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中國古代第一天才軍事將領是誰?為什麼?

懷疑探索者


筆者認為李靖足可稱之為中國古代的第一天才軍事將領。雖然李靖在大眾的認知裡並不非常出名,但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無與倫比的軍事實力,使得他的作戰往往看起來非常輕鬆,打得對手如土雞瓦狗般,這就襯托不出他的實力了。但他的幾個主要功績平蕭銑、撫嶺南、定輔公佑、滅東突厥、徵吐谷渾,每一件都是威震天下的大功績。筆者在這裡截取兩個李靖的經典戰役進行講解。

武德三年(620),李淵派李孝恭進攻蕭銑的,同年李靖向李淵上表提出了攻打蕭銑的若干策略。而且實際上李淵也知曉李孝恭並不具備獨擋一面的能力,於是李淵讓李靖來輔佐他,授行軍總管職位,實際上是將三軍統帥權交給了他,李靖因此獲得了一展身手的好機會。

當時正值三峽長江汛期,蕭銑軍因江水暴漲而放鬆警惕,誰曾想李靖反其道而行之,大膽出擊,以迅雷之勢順流東進,攻破荊門,直逼夷陵。在李孝恭被悍將文士弘殺得大敗時,李靖見文士弘軍露出破綻,抓住機會揮師進攻,大破敵軍,斬殺近萬人,反敗為勝。隨後又將繳獲的戰艦棄於江中迷惑敵人,使得唐軍最終輕鬆攻陷江陵城。此役之中,李靖卓越的軍事才能得以充分顯現,他善於攻其不備、出奇制勝,且用兵詭譎,又總能把握戰機,使人難以捉摸。戰後,李靖被拜為上柱國,封爵永康縣公。

貞觀三年(627),唐朝決定反擊突厥以雪渭水之盟之恥,李靖當之無愧的成為了三軍主帥。次年四月,李靖率三千精銳騎兵夜襲定康,攻敵不備大破突厥。此戰,李靖勝利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戰術思想卓越,深知兵貴神速的道理,二是膽略過人,敢於孤軍深入,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頡利可汗驚恐於這隻騎兵的強大戰鬥力,甚至誤以為唐軍已傾國出兵。

定襄之後,頡利可汗倉皇向陰山而逃,又在白道被截遭遇大敗,於是退守鐵山,妄圖請降求和。但李靖知道這不過是緩兵之計,如果錯此良機將會放虎歸山。於是快馬加鞭,僅率領一萬精騎度過陰山,趁受降的使節到達突厥營帳,敵軍放鬆警惕之時率眾衝鋒,斬首萬餘,俘虜無數。

頡利連夜奔逃,最終在蘇尼失被生擒,與蘇尼失國一眾投降。至此強大的東突厥汗國徹底滅亡,從陰山到大漠盡歸大唐。李靖作戰如行雲流水,深諳用兵之道,又對戰局敏感,善於把握時機,不拘小節。且從不拖泥帶水猶豫不決,總是在片刻間就能制定最有利的戰術,以少勝多。同時李靖治兵有方,部隊部署周密,進退調度皆有章法。在戰略上富有遠見,總能料敵於先,將對手玩弄於股掌之間。

筆者稱李靖為中國古代第一天才軍事將領,不僅僅是因為他遠超同時代其他人的天才軍事能力,同時也因他為大唐王朝培養了眾多軍事能力卓越,且帶有自己獨特用兵色彩的優秀將領。大唐帝國之所以能打遍周圍大大小小的國家,使之臣服、歸順,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李靖及受到他影響的這一大批軍事將領,在其中起了極大的作用。


鄧海春


我認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天才的軍事將領是彭德懷元帥。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後,蘇聯領導人斯大林評論彭總,是天才的軍事家。



彭德懷同志(1898-1974)湖南省湘潭縣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始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解放軍元帥。

彭德懷同志是平江起義的領導人,中國工農紅軍第三軍團的軍團長。

彭德懷同志參加過中央紅軍反“圍剿”鬥爭,參加過二萬五千里長徵,是一個驍勇善戰,威震敵膽的紅軍將領。


毛澤東同志曾經寫詩一首,讚揚彭德懷:

山高路遠坑深,大軍縱橫馳奔。

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



陝北紅軍改編為八路軍後,彭德懷同志任副總司令。由於總司令朱德回延安黨中央工作,所以彭德懷同志實際上是華北八路軍的最高指揮官。美國軍界、政界評選二戰優秀軍事家,彭德懷同志名列第一。彭德懷同志為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殫精竭慮,嘔心瀝血,出生入死,百折不撓。



人民解放戰爭期間,彭德懷同志是第一野戰軍司令員兼政委 。他和他的戰友,浴血奮戰,先後打敗胡宗南、閻錫山、馬步芳集團,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建立了不朽的功勳。

抗美援朝期間,彭德懷同志是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兼政委,率領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與“聯合國軍”作戰,五戰五勝。連美國人也開始研究彭德懷,哪裡冒出來的中共軍隊領導人?


