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這次疫情,你就能看出山東的農業有多牛

面對嚴重的疫情,全國各界,紛紛捐錢捐物,出人出力。山東的表現似乎與眾不同,被稱為“悶聲做大事”,“給湖北一個家”。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山東捐的很多是人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如蔬菜等。這時候,很多人可能才發現,原來山東的農業這麼牛。確實,山東的農業,特別是種植業,強到出乎很多人的想象。


通過這次疫情,你就能看出山東的農業有多牛

壽光的蔬菜

這一次,引起反響最大的當數壽光農民率先捐助的350噸蔬菜。為什麼引起關注,甚至是爭議,大家可以查一查,不多說了。

這讓很多人知道壽光這個地方。

壽光只是一個縣,濰坊管轄的一個縣級市。


通過這次疫情,你就能看出山東的農業有多牛


上世紀80年代,這裡一位叫王樂義的村支書,發明了冬暖式蔬菜大棚,並推廣開來,讓北方人終於在冬天也能吃上除了白菜蘿蔔之外的蔬菜。袁隆平的雜交水稻讓中國人吃飽飯,王樂義的大棚則讓大半個中國的人冬天能吃上菜。

逐漸地,壽光就成了“中國菜都”,還被國務院命名為“中國蔬菜之鄉”。

為什麼這麼說?

到2017年,壽光的果蔬產量高達90億斤,14億中國人每人差不多能分到6斤半。

同時,壽光也是全國最大的蔬菜集散地和蔬菜種子交易地。

如今,壽光每天給武漢供應的果蔬達600噸左右。


通過這次疫情,你就能看出山東的農業有多牛

金鄉、蘭陵的大蒜

就在壽光蔬菜馳援武漢後2天,山東又向湖北無償捐了500噸大蒜。

捐這500噸大蒜的兩個縣分別叫蘭陵與金鄉,前者捐了200噸,後者捐了300噸。


通過這次疫情,你就能看出山東的農業有多牛

金鄉和蘭陵都有“大蒜之鄉”之稱。

大蒜進入中國2000多年 ,金鄉種植大蒜的歷史也已經有2000多年。整個縣,每年產的大蒜在80萬噸左右,出口到160多個國家和地區。早在1992年的首屆中國農業博覽會上,金鄉大蒜就獲得中國白皮大蒜類銀質獎。

金質獎是誰?沒有,所以這是目前全國白皮大蒜所獲得的最高獎項 。

蘭陵原來叫蒼山,也有1000多年的種植大蒜的歷史,1999年被命名“中國大蒜之鄉”。如今,每年大蒜的種植面積在30多萬畝以上。

金鄉大蒜和蒼山大蒜,都被批准為中國地理標誌產品。

滕州土豆

緊接著,山東一個叫滕州的地方,又向武漢無償捐贈了66噸土豆。

很多山東省外的人,對滕州應該不太熟悉,其是棗莊下轄的一個縣級市。無論是棗莊還是滕州,可能都沒有當地的臺兒莊有名,因為抗日戰爭時期曾爆發著名的臺兒莊戰役。

滕州是中國老牌百強縣,早在2000年,就被當時的農業部命名為“中國馬鈴薯之鄉”,如今滕州一個縣,每的土豆種植面積為65萬畝左右,產量超產超過200萬噸。


通過這次疫情,你就能看出山東的農業有多牛

山東農業有多牛?

山東這幾個縣,用自己最擅長種植的果蔬,馳援湖北。

其實,除了這幾個縣,山東青島、菏澤等地還捐助了大量的蔬菜。因此,有文章寫到此次山東援助湖北說用的標題類似:山東:武漢,我養你!

事實上,除了上面說的這些,山東還有很多XX之鄉,或者一種地名和產品名高度聯繫的水果或蔬菜。


通過這次疫情,你就能看出山東的農業有多牛

有人開玩笑說,把中國各個省市與外界隔絕,山東是最不慌的,有吃有喝,山東的糧食、蔬菜、水果很豐富,其實山東的養殖業也很發達,肉也沒問題,此外山東還產鹽,也就是說,山東與外界隔絕後,山東人吃喝等起碼的生存不成問題。同時,山東還產石油、煤炭等,人民生活和工業生產所需要的能源也沒問題。山東的製造業等各產業分佈也相當完備。

所以說,山東確實是一個人傑地靈的地方。

智慧農夫:專注智能溫室與無土栽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