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表也是乱世群雄之一,为何历史上对刘表的评价不高?

逍遥酒一壶


答案概要

刘表是三国史中一个重要的存在,有多重要呢,看一看《三国志》作者陈寿对他传记的排列就一目了然。他的传记仅仅排在曹魏皇家成员下面,与董卓、袁术、袁绍这种大咖在一个级别里可见他的身份是何等的关键。然而就这么一个诸侯大佬给后人留下一种非常懦弱、无所作为的糟老头子形象。究其原因,这跟他的性格以及对外策略有很大的关系。


宝刀未老,单骑上任

刘表是鲁恭王之后,在宗法上属于皇室血统,董卓入京后,山东群雄并起,孙坚趁此机会杀死了荆州刺史王睿,刘表才得以有机会入主荆州,但是由于到任之路充满重重困阻,方便起见,刘表单枪匹马一人进入荆州,联合当地豪杰,阻挡了袁术和孙坚的军

《后汉书 刘表传》:时,江南宗贼大盛,又袁术阻兵屯鲁阳,表不能得至,乃单马入宜城,请南郡人荆越、襄阳人蔡瑁与共谋画。

队进攻,甚至孙坚还死在了荆州守军的乱箭之中,而此时刘表已经将近50岁了。

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刘表就个人而言还是非常有魄力的。临危赴任,单骑入城,冒死抵抗,这些事迹足矣证明他有称雄的胆量。

安于现状,优柔寡断

然而,面对复杂的群雄争霸局面刘表开始略显保守。当曹操、袁绍、袁术等人对外疯狂扩张时,刘表安于现状,可能源自他多疑的性格,主要是对自己的实力不自信,怀疑自己能力。虽然闭关自守,但是对内努力发展经济保障民生,同时也发展自己的军事实力,平定内乱。当然,这种保守或许给后人就留下了优柔寡断的印象

谁也不得罪就是谁都得罪

刘表的保守策略,让刘表在群雄中一直充当着老好人的角色,当然这种老好人主要是他老谋深算表现的结果,或许这也是他的生存之道。

他接受过李傕郭汜的册封,向朝廷纳过贡,也答应过和袁绍合作,同时也向曹操示过好。但这些都是虚情假意,左右逢源,很少付出过实际的东西。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想在这些群雄中安稳的生存下来。再好听一些那就是多少有些坐山观虎斗的意思。

可是他没有想到的是,谁也不得罪就代表着谁都的不想帮,也就是把每一方势力都得罪了。建安十三年,曹操解决了北方问题,开始南下讨伐刘表征讨途中刘表病死。

《三国志 刘表传》:建安十三年,太祖征表,未至,表病死。

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其实刘表的故事到这里,还不足以将他的评价定的太低,毕竟他把荆州治理的非常出色,军事实力也非常雄厚,应该不比东吴差多少,此时还是有与曹操一战的能力。但可惜的是历史并没有给刘表证明的机会,刘表的病死,刘琮的不战而降,让刘表前面的努力化为虚无,留下的只有那个对手下猜忌多疑,对外用事优柔寡断的刘景升。

曹操曾经说过一句著名的评价: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很多人把重点放在了孙权与刘琮的对比上。其实还隐藏了一个意思:刘表和孙坚都是相差无几的当世豪杰。因为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孙权和刘琮的对比将毫无意义。

结语

所以后人对刘表的评价不高,很可能是因为刘表的功绩成果没有得到应有的展现,而相应的前面的优柔寡断的行事风格以及对自己的下属猜忌多疑的性格就突显了出来。综合

《三国志 刘表传》:表大将蒯越亦劝表。表狐疑,乃遣嵩诣太祖以观虚实。嵩还,深陈太祖威德,说表遣子入质。表疑嵩反为太祖说,大怒,欲杀嵩。考杀随嵩行者,知嵩无他意,乃止。

起来才造成了这种对刘表的片面认知。


哔哔巫


刘表,字景升,山阳高平人。姿貌温伟,少时知名于世,与七位贤士同号为「八俊」。为大将军何进辟为掾,出任北军中候。后代王睿为荆州刺史,用蒯氏兄弟、蔡瑁等人为辅。又进为镇南将军、荆州牧,封成武侯。在荆州期间,刘表恩威并着,招诱有方,万里肃清,群民悦服。又开经立学,爱民养士,从容自保。远交袁绍,近结张绣,内纳刘备,据地数千里,带甲十余万,称雄荆江,先杀江东孙坚,后又常抗曹操,是曹操强敌之一。然而刘表为人性多疑忌,好于坐谈,立意自守,而无四方之志,后更宠溺后妻蔡氏,使妻族蔡瑁等得权。刘表死后,蔡瑁等人废长立幼,奉表次子刘琮为主;曹操南征,刘琮举州以降,荆州遂末。曹操南下荆洲以后,但并没有开战之前,刘表病死。后刘琮投降。