抗美援朝的偉大勝利,是中國人民、中共中央、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光榮。1953年,彭德懷同志代表中國政府在(朝鮮停戰協議)上簽字。美國克拉克上將後來回憶說:“我是美國曆史上第一個在沒有取得勝利的協議上簽字的將軍。”彭德懷同志則高興的說:“西方國家在東方海岸線架起大炮,就可以侵略一個國家的歷史一去不復返了 。”

1955年,彭德懷同志被中央軍委授予元帥軍銜,他是我國十大元帥之一,排名在朱德之下,列第二位。1989年,中共中央決定,彭德懷元帥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家有30多人,彭德懷名列前茅。

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彭德懷元帥永垂不朽!


標準的70後


中國歷史上的天才軍事將領可以有很多人,但如果以軍事鬥爭中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為標杆,筆者認為是三國時代的官渡之戰的指揮官,南北朝時代淝水之戰的指揮官,北伐戰爭中葉挻獨立團的指揮官,解放戰爭時期的淮海戰役的指揮官。

上述指揮官中如果以殲敵規模,戰場態勢,對政局影響諸因素綜合考慮,應該以淮海戰役指揮官排名第一比較合理。淮海戰役是在濟南戰役結束後不久秘密運動軍隊展開的,為了讓敵人以為華東野戰軍主力還在山東,宣傳工作做得十分到位。淮海戰役有三大戰役:圍殲黃伯韜兵團戰役,圍殲黃維兵團戰役,圍殲杜聿明集團戰役。

在觀察戰場態勢時,華東野戰軍指揮官發現敵軍正在向徐州方向集中,遂以高速運動手段分割黃伯韜兵團,並以相應兵力組成阻援集團和打援集團,用短時間殲滅黃伯韜兵團十萬人後,在中原野戰軍咬住黃維兵團後再由華東野戰軍派五個縱隊加入圍攻黃維兵團十二萬人,在徐州的杜聿明集團三十萬人陷於戰場孤立後突然放棄徐州撤走時派出追擊部隊。由於杜聿明集團運動過程中又被命令轉方向解救黃維兵團,終於又被華東野戰軍截住而動彈不得,在中原野戰軍和華東野戰軍軍集中火力殲滅黃維點團後,大約六十萬人就把杜聿明集團團圍住,最後該集團在政治攻勢和軍事打擊下瓦解,在淮海戰役三個階段中,解放軍部隊調動速度都十分迅速,都形成兩倍以上兵力圍著敵人進行攻擊的態勢,都釆用政治攻勢和軍事打擊的有機結合,終於有總兵力六十萬人打敗八十萬人的戰果。

根據上述分析,筆者認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天才軍事將領是粟裕大將。


大偉140797056


雷雨歷史,

解讀歷史,滋潤生活(不妨點個關注,謝謝)

說到第一天才軍事將領,我認為非朱德將軍莫屬,今天我們來簡單聊聊朱德將軍:

朱德,四川儀隴人,1886年12月1日出生,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主要締造者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元帥,是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

在新民主主義時期

他先後擔任中國工農紅軍總司令,八路軍總司令,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為中華民族獨立和解放,為建立人民當家做主的新中國做出了重要貢獻。

全面抗日戰爭時期

朱德同志寫下"與日寇決一死戰,復我河山,保我民族,保衛國家,是我天職!"親率八路軍東渡黃河,開赴華北抗日前線。

解放戰爭時期

朱德參與制定"向北發展,向南防禦"等一系列重大戰略決策,指揮解放軍軍民的全面進攻和重點進攻,取得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的勝利,徹底打敗國民黨反動派。

