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螺桿菌感染後需要分餐具嗎?

全科掃地僧


幽門螺桿菌是目前已知的唯一能在胃內存活的細菌,也是引起急慢性胃炎、消化不良、消化性潰瘍、胃癌等多種消化道疾病的病因。面對幽門螺桿菌,我們要正確認識,聽從專業醫生指導,進行規範化的防治。


幽門螺桿菌主要通過消化道傳播,所以一般家中有一人感染,其他家屬感染的可能性就會很大,同理,我們在外就餐時,如果有人感染了,他的唾液裡面就會存在有幽門螺桿菌,大家一起進餐時,如果不使用公筷,就可以通過唾液相互傳播。

所以,一旦感染了幽門螺桿菌,為了自己和家人,建議大家分餐具為宜,在外進餐也提倡使用公筷,以免交叉感染。同時,我們也要避免一些陋習,比如將飯嚼碎後喂小朋友,這是十分不衛生的行為。

雖然幽門螺桿菌感染率高,但我們也不必過於擔心,通過正規治療,常常可以達到根治目的。但相比治療而言,預防更加重要,希望大家正確認識,切勿偏聽偏信。





全科掃地僧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先和大家分享一個發生在陳醫生身邊的事情。

今年5月份,我們單位組織體檢,都是醫護人員嘛,體檢套餐就比較豐富了,從上到下,從裡到外幾乎都有涉及,然後每次體檢結果後,一個星期內門診裡多了很多自己人看病,比如有看肺結節的,尿酸高的。其中當屬消化內科最火爆,因為很多人都查出幽門螺旋桿菌感,隔壁科小王就是其中一個,HP(+),請看圖。


而我們知道幽門螺桿菌感染的一大途徑就是口-口,胃-口傳播!主要的過程是胃上皮細胞脫落的幽門螺桿菌可以存活在胃液中,而如果這時候你有胃病,那麼幽門螺桿菌就可以通過胃—食道反流可進入你的口腔,滯留在牙菌斑中,通過唾液傳染給其他人。也就是說你在吃飯夾菜的時候,如果剛好沾上有你幽門螺桿菌唾液,那麼別人就很有可能被感染上。所以,分餐還是很有必要的!

那麼家裡如果有人感染上幽門螺桿菌,我們該怎麼辦呢?

1. 分餐,用公筷。幽門螺桿菌的傳播特點決定了家裡必須分餐,不然很可能感染一家人。像陳醫生廣東人聚餐,就喜歡用公筷,這是和老外學的,我覺得挺好,乾淨衛生,最主要不易被傳染幽門螺桿菌。


2. 如有感染,一起檢查,積極治療。如果你感染了幽門螺桿菌並且有胃炎症狀,那麼一定要積極治療,因為有症狀的幽門螺桿菌陽性感染,傳染性比較強。而家裡人也要一起檢查一起治療,尤其是平時生活關係密切的夫妻,一定要一起檢查,積極治療,要不然治好了一個,另外一個又反過來感染剛治好的這個人。

3.嚴謹咀嚼餵養孩子。像中國奶奶最喜歡把食物在嘴裡咀嚼爛了再餵給孫子吃,這是很不好的習慣,這不是愛,這是害。有一項研究報道發現:咀嚼餵養比沒有咀嚼餵養的孩子發生幽門螺桿菌的危險要高出大概3倍!所以,為了孩子安全,我們拒絕咀嚼餵養!


醫學小偵探


分餐是可以有效防止幽門螺桿菌相互傳染的。

分餐之前,明確家庭成員是否有幽門螺桿菌感染,如果有首先需要服用對抗益生菌,增殖體內的對抗菌,其實也建議其他家庭成員都服用舒克幽益生菌,降低幽門螺桿菌的發病率。


如果家庭中有幼兒不建議主動去檢查幽門螺桿菌。

如果15歲以上的孩子以及家裡的成年人都可以去C13尿素呼氣試驗檢查或者碳14尿素呼氣試驗檢查。如果檢查有幽門螺桿菌感染,感染成員要根據是否有症狀等,是否是正規的進行四聯用藥,還是隻需要補充舒克幽益生菌。

