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辅佐刘邦后为何归隐?

资深人士说文史


看到这个问题,想必很多会用兔死狗烹,过河拆桥来解释,张良功成名就之时,就直接归隐于山林了。

如果这样想,就是过于片面了,他们会举英布,彭越,韩信的例子来说明,刘邦是杀功臣的,而是他们并没有看到刘邦封了两百多个列侯,基本都善终了,这一点与明初朱元璋不一样,朱元璋封的列侯,基本死于胡惟庸案,或者蓝玉案。

韩信之所以会死,就在于他的功高盖主,就在于他的带兵能力要大于刘邦,刘邦在的时候,韩信可能不会反,可是刘邦一死,刘盈继位,韩信还会听命于刘盈吗?韩信这时候要起兵造反,刘盈会有招架之力吗?

显然,刘盈没有,即使刘邦自己,面对韩信的时候,也是没有信心的,他也实话实说了,汉军不如楚军(韩信为楚王),他打仗不如韩信,所以硬碰硬,那肯定是不行的,最后用了陈平的云梦泽之计,将韩信擒拿。

而有人也举了萧何的例子,但是我们也看到萧何虽然有牢狱之灾,但也是仅仅几天,刘邦并没有让萧何吃太多的苦,即使刘邦过世之后,萧何仍是宰相,萧何是聪明人,刘邦也是聪明人,刘邦有这个信心相信萧何是忠诚的,所以并没有杀掉萧何。

同样的例子还有陈平,陈平的计策与张良是不相上下的,只是一个是阴谋,一个是阳谋,从某种角度来说,陈平比张良更危险,因为陈平更看重自己的个人利益,而张良还有大义所在。

而我们也知道,陈平也同样活得好好的。而且,如果论威胁性来说,萧何对汉朝的威胁性更大,他是宰相,是百官之长,即使萧何没事,张良又岂会有事呢?

那为什么张良为什么还要归隐呢?其实他就几个目标,第一,灭掉秦朝,为韩国报仇。第二,助刘邦成立汉帝国,让百姓不再陷入战争与纷争。他的目标实现了,那么他别无所求,自然就归隐山林了。


历史简单说


张良,汉初三杰之一,刘邦称其为“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这是相当高的一个评价,而张良也配得上这个评价。

刘邦称帝以后,进行大规模的封侯。被刘邦称为汉初三杰之一的萧何,被列为列侯之首,而韩信则是被封了王,尽管后面被撤了。只有张良仅仅被封在列侯第六十二位。更令人惊讶的是,在这之后,张良就归隐了。难道张良是认为刘邦分封不公,所以心生不满吗?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张良为何辅佐刘邦称帝后就归隐了?

张良反秦的目的

秦始皇大家都知道,统一了六国的千古一帝。韩国更是秦始皇灭的第一个国家。而张良正是那韩国贵族后裔。

因此,自从张良国破家亡以后,他就一直想着要推翻秦国的统治。为此他甚至不惜散尽家财,雇佣力士,前去行刺秦始皇。虽然这事失败了,但是足以看出张良报仇之心切。

秦朝末年,秦二世无道,使得各地纷纷起义。张良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于是,他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投靠了刘邦,并为其出谋划策。

结果也是大家所熟知的,项羽在巨鹿歼灭秦军主力,刘邦则率兵直入关中,秦朝就此覆灭。

张良眼看着自己的大仇得报,下一步就是重新建立韩国。于是,他不顾刘邦挽留,毅然决定去投靠当时的韩国王族后裔——韩王成,并做了其麾下司徒(相当于后世宰相)。

张良大仇刚报,又添新仇

可以说,一切都在朝着张良心目中所想的那样发展,恢复韩国昔日荣光,指日可待。然而项羽给了张良当头棒喝。

项王竟不肯遣韩王,乃以为侯,又杀之彭城。——《史记·留侯世家》

项羽此举直接给了张良致命打击,无奈之下,他只好继续前往刘邦帐下,以报此仇。明代李贽曾评论此事说:项羽此举,为汉驱一好军师。

事实也的确如此,若非项羽将韩王杀了,张良是万万不会来到刘邦身边的。而张良如果不到刘邦身边,刘邦能不能统一天下还未可知。

张良再次大仇得报,却已身心力竭

在汉初三杰等人的帮助下,刘邦消灭了项羽,统一了天下,张良的大仇也终于得报。然而接下来就是异姓王们的接连造反和刘邦的不断出征。

面对如此情景,张良确实累了。

上文中提到,张良本来就是韩国贵族。因此,对于这种权力之争,他是不会陌生的。当韩国覆灭后,张良一心报仇,好不容易推翻了暴秦的统治。韩王却再次因为权力之争被项羽杀害。此时,张良帮助刘邦消灭了项羽,国家还是因为权力之争陷入了动乱。

于是,张良厌倦了,他不知道自己一生在追求什么。因此,在异姓王被杀时他没有吭声,在韩信被杀时,他也没有吭声。此时的他,只想远离红尘,做一回真正的自己,仅此而已。

结束语

张良的一生是可悲的。他年少富贵,却陷入灭国之祸。两次复仇,却依旧被权力之争笼罩。一次次的大起大落,使得张良看破红尘,只想一心修道。


小云轩谈史


引言:

