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曹操要屠徐州城?

一场悲剧灬主角有我


曹操屠戮徐州一直都是他人生的一大败笔,并且也是争议不断,这个到底是这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细细分析。

关于徐州的几个问题。

1.徐州城的说法有误。

徐州城是后来的说法,在东汉乃至三国时期并没有徐州城的说法。所谓徐州相当于现在河北省,广东省的说法,也就是说徐州在当时是一个州,并非城市。

2.徐州的划分。

在东汉末年时期,也就是曹操还没有完成统一北方的时候,徐州有五个郡国,包括琅邪国,治所为开阳;东海郡,治所为郯县;彭城国。治所为彭城;下邳国,治所为治下邳;广陵郡治广陵;而徐州的治所为郯县,和广陵郡相同。

3.曹操在徐州发生屠城的几个时间以及范围。

根据《资治通鉴》记载,曹操总共对徐州以下的几个州郡采取了三次屠城的做法。

第一次,公元193年9月。

操引兵击谦,攻拔十馀城,至彭城,大战,谦兵败,走保郯。初,京、雒遭董卓之乱,民流移东出,多依徐土,遇操至,坑杀男女数十万口于泗水,水为不流。操攻郯不能克,乃去,攻取应、睢陵、夏丘,皆暑之,鸡犬亦尽,墟邑无复行人。

第二次,公元194年4月。

曹操使司马荀彧、寿张令程昱守鄄城,复往攻陶谦,遂略地至琅邪、东海,所过残灭。

第三次,公元198年10月。

操屠彭城。广陵太守陈登率郡兵为操先驱,进至下邳。

曹操对徐州采取野蛮屠城原因

屠城从古至今一直都为人所不齿,被视为不详的做法,而曹操作为拥有远大志向的人,为何对徐州采取如此野蛮的做法呢?我想应该具有以下几个原因。

1. 直接原因是报复。

曹操的父亲曹嵩路过徐州的时候,曹嵩被杀,而陶谦有谋杀的嫌疑,即使曹嵩没有这样的想法,但是也是其部下的罪恶,对于曹操来说,父亲之死和陶谦是脱不了干系,那么其罪责肯定要算在陶谦的头上。

对于曹操来说,如果任由凶手逍遥法外而不管不顾,在这个丛林法则的世道,就会被人鄙视甚至认为软弱可欺,这就是极大的挫伤曹操的自尊,所以复仇是必须的。

2.根本原因是拓展自身利益。

第一,自身实力不足。占领兖州后需要一定时间来消化所占领的地方,大部分的兵力和官吏分散在兖州地区,这样就没有更多的人力和物力来管控其他地方。

第二,削弱对手。在自身实力不足的情况下,又需要削弱对手最好的办法就是屠城。通过屠城可以减少对方的人力和物力,从而达到削弱对方实力的目的。

第三,威慑对手嫁祸怨恨。曹操把屠城的原因归结于陶谦谋杀其父亲,这样就把所有的怨恨全部推倒陶谦身上,动摇陶谦在徐州的统治根基,从而可以减轻侵占徐州的不合理性。

第四,拔除旧势力。根据《资治通鉴》记载:

初,京、雒遭董卓之乱,民流移东出,多依徐土

长安和洛阳经过董卓之乱后,许多的士民迁移到徐州来居住,而这些人很多人对于曹操这个权阉之后向来不服,如果任由他们存在,就会极大的影响曹操未来的统治,因此借口报父亲之仇,就可以将他们一网打尽,从而可以将旧势力连根拔除。

综上所述,向来行事缜密的曹操绝对不会为了一己之私贸然屠戮徐州,否则曹操后来也就不会统一北方,成为名副其实的“乱世之枭雄治世之能臣”了。

对于曹操来说,如果没有当时野蛮的行径,也就不会有稳固的后方,那么后来北上和袁绍争雄也就无从谈起。因此站在曹操的立场也是无可厚非,但是站在徐州的立场确实是一场人间悲剧,让饱受战乱之苦的人雪上加霜。


笑看三国风云


徐州城在东汉未年还是叫彭城。到曹丕当皇帝时才设徐州刺吏,在彭城设府才叫徐州城。曹操屠杀徐州是杀了徐州那块地方人民,不是单屠杀徐州城,那时还没有个叫徐州城城市。

当时徐州府治在郯城,是陶谦主政。曹操没有攻破郯城。他报仇雪时率军攻破彭城,傅阳。撤军时路过又把虑城,睢陵,夏丘三城人民全部屠杀,鸡犬不留。说是为自己父母报仇,实际为了兼并土地扩大地盘,成为一方霸主。

