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何首乌可以补肝肾,但西医发现何首乌会损肝。如何正确认识?

糕糕老爸的童话


中医,说真的真是太玄妙了。真不知道,中医的那些高深莫测的理论是怎么来的。古代的条件就是那样,在没有解刨学、病理学、药理学等等基础理论之下,凭借冥想、阴阳、五行之类就总结出如此高深莫测的医学理论。是古人太聪明还是我们现代人太笨?简直不可思议古人是如何得到的中医理论。一切似乎指向了神的存在,因为逻辑上就不可能存在可以比肩现代医学的古代中医理论的可能性。除非神启示了古代的中医先贤们,使得他们拥有了超自然的力量,否则就无法解释为什么自然科学无法解释中医。但是,假如真有神存在,又何必需要中医呢?求神岂不是更直接。


告鸟之


我做中药材行业已经第八年,对常见药材懂点皮毛,这个问题我来说两句,仅做抛砖引玉之用!

何首乌能补肝肾和有损肝脏,这两种说法都是正确的!然而,到底是补肝肾还是伤肝,就要看你怎么用了!

首乌分生首乌和制首乌,所谓生首乌就是何首乌直接切片晒干!而制首乌是将何首乌切片晒干,然后用黑豆熬成黑豆汁,再将首乌片放入黑豆汁中浸泡24小时,然后放到火上煮熟捞出晾晒,等首乌片有五成干左右时,再放入原先的黑豆汁中煮沸10来分钟左右关火,捞出首乌晾晒,如此反复三次至九次(古典药典记录要求九次,还有另一种制法就是用何首乌与黑豆一起蒸,九蒸九晒),最后将黑豆汁煮过的首乌片烘干,得到乌黑发亮的首乌片就是制首乌!

制首乌是滋补肝肾、乌发亮发的传统名贵滋补药材,久服能养发生精、强腰健体而无副作用!而生首乌生具有功能解毒(截疟)、润肠通便、消痈等功效,常用于治疗瘰疬疮痈、风疹瘙痒、肠燥便秘等疾病!但生首乌不宜久服多服,要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否则对肝肾有一定损害!

所以,何首乌能滋补肝肾或损伤肝脏的说法都没错,就看你怎么用了!


农村创客马天琪


这是因为中西医理论的不同。中医理论是根据阴阳五行理论给人治病下药的。并讲究君臣佐使,是药三分毒,中医认为肾属水,如果肾有病,肾弱,五行中金生水,那么就用药性五行属金的中药,何首乌药五行属金,就用何首乌为君。

但是五行是相生相乘相克相生的,金生水,同时金又克木,肝属木,那么,吃了何首乌会伤肝,就像斧子是金,铁也是金,何首乌的金像斧头,那我们把斧子变铁,火克金这时就加上一味属性为火的中药,这味中药为臣。

火克金,肺属金,这时就要控制火,火有文火,武火,,为了保护肺,用文火,让火小点,就用五行属水的中药,控制火的大小,这就是佐。

水克火,水太急了也不行,对心脏好,需让水缓一缓,土克水,那就要用五行属性属土的中药,来控制让水缓一些,这就是使。

因此,中医认为,一切皆为药,因此,砒霜 ,罂粟皆可入药。

中医开好了药方,有时候会告诉你,熬药时让你先放什么,后放什么不可颠倒就是先化解药性。同一个病,不同的医生药方不同,但药的五行属性大同小异。

这只是一点皮毛,实际上中医理论比这深奥得多。

以上理论纯粹是猜测,莫要当真。


南极冰火


下面谈谈我的肤浅认识:中西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各有其优势,用西医的观点来看待中医,这是错误的。比如:中药黄连,西医从黄连、黄柏、三颗针里边提取的生物碱黄连素,对治疗细菌性痢疾效果较好,但黄连素与中药黄连功效相比,大相径庭,黄连素对治疗中医辨证属心火旺症引起的目赤,口干,口舌生疮来说,功效几乎没有。再如麻黄素,它是从麻黄里边提取的,除有麻黄的平喘作用外,而麻黄的发汗利尿的作用也没有。三七里含有多量人参皂甙,可三七根本没有补气作用。顺便谈一下,什么是中医学?中医学是一门“究天人之际,通健病之变,循生生之道,谋天人合德”的健康生态智慧学。公元初,《汉书·艺文志》记载:“方技者,皆生生之具”,高度概括了中医药是作为对人的生命活动和生存健康发展服务的方法技术工具,后世称之为“医乃仁术”。而中医学作为一种“生生之道”其对象是天人之际中人的“生生之气”的健病之变,不局限为疾病实体。什么是中药?中药是中医诊疗思想,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的药物。。中药是怎么治病的?它是“以药之偏,调人之偏”,即用药物气味的偏性,来调整人的生命活动的失和状态。如属寒的病态,用偏于温热的药物;属热的病态,用偏于寒凉的药物;属虚的病态,用偏于滋补的药物;属实的病态,用偏于攻泻的药物;属燥的病态,用偏于甘润的药物;属湿的病态,用偏于辛燥的药物等。此外,根据病态演变的趋势,如表里出入、上下升降、开合聚散等,通过汗、吐、下、和、升、降、收、消等因势利导的方法,祛除邪气。还要根据病态发展过程所处阶段不同的时势,如三阴三阳六经病、上中下三焦、卫气营血等,而因时制宜地进行治疗。这就是中医学“求其所属,伏其所因,导其势以使其和”的治疗大法。中医学的手段是:“聚毒药以供医事”地化害为利和化毒为药,转化利用为“生生之具”。明白了上述道理再谈中药何首乌就很容易理解了:该药性味归经:苦甘涩温。归肝肾经。一种是生首乌补益力弱,且不收敛,有截疟解毒润肠通便功效。另一种是以黑豆煮拌蒸,晒后变为黑色称制首乌。功效补益精血为主。这种同一药物通过炮制改变药物的功效更是西医鞭长莫及的。