公元前195年,整个中国在那时都因为一个六十二岁老人的离开而悲痛欲绝,雄才大略的汉高祖刘邦在那一年去世了!此时,京城长安一个普通的宅院,一个青年身穿孝服刚刚从皇宫回来,便去拜见自己的父亲。“那番话告诉陈平大人了吗?”老者一见自己儿子便询问道。“已遵照父亲意思,告知陈平大人了!”青年回复道。老者听罢点了点头,却又无奈的叹了一口气,“父亲这是何故?”青年疑惑了。“此番请求加封诸吕虽可使功臣勋旧逃过一劫,却也使得吕氏自此做大,他日必成大汉之祸,只是,老夫恐怕看不到那一天了!”老者解释一番后,青年恍然大悟,深深地作了一个揖,慢慢退去……

留侯张良剧照

这个青年叫作张辟强,如果你对他不熟悉的话,那么他的父亲,那位老者的身份却一定熟悉,他就是汉初三杰之一的留侯张良!对于张良,刘邦是打心眼里佩服他,平素喜欢骂人的刘邦见到张良都要毕恭毕敬的称呼一声“子房先生”,在对功臣进行评价时,刘邦也发自肺腑的感叹“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子房!”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为西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却在王朝建立之后选择了归隐,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张良做出如此选择呢?

一.功劳太大,不封不行

经过艰苦卓绝的三年灭秦,四年破项之后,天下终于平定了,对于这些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兄弟们,刘邦没有忘记他们,在第一批就分封了十九位功臣为侯,张良作为功臣派中的佼佼者,自然首当其冲,成为刘邦封赏的不二人选。

作为谋主,张良把自己的工作做的相当出色,鸿门宴前后,张良在原可以自己跑路的情况下却选择了与自己同舟共济,度过了惊险的一关;彭城之战,刘邦五十多万大军一夜之间灰飞烟灭,在心灰意冷之际又是张良向刘邦建议大肆起用韩信,彭越,英布三位大将,这三人为刘邦后来灭项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与项羽鸿沟划界之后,还是张良力主决战项羽,彻底结束战争,才有了后来的垓下之围。其他如峣关劝降,建议刘邦封韩信以稳住他等关键计谋数不胜数。

汉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

——《史记.留侯世家》


汉高祖刘邦剧照

这样的一个功臣刘邦是必须重视的,当然刘邦也没有小家子气,给了张良功臣里的最高礼遇——自择齐地三万户!要知道,同为文臣的萧何才封了八千户,武将里功臣派最高的曹参也不过一万零六百户,而给张良的待遇却是“自择齐地三万户”。面对这样一块大蛋糕,张良却选择了说不!

二.张良辞封——心疲惫力更不足

一个真正的大才,并不在于你得到了多少,而是在于你敢于放弃多少,人之所以感觉累,并不是你活着有多辛苦,而是你放不下的东西实在太多,因为人的欲望是没有尽头的。而张良选择了辞封,不仅仅是力有不足,更是内心疲惫。

1.张良知足

对于刘邦的封赏,张良表示受之有愧。他上书刘邦,认为自己与刘邦的相遇是上天的安排,皇帝能够总听从自己的建议,是自己的运气。所以,于情于理自己不应该得到那么高的封赏,如果你真的过意不去,就把我们相遇的留县封给我。这也就是后来人们为什么称呼张良留侯的原因。

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与萧何等俱封。

——《史记.留侯世家》

如果换做常人,对于这样高的赏赐一定是却之不恭,但张良却抵制住了诱惑,因为他已经知足了。自己当初只是一个落魄的韩国贵族,如今可以帮助刘邦平定天下,得到了肯定,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知足者才能常乐!

2.张良会做人

刘邦给张良这么大的赏赐,实际上这是一块有毒的蛋糕,如果张良就这样选择吃下去,那结局必然不会那么体面。

相比于其他功臣,萧何8000户,夏侯婴6900户,陈平等谋士也不过5000户,而自己却高达三万户。一旦自己选择接受,那么马上就会成为矛盾的焦点,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与其与其他功臣为敌,不如自己退一步弯下腰,只有成熟的稻谷才会弯腰啊!


西汉功臣列表

3.张良身体不好

除了张良自己具有自知之明外,他的身体也确实不堪重负。作为谋臣,他不用像曹参樊哙那样征战沙场,更多的是陪在刘邦身边出谋划策,但即使如此,张良的身体情况依然是每况愈下,经常生病。

留侯从入关。留侯性多病,即道引不食谷,杜门不出岁余。

——《史记.留侯世家》

因为身体柔弱,张良身上缺乏男子的阳刚之气,看上去更像一个娇弱的美女,正是因为自己的身体不好,张良在建国之后没有选择承担更大的责任,而是希望跟随赤松子学道,以求延年益寿。

4.张良看透了刘邦

因为在七年战争中张良大部分时间都是陪在刘邦身边,所以对于刘邦的为人聪明的张良是看的懂的。他也看出了刘邦只是一个可以同患难,却很难同富贵的人。

所以在刘邦给与他最高奖励时,他只做了一个普通的留侯,并且表示不再参与国家的大事。他的这一行为也确实骗过了刘邦,在刘邦弥留之际,吕后询问刘邦后继之君的辅佐大臣时,刘邦推荐了陈平,萧何,曹参,王陵,周勃,唯独没有推荐张良。因为在刘邦心里,张良其实已经远遁朝堂之外。而张良最早看出了刘邦的本来面目,也让他得到了汉初三杰里最好的结局,相比于韩信身首异处,萧何身陷囹圄,张良可以善始善终,不就是最大的幸运吗?