当时以袁绍为首,率领曹操刘表为一方成联盟。和袁术为首,陶谦,公孙瓒为另一方的联盟,展开了军事决战。

曹操在战胜兖州的黄巾军后,组成专业军队青州兵,主攻方向就是徐州。要打垮徐州刺史陶谦的军队,并且占领徐州一些城市,陶谦部下听到曹操的父母要搬家到曹操那里时,财产丰富,陶谦还以派兵保卫为名,进行抢掠屠杀。杀害曹操的父亲曹嵩和小弟和全部家人。曹操以此为借口,加上青州兵也是徐州百姓暴发起义后被陶谦赶出家乡的武装队伍,共仇敌忾,恨怨冲天,杀人无数。使本来曹操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发展都有取得很高成就卓越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宗师大家的曹操却成为杀人狂魔干古遗臭实在是干古一叹。


ww3721王建文


曹操没有屠徐州城,曹操一家搬家到陈留避难,路经徐州,太守陶谦想结识曹操,逐出境迎接,设宴款待,曹嵩要行,陶谦亲送出郭,又特遣張都尉五百兵护送,途中被雨打湿,军士多有怨言,张闿唤手下人商议曰:你们欲得富贵不难,今夜三更,杀了曹嵩一家,取了财物,再往山上落草,闻到一家死讯,操恨之切牙,起兵攻打徐州,在北海太守孔融和刘备的相助下,徐州城没有被攻破,城外百姓只是受到惊吓,所以屠城未能成行。


青石5340


按照《三国演义》中描述,曹操屠城是因为其父曹嵩被徐州太守陶谦的手下谋财所杀,故而下令报复屠城。

■前因■

详细见:《三国演义》第一十回·勤王室马腾举义 报父仇曹操兴师

●“自是曹操部下文有谋臣,武有猛将,威镇山东。乃遣泰山太守应劭,往琅琊郡取父曹嵩。”嵩自陈留避难,隐居琅琊;当日接了书信,便与弟曹德及一家老小四十余人,带从者百余人,车百余辆,径望兖州而来。



曹操在山东声势愈大,于是派山东太守应劭前去琅琊郡去接曹嵩。

曹嵩收到曹操的书信后便动身前往山东兖州而去。

●道经徐州,太守陶谦,字恭祖,为人温厚纯笃,向欲结纳曹操,正无其由;知操父经过,遂出境迎接,再拜致敬,大设筵宴,款待两日。曹嵩要行,陶谦亲送出郭,特差都尉张闿,将部兵五百护送。

在经过徐州的时候,太守陶谦想和曹操交好,于是设宴款待曹嵩一行人。临行前又派都尉张闿率兵士护送。这本来是陶谦好意,不曾想这张闿本来是黄巾之乱的余党,看到曹嵩一行人金银财宝众多,便心生歹意,与手下商议谋财害命。



●张闿唤手下头目于静处商议曰:“我们本是黄巾余党,勉强降顺陶谦,未有好处。如今曹家辎重车辆无数,你们欲得富贵不难,只就今夜三更,大家砍将入去,把曹嵩一家杀了,取了财物,同往山中落草。此计何如?”众皆应允。

于是张闿等人半夜便率乱军将曹嵩一行四十余人尽数杀死,这其中有曹嵩和其弟曹德(史书记载为嵩之子)。

●“张闿杀尽曹嵩全家,取了财物,放火烧寺,与五百人逃奔淮南去了。”

■后果■

张闿跑路之后,张闿的手下跑到曹操那里向曹操告知此事:

●“操闻之,哭倒于地。众人救起。操切齿曰:“陶谦纵兵杀吾父,此仇不共戴天!吾今悉起大军,洗荡徐州,方雪吾恨!”



面对丧父之痛,宁教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的曹操选择的是:

●“但得城池,将城中百姓,尽行屠戮,以雪父仇。

以上皆为演义所载,不能当做正史看待,关于曹操屠城的具体人数。

《三国演义》只是说:

●“且说操大军所到之处,杀戮人民,发掘坟墓。”而正史里的记载也不尽相同,真真假假已不可考矣。


镜鉴君


(正在认证审核中,希望朋友们能帮忙顶我上去,感谢大家,谢谢!)第一、据《三国志 武帝纪》记载,当初,曹操的父亲曹嵩辞官回到谯郡,董卓作乱时他来到琅玡避难,被陶谦杀害,所以曹操立志要东征复仇。

第二、据《吴书》记载,曹操迎接曹嵩,有辎重百余辆。陶谦派都尉张闿率领二百起兵护送,当到达泰山郡的华县、费县之间时,杀害了曹嵩,抢劫财物,逃往淮南。曹操因此归罪于陶谦,所以讨伐他。