医林一尹


何首乌伤肾那是肯定的,乌头碱的毒性早已世人皆知。说实话,中医的很多理论,都属于个人主观臆测推论和想象出来的。过去的劳动人民,没文化,基本没有话语权,知识信息不对等,长此以往,以讹传讹,就像被神话的驴胶一样,洋洋洒洒吹了几千年竟然没人质疑,直到现在有人一语道破,那只不过是水煮驴皮,而且是,劣质蛋白质,和补血没有任何关系,国人才如梦方醒,犹如醍醐灌顶。同样,传武,气功,特异功能,同样欺骗世界很多年,让无数人交了智商税。过去中医一直自诩中药无毒 ,药典却说是药三分毒!由此可见,中医纯属过去的古代医学,属于巫医。因此中医治病的一切理论都值得推敲质疑。绝不能因为这些骗人的东西披了一张民族文化的外衣,就让其继续招摇撞骗,戕害国家和民众。


133150747


不要用西医的逻辑看中药,不要用中医思维看西药。

西医把病人当尸体看,坏的去掉,换上好,

中医把病人当成有自愈能力的有生命规律的生命体来协助恢复。

俗话说是药都有毒,只是量和时间的不同。

西医是以毒杀毒。

中医是以夷制夷。互相牵制,互相扶持,相互平衡,

虽说不太准确,但大概是这么个意思。抛砖引玉。

一句话。中医西医各有优势。不能相互代替。中西医结合是正途。


三伏天302


我说一下我的亲身经历吧,这话说起来23年了。当时我和我媳妇刚结婚,因为家庭困难压力大,我媳妇脖子上就长了几个疙瘩。当时哈尔滨的大医院去了几家最权威的,确诊是淋巴结核。当时我们尚志市的大医院告诉我,确诊了回来手术,我回来了就在我们尚志医院住院了,我问什么时候手术,主任告诉我要割下来一个做病理。待了三天,一天3百多,我当时没钱着急啊就给主任2百元好处费,他告诉我出院吧手不了术,挨着大动脉太近了。后来回家我下班就上新华书店看药书看完回来给她配药。后来我上农村给一个老师家干瓦工活,看到他家有一本药书,是一个南方军医写的全是各种偏方,其中治疗淋巴结核的药方最多,我就问老师把书借回去,全部抄了下来。给我媳妇按照药方上抓药,整整坚持两年终于治好了。我到现在非常相信中医,从心底感谢中医。


笑看人生148201920


这个很简单,中医的医理,从不排斥药的副作用,所以有是药三分毒的说法,中医砒霜也可入药,只要能治病就行,治好病就行。是药三分毒和砒霜入药都是在告诫我们,用药的剂量是关键,所以,何首乌吃出肾病是病家吃多了,你就是腌肉吃多了也容易得癌症,抽烟抽多了也可能抽死人,可是少量的就是享受。

从这个推理来看,西医的所谓何首乌之罪,不过是庸医之罪,骗子之罪,蠢人乱吃药之罪,中医何罪之有。

中医严格的说一人一方,根据吃药的反应随时调整药方。

拿一个药方,一直吃到死,这不是中医,要么遇到骗子,要么遇到庸医,或者自己智商成疑。


维清weiqing


中医还说,巴豆可以泻肚,于是西医科学家,用小白鼠赶紧做实验,竟然发现一个惊人的秘密!

关在实验室内的小白鼠,迅速将样品吃一干二净,晚上还睡了一个好觉,第二天早晨,小白鼠没有发生任何不良反应,接下来的几天,小白鼠依旧好好的,拉肚子不存在的!


于是科学家在实验报告上,写上巴豆泻肚,纯属扯淡!


后来,老中医们听到这个实验结果,纷纷哈哈大笑。


原来,古人把巴豆,又称“鼠豆”,也就是说,老鼠很喜欢吃它们,因而得名。

古人用的何首乌,是制过的何首乌,具体做法为“用何首乌赤白各一斤,竹刀刮去粗皮,米泔浸一夜,切片,用黑豆三斗,每次用三升三合三勺...”


简单说来,必须和黑豆经九蒸九制,炮制出来的首乌,才能入药。才具有补肾泻肝风的作用。


这种九蒸九制的何首乌,市面上根本买不到,因为人工费根本划不来,要九蒸九制最起码要近一月的时间,不卖个几百块钱一斤,根本不和合算,可一般的何首乌,批发价也就是二三块钱一斤,你卖那么高,谁买你的!


我估计,这些用来做测试的何首乌,根本不能入药。

再说,中药中医从来都是用它的味和气,取它整个药物本身,而不是像西医那样,只是取某个药材单个成分,或是几个有效成分。


明白这理,你就会明白,为啥有些药物被所谓的科学仪器检测,得出与中药相反的结论!


本草百晓生


相信传统,相信中医,不要相信现代医学,现代医学远木有传统中医博大精深,也木有中医所具备的确切疗效。相信现代医学是愚昧无知滴表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