近70年的革命生涯中,為中國革命成功,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立下了豐功偉績。


見證時間的力量


中國歷史上排名第一的天才將領,當屬人民解放軍的粟裕大將。

粟裕大將,是有公認的元帥才能元帥戰功的,後來人把他和十大元帥中的彭德懷,林彪,徐向前,劉伯承並稱為我軍的五虎上將。

粟裕這個人,個子不高,話也不多,看起來是一個很靦腆的人,但是一到戰場上,就立刻如戰神附體,奇謀妙計不斷,每每都能出奇制勝。弱勢時他能以少勝多,強勢時能夠碾壓對手,妥妥的戰神一枚。

粟裕沒有上過軍校,只是在葉挺的教導團呆過。所以葉挺將軍可能是粟裕軍事才能的啟蒙老師。粟裕出身貧寒又不是黃埔畢業,在當時全憑自己的勇猛殺出一條血路,從大革命時期的普通一兵南昌起義的一個班長,一直做到獨當一面的紅軍師長,全靠自己的勇猛殺敵。

你可以想象出革命軍隊中有這樣一個精瘦矮小的小夥子,每次打仗都衝鋒在前,別人打槍沒他準,跑步沒他快,自然這樣的人在軍中威信就高,升職也快。

粟裕在紅軍時期最厲害的戰績是5個人俘虜100多人。國軍潰敗而逃,粟裕排長率軍追趕,結果戰友們跑步都累趴下了,只有4個人跟著粟裕追到敵人。粟裕急中生智,2個人在山頭假裝指揮隊伍合圍,3個人包抄敵人,竟然把100多人都俘虜了。

粟裕指揮過的最令人稱奇的戰役有兩次,一次是孟良崮戰役,一次是淮海戰役。孟良崮戰役全殲御林軍整編74師,淮海戰役全殲新六軍,第五軍,第十八軍。國民黨五大主力有4個被粟裕滅掉,只有新一軍在東北戰場上被林彪的東北野戰軍“旋風部隊”十縱打垮。

粟裕打仗,其實秘訣有一條“一力降十會”!用絕對的優勢兵力和優勢火力碾壓對手!客官要問了,粟裕在蘇北豫東等地,從來都沒用優勢兵力,如何碾壓對手?

事實上,解放軍的兵力雖然總數不如國軍,但是解放軍團結一心,在粟裕指揮下如臂使指指哪打哪。在孟良崮戰役中,華東野戰軍兵力27萬,國民黨軍隊45萬,總體來看,國民黨軍隊優勢明顯

但是按照粟裕的安排,第1、第4、第6、第8、第9縱隊擔任割裂圍殲整74師的任務,以第2、第3、第7、第10 縱隊擔任阻援任務的命令。也就是說,華野集中了14萬大軍圍攻落單的3.3萬兵力的74師。難怪張靈甫死守孟良崮2天就被攻佔,這樣的兵力差距絕不是張靈甫這樣的草包能夠抵抗得了的。

換一個角度來說,粟裕將軍的勝利是人民的勝利,只有在人民的支持下,在毛主席的領導下,人民軍隊才能取得這樣輝煌的戰績。


歷史知事


那一定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冉閔大帝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蘇軾和辛棄疾都感慨過英雄的不在。但他們不知道的是,在歷史的長河中,有一位功名赫赫被世人遺忘的民族英雄——冉閔!

冉閔年少時聰慧過人,後趙君主石虎很器重他,把他當成自己的親孫子撫養。

冉閔成年後,身高八尺,驍勇善戰,勇猛無比,有深謀遠慮之能。被石虎加封建節將軍,改封修成侯,歷任北中郎將、遊擊將軍。

鹹康四年(338年),石虎在與鮮卑族慕容恪的昌黎之戰中大敗,後趙各路軍隊都棄甲曳兵而走,只有冉閔帶領的一支軍隊軍紀嚴明,撤退有方,得以全歸。此為冉閔出名的第一戰。

石虎回到鄴城後,大將苻洪因功授任使持節、都督六夷諸軍事、冠軍大將軍,封為西平郡公。冉閔目光長遠,對石虎說:“苻洪才智傑出,得到將士的拼死效力,他的兒子們又都有非凡的才能,而且擁有強兵五萬人,駐屯在都城近處,應當秘密地除掉他們,以安定國家。”

石虎剛愎自用,不聽勸阻:“我正倚仗他們父子攻取東吳和巴蜀,為何要殺死他們!”便沒有除掉苻洪,反而對之更厚。

鹹康五年(339年)八月,當時東晉派重兵駐守邊境。石虎窮兵黷武,認命夔安率領石鑑、冉閔、李農、張貉、李菟五位將軍,兵眾共五萬人進軍荊州和揚州的北部邊境,同時進軍鄴城。

