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十大名医(2)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今安徽亳州)。约生于汉永嘉元年(公元一四五年),卒于建安十三年(公元二0八年)。东汉末期医学家,精内、妇、儿、针炙各科,外科尤为擅长。《后汉书·华佗传》有华佗"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时人以为仙"的记载。

少时曾在外游学,行医足迹遍及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地,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并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后人称为“外科圣手” “外科鼻祖”。被后人多用神医华佗称呼,又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称誉有杰出医术的医师。晚年因遭曹操怀疑,下狱被拷问致死。


中国古代十大名医(2)

华佗 像

沛县有华祖庙,庙里的一副对联,抒发了作者的感情,总结了华佗的一生:"医者刳腹,实别开岐圣门庭,谁知狱吏庸才,致使遗书归一炬;士贵洁身,岂屑侍奸雄左右,独憾史臣曲笔,反将厌事谤千秋


中国古代十大名医(2)

华祖庙

华佗首创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术,被后世尊之为“外科鼻祖”。他不但精通方药,而且在针术和灸法上的造诣也十分令人钦佩。华佗到处走访了许多医生,收集了一些有麻醉作用的药物,经过多次不同配方的炮制,终于把麻醉药试制成功,他又把麻醉药和热酒配制,使患者服下、失去知觉,再剖开腹腔、割除溃疡,洗涤腐秽,用桑皮线缝合,涂上神膏,四五日除痛,一月间康复。所使用的“麻沸散”是世界史最早的麻醉剂。华佗采用酒服“麻沸散”施行腹部手术,开创了全身麻醉手术的先例。这种全身麻醉手术,在中国医学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医学史上也是罕见的创举。因此,华佗给它起了个名字——麻沸

据日本外科学家华冈青州的考证,麻沸散的组成是曼陀罗花一升,生草乌、全当归、香白芷、川芎各四钱,炒南星一钱。


中国古代十大名医(2)

曼陀罗花

关羽刮骨疗伤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有一段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的描写,讲的是关羽在襄阳之战时右臂为魏军毒箭所中。后来,伤口渐渐肿大,十分疼痛,不能动弹。华佗为关羽剖臂刮骨,去除骨上剧毒,而关羽神色不变,尚在与人下棋。这个故事原本是颂扬关羽之神勇、有毅力、能忍耐,也同时说明了神医华佗的医技高明。博得人们的称赞和敬佩。他是我们外科医学的鼻祖。


中国古代十大名医(2)

刮骨疗伤

曹操头风病

正当华佗热心在民间奉献自己的精湛医术时,一代枭雄曹操,闻而相召。原来曹操早年得了一种头风病,中年以后,日益严重。每次发作,心乱目眩,头痛欲裂。华佗应召前来诊视后,在曹操胸椎部的鬲俞穴进针,片刻便脑清目明,疼痛立止, 曹操十分高兴。但华佗却如实相告:“您的病,乃脑部痼疾,近期难于根除,须长期诊疗,逐步缓解,以求延长寿命。”曹操听后,以为华佗故弄玄虚,因而心中不悦,只是未形于色。他不仅留华佗于府中,还允许他为百姓治病。


中国古代十大名医(2)

华佗为曹操治病

华佗也是中国古代医疗体育的创始人之一。他不仅善于治病,还特别提倡养生之道。他曾对弟子吴普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俗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户枢不朽也”。华佗继承和发展了前人“圣人不治己病,治未病”的预防理论,华佗创编了一种锻炼方法,叫做“五禽戏”,一叫虎戏,二叫鹿戏,三叫熊戏,四叫猿戏,五叫鸟戏,也可以用来防治疾病,同时可使腿脚轻便利索,用来当作“气功”。


中国古代十大名医(2)

五禽戏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