同行”頭條號服務於全國3-12歲的親子家庭,針對這一年齡段孩子健康成長的核心元素“陪伴”,提出【珍貴童年,我在身邊】的分享口號,為家庭分享高性價比的旅遊景點、兒童樂園、親子劇、親子酒店、自助餐廳、生鮮優選、幼兒教育等各種豐富的親子內容。

九州同行


1/6 分步閱讀

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換位思考是交流的前提。指手畫腳的教育方式,只會適得其反。

2/6

不對孩子進行親情綁架,這樣的教育方式會讓孩子離你越來越遠。

3/6

站在同等的高度交流,遇到事情可以以商量的口氣解決。

4/6

接受孩子的成長變化,家長老師不要戴有色眼鏡看待他們,時尚的打扮並不代表就在學壞。





廈門小木哥


如何避免孩子晚歸,我的方法是說一不二,做好榜樣,讓孩子心服口服是最重要。我是一個孩子的父親,我還算幸運,對於孩子溝通和行為管理相對到位。我是從孩子的行為塑造、語言溝通、行為榜樣三個方面做的。

孩子的行為塑造方面,引導孩子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每天幾點吃飯,幾點午休,一天當中看多長時間的電視,幾點看書學習,逐步建立孩子的行為模型。當然,孩子不是流水線,心理和生理的變化也要有相應的靈活調整。比如伴隨著孩子的成長睡眠時間在逐步變化,1歲以內,一天18個小時以上;1-2歲的時候每天14個小時以上;2歲以上每天10-12個小時。另外像午休,不一定每天都要午休,難免會有今天起的晚,中午不困,晚上睡的早的情況發生。我們也是靈活調整的。比如,往常早上6點起床,今天8點才起,今天就靈活調整今天的行為模型。但是能固定的儘量固定。每天如此,身體和心理的變化也相應的適應了。

孩子的語言溝通方面,這個方案如果能解決問題,當然是上上策。畢竟通過語言解決問題,一讓孩子學會了改變;另外也讓孩子學會的溝通。我跟孩子的溝通上,採用的方法就一個,共情,即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孩子有時很扭,我會選擇遵從孩子的意見。比如,孩子說今天晚上回來的晚,又沒有特殊的理由。我會選擇同意,但一定想辦法確定孩子的安全問題。同時孩子回來後,不改變學習內容。再累也會盡可能要求,目的是讓孩子學會時間管理,學會判斷得失。

在行為榜樣方面,對孩子要求的東西,我也會要求我自己做到。比如,看電視,如果要求孩子不看電視,我也會要求我們家裡所有人都不能看電視。每天讀一則故事,所有人都必須不能打擾,儘量不打亂。

也沒什麼複雜的,當一個人真正帶孩子的時候,就能發現孩子的模仿能力,學習能力,超乎想象。做好榜樣,行為塑造非常重要。






書給自己


不願回家的孩子的心理狀態,其實就如同嬰兒一樣,他們需要父母精心的呵護和關愛。

沒有這種呵護和關愛,孩子自己就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表現為到處轉悠不愛回家。

雙薪父母們以為可以通過理性來喚回孩子,這種想法本身就是不接受現實的表現。所以無論父母怎麼跟孩子講道理,訓斥或是責罵,孩子都是無動於衷。

因為這個問題並非外部鞭策可以解決的,而是在孩子心理得到滿足後才會解決。希望孩子按時回家,採用打罵或嘮叨的方式是不可取的,父母應先努力填補孩子心裡的空虛感。

這一點我提到過,只有在愛和關心的努力先行之後,才可能對孩子的行為進行糾正。





伍老師數學課堂


讓孩子學會將心比心:

家長過問、干涉孩子的行動,應直截了當地說出自己的擔心和憂慮,讓孩子知道家長的愛心。比如,處理孩子放學晚歸這種事情,有的家長是等孩子回家後,劈頭蓋臉一頓臭罵,勒令以後不準晚歸。這種處理方式過於急躁,孩子不但沒有體會到家長的愛心,反而對家長產生了牴觸情緒,認為小題大做,管得太寬。而有的家長則會盡量壓住怒氣,心平氣和地詢問原因,並說明因為不知道你為什麼晚歸,心裡很著急、很擔心、希望你能夠站在家長的角度,體會家長的愛心和不易,以後早點回來。相信懂事的孩子聽了這一番話後,會為自己的晚歸給家長帶來不安而感到內疚自責,對家長的干涉行為也不會產生反事情與牴觸。


李三抖


有的父母每天在單位都會接到這樣的電話:“孩子放學後不回家,也不按時去上補習班。”於是,父母會想方設法把孩子送到補習班,但是這樣的事情卻仍然反覆發生,弄得父母無心工作,坐在辦公室裡什麼都做不進去,心急如焚。而下班後回到家就免不了對孩子發火,孩子會保證下次不再犯了,可也僅限於當時而已。這樣的情況在雙薪家庭中並不少見,父母總會因為孩子放學後不按時回家而憂心忡忡。

  如果孩子因為父母雙雙工作而情感空虛的話,讓孩子早早就回到空蕩蕩的家中並非易事。因為回到空蕩蕩的家裡後,孩子所體會到的空虛感會更加強烈。成人也是如此,有的爸爸就是因為不願意回到冷清的家裡,才在外面遊蕩的。而心裡空虛的孩子當然也不會願意回家。

  而在父母的立場上,則會認為孩子是因為自己不在,才像脫韁的野馬一樣隨心所欲。父母覺得即使他們不在家,孩子也應該早點回家。但是,父母不應抱有“應該”的想法,因為這並非理所當然。

  即使父母不在家孩子也能表現良好,除非是孩子在回到家之後不感到空虛才有可能。而這直接取決於孩子的情感需求是否得到了滿足。如果孩子的情感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會表現為總是想玩的本能性的行動。而父母對孩子這樣的表現無法接受,總是斥責、打罵孩子:“你怎麼這樣?”但這樣做,孩子的行為是無法得到糾正的。無論如何責罵孩子都不悔改時,父母會覺得孩子不懂事,而把問題怪在孩子頭上。父母這樣的心態,其實就是出於對問題的負面理解。嬰兒是無法自己爬或走路的,無論對嬰兒如何解釋他應該自己爬或走路的理由,嬰兒也是做不到的。成人如果對這樣的嬰兒發火,其行為當然是不可理喻的。而不願回家的孩子的心理狀態,其實就如同嬰兒一樣,他們需要父母精心的呵護和關愛。沒有這種呵護和關愛,孩子自己就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表現為到處轉悠不愛回家。雙薪父母們以為可以通過理性來喚回孩子,這種想法本身就是不接受現實的表現。所以無論父母怎麼跟孩子講道理,訓斥或是責罵,孩子都是無動於衷。因為這個問題並非外部鞭策可以解決的,而是在孩子心理得到滿足後才會解決。希望孩子按時回家,採用打罵或嘮叨的方式是不可取的,父母應先努力填補孩子心裡的空虛感。這一點我們前文中也提到過,只有在愛和關心的努力先行之後,才可能對孩子的行為進行糾正。但是人們管教孩子總是習慣於控制性的方式,也就是以打罵、嘮叨等方式,這樣的做法是無法填補孩子的情感空虛的。如果父母意識到孩子情感上的空虛,那麼就應該從思考如何理解孩子的行為、填補孩子的情感空虛開始著手。


包覽群書


我這個方法不知道可不可行,我個人觀點啊,每天準時回家上學的時候給他一塊錢,假如到點沒有回來,接下來一週都沒有一塊錢而且這一週還必須準時到家,如果持續晚歸這個一週的時間將持續從新計算。如果還是一直不回來那這個方法可能就失效了再想別的方法


喵一喵


晨則省,昏則定。這是孝道。孩子如果不聽勸,是缺乏倫理的表現。培養孩子敬畏心,謙恭德,孩子自然改變。當然,孩子寧願在外也不願歸家,我們家長也當反思,為什麼家留不住孩子。家長,家庭的改變也能讓孩子迴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