九月,冉閔指揮有方,在沔南大敗晉軍,殺死東晉將軍蔡懷,殺敵無數。

士氣鼓舞下,趙軍節節順利,一舉打敗晉軍 冉閔更是捷站連連,相繼打敗梁犢等大將,威名遠揚。在東晉,後漢等國的胡,漢兩族將軍中威望十足。

永和五年(349年),石虎去世,皇位被子嗣爭奪。 先是太子石世即位,皇位還沒坐熱,三十三天後被石虎第九子石遵廢黜,石遵自立為帝。



當初,石遵從李城出發時,為保冉閔全心支持,曾對冉閔說:“努力吧!事情成功後,讓你做太子。” 但石遵出爾反爾,不久立石衍為皇太子。

冉閔心懷不滿,石遵畏懼冉閔功高震主而不能重用他。 冉閔擔任都督後,總管內外兵權,為安撫部下特意請功,石遵暗度陳倉,更改了題名及其褒貶評價,以此來打壓冉閔。

朝中很多人敢怒不敢言。 又因為中書令孟準、左衛將軍王鸞的進言,石遵變本加厲,逐步奪取他的兵權。 冉閔更加不滿,終因忠軍之心沒有率先動手。 孟準等逆黨勸誡石遵殺掉冉閔,沒有答應。

同年(349年)十一月,石遵召石鑑等進宮,請求鄭太后對此事的看法。 鄭太后有遠見之能,說:“從李城回師進京,若無冉閔豈能有今日!他略微有些驕縱,不可動輒殺他。”

石鑑出宮後,派宦官楊環馳馬向冉閔打小報告,冉閔大怒,密謀廢黜石遵。派軍在如意觀拘捕石遵,又在琨華殿處死石遵。

石遵死後,石虎第三子石鑑在冉閔支持下繼位,但他恩將仇報。

當月(349年十一月),石鑑派遣石苞及中書令李松等人深夜在琨華殿殺掉冉閔、李農,未能成功。 石鑑恐怕冉閔叛亂,誅殺石苞,李松等人,不惜自斷臂膀保命。


此時石虎另一子石祗在襄國,與姚弋仲、苻洪等友好往來,集結了軍隊傳檄誅討冉閔、李農。冉閔臨危不懼,以一己之力扭轉局勢,逐步將叛軍殲滅。

當時,龍驤將軍孫伏都、劉銖等人集結了三千羯兵暗中埋伏在胡人居住的區域,也想除去冉閔。 石鑑暗中與孫伏都密謀,石鑑說:“你是功臣,好好為官效力。我從臺上觀望著你,無須考慮尚未向我報告。”

於是孫伏都及劉銖帶領士眾攻打冉閔和李農,未能獲勝。冉閔反擊,盡誅叛軍。從鳳陽門至琨華殿,橫屍遍地,血流成河。

冉閔發佈命令告知宮廷內外,六夷凡敢動用兵器者一律斬殺。胡人爭相逃亡。 石鑑也在此時被軟禁。 冉閔下令:“與官同心者留下,不同心者聽任各自離開。”命城門不再戒嚴。

於是百里之內的趙人都進城來,離城而去的胡羯也堵滿了城門。

冉閔明白鬍人不願為己所用,頒佈《滅胡令》告知內外趙人,斬一個胡人首級送到鳳陽門的,凡文官進位三等,武職都任牙門。一天之內,殺了數萬胡人。

冉閔親自率領趙人誅殺胡羯,死者達二十餘萬,屍體在城外堆積如山,全被野犬豺狼所吃。集居在四方的胡人,當地的軍隊也沒有放過他們,全部誅殺。漢人自五胡亂華之後吐了第一口氣。

永和六年(350年)石琨及張舉、王朗率領七萬士眾攻打鄴城,冉閔帶領千餘騎兵,在城北抵抗他們。冉閔手執兩刃矛,飛馳進攻,對手應刃而敗,斬殺首級三千。

冉閔與李農帶領三萬騎兵到石瀆討伐張賀度。 閏二月,石鑑私心復燃,密派間諜送信召張沈等,讓他們乘虛襲擊鄴城。

冉閔深得人心,間諜把此事報告給冉閔、李農。冉閔、李農馳馬速歸,廢黜石鑑並殺了他,把石氏家族全部消滅,徹底消滅了威脅。

建立冉魏


同年(350年),冉閔殺死石鑑後,司徒申鍾、司空郎闐等四十八人尊冉閔為帝,冉閔讓位不成後,在鄴城南郊稱帝,是為冉魏政權建立,大赦天下。 石祗聽說石鑑已死,便在襄國(今河北邢臺)僭位稱帝。

