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姚明蓋帽絕殺美國隊,終結對手46連勝是什麼情況?當時發生了什麼?

你水平有限


中國籃球曾經絕殺過美國隊,你別不信,在2001年大運會上,憑藉姚明最後的蓋帽,中國男籃真的戰勝了強大的美國隊,並且終結了對手46連勝的記錄!

大家一說起籃球,一定會想到NBA。的確,美國是籃球獨一無二的霸主,任何球隊在美國隊面前都倍感壓力。美國的籃球國家隊實力太過強大,隨便從NBA裡挑一批球員能夠吊打世界其他國家,而印象中中國隊對美國隊比賽,分差在20分以內的都比較少,更不用說戰勝強大的美國隊。但是在姚明、王治郅、巴特爾的輝煌時代,中國男籃曾經真的贏了美國一場球,而且那場球還是驚險刺激的絕殺球,非但如此,那一次絕殺也是很與眾不同的,因為完成絕殺的是姚明,而且絕殺方式是蓋帽並不是傳統的進攻,所以那場勝利也是我們中國籃球史上的一次弒神戰役,意義深遠。

那場比賽是2001年大運會上的一場球賽,當時的中國男籃派出了移動長城姚明、王治郅、巴特爾三塔組合,在陣容上中國隊已經是當時世界的頂尖水平。在半決賽比賽中,中國隊對陣美國隊。而美國隊並不是真正的國家隊出戰而是美國大學生球員參賽,但即便如此,這隻美國隊的實力也是豔壓群雄,並且在此之前他們已經取得了46場連勝的豪華戰績,所以這一場比賽對中國隊而言是一場殊死較量。

果不其然,比賽中雙方你來我往,比分交替領先,在臨近結束的幾分鐘裡中國隊憑藉優秀的內線優勢,拿到了十分的領先,但是美國隊也不甘示弱,在最後一分鐘迅速將比分追到了82:83,而且這時美國隊球權,殊死一搏的時刻到了!

當時擺在中國隊面前的有兩種選擇,一、採取犯規戰術獲得球權;二、防下這一球。

雖然按照很多教練的意見,在當時都應該採取更加穩妥的犯規戰術,但沒有想到的是球場上的小夥子們卻執意進行防守,在美國隊發起進攻以後,小前鋒迪克森從中場一個加速直通中國隊內線,在當時它的速度實在太快,幾乎沒有人追得上,就當所有人都以為這場比賽將以美國隊絕殺收場時,姚明猶如神兵天將送了迪克森一個結結實實的大帽,而憑藉著這次大帽中國隊完美的防住了美國的最後一攻,拿下了那場比賽的勝利,進入了最後的決賽。但遺憾的是,決賽對手同樣強大,最終中國隊以40多分分差輸掉了決賽,未能收穫冠軍。

但通過與美國隊的這場半決賽,姚明的絕殺大帽直接讓世界記住了這個來自中國的大中鋒,此後姚明迅速在NBA選秀大會上被火箭選中,從此便開啟了NBA成名之旅。

可以說姚明的這次對美國隊的蓋帽絕殺是影響他一生的一球,雖然最終沒能拿到冠軍,但是這場比賽也足夠寫入我國體育史了。


SPORTSWORLD


這場比賽沒什麼好吹的,國家隊還幹不翻美國大學生隊,甭打了。整體上而言,筆者給這支“中國大學生隊”這場比賽打及格分,只是因為贏了。

我們先來認識一下中國大學生隊和美國大學生隊的幾大主力:

中國:張勁松、郭士強、姚明、王治郅、巴特爾;不說了,當時就是純國家隊5大主力,2人已經在NBA打球,1人時隔1年NBA狀元秀;另外,當年除了姚明在退役後來在上海交大畢業,其他到現在還是“偽大學生”;

美國:歐文斯、埃利、巴雷特、迪克森、馬森;其中3個人差不到選秀記錄,查得到的,代表的迪克森,02年第1輪第17順位,最高的了,但在NBA只打了7個賽季,場均最高12+2,命中率僅43.5%,籍籍無名。

