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沒有下水道的情況下怎麼改造農村廁所?有何案例值得分享?

土丫網


在咱們農村,很多地方都是沒有下水道的,那這樣的農村要怎麼樣改造旱廁呢?其實大多數農村都沒有排汙管道,但是大多數農村也淘汰了旱廁,這又是為什麼?大家都是怎麼做的?



其實很簡單,農村現在都是用化糞池,但是卻是不需要排放的化糞池。

在咱們農村,汙水無法排放的地方,都是採用紅磚所做的化糞池,當然這時候的化糞池嚴格意義上來說,不叫化糞池,只能叫做沉澱池,或者叫做收集池。

這種化糞池第三格是沒有做防滲漏處理的,而且還特意的砌的比較通透,為什麼呢?就是為了水能夠更好的滲透到土地裡面去。當然,有時候還得從這一格里面挑水澆地呢。


對於一個3~5口人的家庭,如果是採用這種方式的,一個1.5*3.0米的化糞池完全可以幾十年都不用排放。但是有個前提就是生活用水不能也往化糞池裡面去。

我十幾年前做房子的時候,因為當時也比較懶,化糞池只挖了1.5*2.0的坑,但是卻沒想到效果居然還不錯,到現在我都沒去清理過,而且從來也沒有發生過堵塞。所以說這種方法還是能經得起考驗的。

當然肯定有人會說這樣是對土地造成汙染,但是能夠排放出去就不汙染了嗎?那汙水又排去了哪裡?直接去了汙水處理場?更何況我們的土地本來就有淨化功能,所以大家大可不必擔心這個問題。

所以說,在農村沒有完善的汙水排放和處理系統,要想解決廁所改造問題,這是一個最好的辦法。省時省力,而且效果非常不錯,建議大家可以這樣嘗試一下。(圖片來自網絡)


農民也優雅


在沒有下水道的情況下怎麼改造農村廁所?有何案例值得分享?有人說,農村青山綠水景色優美。很多人,在城裡賺到錢,老了都想回農村養老,為的是那股舍不掉,忘不了的鄉愁。可是,在農村居住由於沒有汙水管網,造成廁所和廚房廢水排放問題。於是,就產生了自己建化糞池的需要。

1、自己建化糞池有哪些好處?

其實,之所以要自己建化糞池,純屬無奈之舉。因為,農村沒有汙水管網,各家各戶的汙水和廢水沒地方排放。只能自己建化糞池,要不然汙水橫流,除了汙染環境還會傳染疾病。所以,各家各戶建化糞池就成了一種選擇。甚至還產生了一個工種,在農村專門有人做這個行業。人家建房子,找他去建化糞池。而,平時沒有人建房子,他們就隔三差五的開抽糞車為各家各戶做抽糞的服務。

2、農村化糞池用磚石機構的好嗎?

其實,農村化糞池有很多種選擇。第一種也是最常見的,就是用水泥和磚頭建的。這種,一般建在地面以下。先挖個好地坑,一般大約2-5個平方不等。具體多大,要看你家裡的人口和化糞池周圍的地形地況。挖好以後就用水泥和磚石來砌起來,再在內牆用水泥抹好。再在上面加上蓋就可以了。上蓋一般從預製場購買,也可以自己用水泥預製。總而言之就是磚石機構的化糞池。

3、用塑料的行不行?

現在最流行的,也是省工省時的就是塑料的化糞池。這種化糞池是廠家已經做好的,你只要請挖機挖好地坑,再把化糞池埋進去接到排汙管就行了。這種省工省時,使用壽命20年沒問題,所以很受歡迎。由於結構廠家造就設計好了,又減少了施工過程中由於人為失誤而導致的機構缺陷,所以很多人都喜歡有這種。但,這種的不好處在於,塑料的耐壓力不夠,如果不小心在化糞池地面行車或堆放東西很可能壓塌了。

4、農村化糞池有沒有一勞永逸的解決方式?

其實,農村化糞池這個問題是比較頭疼的。原因就是農村沒有下水排水管網造成的。這些年看下來,很多城市周邊的農村開始逐漸接入城市的汙水管網,他們再也不用為化糞池而煩惱了。但是,大多數農村還是要自己建化糞池。每年還要一到兩次請人抽糞,抽一次要花費500元左右。每年這筆支出總數也超過1000元了。所以,有條件的村民最好是在城裡買房子進城居住。而,真要在農村居住化糞池這個比錢還是要掏的。


聚焦三農熱點說


在沒有下水道的情況下怎麼改造農村廁所?有何案例值得分享?