不久,石祗派兵進攻鄴城,進兵據守邯鄲。石祗的鎮南將軍劉國前來與石琨會合。 冉閔於邯鄲大敗石琨,死者數以萬計。劉國退駐繁陽。

苻健從枋頭入關。張賀度、段勤與劉國、靳豚在昌城會合,將要進攻鄴城。冉閔派遣尚書左僕射劉群任行臺都督,派他的部將王泰、崔通、周成等率領十二萬步騎在黃城宿營,冉閔親自統率精兵八萬作為他們的後繼,在蒼亭展開激戰。

張賀度等部大敗,死者達兩萬八千,靳豚被追擊並斬殺於陰安,冉閔部將悉數俘虜了靳豚的士眾,整軍而歸 。

冉閔擁有戎卒三十餘萬,旌旗鐘鼓綿延百餘里,即使在石氏鼎盛時期也沒有這般威勢。 冉閔自蒼亭回到鄴宮,行飲至之禮,整頓核定九流,依據才能授予職任,儒學後人多數得到顯赫的官職,一時境內安寧和順, 十一月,冉閔帶領十萬步騎到襄國攻打石祗,任其子太原王冉胤為大單于。

永和七年(冉魏永興二年,351年)二月,冉閔攻打襄國長達百餘日,挖地道、壘土山,建造房屋、翻地耕作。

石祗非常恐懼,除去自封的皇帝之號,稱為趙王,派出使者到慕容儁、姚弋仲那裡請求援軍,集結強兵共計十餘萬。 冉閔部將不力,連連失利,羯軍即將來到,冉閔沒聽大將的進言,卻聽從道士的胡言亂語,宣佈:“我出戰已定,誰再敢進諫就殺了他!” 於是集合起全部士眾出戰

。姚襄、悅綰、石琨等部三面夾擊,石祗猛攻其後,冉閔軍大敗。

冉閔逃往鄴城。 這一戰死者共十餘萬人,襄國一時物資一空,百姓流離失所,社會大亂。

司、冀二州饑荒嚴重,人人相食。 自石虎末年起,冉閔已把倉庫積儲散發淨盡,用以樹立自己的恩德。

此時與羌胡作戰,連年交鋒,軍餉耗費太多。青、雍、幽、荊各州遷徙百姓及諸氐、羌、胡、蠻共數百餘萬人,各自歸回本土,在道路上相遇,互相殺害劫掠相食,慘絕人寰,中原地區徹底混亂。

劉顯趁機帶領七萬士眾攻打鄴城。

當時冉閔潛還鄴城,無人知曉,內外議論紛紛,都以為冉閔已死。冉閔聽從建議,出城祭天,訛傳才止息了。

冉閔說“關鍵要先滅群胡,退而斬掉王泰。”於是帶領全部兵馬去作戰,大敗劉顯,追擊到陽平,斬首三萬餘級。 劉顯畏懼,秘密派出使者請求投降,冉閔整頓師旅而返回。

劉顯果然殺了石祗及其太宰趙鹿等十餘人,把石祗的首級傳送到鄴城,送來人質請求冉閔保全生命。 五月(351年)七月,劉顯又率領士眾攻打鄴城,冉閔擊敗了他們的進攻。

壯志未酬

同年四月(352年),慕容儁已攻下幽、薊二州,侵佔土地已達到冀州。冉閔帶領騎兵抵抗他,與前燕將領慕容恪在魏昌城相遇。

冉閔大將軍董閏、車騎將軍張溫對他說:“鮮卑乘勝氣勢強盛,不可硬抗,請回避一下再增添他們的盛氣,然後組織軍隊進攻他們,便可以取勝。”冉閔豪言:“我集合起部隊出戰,將要平定幽州,斬殺慕容儁。如今遇到慕容恪就退避,他們將會小看我。”

便與慕容恪交戰,十戰十捷。 冉閔左持雙刃矛,右執鉤戟,一躍當先,斬殺三百餘名鮮卑兵。

鮮卑兵抓住時機重重包圍住冉閔。冉閔奮勇殺敵,無奈雙拳難敵四手,絕望下躍馬衝破重圍向東逃跑,走了二十餘里,馬無緣無故地死去,冉閔最終不支,被慕容恪擒獲,壓往薊城(今天津薊縣)。

慕容儁讓冉閔站在面前而問他:“你這個奴僕下人,為何妄自稱作天子?”