我們不說這一場打得有多好,應該說這場中國隊打得有多爛:開局11:0,但上半場的時候居然一度有過輸分!3節一度打到46平!第四節,中國隊前半段還領先著11分,但到了最後時刻,竟然被幾乎追平!還好姚明最後兩次防守成功了。(包括題目中所說的那次大帽)

這種比賽在筆者的印象當中不是應該一直領先,然後大比分帶入垃圾時間?可是中國隊沒有做到。另外不得不提的,對手是沒內線的,而中國隊這邊,巴特爾、王治郅210cm+,姚明更是226cm,但怎麼打的?被對手逼成這個樣子?所以你大概明白筆者為什麼打及格分了。

話說回來,現在想來什麼終結對手46連勝!第一次戰勝美國!當時吹得真的是誇張;當然了,也怪美國隊大意,其實從01年開始,美國隊已經有開始在世界籃壇上輸球的傾向了,接下來04年阿根廷、06年希臘,比比皆是;美國如果當時搞搞韋德、詹姆斯、安東尼來,估計中國就已經吃不消了。

不過不可否認,本場比賽乃至整個大運會,姚明表現得都太搶眼了,替補場均雙12+近3個蓋帽!01年註定國內籃壇屬於姚明,而大姚也是這個時候被NBA看上的。


叔叔在看球


那是中國男籃在世界大賽中最輝煌的時刻,也是離冠軍最近的一次。

當時的一幕發生在2001年的世界大學生運動會,舉辦地:中國北京。參賽選手都是在校大學生或者畢業不超過兩年的畢業生。年齡限制在17--28歲之間。中國大學生代表隊成員有:王治郅,姚明,巴特爾,杜鋒,朱芳雨,張勁松,莫科,張成,郭士強,陳可等,哈哈 完全就是中國男籃國家隊。咱們用國家隊打人家大學生隊,不過美國代表隊是由NCAA的15位精英組成,這15人後來有12人都加入了NBA,可見實力還是很強的,其實美國籃球就像中國的乒乓球,隨便找個市級選手,就能去別的國家拿冠軍。沒辦法人家就是強。這支美國隊在半決賽前勢如破竹,所向無敵,平均贏對手40分左右。

半決賽中美狹路相逢,地點是清華大學籃球館。必須給中國男籃點贊,半決賽中國隊打的非常出色,多數時間雙方比分都犬牙交錯,比賽激烈而精彩,直到最後時刻中國隊還是以83-82領先對手1分,但是對方握有球權,中國隊有被絕殺的可能,只見對方球員中路突破急停跳投,身體非常舒展,可就在這時姚明縱身一躍一個大帽,將球扇了出去,憑藉姚明的絕命大帽中國隊1分險勝美國隊。終場鑼聲響起一刻,中國隊的小夥子們高興極了,他們相互擁抱吶喊。

這是中國男籃第一次在正式比賽中戰勝美國隊,也是第一次進入世界大賽的決賽。可惜在決賽中由於大郅和姚明先後因傷退出,最終中國隊以40分的劣勢輸給了前南斯拉夫隊,失去了一次問鼎世界大賽冠軍的機會。

即使這樣大運會亞軍也是中國男籃在世界大賽中取得的最好成績。與美國一戰21歲的姚明得到18分5個籃板,從此他也讓更多的美國人認識了這個來自東方的大個子。

以上來自一鑑的觀點,感性看球,理性評球,感謝您的點贊與關注!