藥物的療程為14天,會有不良反應,舒克幽益生菌需要服用45-90天,沒有副作用。


同時要和家裡沒有感染幽門螺桿菌的的成員做到餐具分離,就是分餐。

在外就餐的時候也建議儘量避免用公共餐具,儘量自己帶餐具,這是為了避免交叉感染。如果懷疑或者考慮同事有幽門螺桿菌感染,還是建議去醫院檢查,最好的方式就是儘量自己在家吃飯,避免在外就餐,聚餐的時候儘量餐具分離,日常多吃點舒克幽,增殖對抗菌株。


婷姐說健康


如果檢測有幽門螺桿菌感染是需要分開餐具,如果幽門螺桿菌感染根除治療後,還是可以一起吃飯的,但是,一般建議家庭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餐具,最好做到餐具分開,如個人的筷子、勺子、碗儘量分開。

1、幽門螺桿菌感染可以引起胃炎、消化道潰瘍等。這種細菌的發現,改變了對胃病的傳統觀念。

潰瘍病過去被認為是無酸無潰瘍,是胃酸分泌過多引起的。將研究發現引起潰瘍的主要原因是胃幽門螺桿菌感染。

這種細菌通常可以通過唾液傳染,最常見的就是密切接觸的人,通過口水傳染,尤其是中國人吃飯不分餐,大家一個盤子裡去夾菜,經唾液會發生傳染。

還見於吃被幽門螺桿菌汙染的水或者食物,以及聚餐的時候大家互相夾菜,沒有使用公筷,都有可能導致感染。

還有比如情侶之間接吻時候也有可能出現,還有母嬰傳播也可以導致感染。

還有糞口途徑,即幽門螺桿菌感染的病人,排出的大便內含有幽門螺桿菌,如果接觸其大便,或者病人沒有洗手,接觸後都有可能通過糞口途徑傳染。

所以,一般建議密切接觸的人都應到醫院檢查是否有細菌感染,確認後應根除細菌,而減少患胃病、胃癌的風險,做到早發現、早治療,避免交叉反覆感染。

2、其次,經過正規治療後,其根除率>90%,進行抗幽門螺旋桿菌治療的療程通常為7-14天,停止治療之後,通常在4周左右的時間進行一次複測,當複測為陰性時,通常認為本次根治獲得成功。

經過治療後,檢查為陰性後,是可以繼續在一起吃飯的。只要避免感染期和治療期間的一切接觸。

3、幽門螺旋桿菌是有一定傳染性,餐具消毒其實很簡單,用沸水煮一下就可以了,把餐具放入開水鍋內,大火燒開5分鐘就完全可以殺菌。也可以使用家用的餐具消毒櫃,把細菌殺滅,或者可以用84消毒液浸泡十分鐘左右也可以。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瞭解更多健康知識,關注小曉醫生。


小曉醫生


幽門螺桿菌是被醫學界認定引起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淋巴瘤、胃息肉及誘發胃癌的主要因素。


臨床觀察發現,幽門螺桿菌在正常人群中帶菌者超過一半以上,會通過共用餐具、水杯、接吻等方式傳播,這種“口—口”傳播方式雖然普通,但的確讓人們防不勝防。

患有胃潰瘍、慢性胃炎等胃部疾病合併幽門螺桿菌感染的人除了應用四聯或三聯療法治療外,還要注意以下生活細節,避免傳染給別人或再一次被別人傳染而誘發慢性胃炎、胃潰瘍等胃部疾病。

1.注意廚房衛生:對餐具定期消毒(煮沸或84消毒液寖泡);及時清理冰箱,處理冷藏時間超過兩天的熟食。

2.已知自己是幽門螺桿菌攜帶者,就要隔離用餐,勤洗手,聚餐時提倡分餐制,避免將幽門螺桿菌傳染給別人。

3.出現反覆發作的消化不良、上腹部不適、疼痛、噯氣、燒灼感等症狀時,要及時進行胃鏡、幽門螺桿菌檢測等相關檢查,一旦發現胃部疾病合併幽門螺桿菌感染,就要應用四聯或三聯療法合理正規治療,不要相信哪些吃一種什麼食物或保健品能清除幽門螺桿菌的神奇方法,哪些都是沒用地!

謝謝閱讀!