俩核桃928


刘表(142年-208年),字景升,山阳郡高平(今山东微山 )人。汉鲁恭王刘余之后,东汉末年名士,汉末群雄之一。他身长八尺余,姿貌温厚伟壮,少时知名于世,与七位贤士同号为“八俊”。为大将军何进辟为掾,出任北军中候。后代王睿为荆州刺史,用蒯氏兄弟、蔡瑁等人为辅。李傕等入长安,刘表遣使奉贡。李傕任命刘表为镇南将军、荆州牧,封成武侯,假节,以为己援。

在荆州期间,刘表恩威并著,招诱有方,使得万里肃清、群民悦服。又开经立学,爱民养士,从容自保。远交袁绍,近结张绣,内纳刘备,据地数千里,带甲十余万,称雄荆江,先杀孙坚,后又常抗曹操。

然而刘表为人性多疑忌,好于坐谈,立意自守,而无四方之志,后更宠溺后妻蔡氏,使妻族蔡瑁等得权。刘表死后,蔡瑁等人废长立幼,奉表次子刘琮为主;曹操南征,刘琮举州投降,荆州遂没。


眾人皆酉星我独酉卒


刘表不是没有本事的人,他其实是一个多方面的人才。他是鲁恭王的后代,骨子里确实有着干练与通达。早期的时候,天下的形势没有比刘表、刘璋更好的了,自黄巾起义以来,北方战乱不止,人口南迁,刘表如能善加利用,最后的结局不见得是这样。这样的结局还是要归结于他的有些缺点上。

1、刘表的野心不大

  曹操刚占据兖州时也是位于四战之地,之后成功一统了北方。此时,刘表面对统一北方后实力强大的曹操军其实已经失去了发展先机,没什么可作为的了,说到底还是他们的野心或者说追求不同吧。在刘表成为荆州之主后,再也不像以前那样锐意进取。

当初袁绍联合刘表,刘表没出兵,虽然有后方张羡这个拖后腿,但也不能作为借口,这里可以看出他已经没了进取或者说从收刘备开始,他就没进取心了。

2、没有远见

  刘表是一个不善于发现属下聪明才智的人。当时荆州一带汇聚了好多能人,比如别驾刘先、谋士蒯越,他们都劝刘表善于抓住机会,和曹操结盟,或者向中央投诚,那么今后曹操一定会善待自己。你这样不死不活的举动很被动,今后袁曹两家不管谁取胜,下一个遭殃的肯定是您。可是刘表不听,一直固守己见。

3、用人方面:

  刘表用人上有缺陷,刘表的荆州实际掌控在四大家,而四大家里掌握实权最大的是蔡家。且刘表好名而不注重有能力的人,算刘表运气好,有既有才又有名的蒯家帮助,又有名仕庞家和武将的黄家支持,可惜不注重像黄忠、魏延、甘宁这样的没有什么名望和家世的干将,因此刘表的军队中缺乏猛将。


喜欢紫色的孩儿


刘表也是乱世群雄之一,为何历史上对刘表的评价不高?

我是临石观海,我来回答

刘表是东汉末年割据战略要地荆州的诸侯,带甲十余万,按理说拥有如此资本,应该叱咤风云,大有所为,然而并没有,乱世以战绩论英雄,所以历史上对刘表的评价普遍不高,但个人认为刘表还是有能力的,只是生不逢时,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庸才。

