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忙得要死,卻依舊窮的要命?


看到一個讀者的提問:為什麼一線環衛工人,又髒,又累,掙錢又少,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其實換句話來問,就是為什麼有人忙得要死,卻依舊窮的要命?

1、你沒窮過,你不懂


看了這個問題,我突然想起看過的一個香港真人秀節目《窮富翁大作戰》,有一期是大富豪田北辰體驗清潔工的工作。


為什麼有人忙得要死,卻依舊窮的要命?

節目裡,他負責街道清掃,非常辛苦,每天一大早就去上班,打掃衛生的時候,路邊的行人都覺得他髒臭而遠離他。


可他的薪水是每小時25港幣,每天的生活費只有50港幣,住在只有15平方米的“豪華籠屋”,月租1350港幣!這就是一個普通清潔工的日常。


他們的工作很重要,又那麼辛苦,而月薪卻只有5000多。為了活下去,他們要麼住籠屋,要麼工作到半夜。


其實,不僅是環衛工作,還有很多人工作又髒又累,掙錢卻很少。


有位讀者說過自己的經歷:

在武漢工地搬磚,每天裝水泥的車什麼時候來什麼時候起床,冬天經常凌晨兩點就起床,曾經連續27個小時沒睡覺。我一個人搬地泵管子,硬生生搬哭了。


在惠州工廠上夜班,一站就是一個晚上,從晚8點站到早8點,半夜12點發一包乾吃的泡麵,一塊錢的那種,這就是宵夜。
上廁所要簽字,批准後才能離開工位。而且規定,上廁所不能超過五分鐘。
在4S店做油漆工,每天用砂紙打磨汽車,十個手指頭磨破了,流血了,指紋都磨沒了。以至於後來指紋打卡上班,經常打不上,要打很多次。
在廣告公司上班,給高樓大廈上安裝廣告橫幅,經常頂著烈日,吊在高樓半空中……


為什麼有人會忙得要死,卻窮得要命?為什麼你那麼努力工作,也過不上你想要的生活?


為什麼有人忙得要死,卻依舊窮的要命?

2、稀缺的心態,讓你越窮越忙,越忙越窮


《稀缺》一書作者穆來納森還有更深入的研究:“窮人之所以越來越窮,原因不在於不夠努力,罪魁禍首是稀缺心態。”


稀缺會使我們過分關注眼前利益,所以只要找到一份工作,就玩命加班,沒時間和精力去思考長遠發展,缺乏洞察力和前瞻性。


稀缺會俘獲我們的大腦,漸漸讓我們失去認知能力和執行控制力,變得更加愚笨和衝動。


美國專欄作家芭芭拉·艾倫瑞克也印證了這一理論。


她曾深入體驗過窮忙族的生活,寫下暢銷書《我在底層的生活》。


芭芭拉隱瞞身份、斷絕和朋友的聯繫,帶著1000美金和一部汽車開啟她的體驗之旅。


她在不同城市,換了6種工作。


有零售,有清潔,有老人服務,但是所有工作的結局都一樣:


因為沒錢,不得不住在偏遠地方;


因為住得偏遠,所以不得不花費大量時間在路上;


因為花費很多時間在路上,她用於提升自己的時間越來越少;


為了應付房租和生活成本,她不得不加班或者兼職;


因為花太多時間在勞苦的工作上,她沒時間沒精力做任何其它的事情,只好重複做同樣的工作。然後換一個地方,進入下一個貧窮的循環。

這個世界就是這麼殘酷,勤勞並不能致富,稀缺的心態讓你人窮志短,只好越窮越忙,越忙越窮,週而復始,惡性循環。


為什麼有人忙得要死,卻依舊窮的要命?

3、這個世界,正在懲罰不讀書的人


回到問題,為什麼一線工人那麼辛苦,掙錢卻那麼少?田北辰也說出了殘酷的真相:這個社會是在極嚴厲的懲罰讀不成書的人!


學歷有多重要?每個找工作的人都深有體會。


為什麼有人忙得要死,卻依舊窮的要命?

學歷是你進公司的敲門磚,如果你連入場資格都沒有,根本沒有人跟你談能力。


別以為入職後就不用看學歷了。就拿我們公司來說,985比211月薪高500,211比普通本科高500。也就是說,幹著同樣的工作, 985就比普通本科生多拿1000元。


此外職稱評審、職位晉升,優先考慮的都是名校畢業生。不過這種事情以後也不太會有了,因為我們公司,211以下的,不招了。


誰說學歷不重要?不重要,為什麼招聘時,有HR把非985、211畢業生的簡歷,直接扔垃圾桶?


為什麼世界500強只在名校開宣講會,不去二流大學招聘?


為什麼一線城市人才入戶,要求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學歷?


學歷不能決定一切,但對於我們大多數普通人來說,讀書應試,仍是我們階層逆襲的捷徑。


它不能讓你邁向職場的巔峰,至少能護住你,讓你不至於跌入谷底。


在讀書的年齡,好好學習吧!


為什麼有人忙得要死,卻依舊窮的要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