一鑑評球


我是現場看的那場比賽,不得不說那是一場精彩的比賽,中國隊可以說比較充分的發揮了水平,但對手實在是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這場比賽是2001年在北京舉辦的大學生運動會的籃球半決賽,雖然是大學生運動會,但中國派出的籃球隊卻是史上最強的國家隊。姚明、巴特爾、王治郅,光是這幾個名字,當時在國際上,除了夢之隊,別的對手聽見就得先有點肝顫。

而當時的美國隊的構成,簡直就像是中國乒乓球隊參加洲際錦標賽一樣漫不經心。其它回答中已有答主介紹過,這批12名球員中,有三人連NBA選秀都沒參加過,剩下9人中,有五個人落選,被選中的四個人中,17順位,在NBA最終打了7個賽季,場均12分2個助攻的迪克森順位最高。

對比中國隊那條在NBA都能名列前茅的內線,這支美國隊的內線竟然都是後來的落選球員。

換句話說,周琦、王哲林組成的內線都比當時的美國隊內線要強。

但美國隊還是比較好的揚長避短,發揮了自身優勢。尤其是外線,面對張勁松和郭士強兩位如今的聯賽冠軍教練,美國隊以快打慢,佔盡上風。

最終中國隊憑藉姚明在終場前一秒的封蓋,一分險勝,但實際上我當時感覺那個球是可以判干擾球的。

無論如何,這是中國隊第一次在國際A級賽事中戰勝美國隊,也是目前唯一的一次。


baby愛科學


在籃球領域,美國隊是當之無愧的世界霸主。可以說美國派出一支大學生聯隊,就幾乎可以橫掃世界上大多數的球隊,這其中也包括中國隊。但是當年姚明的一記蓋帽絕殺,直接幫助中國隊戰勝了不可一世的美國隊。這也是中國籃球歷史上,至今為止中國隊對美國隊取得的唯一一場勝利。

2001年北京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上,中國可以說派出了中國男籃歷史上最豪華的隊伍。尤其是三大移動長城姚明、王治郅、巴特爾領銜的內線,在大運會上可以說是戰鬥力十分的強悍。

中國隊和美國隊在大運會的男籃半決賽相遇,本場比賽打的十分焦灼,兩隊比分交替領先,最後中國隊後來居上,在比賽快要結束的幾分鐘內,手握10多分的領先。可是風雲突變,美國隊奮起直追,在比賽的最後10幾秒鐘,美國隊將比分追到82-83,僅僅落後中國隊1分,且握有最後一攻的球權。

身披14號戰袍美國隊的小前鋒迪克森執行最後一攻,他藉助隊友的擋拆擺脫了防守,直接殺入內線一個急停投籃,姚明神兵天降將球蓋下。在一陣混亂之後,美國隊的15號球員搶到前場籃板,意圖投籃絕殺,這時候姚明又是一記大帽,直接將球扇到了中場。中國隊以83-82險勝美國隊,終結了美國隊在大運會上的46連勝。

姚明的那記大帽,也許是中國男籃離世界冠軍最近的一次,遺憾的是在決賽中,中國隊遇到了實力同樣強大的歐洲勁旅,中國隊被南斯拉夫隊狂贏40分。

在中國隊VS美國隊的比賽中,姚明狂砍18分5籃板,整個大運會,姚明出戰8場,可以拿下12.5分12籃板2.8蓋帽。雖然中國隊那屆大運會只拿到了亞軍,但是世界從此知道了姚明。


胖丁籃球


雖然只是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但相信親眼看過那一屆運動會的觀眾,都會知道那一屆賽事在中國還是相當火爆的,確切的說它的到來也是恰到好處。

由於2001年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在北京舉行,考慮到那個時期,這是咱們舉辦的少有的國際運動會,又是2001年申奧的重要年頭,為了營造各種氣氛,北京還是把這一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搞得紅紅火火,新聞媒體不斷報道,電視臺更是不斷進行現場實況轉播,在那一年大家都在關注奧運會的背景下,很多觀眾甚至把這一屆運動會當成了奧運會的預演,對於這一屆運動會的關注度甚至不亞於頭一年的悉尼奧運會,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由姚明領銜的中國男籃所參加的男籃比賽也得到了重點關注,當然也獲得了很大爭議。



爭議就在於,很多觀眾在當時都表達了這樣一個想法,明明是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在對方只上大學生的情況下,中國男籃怎麼派出了國家隊?姚明王治郅張勁松郭士強巴特爾,當時的國家隊主力幾乎全部登場,以正規軍對抗學生兵,這麼玩有意思嗎?