曹嵩之死,到底是陶谦有意还是背锅,其他记载也有不同的说法,比如: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记载,曹嵩在琅邪躲避战乱,他的儿子曹操命令泰山郡太守应劭迎接曹嵩到兖州。曹嵩携带辎重一百余车,陶谦的一个部将驻守在阴平县,其士兵贪图曹嵩的财产,于是在华县与费县的交界处发动袭击,杀死曹嵩和他的小儿子曹德。

而《世说新语》则说,曹嵩在泰山郡华县,曹操令泰山太守应劭送家属前往充州,应劭的兵还没到,陶谦就秘密派数千骑兵抓捕。曹嵩一家以为应劭前来迎接没有防备,等陶谦的骑兵到了以后,他们把曹操的弟弟曹德杀害在门口,曹嵩非常惊恐在后墙穿洞,小妾因为体形肥胖,一时难以穿过,然后曹嵩躲入厕所,最后他和小妾一并被杀,全家遇害。应劭害怕于是弃官逃奔袁绍。


雄起的阿亮


三国演义里对这一段有明确的讲述。

那一年,曹操的父亲等一家老小在搬家途中路过徐州城,徐州城里的管辖者是陶恭祖。此时曹操的事业正在上升期,名声威望越来越大。而小小徐州实力比较弱,正所谓未雨绸缪,陶恭祖担心自己徐州被外敌入侵,想结交曹操这位实力派。于是听说曹操一家到的徐州,就热情的把他们请进了徐州城。哪知道,好心却办了坏事。

陶恭祖非常热情的款待了曹操一家老小,待如上宾一般。临走前也是大金小银的赠送,而且还专门派了手下一位侍从官护送一段。坏事就坏到这个人身上了。

谁都没想到的是此人是个贪财阴险的小人,见曹操一家人身上金银财宝无数,于是见财起意,恶毒的将曹操一家老小斩尽杀绝没留一个活口!这个恶耗很快就传到了曹操的耳里。当时他是痛心疾首,栽身下马昏了过去。这个仇曹操能不报吗?

等醒过来的曹操仇恨附体,不管事实真相,把所有恨都落在了陶恭祖身上。于是起兵几十万,到了徐州城下,扬言要马踏徐州城,杀光所有人!

于是有了曹操屠城的说法。

其实最后曹操并没有屠城,中间刘备出现阻隔,再加上曹操后方起火,就没了音讯!




雨打沙滩万点坑hcy


在《三国演义》第十回,徐州牧陶谦原本想结好曹操,于是派人护送曹嵩出境,但是不料派去的将领张闓是黄巾余孽,贼心不死,最后使得曹嵩被谋财害命。曹操为报父仇起兵攻伐徐州,并下令:但得城池,将城中百姓,尽行屠戮,以雪父仇。一路上大军所到之处,杀戮人民,发掘坟墓。

因此,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屠杀徐州百姓主要原因就是为报父仇。

在史实上,陶谦还是徐州牧期间,曹操曾两度征伐徐州。

初平三年,袁绍与袁术各自形成小联盟,袁绍被公孙瓒与陶谦的联盟逼迫,最后与曹操共同击破其军。自此结下仇怨。因为当时,袁绍、曹操与刘表是属于一个小团体,袁术、公孙瓒与陶谦又是另一个小团体。两者相互交战甚多。

初平四年,曹操主动出击进攻徐州,连下十余城。

《三国志·武帝纪》:秋,太祖征陶谦,下十余城,谦守城不敢出。

《三国志·陶谦传》:初平四年,太祖征谦,攻拔十余城,至彭城大战。谦兵败走,死者万数,泗水为之不流。谦退守郯。太祖以粮少引军还。[一]兴平元年,复东征,略定琅邪、东海诸县。谦恐,欲走归丹杨。

我们可以知道兴平元年,曹操再次征讨徐州。第一次的理由主要就是敌对势力,而第二次的理由就是报仇。

《三国志·武帝纪》:兴平元年春,太祖自徐州还,初,太祖父嵩,去官后还谯,董卓之乱,避难琅邪,为陶谦所害,故太祖志在复雠东伐。《世说新语》:嵩在泰山华县。太祖令泰山太守应劭送家诣兖州,劭兵未至,陶谦密遣数千骑掩捕。嵩家以为劭迎,不设备。谦兵至,杀太祖弟德于门中。嵩惧,穿后垣,先出其妾,妾肥,不时得出;嵩逃于厕,与妾俱被害,阖门皆死。韦曜吴书曰:太祖迎嵩,辎重百余两。陶谦遣都尉张闿将骑二百韂送,闿于泰山华、费间杀嵩,取财物,因奔淮南。太祖归咎于陶谦,故伐之。