汉初三杰剧照

三.终不能离开——张良并未远离朝堂

在人们都以为张良自此以后便做个隐士的时候,其实,张良一直都没有离开朝堂,只是相比于曾经那个运筹帷幄的谋臣,此时的张良已经低调的多。

1.大事还得找他商量:虽然张良名义上不管事了,但他毕竟能力在那里摆着,刘邦在遇到大事时还是会选择和张良谈一谈,商量一下,而且不论是国家还是私人都是如此,足见对张良的信任。

2.吕后的救命稻草:由于吕后不受宠,导致戚夫人打响了这场夺嫡之战,万般无奈之下吕后托哥哥吕泽找来了生病的张良,在张良的建议下得到商山四皓的帮助,从而使刘盈保住了太子位。

留侯曰:“此难以口舌争也。顾上有不能致者,天下有四人。四人者年老矣,皆以为上慢侮人,故逃匿山中,义不为汉臣。然上高此四人。今公诚能无爱金玉璧帛,令太子为书,卑辞安车,因使辩士固请,宜来。来,以为客,时时从入朝,令上见之,则必异而问之。问之,上知此四人贤,则一助也。”

——《史记.留侯世家》


商山四皓画像

3.功臣的救星:刘邦去世后,吕后由于担心自己没有权力,功臣派做大而一直没有哭泣,大臣们不解其中原因。又是张良委托儿子向陈平建议把南北军权力分给吕氏宗族,这样既保护了吕后,也使功臣派免于过早的遭遇吕后杀戮。

通过这三件事我们发现,张良虽然看似归隐,实际上他的一双眼睛一直盯在朝堂,但凡有大事,还是需要子房先生出马才可以搞定。因为张良的原因,刘盈保住了太子,功臣派保住了性命。所以,张良并非真正的隐士,而是借隐士之名保护自己。

四.以史为鉴——张良的智慧

历史说白了就是过去发生的事,他是不可更改的,但却靠着史官一笔一笔记录了下来。今人读往昔,我们为秦皇的扫清六合而钦佩,为汉武的开疆拓土而兴奋,但在这些故事的背后,我们更要看出其中蕴含的道理,以史为鉴,而张良,就很好的告诉了我们这一点。

首先,要学会正确看待自我。张良的出身不可谓不好贵,他是韩国贵族,自祖父那一辈开始便位居韩国的宰相,可以说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但这样一个贵族却甘心去辅佐泥腿子出身的刘邦,即使在鸿门宴这样的危险时刻也不离不弃,正是因为他正确的看待了自我,他知道自己的能力,所以他选择刘邦进行辅佐。而今天,社会上很多毕业生,以为自己是多好的大学毕业的,在选择工作时眼高手低,不愿意从最简单,最基础的东西学起做起,一口是吃不成个胖子的,要像张良一样正确看待自己才可以更好的适应这个社会。

其次,要学会知足,张良虽说出身贵族,可到他这一辈时已经家道中落,所以当他辅佐刘邦功成名就之后他只选择做个普通的侯爵,拒绝了其他赏赐,这样不仅给领导留下了好印象,还有助于团结其他同事。相比于韩信“耻于与灌夫樊哙等人为伍”,张良更知足也更聪明,而他俩的结局也告诉了我们谁对谁错。

留侯张良剧照

最后,要敢于放下,一个人有能力固然是好事,但能力显露的背后是锋芒毕露的隐患。由于你的能力而招致他人的妒忌,人因为有了欲望才有了尔虞我诈,不可能要求其他人都是君子,这世上总会有些小人作祟。所以,与其被那些小人记恨,不如敢于放下,把姿态放低一些反而更容易融入这个集体,高处不胜寒,站的太高也未必是好事!

结语:

两千多面前,张良用他的智慧为我们留下一番君明臣贤的没谈引为佳话,两千年后的今天,我们更应该读懂古人的智慧,以史为鉴,方能明得失,正衣冠,懂做人!


相城历史小学生


“夫月满则亏,物盛则衰,天地之常也。”无论是自然现象还是社会规律,都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对于这样的规律,我们如何应对呢?老子给出了答案:“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精通黄老之道的张良在人生事业达到巅峰后,他选择了急流勇退。他为何这样抉择呢?从以下三个角度分析。


1、刘邦——防范过度

臣僚坐大,取而代之或不听节制的例子不在少数,最典型的要数春秋战国时期的田氏代齐、三家分晋,这些刘邦应该知道。即使不知,同时代的事他肯定知道,陈胜派武臣去赵地,结果武臣自立为赵王,拒绝陈胜灭秦的号召;武臣派韩广去燕地,韩广又自立为燕王;项羽分封时,韩广改为辽东王,韩广手下大将臧荼被封为燕王,他杀掉了韩广。楚汉战争时,他曾说服不少诸侯叛楚归汉,也难保这些人有朝一日背叛他。远近的事例告诉刘邦,“防人之心不可无”,这是人之常情。

对于身边这些久经沙场的功臣,尤其是异性王侯,人心隔肚皮,必须时刻警惕,宁可防范过度。当年拜韩信为大将,刘邦对他始终提防,两夺兵权、两次改封;在最信任的老战友卢绾叛变后,晚年的他对身边的人更加猜忌,连萧何都被他下狱,驾崩前甚至打算杀了连襟的樊哙。

那么像张良这样足智多谋的人,不管是自立还是辅佐他人,都很危险。刘邦怎么想的,张良是洞若观火。眼前封赏优厚,以后能否依旧信任?

