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無敗績的戰神吳起:死後七十餘貴族為他殉葬,更有一縣以他命名

歷史的長河中不少有能征善戰的將軍勇士,但能被稱為戰神的人更是寥寥無幾,所謂戰神泛指人類歷史進程中,

一些古代歷史或者神話故事中掌管軍事戰爭的英雄人物。

從無敗績的戰神吳起:死後七十餘貴族為他殉葬,更有一縣以他命名


像我們所熟知的西楚霸王項羽,戰無不勝卻自刎於烏江;一人獨殺四十萬趙國降卒的著名戰國軍事家白起,萬千功績落得個自刎的下場;還有西漢名將霍去病,英勇善戰卻落得個英年早逝。可我們今天所提及到的戰神卻是實實在在的在歷史中出現的人物,此人之名我們也耳熟能詳,此人名為吳起。

吳起前期

吳起是戰國時期政治家,軍事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吳起從小生活在一個富足的家庭,像大多數埋頭苦讀的書生一樣,每日頭懸梁錐刺股地勤奮學習,只求有朝一日金榜題名,獲得個一官半職,安穩地過著一生。

從無敗績的戰神吳起:死後七十餘貴族為他殉葬,更有一縣以他命名


可事事並不順人意,仕途的道路並沒有吳起想象中的那麼容易,總是磕磕碰碰,為了達成自己的心願,吳起不得不花錢尋找門路,花的錢越來越多,以至於傾家蕩產都沒有個獲得一官半職,再加上鄰里鄉親的諷刺和嘲笑,吳起心裡十分惱火,一氣之下便殺了誹謗他的三十多個人,由於身負殺人之罪,他不得不想辦法脫逃。

吳起在與母親訣別時,他咬著自己的臂膀對母親說到:“起不為卿相,不復入衛。”就這樣,吳起逃離了自己的國家。他投在了曾申門下學習儒家之術,學習了沒一段時日,可偏偏這個時候吳起的母親因病去世了,按照儒家的一貫思想,吳起應該回家奔喪為母親守孝,可吳起並沒有回家盡孝,曾申得知此事之後,他們認為吳起沒有遵守儒家思想盡孝道,覺得此人不適合學習儒家之術,便與吳起斷絕了師生關係。

從無敗績的戰神吳起:死後七十餘貴族為他殉葬,更有一縣以他命名


一波三折的遭遇

被逐出師門的吳起又開始了四處奔波的生活,最終他放棄了儒學,開始悉心攻讀兵法,公元前412年,齊桓公發兵準備攻打魯國,魯國想起有吳起這一號人,想借著這個機會重用他,可鑑於吳起的妻子是齊國人,魯國還是心存疑慮的,怕吳起因為自己妻子是齊國人的緣故會心慈手軟,雖然吳起態度看上去是十分堅定的,但這個也涉及到國家的威信與利益,魯國還是一再遲疑是否重用吳起。

吳起一心想著功成名就,幹出一番大事,於是他狠心殺掉了自己的妻子,以殺妻來表自己的忠心,吳起做出瞭如此大的犧牲,可最終這場戰爭還是以失敗告終了。面對戰爭的失敗,魯國對吳起越發的不信任,覺得是吳起從中作梗導致的,立馬就免去了吳起的官職,一系列的碰壁,不得已之下吳起離開魯國投奔魏國。

從無敗績的戰神吳起:死後七十餘貴族為他殉葬,更有一縣以他命名


無敗績的戰神

魏國在當時正處於鼎盛時期,是天下最強的國家,魏文侯啟用的是李悝變法,廣招賢才,看到吳起前來投奔很是歡喜,便開始重用吳起。

吳起帶著士兵英勇征戰,秦軍被打的七零八落,退守至洛水,為了抵禦吳起再次出擊,秦軍不得不沿河修建防禦工事來防守。藉著兩國相互僵持的時期,吳起不斷嚴格要求士兵,使得每個士兵都練就一身好本領,後來秦國河西地區全被吳起給討伐徵為本國國土,建起了西河郡,吳起如願地獲得了一官半職,當起了太守。

由於吳起自身也是個有智慧並且能徵能戰之人,組建了魏武卒,魏武卒這個名字當時可是讓眾多國家聞風喪膽的一支軍隊,吳起帶著士兵每日不知疲憊的操練,魏武卒的士兵個個強壯英勇善戰,再後來因為魏武卒陰晉之戰以五萬士兵大破五十萬秦軍,吳起和魏武卒的名聲更是名揚天下了。眾人給予吳起“戰神”之稱謂,吳起已經做到沒有敗績的記錄。

從無敗績的戰神吳起:死後七十餘貴族為他殉葬,更有一縣以他命名


可好景不長,魏文侯去世,隨之繼位的是魏武侯,魏武侯生性多疑,任用的是齊國人田文,對吳起沒有再重用,吳起在魏國的地位越發的卑微,吳起也為了保住自己性命,他連夜投奔楚國。在楚悼王的大力支持下,吳起在楚國推行了變法,變法之後的楚國變得無比強大,吳起帶兵不斷南征北戰擴張領土,楚國那個時期國力空前強盛。

死後七十餘貴族為他殉葬,如今一縣以他名字命名

雖說吳起推崇的變法為國家帶來了很多成就,但是與此同時也觸動了楚國很多王權貴族的利益,王權貴族都在暗地裡謀劃如何對付吳起,終於這場密謀已久的陰謀在楚悼王去世不久便爆發了。

從無敗績的戰神吳起:死後七十餘貴族為他殉葬,更有一縣以他命名


楚國貴族發動兵變攻打吳起,便召集弓箭手去射殺吳起,吳起當時正在祭拜楚悼王,看見形式不對,便趴在了楚悼王的遺體上想借此逃過一劫,因為吳起知道楚國法律明確規定傷害君王遺體屬於重罪,他大喊:“群臣叛亂,謀害我王”,但是亂箭如雨點一般射向了吳起還有楚悼王的遺體,吳起倒地而亡,這一代戰神,便在這樣的情況下被了結了生命。

太子繼位之後,便把射殺吳起還有射中楚悼王遺體的人全部處死,受牽連的人數高達七十餘人,雖然戰神是在王權貴族叛亂中死去的,但這些兇手也全部為他陪葬了。

談起吳起,從小就立志學習,可見他是個好學之人;還有他殺妻為表忠心,可見他是個殘忍之人;還有他之後的無數戰績和變法的謀略,可見他是個足智多謀聰明之人,可他這一生都在追逐名利的道路上未曾停留過步伐,但另一方面吳起的軍事以及政治才能確實是無人能及的,他將畢生所學都注入了《吳子兵法》中,

也為中國古代兵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從無敗績的戰神吳起:死後七十餘貴族為他殉葬,更有一縣以他命名


自吳起死後,唐朝開元年間,唐玄宗立武廟,吳起被列入“武廟十哲”;宋朝年間,按照慣例為吳起設廟;到了清朝年間,人們為了紀念吳起的軍事才能及謀略,在靖邊縣建立了用吳起名字取的一個“吳起鎮”;近代,政府在延安地區設立了“吳起縣”,那裡有吳起名字的“吳起廣場”

,廣場上還樹立著吳起的雕像,供後人紀念這位能征善戰的戰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