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蕪湖非遺保護項目,一到冬天有多熱鬧


你不知道的蕪湖非遺保護項目,一到冬天有多熱鬧

天氣越加冷了

感覺一不小心就秒進寒冬了

你不知道的蕪湖非遺保護項目,一到冬天有多熱鬧

今天小恆帶大家看看關於冬天的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八社神燈

“八社神燈”原系蕪湖縣六郎鎮加元村八個社、垾(孔垾、餘垾、塘垾、馬橋垾、龍垾、高屋基社、五房社、宋社)村民自發組織的民間燈會,逐步演變為明代草龍、清代竹龍燈、今天鋼筋焊接的龍燈;是第三批進入安徽省級非遺保護項目名單的傳統民俗。

“八社神燈”造型獨特,由能工巧匠用竹片、鐵絲紮結(現用鋼筋焊接),外用綢緞或布匹縫製,內裝蠟燭(現多用蓄電池燈),製成龍的形狀。龍體分為龍頭、36板龍身和龍尾等3個部分,長80餘米。興燈共有設壇組建、制燈、教燈、出燈、接燈、玩燈、圓燈等7個程序。每年春節前,同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九十殿廟會上,都會有八社神燈演出哦。

你不知道的蕪湖非遺保護項目,一到冬天有多熱鬧

無為魚燈

無為魚燈是第二批進入省級非遺名單的保護項目,因無為在長江邊,古時大多數人以漁業為生。為了慶賀漁業豐收,捕魚平安,每年正月十五元宵節到正月三十為玩“魚燈”的節日。就把玩“魚燈”作“神靈”來驅惡、趕魔……祈求平安。當地人都說:“燒香打醮、抵不上紅燈一繞。”(紅燈指“魚燈”)“魚燈”是“吉祥燈”、“太平燈”、“幸福燈”,自古流傳到今天,已經一千多年了。

你不知道的蕪湖非遺保護項目,一到冬天有多熱鬧

按照無為古老的民間習俗:玩“魚燈”的第一天叫“開燈”,玩“魚燈”的最後一天叫“收燈”。從“開燈”第一天起要擺“供桌”,由全村人負責祭禮,請道士做道場,一直到玩燈結束止。

剛到冬天,無為八里村任家就會開始製作魚燈,因工序繁複,需要精心準備,製作好的魚燈,到年初二就會舞起來。


十獸燈

十獸燈是蕪湖南陵的地方民俗舞蹈,並且是第一批進入省級非遺名單的保護項目,始創於清代道光年間,距今已有180餘年。十獸燈用竹篾紮成,糊裱宣紙、彩色紙,再描繪各種饕餮紋飾,獸形為麒麟、青獅、黑虎、白象、獨角獸、犭團、犼、旱獺、四不象、龍等十種,另配有彩雲八對。

你不知道的蕪湖非遺保護項目,一到冬天有多熱鬧

“十獸燈”以地方戲劇服裝、頭飾、道具及戲劇人物臉譜為基調,以神話傳說中的“十獸”為藍本,以民間歌舞為依據,臉譜化妝獨到,十獸燈具怪異,歌舞獨特,在安徽及至全國民間燈會中極為少見。一到臘月,高高懸掛的紅燈籠映照著十獸燈演出,讓人感覺到久違的年味哦。

你不知道的蕪湖非遺保護項目,一到冬天有多熱鬧

無為板龍燈

無為縣陡崗板龍燈是安徽省第五批傳統民俗非遺保護項目,是無為當地謝氏家族傳承的傳統民間等會,間隔時間幾年至十幾年不等,由群眾自發性組織的舞燈慶典。

你不知道的蕪湖非遺保護項目,一到冬天有多熱鬧

龍燈一共有十九節之多,分為首中尾三大部分,製作精巧,活靈活現。 玩燈時,還配有云燈、麒麟燈、鳳凰燈、手提燈等,並伴有數支樂隊,節目豐富多彩。

每年正月的燈會,觀眾從四面八方趕來觀看,鄰村領隊爭相接燈迎燈,家家戶戶,張燈結綵,擺設迎龍香案,擺放供品,焚香叩首,祝願新年風調雨順,天下太平,五穀豐登,萬事如意,國泰民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