2、同僚——别样态度

刘邦身边的创业元老不少是丰沛集团,对后来者往往不服气。韩信拜为大将时,最初众人也不服,认为自己更适合。在称帝后论功行赏时,刘邦把老乡、同事、曾经是上司的萧何列为第一,食邑万户,众人不服,那帮武将认为自己出生入死,功劳不在萧何之下,引出了刘邦“功狗”与“功人”的论述。

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侯,所食邑多。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

刘邦最初给张良的食邑是多少户呢?“自择齐三万户”,远超第一功臣的萧何,与其他功臣比差异更悬殊。倘若张良接受,这帮武将会认同吗?肯定会纷纷提出异议。那帮武将肯定认为张良只是摇唇鼓舌,动动嘴皮子,怎能比得上真刀真枪的拼杀呢?

3、张良——进退有度

张良虽铭记复仇,但生性淡泊,不贪恋富贵与权力,明得失,知进退。

(1)大仇终得报。张良的目标是灭秦以报国破家亡之仇,作为五世相韩的世家,与秦有深仇大恨,灭秦是他矢志不渝的志向,从博浪沙刺秦始皇,到复立韩王,韩王被项羽杀害后,又追随刘邦,诛暴秦、灭项羽,已完成了他的任务和使命。

(2)自身性格与身体因素。“封万户、位列侯”,被刘邦赞为“汉初三杰”已是很高的荣誉,个人目标也已实现,张良已知足。张良自身体弱多病,不适合再操劳。

(3)前车之鉴。熟知史实,深谙“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道理。吴越争霸,勾践灭吴后,范蠡远走,文种留下来却被杀;白起立下赫赫战功,在长平之战获胜后,被秦昭襄王赐死。赐死他们的并非昏庸无能之君,都是奋发有为之君,只因功高震主。彭越、韩信等功臣被杀的悲惨结局,他也非常清楚。

被后世称为"谋圣" 的张良,既善于谋国,也善于谋身。功成身退,于国、于家、于己都是最好的选择,他逐步从“帝者师”退居二线成了“帝者宾”, 学辟谷,“欲从赤松子游”,明哲保身,避免了像韩信被诛、萧何被囚的结局。


以上为个人愚见,欢迎交流。


峰顶揽胜


“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张良辅佐刘邦,在功成名就之时,选择了归隐,除了他本身淡泊名利外,最大的原因就是不想成为“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之人。

谋士的最高评价:“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张良:汉初三杰之一,秦末汉初时期最高权谋代表,其一生为刘邦献计无数,奠定了刘邦最后胜利的基础。

一、张良献计智取峣关

公元前208年,楚怀王立下约定,先入关中者为王,刘邦率军西进,直扑咸阳。刘邦一路过关斩将气势大胜,来到峣关后,刘邦想要凭借自己的两万人马,强行攻关。

这时张良挺身而出献计道(大致意思如下):

“秦军仍然很强大,不可轻视,我听说峣关守将是屠夫的儿子,市井之人最为利动,沛公您先留守军营,派人先去,准备五万人的吃的,在各个山头摆满旗帜,然后派郦食其前去诱降敌将。”

张良此计核心有两点:

  1. 故作疑兵,示敌以强,使敌人感到恐惧,从而增加敌人投降的可能性。
  2. 以利诱敌,诱惑敌人投降。

良说曰:“秦兵尚强,未可轻。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史记·留侯世家》

刘邦听从张良的计谋,敌人果然投降,敌军要与刘邦军要合兵一处,继续前行咸阳,这时张良又顺道:

“敌人投降,只是敌将因利投降,敌方士兵并不一定想要投降,不如我们趁他们人心动荡之际,派兵攻打他们,必定可以大获全胜”

良曰:“此独其将欲叛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史记·留侯世家》

刘邦又听从张良的计谋,发兵攻打峣关,果然大获全胜,拿下峣关。

二、献计割地得人心

刘邦凭借韩信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出关中,平定三秦之地,又联合各路诸侯直取项羽老家彭城,但是无奈被项羽率领三万铁骑横冲直撞,汉军大破,刘邦险些命丧当场。

彭城之战后,刘邦陷入深思之中,一日刘邦问张良道:

“如今我想舍弃函谷关以东的一些土地作为封赏,谁能为我所用,帮我破楚呢?”

张良答道:

“九江王英布身为楚将,却与项羽貌合神离,若以利诱,可为我所用;彭越随齐王反楚可为我所用;大将军韩信计谋无双,可独当一面,为我所用”

刘邦重用三人,果然最后帮助刘邦破楚的正是这三人。

张良为刘邦献计无数,刘邦最后感慨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

最了解刘邦的人:不是刘邦的众发小,而是后来的张良

若说这个世界上有一个最了解刘邦的人,那他一定是张良,这与张良的职业有关:“谋士”!