小克大夫


因為一件事情有很多方面,光說一個方面肯定是片面的,不完全正確的。

先說幽門螺旋桿菌。

在30年以前,人們認為(瞎猜):在胃裡的高酸環境下不可能有細菌生存,導致胃潰瘍的根本原因就是胃酸增多,編了很多胃酸增多的理由,找了很多對抗胃酸的藥物讓人們(瞎)吃!。

澳大利亞柏斯醫院的病理學家沃倫在病理標本里發現了彎彎曲曲的東西,猜可能是細菌的屍體,就和馬歇爾醫師共同合作,進行體外培養活菌。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經歷了34次失敗後的第35次終於成功了。切記:新發現不等於新出現的,幽門螺桿菌也許伴隨我們人類有幾億年了。

為了證明幽門螺桿菌是否可以導致胃炎和胃潰瘍,馬歇爾拿小白鼠和自己做實驗。證明的確可以導致胃潰瘍,並通過服用抗菌素治癒了。2005年他們倆人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

從那時候開始,幽門螺桿菌成了醫學界的焦點,成了“明星”,醫生們研究幽門螺桿菌的“熱潮”不知道有多瘋狂!尤其是關於幽門螺桿菌致癌的論文鋪天蓋地!(後來逐漸被頭腦清晰的人所否定)。那時我對那些觀點不太認可,寫一篇關於幽門螺桿菌的綜述論文,編輯的一句話:“現在幽門螺桿菌方面的文章過時了!前幾年才‘火’呢!”。從那以後,我再也沒有寫論文晉升的念頭。(我覺得學術問題不能跟風,也不能造假,客觀事實可不是這樣,而且很多醫學觀點都不正確的,包括很多《指南》都受商家利益的指導),所以我說醫學《指南》不斷地被修改,除了對疾病的認知錯誤或不全面正確外,主要還是被“利益(集團)”指引了。

這方面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刷牙,每天三次刷牙,受牙膏廠、牙刷廠利益的唆使!去問問那些宣傳的專家們,他們是這樣做的嗎?他們的牙齒好嗎?是否到80歲了,全部牙齒完好啊!哪個活到80多歲,仍然滿口好牙的專家出來介紹一下經驗尚有可信度。做牙的廣告的都是年輕的醫生,上電視講座的也是年輕的醫生,年老的都不敢出來說話!還包括“每年洗兩次牙”的說法更是坑人呢!後續我會專門寫關於這方面的文章!

接著說幽門螺桿菌,其實人們對它們的認知是非常膚淺的,它們伴隨著我們存在了多少年?能夠給人們帶來多少好處?多少害處,是好處大於害處呢,還是害處大於好處呢?說幽門螺桿菌可以導致胃炎,胃潰瘍,甚至胃癌,這句話不要理解成:只要有幽門螺桿菌就會得胃炎,胃潰瘍或胃癌;也不要理解成:所有的胃炎、胃潰瘍、胃癌全部是由於幽門螺桿菌導致的。也許,因為幽門螺桿菌感染引起的不足1%呢。而90%以上是飲食、藥物、精神、遺傳等諸多因素引起的呢?學術論文上的高比例,很難說不是編的或原因歸結錯誤呢!

再說,幽門螺桿菌究竟是怎麼個傳染途徑,肯定沒有完全搞清楚。不管怎樣,跑不出來源於體外,那就有如下兩種可能性:

1、 經過飲食進入胃;2、經過血液母嬰傳播進入胃。

第2種可能性基本不存在,因為只有部分病毒才可能經過血液母嬰傳播。應該能排除經過性傳播,也排除遺傳。

那麼第1種可能就再分為:a、經過共同進餐或唾液;b、經過食物或水。

如果是a,那麼可以推出如下的結論:所有有幽門螺桿菌感染的人口腔內,隨時會有幽門螺桿菌,那樣的話,只和家人分餐具或分餐是價值不大的,在別處進餐也要分餐具或分餐才行。

如果是b,經過食物和飲水傳播的,那麼有幽門螺桿菌的人腸道里也會有很多幽門螺桿菌(這還得需要科學家去證實,果真如此,那麼很多慢性腸炎,確切地說應該是腸道感染,也是因為幽門螺桿菌所致),或者腸道里沒有寄生幽門螺桿菌,都經過腸道跟隨著糞便排出體外後,再經過汙染的水果、蔬菜、水等方式傳播給他人。如果是這樣的話,只有不食生水或生食蔬菜、水果,或者只吃底洗乾淨的生的蔬菜、水果,喝無菌的水,即可避免被傳染。那麼與分餐具、分餐無關。

假設某些醫學論文不是瞎編的,是正確的:幽門螺桿菌感染有家庭聚集現象,說明b的可能性極小。那麼只有a了。這樣的話,分餐和分餐具,甚至不要嚼碎食物喂孩子就是必要的。假設論文說的結論是錯的,那應該b是對的,那麼只在家分餐和分餐具是不能預防被傳播的。

