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喜歡哲學嗎?為什麼?

微笑琳----


哲學是關於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理論體系,其作為“元知識”、“元理學”,更重視對宇宙和人生進行“大本大源”式的求知和探索;意在揭示整個世界發展的一般規律,進而為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提供方法論的指導。



馬克思在強調哲學和現實的關係時指出:“任何真正的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的精神上的精華,因此,必然會出現這樣的時代:那時哲學不僅在內部通過自己的內容,而且在外部通過自己的表現,同自己時代的現實世界接觸並相互作用。”哲學來源於時代,卻又通過自身內在概念和範疇的抽象和凝練,又高於時代。哲學作為時代的“把脈者”和“診斷者”,同時又是時代發展趨勢的“預言家”。因此,任何真正意義上的哲學,一定能夠勇解“時代之惑”,勇答“時代之問”。


馬克思在博士論文《德謨克利特的自然哲學和伊壁鳩魯的自然哲學的差別》中指出:“由於哲學和世界這樣相互作用,相互融合,一方面哲學不斷揚棄自身內在的缺點和缺陷,另一方面世界也不斷合理化,其結果是,世界的哲學化同時也就是哲學的世界化。”哲學與世界相互融合,各自在自身的揚棄中,得到了發展。世界因為哲學的介入,而變得更加的理性和合規律性;另一方面,哲學又通過實踐這一中介和載體,變為現實,從而使自身得到揚棄和發展。



哲學作為一門反思之學和理性之學,本質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因為自然安排得不好,所以神才存在;因為非理性的世界存在,所以神才存在。哲學的任務就是要克服客觀存在的非理性,使世界和人本身變得合乎理性。”因此,哲學真正的使命就是對現存世界進行批判和反思,進而使“此岸世界”變得更加的理性和合規律性。


那年如初


我非常喜歡哲學,我最早接觸哲學的思想是在小學的時候。當時我們學習了一些關於哲學方面的比如孔子的思想,我們當時懷著批判批評的思維去學習的。到了高中之後我接受到了馬克思主義的哲學思想,辯證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到了大學我又讀了叔本華和康德的哲學的書。如今我特別的愛好,老子的道德經還有易經。我覺得哲學在我們的生活當中能夠幫助我們建立我們自己的思維體系。能夠幫助我們提高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哲學獨有的思想指導我們的人生。它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對我們的工作,生活,人際交往。處理問題的能力都有極大的幫助。就比如,在易經中的每個卦象都能夠幫助我們,認真思考,我們周圍所處的環境,瞭解事情發生的規律,從而幫助我們做出正確的選擇。又比如老子的無為而為,能幫助我們在生活中用無為的方式來生活。人們在一生中都追求真善美。而哲學,更能幫助我們認識真善美。從而幫助我們從繁雜的,世俗的生活中。分辨出真善美來,這就是我喜愛哲學的理由。


小羊找主


當然喜歡,哲學在我們生活中無所不在。哲學是世界觀的學問,也是方法論的學問,三言兩語無法講清,有人學了一輩子哲學也搞不清什麼是哲學?

一,簡單說下哲學的種類。哲學下轄如下幾個二級學科:

(一),馬克思主義哲學。

(二),中國哲學。

(三),西方哲學。

(四),科學技術哲學。

(五),倫理學。

(六),宗教學。

(七),美學。

(八),邏輯學。

(九),心理學。

二,學習哲學的好處。有好處,才有人喜歡,也是我們為什麼學習哲學的原因。

(一),哲學能幫助人學會思考。哲學追求的是大智慧,說白了是幫助人們在反覆思考中洞察世事。

(二),哲學能提高人的境界。在長期的思維訓練中,使人擁有正確的宏觀思維方式,對世界觀人生觀進行不斷矯正,提高人的總體文化素質。

哲學與生活密不可分,到處存在。例如,人們常說的"真、善、美"三個字。求真是科學技術哲學,求善是道德倫理學,求美是美學。在"衣、食、住、行”中不斷反思,在追求物質的同時,不斷提高自已的精神高度。生活中一個人,只有不斷學習哲學,提高自已哲學素養,才能培養出自已與眾不同的觀察視角和人生境界。





郵都老梁


哲學,是思維的制高點,是知道人生前路方向的明燈。如果可能的話,每個人都應該看一些哲學著作。

記得是高中的時候,家裡有馮友蘭先生的《中國哲學簡史》。讀的很迷茫,但堅持讀了下來。不懂裡面講的是什麼,但時不時心裡會想起他。

後來上大學了,在圖書館裡翻出了很多哲學類的書籍。有古希臘先賢的,也有德國人的。那個時候對我影響最大的是《查特拉斯圖特拉如是說》。尼采真的很瘋狂,讀他的書需要一顆強大的心臟。後來找到了黑格爾的《小邏輯》,商務印書館版,讀的死去活來,晦澀難懂。他說存在即合理,可能這也是這本書存在的全部意義。