韩信的工作内容是思考:敌我双方士兵、天气变化、地理地形,从而“战必胜,攻必克”,打胜仗。

工作地点:战场前线

萧何的工作内容是思考:民计民生、收纳赋税、战后补给,从而“源源不断补给前线”,稳定前线战线。

工作地点:大后方

张良的工作内容是思考:天下大势走势、敌我双方将领心理、人性的弱点,从而“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工作地点:刘邦身边

正是因为工作性质与工作地点的不同,使张良成为了最了解刘邦的人!

一、沛公入咸阳,“贪念”美女金银

先入关中者为王,刘邦率先进入关中,来到咸阳的秦朝宫殿。刘邦被这里的富丽堂皇、这里的美女如云所深深的吸引,一心想留住在这里。

对此,樊哙大为劝阻,但刘邦却不为所动,张良见此,苦心相劝:“

正是因为秦国无道,我们替天下铲除残暴,方能来到这里,而我们不以清廉自居,却坐享美女金银,岂不是助纣为虐,和秦朝并无两样?”

刘邦听此才退出秦朝宫殿,张良为因此看到了刘邦的贪婪,与旁人并无两样。

二、暗中提醒刘邦封韩信

在楚汉荥阳对峙的时候,韩信攻下齐国,向刘邦请封为齐王,刘邦见韩信派使者主动请封,大为愤怒,幸好张良在旁,暗中提醒刘邦,刘邦这才善待来使,并同意的韩信的请封,封韩信为齐王。

后世人看待这件事情,往往以刘邦临阵反应快为出发点,但是也可以侧面看出,刘邦并不是真大度之人,对待功臣的封赏,也并不全是发自内心的。

张良身为刘邦的“身边人”,对此感觉定会更敏感,刘邦封赏韩信为齐王的背后是刘邦的愤怒,那么刘邦封赏别人呢?封赏自己呢?又是否会心甘情愿,这引起的张良的思考。

综上,张良是最了解刘邦的人,他知道刘邦的王者气概、雄心壮志,他也知道刘邦的流氓习性、虚情假意。

张良拒封:除了淡泊功名利禄,更多的是明哲保身

经历艰难险阻的七年,刘邦等人终于修成正果,到了享受胜利的果实的时刻。

刘邦大封天下,张良虽然没有立下军功,但是刘邦以“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为名,让张良在齐地挑选三万户食邑作为封赏。

但是张良却说不敢当委婉拒绝了,张良最后只接受留县的封邑,被封为留侯。

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史记》

三万户的食邑不诱人吗?当然诱人,那么张良为什么要拒绝呢?最大的原因就是明哲保身!

张良十分清除人都是会随着自己不同的处境而发生变化的,项羽如此、韩信如此、刘邦也是如此,尤其是掺杂到权力之中,很多事情都是身不由己。

韩信、彭越、英布等受封异姓王,拥有实权,荣耀至极,但也都只是昙花一现,难逃厄运。

萧何、樊哙等人,参与政治,手握大权,但是萧何不得不“诬陷自己”,给自己弄一个“贪财”的头衔,樊哙最后更是被刘邦下定决心铲除。

张良论功劳不及韩信、彭越等人,论亲近不如萧何、樊哙,倘若张良同他们一样,手握封地大权,下场不一定会比他们好。

所以,张良最后选择放弃了权力、财富,而清心寡欲。

时刻录品历史

有的时候谋反不在于你是否付之行动,而是在于你是否拥有谋反的实力,只要你拥有了谋反的实力,你便是谋反。

汉朝成立:谁拥有“实力”,谁便是皇帝刘邦最大的敌人。

韩信、彭越、英布等人,均是如此,张良不想成为刘邦的敌人,他也知道成为刘邦的敌人下场注定不会好。

所以,张良明哲保身,而他的保身之道就是只出谋划策,而不参与政治,不拥有实权。

张良也是一个自律的人,他起初的意愿是恢复韩国,在他知道这已经是不可能后,他改变自己的意愿为创造一个天平天下。

最后他成功了,大汉王朝成立,而张良则坚守本心,急流勇退,过上了清心寡欲的隐居生活,令人敬佩!

历史时刻录,每日一历史,分享历史时刻,品味历史时光,感谢您的观看,欢迎您的评论,动手指点个赞呦!


历史时刻录


这才是张良最让人佩服的地方!!运筹帷幄之中 决胜千里之外,谋士之中几人能及张良的智慧?!张良出身贵族,满腹经纶,文武全才,张良是秦末汉初杰出谋臣,字子房,韩国(今河南省新郑市)人 。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 张良的先辈,在韩国五世位相。张良早年曾因刺杀秦始皇不成而隐居躲避;后追随刘邦,力劝刘邦在鸿门宴上卑辞言和,保存实力,并疏通项羽季父项伯,使刘邦顺利脱身。协助汉王刘邦赢得楚汉战争,建立大汉王朝,帮助吕后之子刘盈成为皇太子,册封为留侯。晚年,跟随赤松子云游四海。张良去世后,谥号文成。 这叫功成身退,他比那些与他同时代的人都要睿智得多,放下权势,远离漩涡,得享富贵,贪恋权势,最后很可能家破人亡。这是他的大智慧!!他比谁都看得透彻,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在下佩服的古代前辈中,张良绝对算一位![祈祷][祈祷][祈祷]