對比中國男籃實打實的上出了國家隊陣容,其他國家的參賽隊完全是雜牌軍,即便美國隊也是如此,全隊上下幾乎都是02年以後才參加選秀,除了厄爾巴隆(未進入選秀)等少數人在後來的NBA拿過不錯的數據之外,絕大部分人經過短暫的出現後就走向默默無聞,但即便是這樣的雜牌隊伍在當時也不容小視,畢竟大部分人後來是有資格進入NBA的,這樣的隊伍在眾多男籃列強當中,也仍然保持著威懾力,也正因為如此,在北京運動會之前,美國男籃在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上已經連續拿到過六個冠軍,並保持46場不敗,也是這樣的隊伍在與正八經的中國男籃鏖戰到最後才宣告惜敗。



83比82是最後的比分,事實上比賽的最後時刻,主動權也仍然在美國隊的手中,雖然比分落後但美國隊卻連續掌握進攻權,無奈這一時期正是姚明和王治郅最巔峰的時期,美國的進攻連續遭到姚明和王治郅的蓋帽,最後一攻再次被姚明半空一掌將球打出,美國企圖進行的連續絕殺全部失敗。

雖說從字面上來看,中國隊算是勝之不武,要是碰上正經的夢之隊,能頂住一節都是奇蹟,但對於當時觀眾的廣泛熱情來說,這也只能算得上是瑕疵,並不會影響廣大觀眾的關注質量,所以這場比賽還是給很多老球迷留下了深刻的影響,當然最後中國男籃沒有笑到最後,還是在決賽階段失利,為此也沒少被人說風涼話,戲稱中國男籃連一幫外國學生都打不過,可等到了幾年後NBA的逐步放開和各種新聞諮詢的發達,很多人才逐漸意識到,以中國男籃的實際情況,還真就打不過這些有著NBA水準的學生!


遼寧資深球迷


美國男籃在世界籃壇的地位毋容置疑,幾乎是壟斷的地位,籃球界各大世界賽,能夠威脅到美國隊地位的國家隊是少之又少。中國男籃在遇到美國男籃時,作為球迷都知道差距還是存在的,幾乎只是期望能夠將分差儘量縮小,然而在姚明王治郅和巴特爾組成的“移動長城”時代,中國男籃還曾贏過一次美國隊,而且還是通過驚險刺激的蓋帽絕殺才贏下的比賽。




在那場比賽之前,不可一世的美國男籃已經在世界賽上取得了46連勝的豪華戰績,而面對中國隊的他們,一開始他們並不認為這是一場殊死較量。那是在01年的大運會中,當時中國男籃派出了由姚明、王治郅以及巴特爾領銜的超級陣容,而美國男籃當時派出的並非都是NBA級別的超級球員們,但是他們的大學聯賽同樣是世界高水平聯賽。

即便如此,兩隊的比賽還是打得很焦灼,直到最後一分鐘都還沒有分出勝負,然而中國隊巨大的內線優勢讓我們得以拿到比分的領先。當比分被追到了僅差一分時,球權還在對方手中,中國男籃的小夥子們拿出了鐵血防守,美國隊小前鋒極速突破內線,姚明鎮守內線送給對手遮天大帽,幫助中國隊成功拿下了那場比賽。

雖然這場比賽美國男籃並沒有拿出真正的實力,但是中國男籃能夠贏得比賽也確實讓很多人感到吃驚,同時,姚明的關鍵時刻表現也讓世人刷新了對他的印象, 之後不久他就被火箭用狀元籤拿下了。不得不承認,中國籃球和美國籃球的差距還是非常巨大的,能夠贏下一場確實是很難得吖。

原創文章,謝謝閱讀,喜歡籃球的朋友記得點贊加關注哦,謝謝大家!

歐文專區


那次大學生運動會是中國國家隊歷史上唯一一次姚明巴特爾王治郅三大中鋒同時在場上,當時採取雙中國,大致打前鋒,另外兩個好像是遇俊凱和張勁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