在農村,因地形的影響和制約,很多家庭建的化糞池都沒有出水口。這種情況特別是在幾年之前是比較常見的,在我們家鄉就經常有這樣的化糞池,雖然也留了一個出水口,但都堵死了,只是為了以後作一個考慮而已。那這樣的化糞池該如何修建呢?

其修建的步驟與其他化糞池也完全是一樣的。首先在離廁所不遠之處挖一個1.5米以上寬、約3米長、1.5~2米深的坑。再用磚或混凝土砌出一個三格化糞池的樣式出來。在農村,為了省工省時,大都是採用磚砌體化糞池,只要粉刷好了,與混凝土倒制的是沒什麼區別的,這可按個人的意願來定。再就是三格化糞池的大小比例,按容積來分是2:1:3。如3米長的化糞池,第一節寬1米,第二節0.5米,第三節是1.5米。這樣,只要第三節化糞池的存水深度達到1.5米,那就可存水1.5×1.5×1.5=3.375立方米。這樣的存水量在農村就可做到一兩個月才清理一次。

接下來,考慮的是廁所的設計。既然化糞池沒有排水通道,那麼家中的用水,如洗澡洗刷水、廚房用水的出口就得另外隔離開來。衛生間如與洗澡間建在一起,那衛生間就得比整個洗澡間地面高一小個臺階。不然家裡什麼用水都往化糞池排放,那可能就得三五幾天清理一次化糞池了。


最後就是化糞池上面蓋板的設計,因為沒有排水通道,所以在蓋板上面就得設計一個比較大的清理糞池的口子,最好有一個60釐米直徑以上的圓形清理口,這樣清理汙水才比較方便。(小之草,圖片來源於網上)


湘村小之草


你好,可以在廁所外面空地挖個兩米寬,三米長,兩米深的坑,然後四周像砌牆一樣用磚頭砌好,中間再砌兩道牆隔開,這樣就是三個池子了;第一個池子底部用水泥砂漿、水泥油批好,不讓滲,另外兩個池子只需壓實底部的泥就可以了,到時候水往土裡滲。池子之間都有個通口,到時候第一個裝滿了會流到第二個,第二個滿了流到第三個這樣。三個池子差不多砌好了,第一個池子接上從廁所通過來的排汙管,然後弄水泥板封好就可以了。為方便多年以後可能要抽出池裡的雜物,做的水泥板蓋上可以預留個口,平時用蓋子蓋緊就行。我們這邊就是這麼做的哦。




鄉居小菜


為了改變農村面貌,國家政府對農村的廚房和廁所進行適當補貼改造,每個農村家庭也都希望能有一個乾淨衛生的廁所,於是各地農村人都紛紛藉此機會想把自己家的廁所改造改造,那麼,農村廁所改造最大的問題也來了,就是農村基本上都是沒有專門統一下水管道,所以改造廁所的排水問題卻成了改造戶頭疼的事,現在我在農村也正在給農戶改造廚房和廁所,在這裡就給大家介紹一下農村改造廁所怎樣排水。



廁所改造,化糞池是必須要做的,在沒有統一下水道排水的,化糞池能做大就儘量做大一點,這樣一個家庭三四口人可以用好幾年不用擔心有多少水排出。

當然,化糞池的出水口也必須要留有,如果農戶的化糞池離自己家菜園比較近而且有落差的話,最好是在出水口接一條管子過去(至少不小於五公分口徑),讓化糞池的排水通過水管排入菜地,如果沒有這個條件,只能在化糞池出水口處再挖一個小坑儲水,然後滿了就人工挑出去澆菜地果樹。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現在農村改造的廁所,多數是連同洗澡間一起,洗澡水和廁所一定要分開,讓蹲便器高於洗澡處,不能讓洗澡水流進化糞池,化糞池進了洗澡水,一個是會影響化糞池的化糞效果,也會導致化糞池滿的太快和有過多的水排出了,洗澡水可以排進屋旁的排水溝裡,這點是尤其重要的,必須要這樣做。


為了能有一個乾淨舒適的居住處所,廁所改造是必然的,對於農戶房屋條件不同,也不能一概而論,要根據自己房屋的實際情況來建造化糞池,動動腦子,那麼排水問題就應該不是問題了的,如果我能瞭解你的住所情況的話,我可以為你安排一下也無妨。


農村多事哥


我是農業領域的優質作者,關於農業的問題可以多多和我交流。

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不斷提高,農村人們的收入也在不斷地增加著,更多的想要追求物質生活也不為過。

然而想要把農村的廁所進行改造,是現在很多人想要做的。我們家在零幾年的時候蓋了小樓,還有了獨立的衛生間。是很多人都覺得,農村沒有下水道,該怎麼改造廁所呢?農村的土地都是非常廣闊的,然而人口也不是很多,山區的人口更是少的可憐。要是再每一個地方都安裝上下水道,想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麼到底該怎麼辦呢?