直言管他谁恕


史料五千年,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


前言

作为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凭借着自己超群的智慧闻名天下、流芳百世。可以说刘邦可以夺取天下,与张良的辅佐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在刘邦统一天下之际,张良没有请求高官厚禄而是选择归隐,这一行为背后蕴含着张良为人处世的大智慧。

在笔者看来,张良是一位出身高贵,足智多谋但却淡泊名利的谋士。张良是韩国贵族后裔, 而“五人集团”中的其他四人不是平民就是游民。


张良的大智慧:审时度势、急流勇退

张良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谋士, 而是战略家。其最高明之处并不是智商层面上的足智多谋,更多的体现在他超高的情商,即在刘邦统一天下后,自己选择功成身退。在古代历史上,他是少有的可以做到“拿得起,放得下”的人物。

要知道,刘邦在称帝以后,对于张良是十分感激的,并拜他为“帝师”,封地无数。他觉得自己可以一统天下,主要靠张良、萧何、韩信三人的尽心辅佐。不过论功绩,韩信、萧何本应在张良之上,但刘邦却推张良为“三杰之首”,其地位可算得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如此崇高的地位,想做到急流勇退,对于常人来说是十分困难的。“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这样的道理在平日里谁都明白,可真面临如此情景时,真正能做到不恋权位、功成身退的人,又有几个人呢?


结论

在后来,事实证明:张良是具有大智慧的,他的做法也是最正确的。汉初三杰的萧何虽然一直小心谨慎,但奈何被看他不顺眼的刘邦一直故意找岔,因此被治罪下狱,后侥幸得脱;而韩信的下场最让人感到可怜,被冠一谋反之罪而被诛灭三族。

只有张良,不仅幸免于难,并且一直深受刘邦的信任,赢得吕后的尊重。张良若非具备超人的智慧与脱俗的境界,实难洁身自好、免于罹难。这一切都归功于张良可以一直保持清醒的头脑,能够审时度势,急流勇退。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大家。


史料五千年


张良不忘初心是归隐原因

[张良的“初心”让他多学习]

说到张良辅佐刘邦后归隐,问其原因必是夸奖他,比如“运筹帷幄”、“功成身退”,再高尚些则是—淡泊名利。

其实朋友们都知道,张良晚年闭门隐居,潜心修道直至去世的历史记载,那么他是真的修道还是借口托词呢?

  • 先看张良的初心是什么?

根据《史记》所记载,张良原本家境很好的,祖父连任战国时韩国三朝的宰相,父亲也继任韩国二朝的宰相。

可到了他这出问题,韩国灭亡,没有官位让他继任,无形之中失去彰显自己能力的机会。

张良心里压不压抑?当然压抑,还加上个“恨”字,所以张良进入日后的名利争斗圈,抱着一个目的,即是反秦。

我想,如果张良有官继续做着,那汉初三杰不会有他的。

再回到问题上来,正因为张良反秦就是当初的目的,那么所谓初心即是—反秦。

[刘邦不舍张良]

  • 张良辅助刘邦夺取了天下,表示他的初心已达到,此时不走更待何时?所以,张良不忘初心是归隐原因。

张良曾说“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

《史记》中有这样的记载:“······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比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弃天下事,欲从赤松子游耳。”

言外之意是说,他在辅助汉高祖刘邦夺得天下后,没有想法了,就想和赤松子云游去。

这就是前面说到的,他不忘初心,而初心既达就不愿意继续做谋臣了。

其实张良早给自己编排好了,如何可以一走了之,还不留话柄让刘邦心生怨恨,他哪里是修道去了,绝对是托词。大家想想,有赤松子这人的存在吗?有没有这个人,张良都与他没有好多关系,赤松子的徒弟只有一个,即是炎帝的小女儿。

[离开刘邦快乐似神仙]

  • 因此我以为,张良用赤松子当掩护,回家躲清闲去了,并且和刘邦杀不杀功臣关系不大,归隐的原因就是这样。


果笑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老话说的好,马往前跑,鸡往后扒,各有各的道行。有人说张良是谋圣,谋士中的圣人,这话做不得一点假。

那么他这个圣字,到底圣在了那里呢?张良这人从来就不和你讲啥大道理,文绉绉的饶舌,他从来都是和你讲实际,讲利益。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间所有的事他就是逃不过一个利字。那么张良所有的计谋都是基于这个字所建立的,这也是他一个人生信条。

也就是这个字,让他看明白很多事情。

那么一个利字其实就足以回答题主的问题了,当然要想详细的回答这问题,咱还得细细的去掰扯这事。

为什么俺要说张良的计谋以利当先。

其实利益这东西,往往和人心有关,人心是啥样的,这利益就是啥样的。

话说,当年刘邦入关中,遇到的第二个难题就是峣关,就这地势险要不说,关里边的秦兵还多的不是一星半点儿上。

就这么一块骨头,就刘邦这身子骨压根就啃不动,就算是真能啃下去,这也得累趴下,后边入关的事,你也就别想了。

那么张良就给刘邦出主意,说这峣关守将这就是个屠夫的儿子,商人吗?钱财就可以打动他。

但这守将他自身却是个将军,他和一般的商人又不一样,所以张良就安排自己的身边,搁峣关外边,那叫个故布疑阵。

就那架势,如果是一千来人的大兵,愣是被张良捣鼓出一个十万人气势。

那么张良这就抓住了这守将,商人和将军的心里,一举拿下了峣关。

这里边但凡缺一样,这都不会成功。

如果单单只是钱财,这将军会收了,但投降?这就得打个问号,毕竟商人见利忘义是本色不是。

如果这事,还让您对张良计谋以利字当头的概念还不深的话,咱再讲一事。

当年刘邦一统天下,自己坐上了皇位,那高阳酒徒郦食其,估计是酒喝高了,脑仁糊涂了,就劝刘邦要想安定天下,这就得效仿西周的分封制,将天下分封给六国的后代,把他们立为王,这样就可以帮衬着刘邦搞定天下。