冉閔放出豪言:“天下大亂,你們夷狄之族,人面獸心,尚且意欲篡位謀反。我乃一世英雄,為何不能做帝王呢?”

慕容評把冉閔的妻子董氏、太子冉智、太尉申鍾、司空條攸、中書監聶熊、司隸校尉籍羆、中書令李垣及諸王公卿士遣送到薊城。中書令王簡、左僕射張乾、右僕射郎肅自殺。

永和八年(352年)五月初三日,慕容儁在遏徑山處死冉閔。

山左右七里草木全部枯萎,蝗蟲大起,自五月起天旱不雨,直至十二月。慕容儁派使者前往祭祀冉閔,諡號為武悼天王,當天降大雪。

冉閔或許有魯莽,迷信的缺點,但從整體上說,冉閔這個民族英雄的稱號是當之無愧的。

一是英勇善戰,連戰連捷

,石虎死後冉閔總領後趙兵權,對東晉,鮮卑的戰爭中,多次獲勝。大大擴張了後趙的疆域,促使中原地區政權的統一。

二是頒佈《滅胡令》,使當時迷茫的漢族人找到了希望的曙光。

五胡亂華期間漢人的處境極其悲慘,不少胡人有著吃食漢人的嗜好,使得原本千萬之眾的漢人當時銳減,僅剩下500萬,一度到達了滅種的邊緣。

而這也正是中國歷史上漢人最接近滅種的時刻。冉閔大帝的《滅胡令》不僅打擊了胡人的囂張氣焰,更讓當時的漢人明白了,妥協是沒有用的,唯一的方式只能是拿起武器反抗,從胡人的鐵蹄下拯救天下蒼生。

三是對民族血性的激發。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想要免受侵略,就必須自己拿起武器武裝自己。五胡亂華時期的漢人被胡人戲稱為“兩腳羊”,這絕不是沒有道理的。只有激發血性,抗爭到底,才能將異族徹底趕出中原,還老百姓一個安居樂業的生活。

這一個道理,從現在的以色列便可以看出。

一些專家之所以不認同冉閔是一個民族英雄,反而是一個軍閥頭子,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以下兩個原因。


一是篡位奪權。

冉閔篡了石鑑的皇位,建立了冉魏政權,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但事實上這是冉敏的無奈之舉。 石遵和實鑑兩位皇帝都容不下他。不篡位奪權,冉閔根本活不下來。在生命和枉死之間選擇,我想是個人都會。

曹操曾說過“試使天下無孤,不知幾人稱皇,幾人稱帝。”我想,冉閔的稱帝也有這方面的原因。

二是冉閔殺人太多,一個“滅胡令”殺了20多萬胡人,其中還包括男女老少。

對於這一點,我們只是以現在的道德觀點去評價古人,所以我們無法做出正確的評價。我們根本沒有處在那個時代,不瞭解那個時代真正的……黑暗。

五胡亂華時期,漢人飽遭欺凌。被胡人戲稱為“兩腳羊”,這意味著胡人眼中漢人和豬馬牛羊根本沒有區別,不過是長了兩隻腳的食物罷了。

五胡中的慕容鮮卑時期,搶劫了無數財富,還擄掠了數萬名漢族少女。回師途中一路上大肆姦淫,同時把這些漢族少女充作軍糧,宰殺烹食。走到河北易水時,吃得只剩下八千名少女了,慕容鮮卑一時吃不掉,又不想放掉,於是將八千名少女全部淹死,易水為之斷流。

史書記載羯族軍隊行軍作戰從不攜帶糧草,專門擄掠漢族女子作為軍糧,羯族稱之為“雙腳羊”,意思是用兩隻腳走路像綿羊一樣驅趕的性奴隸和牲畜,夜間供士兵姦淫,白天則宰殺烹食。

胡人吃人肉成性,將漢人從千萬之眾,在短短几十年之間,便吃到了僅剩下500萬,這巨大的數字反差,慘死的成百上千萬的漢人。難道就沒有男女老少嗎?相比之下,殺胡令下死的的20多萬胡人不值一提。