首先我們來看看對於糞池的修建吧。農村的很多人在上廁所的時候都採用這樣的方式,在建造衛生間之後,我們可以在建造一個糞池。不要用土的,這樣很容易就會滲漏出來,我們要用水泥給他鋪滿,這樣才是最保險的。糞池裡面的東西我們可以當作農家肥來用。當家裡種了蔬菜的話,我們可以用他們來施肥。

還有就是能夠移動的糞池。這種糞池是移動的,但是同樣也是密封的,在一般情況下我們不會聞到它的氣味。然後會有專門收集的人,做成農家肥,這樣一來不僅能夠保護環境還能夠廢物利用。所以在農村想要改造廁所,自己挖一個糞池或者準備一個糞池是比較好的一個辦法。


歡迎評論區發表自己不同的觀點哦~


農村土豆妹


因為在農村這個區域哈,現在很多地方是沒有下水道的,那沒有下水道的情況下能改造農村的廁所,事實上有些因素是可以借鑑的。

像安徽很多地方,推廣的叫做:是一種叫做一體化預埋式廁所。

怎麼樣操作呢?

就說你沒有下水道的情況下。

一,固定位置挖坑

只要在你們家的廁所的下面在下面挖一個直徑兩米的坑或者是在廁所位置的旁邊位置,挖一個直徑2你的大坑。

二,塑料糞池預埋

將這個預製好的塑料製成的這種預埋式的這種廁所,把它放在這個下面就OK了。

三,安裝下水管,吸糞管,

他這個下面還有一些管子,他這個管子呢,可以讓你人的家庭的層面這些排洩物能夠直接弄到這個這個罐子裡面來這個塑料的罐子裡面來,同時它還有一個口,能夠讓你把所有的裡面的排洩物把他清理走,清理乾淨。

整個過程簡單,安裝簡單,維護簡單,就是挖坑需要時間,其他的難度極低,非常適合農村地區,沒有下水道的地方改造使用,也是安徽新農村建設的樣板項目。



本文原創於《三農創業坑》,三農創業活下去,是第一位,活不下去,別談夢想和情懷了,

小故事,大教訓,少走彎路,不掉進坑裡,是我們的初衷。

親愛的三農回鄉創業的朋友們,是否能給你提供一些幫助,如果能給你一些幫助,給一個點贊吧,

如果覺得能夠幫助到身邊的朋友,就轉發給他哦,這也就是《三農創業坑》的最初出發點,本文章原創,請監督版權,謝謝!


饅想你


在沒有下水道的情況下怎麼改造農村廁所?有何案例值得分享?

隨著農村的發展和我們農民生活水平及收入的提高,不少農民開始追求更高的物質生活享受,農村廁所改造就是其中一項重要的措施。我們家是在二零零九年開始修建一棟三層四間小樓的,這個時候也順道修建新廁所也就是衛生間。廁所的位置也從外面移動到房屋裡面,既方便又衛生。

題主所說的沒有下水道的問題,在農村廁所修建中是普遍存在的,因為農村地廣人稀且地形地勢複雜,不可能在每個地方都修建下水道。特別是在山區農村,甚至有些地方連廁所都還沒有改造完成。我們家其實也面臨過題主所說的這種情況,我想結合自身及同村其他人的做法,說一說自己的建議。

  • 化糞池的修建

這是我們村子裡大部分人所採用的方式,在修建衛生間後,再修建一個化糞池。化糞池其實就是一個十多立方米的池子,池裡面用水泥抹平,不會向外面滲出。除了修建池子外,還要在上面修建一個大蓋子或者三個小蓋子,我們家修得是三個小蓋子,這樣利用糞便做農家肥時比較方便。

化糞池一般修建在房屋左邊(我們這邊),先在池子上方鋪上一層塑料薄膜,然後用蓋子把塑料薄膜壓住。這樣化糞池裡的味道就不會傳出來。因為我們這邊四季都會種植時令性蔬菜,所以一年四季都需要使用化糞池內的各類物質,用專門淋糞的桶裝滿糞水後即可淋,而幹物質則需要經過處理後才能使用

在我們這邊之所以廣大農民用化糞池的方式來處理糞便,最為重要的目的就是將其堆熟做成農家肥,然後用農家肥管理菜園,種植出純正味道的農家蔬菜。所以對於我們這邊的農村農民來說,化糞池是土地種植生產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