张良听说了这事,着急忙慌的就跑了过来找刘邦,这就留下了一段千古名言。这原话大家伙也不爱听,咱把他翻译过来,大家伙瞅瞅。

他说,你就是个布衣,而且你的兵力能压服他们吗?他们是六国之后,他们会服你吗?

退一步说,从沛县跟着打出来的那帮子老哥们,老兄弟的,那可都是抛家弃子跑出来和你混。

这天下好不容易打下来,到了摘果子的时候,你到好把那啥忙都没有帮的六国后人给封了,那么你准备拿啥给你这帮子老相识封赏?当真要发生点啥的时候,您觉得他们还会帮你吗?

其实道理很简单,搁到现实中,这就是老板带着一帮子属下创业,这创业成功了,这帮子属下就等着涨工资,发福利呢?

结果老板一家伙给了不相干的亲戚,撑面子去了,回头就跟着属下说,再等一年,俺一定给你们涨工资发福利,得,实际的没有,就画了一张饼下来。

认谁都会不开心,有能为的人早跑了,找别的地体现价值去了。

张良这就是抓住了老板和员工之间的心里。

刘邦那确实有点飘了,开头听了郦食其的话,挺高兴,感觉就得这么干。结果张良把这利害关系往开了一说,刘邦那天赋点也是点满了的人,一点就通,气的大骂郦食其,酒也喝不下去了,东西也吃不进去了。

打这里起,啥贵族不贵族的,一边呆着去,有功者得之。

后来的事

之后您就瞅瞅吧,什么车夫啊,什么屠夫啊,什么土匪啊等等,这都成了刘邦大汉王朝的开国功臣。

表面上看这就是跳出了所谓贵族血统至高的怪圈,用功劳来衡量一个人的封赏。

但说道根子上其实就是人心和利益挂钩了。

这也就是后来为嘛,刘邦要立下白马之盟,他的核心就是非刘姓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若违反此约,天下共击之。

他让姓刘的垄断了皇权,但皇权的维护需要这帮子开国功臣来维护,而皇权又反过来维护开国功臣的家族地位。

说白了就是刘邦将两者的利益深深的捆绑到了一起,这何尝不是刘邦的一个思想体系。

说道根子上,画饼的不要,利益得拿出来。这才是双方能够搭成一致的基础。

所以张良在天下一统之后,能够隐退,他其实是把握住了刘邦和吕后的心里。

这里边也有利益的趋势,天下大定,刘邦老了,但刘邦已经意识到,如果他走了,那么他的孩子能不能够压制得了,跟着他一起起家的骄兵悍将。

骄兵悍将啊!除了他们的老大,他们会服之外,他们会服自己这个没有一点功劳的孩子,就凭他是刘邦的孩子?就坐到他们的头上?他们会服吗?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说了:“他有人就是想做个王,压根就没有想过做啥皇帝,你比如说韩信!”

哈哈!是,韩信是没有造反的野心,但你要记住了韩信他也有属下,你能保证他的属下就没有这份野心?

开国功臣和将军的属下,那个封赏大?当年赵匡胤黄袍加身是怎么回事?加身之后,杯酒释兵权又是怎么回事?赵匡胤何尝不知道这帮子下属的心里。

而韩信面对下属和赵匡胤面对下属何其相似,这帮子下属也是有野心的,这野心一旦形成一股力量,推也会把韩信推到风口浪尖上去的,这压根就不是愿意和不愿意的事。

毕竟韩信还没这心思的时候,劝说他造反的人有多少,没有一个,他也有俩不是吗?

那么当刘邦死了之后,这劝说的人只会更多,不会更少,所以刘邦提起了屠刀。

那么张良已经预见到了这一幕,毕竟他的计谋从来都是从实际出发,从利益出发。

而刘邦其实和张良是同一类人,只不过一个是帝王,一个是谋士而已。

不然俩人不会那么臭味相投便称知己,一个出主意,另一个就得听,因为张良的主意总是能够说道刘邦的心坎里去了。

要知道当年吕后知道自己的儿子要被废掉的时候,她可是去找张良,让张良去阻止刘邦废太子。

但张良说了,这辈子刘邦对他不是言听计从,而是张良的主意恰好符合了刘邦的要求,这事帮不了。

最后张良出主意,让吕后请动了商山四郜,才把太子这事平了的。

您就说单单四个老头子就能改变刘邦的主意?不,刘邦是看到了商山四郜身后那庞大的读书人群体,那帮子没有缚鸡之力的儒生。

整个朝堂的用作离开他们还真不行,这四个老头子是他们的代表,刘邦动了这四个老头,他的朝堂找谁运作?大字不识一个的大老粗?

