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塵俗念無憑寄,一世情緣遇當惜

每個安靜的夜晚,我會平復好思緒,等在那月光水岸,只為聆聽心靈與心靈碰撞出的語言,那一平一仄的纏綿,足以羽化長夜裡孤單,因為等待,是最長情的一種告白。一彎月,從來不理會俗人的是非,只是在疏朗的溫柔裡去合攏與釋放自己的光輝,並且,邀請靜夜裡的花火歡喜的作陪。生命無需過多陪襯,需要的僅僅是一種真誠陪伴。

每個蕭瑟的季節,我會想往一種華彩,是隨意更迭不滅的影,比羽還輕,比雨還沉。是撣不走掂不動的靈,半新,不舊。而我是這影與靈之間的一個圖案,凜冽,薄軟。偶爾也會瘋狂一把的愛,或恨。若有一種冷焰蔓延成溪,我便結冰,以淚融解。凡塵俗念,沒有什麼值得不值得,公平不公平。當一切風平浪靜,你看我還是我,而我卻不再是我自己。

凡塵俗念無憑寄,一世情緣遇當惜

你看,那院落中挺拔的冬桂,依然散發著濃郁的幽香,多像是你曾經懷揣愛意的守望,開得如此熱烈,開得如此忘情,彷彿拼盡了全力也要開出一個圓滿的結局,然而,當花期開敗之後,你也只是再無人探問的一枚青果。或許,這塵世間的因果從來不需要去肆意的評說,或在風裡,或在雨裡,或在塵裡,或在夢裡,她只是自顧自的開著,不為博他人笑,不為聽旁人好,如此的一種馥郁,也惟願,心,哭了,苦了,笑了,妖了,之後的之後,還能夠輕輕拾起一份懂得。

你聽,那涓涓而逝的秋水,已然止於無聲。世間萬物,風情萬種也好,深情久伴也罷,像是河川靜寂時的一圈漣漪,雖有清風吹拂,終是青空杳然不夠濃烈,無法將思念聚攏。只得,應下這一場冬季的冷雨,然後,躲進黑夜深處低眉不語。九月過了,十月過了,十一月也即將完結,一如情感,終歸要折枝的折枝,踐踏的踐踏,零落的零落,這人生的風景就這般紛至沓過,而我,只願是那一枚青澀的果,看風雨交替,看煙火明滅,看百萬裡喧譁之中誰還能固守最初的承諾,將人生的四季演繹的如荼如火。

凡塵俗念無憑寄,一世情緣遇當惜

而我,唯獨記得陶傑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當你老了,回顧一生,就會發覺:什麼時候出國讀書、什麼時候決定做第一份職業、何時選定了對象而戀愛、什麼時候結婚,其實都是命運的鉅變。只是當時站在三岔路口,眼見風雲千檣,你作出抉擇的那一日,在日記上,相當沉悶和平凡,當時還以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沒想到,我們就這樣稀裡糊塗地走過了許多年,卻也不曾清醒過。

而我,卻也經常想起張小嫻如是這般娓娓道來:“人生總是要我們在遺憾中領略圓滿。不是嗎?我們從分離的思念中領略相聚的幸福。”走到最後,人生就是一個層層篩選、推陳出新的過程,唯有放下一生的執念,才是最幸福的事。一身布衣,萬里青山,只做一個聽風客,無離別,無相逢,不失承諾與約定,不問因果原由,歲歲年年,不管春水滿,不管秋雲生。把自己活成一朵花,是最幸福的事,開在煙火人間,開在世外桃源,開在枝頭,開在水上,開在某一個人的心裡,都是明媚光豔,即便風雨受盡,落花成泥,依然香如故。

凡塵俗念無憑寄,一世情緣遇當惜

終究,我們不得不以為,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來者當惜,去者隨意。世上沒有一個永遠不被毀謗的人,也沒有一個永遠被讚歎的人。世間鮮有可以長情的愛戀,也鮮見無趣的痴守。當你付出時,有人會批評你;當你收穫時,有人會批評你;當你旁觀時,還是有人會批評你。沒有人是不被批評的,只管去做自己該做的事,讓別人去說吧。既然無處可逃,不如安然以對;既然耳根不淨,不如清淨自心;既然不能如願,不如一笑釋然。

終究,我們不得不承認,感情易逝,愛情易碎,別離是常態,相聚是奢華,如果真心喜歡,就應該大聲說出來。都說:心若有了良人,眼裡都是路人,人世種種,無可置否,著實如此。人生四季,來來往往,風景迥異。可是,最美的風景都在心上。悄悄地關上門和窗子,從此,擠不進風月,也無所謂繁華,不去問世事,亦無需人打擾,不會覺得孤寂,也不會懼怕荒蕪…因為,你若無恙,盡皆安好。

凡塵俗念無憑寄,一世情緣遇當惜

花火歡喜誰作陪?年華蕭瑟夜難寐。

凡塵俗念無憑寄,一世情緣遇當惜。

凡塵俗念無憑寄,一世情緣遇當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