但願能看明白。


揭秘白髮第一人


俗話說:“一人感幽,全家遭殃”,說的就是家裡只要一人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如果生活、吃飯不注意的話,很可能會讓家裡其他人也感染。

幽門螺桿菌是世界上最常見的病原體之一,是引起消化性潰瘍和慢性活動性胃炎的罪魁禍首,也是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的胃癌第一致癌原。幽門螺桿菌的傳染力很強,可通過手、不潔食物、不潔餐具、糞便等途徑傳染,所以,日常飲食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預防感染。

此外,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家人,生活上也要特別注意。一般的臨床上建議忌菸、酒、咖啡及辛辣刺激的食物。這些物質可降低某些藥物的生物活性從而減低治療效果。含亞硝胺的醃製食品等也具有致癌作用,加上幽門螺桿菌陽性的作用,就會增加癌變的幾率。胃內PH值是影響因素,應儘量避免使用在酸性環境下容易失去抗菌活性的藥物。根除幽門螺桿菌一點要注意口腔衛生,無窗的衛生間要定期紫外線燈30分鐘以上時間殺菌消毒。


養生每日說


幽門螺桿菌感染和多種胃病(如胃炎、胃潰瘍甚至胃癌)的發生發展有關。對於有相關胃病的人群建議行幽門螺桿菌根治治療,為了避免相互感染及治療後復發,建議行分餐制。



幽門螺桿菌感染後需要分餐具嗎?

我國國人的幽門螺桿菌感染率較高(超過50%),常通過飲食、親密接觸等方式口口傳播,沒有症狀的人群並不需要進行治療,但有相關胃病的患者建議行幽門螺桿菌根除,一般行四種藥物(一種質子泵抑制劑+一種鉍劑+兩種抗生素)聯合治療,根除率可超過85%。



但根除後有些患者會復發,因為我國傳統的飲食方式是大鍋飯,碗筷常混用,導致幽門螺桿菌相互感染。分餐制是比較好的解決辦法,可以準備一個消毒櫃,每個人的餐具做好標記,每次用餐前先消毒碗筷,並且每個人用自己的,可以有效避免幽門螺桿菌傳播。



希望我的回答能給您帶來幫助!喜歡就點個贊吧!


汪醫生小課堂


對於已將查不出來幽門螺桿菌陽性的人,在家庭裡吃飯分餐還是有必要的。


這是因為幽門螺桿菌感染具有很強的傳染性,建議是最好是和家人分開使用碗筷以免交叉傳染。幽門螺桿菌通過唾液和碗筷接觸再傳播給一起吃飯的人,幽門螺桿菌的傳播途徑就是以這種方式迅速傳播的。所以在有幽門螺桿菌的家庭中我們建議全部補充對抗益生菌舒克幽,特別是是和家庭中有老人和兒童的。



幽門螺桿菌主要的傳播途徑就是通過唾液傳播的,很多的人感染後都沒有明顯的症狀,這就導致很多人不知道已經感染上了。

在和家人吃飯、朋友聚餐時,餐具上(碗筷)沾染了帶有幽門螺桿菌的唾液,進入到食物中,再被別人吃進去,如果這個人本身就有胃炎,或者這是一個有胃癌家族史,患癌的風險就會成倍增加。


最後我的建議是

不管有沒有幽門螺桿菌陽性感染,家庭之中能分餐還是儘量分餐,各吃各的,用各自的碗筷,實在分不開那就儘量做到使用公筷,儘量避免高危環境和行為。


生活營養師敏姐


幽門螺桿菌僅寄居於人類,人與人之間傳播是唯一傳播途徑,主要通過接觸、飲食和餐具等傳播。幽門螺桿菌非常頑固,人一旦受到感染,自愈率幾乎為零。

幽門螺桿菌的預防在我國是一個難題。我國幽門螺桿菌感染率為50%~60%,屬世界上高感染區。這主要與我國聚餐式生活習慣有關。家庭成員中有人感染時,其他成員很難避免。

要預防和根除幽門螺桿菌感染,必須切斷其傳播途徑,改變我國的聚餐式生活習慣。

查出幽門螺桿菌感染者,要及時治療,在幽門螺桿菌感染沒有得到根治之前,進行分餐很有必要,餐具要及時消毒,要注意廚房衛生和個人衛生,以免造成幽門螺桿菌在家庭成員中互相傳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