冉閔大帝並沒有做錯,只是在以自己的方式宣告,漢人不是任意宰殺的。

352年,冉閔大帝雖然逝世,但他反抗侵略的精神,仍舊長存下來。

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結束了長達幾百年的亂世,一統天下。宋末文天祥誓死抗元,清末孫中山,毛主席等人都反抗列強侵略,無一不證明了反抗侵略的精神,在中國人的血脈中代代相傳。


邪惡的史萊姆


評價一個軍事將領最硬性的條件就是戰績和斬敵人數,毫無疑問,白起當屬第一。

先來看看白起的部分戰績

1:華陽之戰。白起率秦軍在華陽同魏國、趙國的軍隊激戰。魏趙兩國最終戰敗,秦國獲勝進佔魏國大片城池,此戰共斬首魏趙聯軍15萬。此一戰是秦國東出的戰略試探。

2:伊闕之戰。白起率秦軍在伊闕同韓、魏、聯軍展開戰爭,此戰斬首韓魏聯軍24萬人。徹底清除了東出的障礙。

3:陘城之戰。白起率秦軍攻佔韓國陘城等9座城邑,此戰斬首韓軍5萬人。這是秦國遠交近攻的第一次嘗試。


4:鄢郢之戰。白起率秦軍伐楚,攻破楚國都城郢、別都鄢,焚燬楚國的宗廟和夷陵,重創楚軍,淹殺楚國鄢城百姓數十萬。此戰使楚國元氣大傷,徹底淪落。

5:長平之戰。白起率秦軍於趙國長平一帶同趙國軍隊發生戰爭。趙軍最終戰敗,秦國獲勝進佔長平,斬首坑殺趙軍45萬人。此一戰幾乎決定了天下的歸屬。

別的先不說,就這五場戰役,白起就斬敵進百萬。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這些死亡的敵國士兵也是白起的軍功章。白起的作戰思想不同於別的將領,並不只是攻城略地而主要是殲滅敵方的有生力量為主要目標,換而言之,把你能參軍打仗的人都殺了,你還拿什麼給我打?在戰前做充足準備,把有可能發生不好的情況都做了應對。而在戰爭過程中也能詳細分析敵我的優勢劣勢,揚長避短一擊而中。司馬遷稱讚白起料敵合變,出奇無窮,聲震天下。


白起終其一生七十餘戰,無一敗績,這足以說明他的軍事能力。再加上他那令人恐怖的斬敵數目,足夠有實力位列第一。歡迎大家發表不同的看法,可以在評論區討論哦!!!


野史集001


鐵木真18歲時,昔日仇敵蔑兒乞部的脫脫部長搶走了他的妻子。鐵木真向蔑兒乞部開戰,打敗了蔑兒乞人。經過此戰之後,鐵木真被推舉為蒙古乞顏部可汗。

鐵木真一生中先參加了十三翼之戰、統一蒙古之戰蒙、滅花剌子模之戰、三路攻金之戰、滅西夏之戰。鐵木真一生經歷60多場大戰,唯一的一次敗績就是十三翼之戰,由於鐵木真稱汗引起了雄心勃勃的札木合的忌恨,札木合結合塔塔兒、泰赤兀等13部向鐵木真發動了“十三翼之戰”。鐵木真的蒙古騎兵太厲害,被稱之為“上帝之鞭”。

鐵木真如此厲害得益於麾下的大將:

四傑(博爾術、木華黎、赤佬溫、博爾忽)

四勇(哲別、者勒蔑、速不臺、呼必來)

四弟(哈薩爾、別勒古臺、合赤溫、帖木格)

四子(朮赤、察合臺、窩闊臺、託雷)

四養子(闊闊出、失吉·忽圖忽、博爾忽、曲出)


歷史軍魂


中國歷史上還有不少軍事天才將領,比如古代的以一己之力破匈奴、抗大秦免除趙國的威脅的李牧;淝水之戰以八萬東晉北府兵大勝八十萬前秦大軍的謝玄;千古絕唱、戰無不勝的南梁白袍將軍陳慶之;滅後梁、前蜀,大破契丹五代後唐開國皇帝李存勖,連毛主席都發出“生子當如李亞子(李存勖)的感嘆”;還有李世民、徐達、藍玉、班超、戚繼光等等。


但我認為古代第一軍事天才將領當屬白袍將軍——陳慶之。易中天曾在百家講壇中稱讚陳慶之為千古一名將,我覺得不為過吧。陳慶之是一位從“射不出安札、馬非所便”的文弱書生以戰功一步步走到戰神之位的傳奇人物。四十一歲開始領兵,以兩千兵馬大勝北魏兩萬大軍,可謂大器晚成;以七千白袍將士打敗北魏幾十萬大軍,一路攻城略地無數、百戰百勝,從南一直打到北魏都城洛陽。