再往後工作了,翻出了《道德經》,《莊子》……

轉了一圈兒,從唯心到樸素唯物主義,迴歸到順其自然。

哲學,裡面蘊含著世間萬物的至理。

如果你喜歡讀書的話,那麼你的閱讀目錄裡面絕對不能少了哲學類書籍。因為他可以指導你更好的閱讀。

現在手邊經常在讀的哲學書,是陽明公的《傳習錄》,和毛澤東先生的相關著作。



瑭瓷缸子


首先我覺得應該更正一下這個問題的措詞,“哲學”嚴格意義上來說,不能用喜不喜歡來描述,而應該是關注不關注。興趣使然可以去關注,否則就是不關注了。


那下一步我們就來聊聊為什麼要這樣說,剛才看到有一個網友評論裡面提到了哲學不如文學的問題,我覺得他這種觀點無可厚非,因為文學是大眾的,大眾的才是人文的。而哲學是小眾的,是不能很容易給人帶來愉悅的。

那為什麼我們還要去學習和研究哲學呢?在我們人生的成長過程裡,在生活的過程中,在不能從現有的知識領域找到答案的時候,思想自然就會落實到哲學的思考範圍內。


我喜歡哲學,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很多的時間會在遇到一些問題,不能有一個合理答案的情況時,自然而然就會去在心靈和思想的深處去找一些方向和疏導的方法。而哲學就是用各種方式去幫你對這些問題做出分析和解答。無論是唯心派還是唯物派,最終的目的都是通過一種辯證的方式來給出適合你的答案。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所知道的不同的宗教、各種的思想流派無一例外的在教導著人們對生命的思考和行為的指導方向。馬列主義的科學世界觀、佛教的博大深邃、道教的神秘、基督教、伊斯蘭教的智慧都各自從本國的國情、本民族的文化中去闡釋著道理和精神。指示著迷茫的人們在黑暗中前行。

哲學可能不會教你如何去快速提高生活質量,但是可以教你如何去提高精神的層次。這才是哲學的魅力。


詠哥的詠


如今,社會問題方方面面磨合,社會整體偏於理性,感性色彩越來越淡出人們的視野,而對於這種性情本質的追究以及極致的描述求索鮮有耳聞。除了個別哲學系的或者考研的大學僧而言,極少人會對哲學問題深究。甚至談論起來不知所云,滿頭霧水,如聽天書,其實哲學問題對於現實的脫節並不在於其理論的深奧晦澀,而在於其應用的缺乏,對於實際問題的解決,就如同工科思維一樣偏於實際,哲學則是在宏觀基礎上帶有歷史感性的客觀論述,它所提供的方法無非是理論色彩濃厚了點,但是總體方向確實符合歷史前進方向。

哲學與宗教,是理解和解釋人與世界關係兩種不同的世界觀,因此表現為它們的橫向關係。哲學和宗教都是人對自然界的依賴與掌握的雙向適應關係中的表現方式,但是卻是是兩種不同的表現方式。

人對自然界的依賴,又是通過人類對自然界的掌握來實現的,因此仍對自然界的依賴於掌握的雙向性關係,就構成了作為哲學設計觀的哲學和宗教的基本內容。宗教的本質特徵在對於神的信仰,當人們感到自然界意志的力量並不能掌握,而無法依賴時變為轉向對超自然的宗教事件的信仰和依賴。

與宗教不同,作為理論思維的哲學,在其歷史演變的過程中越來越理性的現實的理解,人對自然界的依賴與掌握的雙向關係,在馬克思主義哲學更是從現實的人及其歷史發展出發,來理解哲學。

哲學和宗教的文化價值來說,它們都是人類所創造的意義事件,都表現了人對生命意義的尋求。人創造宗教是希望從中藥中獲得存在的神聖的意義,然而,對於宗教來說,生活的意義來源於宗教的神聖一,這就意味著人把自己的本質力量異化,給了宗教的神聖形象示人還沒有獲得自己或再度上了自己的自我感覺和自我意識,消解掉宗教的神聖意義,這意味著生活本身不再具有神聖的意義,生活失落了,規範和裁判自己的最高根據標準和尺度。不能承受之重和不能承受之輕之間的矛盾,所以才需要哲學。

超越人在宗教世界中所承受的這種矛盾,就必須超越對人的生活意義的,單一的宗教理解,而人類的多種文化樣式所創建的豐富多彩的意義事件,人的意義,世界在同時在上,表現為人類把握世界方式的多樣性,人類文化形式的重要性,以及這種多樣性的統一性。