由此可见,曹嵩的父亲是死于徐州之手。我们可以理解为陶谦想要缓和与曹操的关系,派人护送曹嵩或者因为是敌对关系,通过杀死曹嵩来警告曹操。不管陶谦的本意如何,曹嵩最后是死了,而且负责人是陶谦。

这一次攻伐徐州,曹操可以说倾兖州之力攻打徐州。在攻打东海郡时,陶谦派遣曹豹与刘备守在郯县,因为防守严密,被攻破后,曹操屠城泄愤。又攻破襄贲县,再次屠城。

《三国志·武帝纪》:夏,使荀彧、程昱守鄄城,复征陶谦,拔五城,遂略地至东海。还过郯,谦将曹豹与刘备屯郯东,要太祖。太祖击破之,遂攻拔襄贲,所过多所残戮。

从这两次攻伐徐州看来,两次都是屠杀了很多人。我们说第二次攻打徐州屠城是为了报父仇泄愤,那么第一次是为什么呢?

其实在我看来,两次屠城的意义是相同的,曹操是个成熟的政治家,报仇只是师出有名。但是下达屠城不会仅仅只是为了报仇泄愤,更多还有其他原因。

第一个原因就是立威。

一个兖州牧进入徐州境内,得不到当地百姓的认可,那么怎么做才能最快立威?就是杀人,杀了足够多的人后,百姓就会听话。

第二个原因就是抢粮。

早期的曹操一直受困于粮食问题。攻打徐州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为了得到徐州这个粮仓。曹操第一次征讨徐州最后不得已退兵,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粮尽。因此,可以想象曹操第一次攻伐徐州的时候,屠戮城池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为了得到足够的粮食。

第三个原因就是警告。

尤其是第二次征讨徐州的时候,在拿下郯县后进行屠城,最大的意义就是警告不要再有人像郯县的人一样反抗他们兖州军。

因此,屠城是会失去徐州的民心,但是是掌控这个地区非常快速、非常有效的办法。


秋心谈历史


曹操父亲家小百余口从徐州陶谦处路过投奔曹操,陶谦身为徐州的一把手热情招待多日,完了又派部下张闿带五百士兵护送,行至半途,张闿半夜组织士兵将曹父家上下百十口人杀的一干二净,连小孩儿都没放过,席卷财物后不知所踪?这张闿本是新降陶谦的黄巾军,包括那五百士兵也是张闿旧部!明眼人一看这必是陶谦见财起意,纵兵劫掠,又对外说是张闿贼心不死!但这岂能瞒得过一代奸雄曹操,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骥宋


曹操屠徐州城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为父报仇,当时曹操的父亲曹嵩,带着家财老小路过徐州,要去投靠曹操,徐州牧陶谦为了讨好曹操便派遣部下护送曹蒿,但是陶谦的部下却因为贪慕超高的钱财,并在途中将其家小全部杀害,并抢夺他的钱才上山落草为寇,曹操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非常愤怒,为了给父报仇,震慑宵小便率大军前来攻伐徐州,为了平愤心中的怨恨,曹操大军所过之处寸草不生,曹操大军在徐州烧杀焚掠,致使徐州城“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所以曹操因为父亲被杀,心生怨恨,所以便率大军屠杀徐州以解心中之恨,这便是他屠徐州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二我认为曹操屠徐州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震慑宵小、威胁天下,那时的曹操正在争霸天下的初级阶段,在经历了黄巾之乱,和征伐董卓之后,曹操从匡扶汉室到转化为争霸天下这一过渡期,这时,从他的内心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他从一心匡扶汉室,到经历了黄巾之乱,亲身体会到朝廷昏庸无能,宦官当道,和到了十八路联军征讨董卓亲眼目睹了各个诸侯心怀鬼胎,举兵不前,每个人都只想着自身的利益根本无心讨伐董卓,他彻底的对这些人丧失了信心,而这时徐州牧陶谦的手下又贪夺钱财杀害了他的父亲,所以曹操屠徐州就是为了给这些人的一个警告,震慑天下。(当然这个只是个人的一些猜想而已)



中流击楫


曹操为什么要屠徐州城?我认为是这样:曹操的父亲为陶谦的手下所杀,曹操进攻徐州屠城,是为父报仇。另外又何尝不是他占据徐州城扩大地盘的好借口,而有着为父报仇的名号,就算曹操屠城过份,天下人会觉得他曹操是为孝道而行偏激之事,不会造成太大的反面形象,且能很好地震慑别的诸侯,不要与他曹操作对,否则徐州城就是他们的下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