白袍將軍陳慶之

陳慶之用兵靈活、善於運動戰,每戰無一不是以少勝多,創造出無數次曠世奇蹟,是一位勇而有謀的儒將,一個書生能做到統帥三軍而且百戰百勝、實屬不易,白袍將軍當之無愧也。“名師大將莫自牢,千萬兵馬避白袍”,見到白袍之師都望風而逃、避之不及,如此威名不愧於古代第一戰神。毛澤東曾多次閱讀《陳慶之列傳》曾多次感慨“再讀次傳,為之神往”。陳慶之無愧於中國歷史上第一天才軍事將領。


賽門之略


中國古代歷史上第一天才軍事將領是韓信。他是中國最出色的將領之一,最出色的軍事家之一。毛澤東同志對韓信的評價極高,韓信的功業對於奠定劉邦的江山那是做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韓信是一個懷才不遇之人,在投奔劉邦之前,他過著吃了上頓沒下頓的生活,但是,即使是這樣,韓信依然不該其志,如今的人們是很難想象這樣一個連飯的食不飽,卻還整天想著以後封侯拜相。如果今天有這樣的人,恐怕會被人笑掉大牙,但是,韓信確實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但凡是懷才不遇之人,遇一知己,往往會又一種久旱逢甘霖的味道,畢竟知己難逢。確實,劉邦能夠賞識自己,對於韓信來說,這可能是他人生唯一可以發光的機會了。韓信用兵,多多益善,這是韓信自己對自己的評價,韓信是一個出色的軍事家,戰略家。

韓信有多厲害,我們從韓信的年齡就可以看出,這樣一個20多歲的人,軍事才能就如此厲害,涉西河,虜魏王,禽夏說。當時的劉邦、蕭何、以及張良等人實際上都已經過了大半輩子了,四五十歲的大把年紀,畢竟在秦漢時期的時候,中國的平均年齡還不到60歲。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能活到五十多歲就已非常不錯了,劉邦、蕭何已經張良等人都是掐著手指頭過日子。

韓信拜將時,只有25歲。他是兵家謀戰派的代表人物。謀戰派以謀為主,戰為輔,運用戰術和策略,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以少勝多。韓信出生在秦末亂世,戰爭早已從貴族之間的禮戰變成了不擇手段了。春秋時期就已經禮崩樂壞,到了韓信時,早已成了滅國之戰。

韓信的作戰思想集謀戰派之大成,很多天方夜談的戰略和戰術思想,都被他極為妥當地運用到戰場上,且能察天文,識陰陽,曉地理,善用天地之勢,用兵神出鬼沒,後世稱為兵仙。

韓信所將之兵,精兵可,新兵也可,可謂安排調度得當,胸中有丘壑,超出了同時代的將領們。能夠與韓信堪為一戰的,只有作為勇戰派代表的項羽。可以說,韓信帶兵作戰唯一能讓他懼怕的,就是項羽。勇戰派認為作戰以勇猛,敢打敢殺為首要,計謀是怯懦之人才會使用的詭計。他們認為在絕對的實力面前,所有的計謀都是徒勞。所以項羽軍中一直都有來自江東的尖刀部隊,號稱摧金裂石,無往不利。

韓信在項羽軍中不過是一個執戟郎,充分表達了勇猛的霸王對雕蟲小技的蔑視,劉邦也因為猥瑣而被項羽嗤之以鼻。

項羽的彭城之戰大敗劉邦時,韓信在城外乾著急,在勇猛的項羽掀起的波濤洶湧的大勢面前,韓信也沒有補救的辦法,好歹為劉邦留下了一些本錢。後來劉邦與項羽在滎陽對峙,不止一次從韓信軍中調兵。

韓信與項羽的巔峰對決發生在垓下之戰,五十萬漢軍圍困十萬楚軍,卻不與楚軍正面對戰,楚軍攻東我攻西,攪擾到楚軍不能並敵一向,一副力氣打到了棉花上。最後楚軍糧盡,士氣蹉跎,項羽不得不乘亂逃亡。

韓信短短四年把不可一世的霸王打敗,把劉邦送上帝位,不到三十功成名就。盛年而亡,如果他能活著對陣匈奴,不知還是否有白登之圍,還是否有漢初一個甲子的臥薪嚐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