哲學作為人類把握世界的一種基本方式,他的獨特殊作用和獨特價值在於它是“意義”的“普照光”。時代生活是最的意義都是人類把握世界的全部方式創造出來的。然而,這種創造活動的結晶,生活實際的意義去上,經過三稜鏡的太陽光被這些不同的方式分解為赤橙黃綠青藍紫七色光芒,光反而失色了,哲學最大的生活價值,首先就在於它把人類以各種方式所創造的意義,聚焦照亮人的生活世界的普照光。

哲學與宗教的聯繫與區別:

聯繫:表現為哲學脫胎於宗教,其次,哲學和宗教作為意識形態都以抽象的方式表現的經濟基礎的要求,再次,從哲學和宗教的歷史演變進行來看,哲學不僅脫胎於宗教,曾經為宗教服務,並納入終覺之中,並且始終是到宗教的重大影響,哲學和宗教都是理解和解釋人和世界關係的世界觀。

區別:首先直接的表現哲學只是一種觀念的上層建築,只是一種意識形態,而宗教不僅是一種觀念的上層建築,而且是一種體質的上層建築,它不僅包括各種教條教規,一式構成要素,還包括各種機構和威信的宗教組織形式。其次,哲學和宗教以不同的方式發揮影響世界的功能,哲學主要是以抽象思維的邏輯力量來表現她對人和世界關係的理解,而宗教不僅通過抽象的理論,還藉助各種直觀的表現和藝術性的再現。最後,宗教是以“通俗邏輯”,而滲透和影響到社會各個階層,而作為理論思維的哲學者,需要自覺的學習,因而他的影響力總是受到人們的文化水平的制約。

哲學與宗教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宗教的本質是對神的信仰,而哲學的本質就在於它的批判性的理性思考。




湘潭市運動健康促進會


哲學,是拐點,是感性向理性的迴歸,是對事物發展規律與法則的深層次的認知與把握。

哲學,啟人深思,推動時代理性進步。

哲學,讓人更瞭解自己的世界,突破對世界認知的桎梏,更理性對待世界,對待生命的本質意義。

世界精彩,需要理性認知,把握它自身的規律與法則,哲學是對世界的高度概括,研究世界萬事萬物本來、本質及現在與未來,在時空間的隧道當中探究並進行未來的預測、把握與評估,可以降低風險,化解危機,可以指導尋覓前進的方向。

在清醒的認識世界生長化收藏當中,增強人的自信心,自我管理能力,更理性認識自我與世界,更能參透錯宗複雜的世界,跳出人類自身認知的缺陷,進入高層次的意識形態當中把握事物發展規律及其法則,更輕鬆面對世界、人、事等,不斷提升生活品質。

哲學,具有“巧奪”天機之功,主要看認知者自己是否能夠站的高與看的遠,是否能夠解放思想,放下來重新認知與提高,哲學概括的不斷進步與總結、前進與發展,人本質上也需要不斷打破原有認知更上一層樓。

讓我們吸收“哲學”精華,武裝自己,來更清晰的把控自己的發展方向,讓“哲學”成為我們成長的臂膀。


楊秀峰


哲學是體系化的理論,一般應包括哲學理論、哲學思想和哲學方法等,我們任何人,不管你願意不原因,有意識無意識都會運用到哲學,起碼是哲學的思維方式和方法,因此,有的人說自己不喜歡哲學,是認為哲學高高在上又艱澀難懂,水平能力把控不了這門學問只能放棄,所以,不喜歡的回答是合適的。還有的人認為研究哲學不僅燒腦,而且還沒用處,實用主義的態度看待哲學,自然的回答是不喜歡。


學文讀史


所謂的哲學,早在易經那裡就已經走到了盡頭,再走向前去就是通向深淵。要麼跳躍一一跳到另一個更高的層面,可那是哲學嗎?易經之後的道德經是思辯的哲學嗎?始作俑者胡適是荒唐的,還有另一個人的哲學史也是廢話四卷。至於論語之類,我寧願視為倫理學。而所謂的哲學家呢?不是我咒,再牛角尖式的哲學下去,那麼其出路就是一一瘋人院!


徐地本


哲學是什麼?

哲學是一門用於指導人類研究事物存在規律的學問。

什麼是哲學?

哲學是人類思想的產物,人類對事物思考的結果。

哲學猶如一面鏡子對人們活動的作用,讓我們能看到鏡像的同時也能看到本像。這麼有價值的東西怎麼會不被人喜歡?

哲學是人們實踐的方法論,給人的幫助就如人們吃飯時手裡的筷子給我們的幫助一樣實用。

不喜歡哲學的人可能只是自我意識還沒有被喚醒,也可能是認知事物的需求還沒達到要藉助哲學的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