  • 移動式的裝糞池

這個是我在那些喚作“新農村”的地方所見到的一種新的處理方式。人們在修建衛生間的時候,也會安裝一種名為裝糞池的東西。這個物品不是固定在地面的,它和化糞池一樣是密封的,但是可以通過吊車等方式吊走。這是針對那些沒有土地種植的農村地區專門設計的一種,可以很好的處理糞便。

相關部門安排專門的人員下鄉收集裝糞池,然後把它拖到專門的地方進行處理。或者直接在土地下掩埋,或者將其堆熟做成農家肥,有技術的甚至可以做成有機肥銷售出去再賺一筆。當然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將人畜糞便進行集中化的處理,對農村環境的乾淨衛生起到一定的輔導作用。

當然這種方式目前應用的範圍較小,因為大部分農民家庭自家都種地,他們本身就有著利用糞便方式,自然也就不會修建所謂的裝糞池,把天然的肥料送給別人。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農村的生活環境雖然比不上城市,但是農村農民有著最為淳樸的智慧,他們往往能夠在花費極小的成本下,解決一個大問題。所以說,我們應該為農民點贊。


愛茶者九號


您好,我是三農領域的優質作者,如果有任何關於三農、農村和農村生活趣事方面的問題,歡迎和我多多交流。

像是在當下的農村,其實確實有很多的農村也是面臨著整改廁所的現實情況,但是在整改的過程當中是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或者是經歷的。原因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其一,在農村生活的朋友,其實和之前相比較,也是一種化廢物重新利用的一種情況,但是也是有很多的農民朋友確實也是有很多不同意整改的情況,因為政策的影響,他們也是不得不進行整改。

其二,像是他們之前的農村廁所,因為確實在廁所方面的建設其實也是不一的,所以這樣在管理的時候,是不方便的,但是經過這樣的改造農村廁所的情況,還是很方便農民朋友進行管理的。

最後,除此之外,如果是沒有下水道的情況下,其實是可以安裝上化糞池的,這樣能夠使得農村的廁所有這樣一個統一的規模,同時如果是在自家的院子外面如果是再裝備一個專門的糞池,也是有一些農民朋友是用來製作農家肥的,但是如果是使用的情況下,還是應該處理之後才可以正常使用的。並且在當下的農村的廁所整改,其實也是在一定的時間之內,也是有專門的人來進行管理的,因此對於農民朋友來說其實也是稱得上是一件好事的。


以上是我對於農村這一問題的回答,歡迎評論區發表自己不同的觀點哦


姑蘇城南


農村廁所本來就是與城市廁所之間有很多不同,因為城市有下水道排水排汙渠道等,城市也有無害化處理,而農村廁所並沒有這樣的潛在設施條件。

農村戶廁規範中,改造農村化糞池的實際主要方向應用實則也將在多個方向上帶給每一個人不同的真切感受。下水道排放,政策給每家每戶都援建了下水道,不過和城市不一樣,下水道的另一頭並不是汙水處理廠,也不是經過處理通向河流,而是有兩種流向。在農村,我們排放汙水並不用下水道,甚至不排放汙水,那汙水都去哪裡?或許你想問的是糞便怎麼排掉,因為在城市便池的管道也叫下水道,或者有時候下水道特指便池的管道。

在農村,便池是單獨分開來的,總不能跟著上面所說的管道排到街道上吧?在大多數農村家庭,廁所,就是建立在一個巨大的水泥坑上。那滿了怎麼辦呢?我們會有專門的“糞勺”放在院子裡或者房屋外面的“糞堆”上(糞堆,把糞便推在一起,用以施肥),此外,還有專門的“掏糞車”。

所以呢,在農村離“大坑”比較近的,下水道直接接通廚房和洗澡間,就用下水道比較多,離“大坑”比較遠的,也很少用下水道,基本家裡的院子就能吸收和蒸發了,下水道多是排雨水。

雖然現在農村的經濟也是越來越好了,但是多數農村,最主流也是最經濟的方法就是先進行收集,集中在一個汙水井或者汙水池裡面。等過了一定的時間,在合適的時候就用那種裝水車一樣的車子拉到大田中當做肥料。當然了,好一點的農村還有更加經濟的做法就是做沼氣池,然後把汙水(衛生間的汙水就主要是糞水)的廢渣繼續倒到大田中去。

現在農村改廁是能給老百姓帶來實惠的好事,或許是管理者沒有考慮到地域的差別,也或許是施工者沒有保證工程質量,導致廁改進行的並不順利。各地農村的情況又很不一樣,廁所改造要因地制宜,切合實際,把好事辦好,而不是脫離實際,表面是風光了,但實質是勞民傷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