这其实就是张良把握住了,刘邦的心里,害怕天下再乱,他已经不是那个光脚的布衣,而是穿靴子的皇帝了。

那么说道这里,大家伙应该也就明白了,张良的隐退和朝堂的割裂,其实就是在告诉刘邦,俺就是个人蓄无害的主,就想着安享晚年而已。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梁老师说历史


张良辅佐刘邦后为何归隐

《西游记》里孙悟空与唐僧闹掰,到东海龙宫讨酒吃。他看到龙宫墙壁上挂着一幅画,便问东海龙王画的内容。老龙王说,画的名字叫《一桥三敬履》,说的就是张良和黄石公的故事。故事寓意很简单,告诫人们要知进退、懂孝道。

张良,西汉开国功臣,“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之一。张良之于刘邦来说是左膀右臂,没有张良便没有刘邦的后来。张良最后之所以选择归隐,也算是政治家的一种急流勇退。从三个层面来说。

一、张良的“谋圣”不是虚名

张良在雇凶刺杀秦王失败以后,路遇黄石公,得《太公兵法》,后来便一路追随刘邦东征西战。我们知道,张良骨子里想的是灭秦,给刘邦只是暂时的“打短工”。

楚汉之争让刘邦雄霸天下,张良也为刘邦夺取汉中立下汗马功劳。另外,鸿门宴上也可以看出张良的“非同一般”。他比樊哙要沉着冷静,做事严谨,善于观察和留心事物。在鸿门宴之前,他就已经买通对方之人,所以刘邦能够成功脱身,没有张良,刘邦也许已是“鱼肉”。

后来大汉基业的建立,包括刘盈太子登基都离不开张良背后的默默付出,属于典型的“实干家”。可就是这样一位闷声干事的人,后来却退出江湖,选择了归隐。

二、功成身退,选择归隐

刘邦开国之后,大宴群臣。在庆功宴上他曾说:

“天下得失,在于我知人善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 吾不如萧何;统兵百万,有战必胜,有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此三人皆人中之杰,吾能用之,所以取得天下。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所以为我所败 。”

意思很明确,我刘邦能有今天,多亏张良、萧何和韩信这“三杰”。可见此三人对刘邦夺取天下至关重要。但反思历史我们会发现,一旦功高盖主之后,就必然会引起政治的不和谐,如果不懂得权让三分,势必会招致杀身之祸。果不其然,萧何和韩信最终都没有得到善终,唯独张良最终“跑路”。个中缘由也许只有他自己才最明了。

首先,知己知彼。张良随刘邦多年,深知刘邦这个街头“流氓”为人秉性。他善于猜忌,而且小肚鸡肠。这次南宫之宴,当时萧何在关中、韩信在楚,唯独自己在宴会上。刘邦每每把自己和此二人相提并论,他就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因为刘邦最尊重、最崇拜的人,也是他最猜忌、最记恨的人。刘邦如此敬重三人,让张良觉得无所适从、如坐针毡;

其次,黄老思想的“指引”。张良深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灭,谋臣忘;功盖天下者不赏,声名震主者身败”的道理,加之他深受秦汉之际黄老道家思想的影响,与其“苟全性命”于乱世,还不如“功成身退”隐江湖,急流勇退才是最好的选择;

第三,刘邦的成全。张良为刘邦夺取汉中地盘,确定了刘邦统一中原的基调。刘邦开国之后,论功行赏,给刘邦封留侯职位,但刘邦却拒不受功,而且辞官归隐。张良自己知道,自己刚开始投奔刘邦的时候,是不看好刘邦的。这次拒绝封赏,退隐江湖,也是是刘邦不计前嫌,自己见好就收才是上策;

第四,吕后的帮忙。刘邦易储风云在大汉王室也是沸沸扬扬。当时吕后之子刘盈已是汉朝太子,但刘邦后来钟情于戚姬,转而想立戚美人之子刘如意为太子。吕后请张良给出对策,张良建议请商山四郜来给太子助阵必能赢。后来,张良成功地将刘盈太子之位保住。张良能成功隐退,也少不了吕后在刘邦面前的美言。

三、反观刘邦诛杀异姓王

诛杀开国功臣是很多帝王和开国功臣的最终结局。诛杀开国功臣和异姓王不是刘邦首创,但刘邦绝对是非常有名的一个。

自古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翻开历史我们知道,他诛杀的几位功臣,位高权重,分封之后,随着势力的增长,他们一度威胁到大汉的稳定,俨然成了国中之国。所以这些昔日劳苦功高之臣,已经逐渐背离王室、背离初心。所以严格来说,刘邦诛杀他们,也是他们自己“取死”。再加之“家天下”思想的作祟,皇权必须高度集中,所以刘邦综合这些因素,不得不对他们下死手。

张良审时度势,急流勇退,既成全了自己,也成全了刘邦。不得不说张良在这些人当中,还是独具慧眼、才智超群的。

诸葛亮:仰其像不威,然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成帝王之师。
刘邵:思通道化,策谋奇妙,是谓术家,范蠡、张良是也。
周恩来:项羽打了一百个胜仗,顶不住张良一个主意,优势变劣势,只好求和。

(对于张良的“急流勇退”,您有何高见呢,欢迎关注@山城小哲,欢迎点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