东汉末年,群雄纷争,刘表虽然占据了宝地荆州,但却没有在乱世中发出光彩,就连他亲戚诸葛亮都说荆州“其主不能守”,确实尴尬。

刘表是治世之能臣

刘表,年少有名,形象好,气质佳,是当时偶像天团八俊之一。早年参加太学生运动被通缉,之后为大将军何进做事,原荆州刺史王睿死后,刘表前往接任。

  • 单骑定荆州

当时天下动荡,荆州更是各方势力割据,袁术占据南阳,苏代坐拥长沙,贝羽统领华容,张虎在江夏,陈生拥襄阳,典型的三不管之地,各方势力纵横交错,形势相当混乱。

但身为朝廷命官的刘表没得选择,一人一马进入宜城,与蔡瑁,蒯良,蒯越共商大计,最后设鸿门宴邀请众位地头蛇大佬,并安排了刀斧手,于是众大佬殒命,荆州震动,人心归附,自此刘表真正的成了荆州之主。

  • 以德服人心

然而刘表做了荆州老大,袁术很不高兴,派孙坚攻打荆州,但孙坚运气不好,没打下来不说,还送了性命。之后李傕郭祀入长安,为了联合刘表,给他加官进爵,而在之后张济攻打荆州,最后也送了性命,于是属下都来祝贺,而刘表说了下面这一番话,可见他还是有是有德之人。

张济引入荆州界,攻穰城,为流矢所中死。荆州官属皆贺,表曰:“济以穷来,主人无礼,至于交锋,此非牧意,牧受吊,不受贺也”。使人纳其众;众闻之喜,遂服从。—《三国志》

从刘表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出这位老兄治理荆州的成果还是可以的,要是在和平时代,他不失为一位合格的守成之主,可惜,这是乱世中的乱世,可以无德,但不能无志。

刘表是乱世之庸才

在说刘表之庸前,先要说句公道话,作为历史中的失败者,历来鲜有好评,而东汉末年的乱世群雄更是如此,除了幸存者曹刘孙,其他如狂妄作死的袁术,好谋无断的袁绍,反复无常的吕布,等等等等。

而刘表之所以评价不高,在于他在乱世中占据兵家要地荆州,披甲十余万,却胸无大志,只图自保,没有进取之心,白白浪费了一手好牌,致使最后其子率众投降。

而最能看出刘表在乱世之平庸在于他在官渡之战时,一味旁观,本来是乘机予取予求的良机,却白白浪费,不但得罪了两边,还让曹操乘机做大,也为荆州后来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而后来刘备凭借荆州之地一飞冲天,更是衬托了刘表在乱世中的平庸和碌碌无为。

从事中郎韩嵩、别驾刘先说表曰:“豪杰并争,两雄相持,天下之重,在於将军。将军若欲有为,起乘其弊可也;若不然,固将择所从。将军拥十万之众,安坐而观望。夫见贤而不能助,请和而不得,此两怨必集於将军,将军不得中立矣。—《三国志》

而刘表在立继承人上又犯了大错,致使兄弟失和,与袁绍一起光荣的成为了立储失败的反面教材。

总结:综上所述,首先不可否认,刘表作为乱世群雄之一,其治理能力还是不错的,如果是太平盛世,也将有一番作为。

但在这动荡的乱世中,其胸无大志,不思进取的性格限制了他的发展,而由于他占据要地,手握重兵,却毫无作为,更加拉低了人们对他的评价。


临石观海


刘表年轻时还是一个有作为的才俊。当初,荆州刺史被孙坚杀掉之后,朝廷就派了当时小有名气的刘表去管理荆州。

此时的刘表不过是光杆司令,但是他凭借自身的才能和蒯越、蔡瑁的帮助,竟然让当时混乱不堪的荆州安定了下来,最后成功当上荆州牧。

要知道荆州是当时东汉面积最大的一个州,刘表作为一州之长,并且控制荆州长达十几年,还是算得上乱世群雄之一,那为什么历史上对刘表的评价不高呢?

首先,刘表胸无大志,只一心只想着固守荆州

刘表在荆州坐稳之后,一心只想过自己的小日子,不想与群雄争霸。总的来说,刘表是一个厚道的老实人,但是在这个乱世之中,老实人注定只能任人宰割。

早在官渡之战爆发时,刘表的手下韩嵩就劝刘表支持曹操,趁机捞一把。当时的局势就如同楚汉争霸一般,此时的刘表就相当于韩信,只要刘表加入曹袁任何一方,谁就能取得胜利。

但是刘表拒绝了,他只想保持中立,结果统一了北方的曹操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攻取荆州,刘表不明白,只有以攻为守,才能保住荆州。

其次,刘表没有雅量,不会用人

刘表坐镇荆州多年,手下的人才只有蒯越兄弟和蔡瑁几人,这就暴露了他不会选贤举能的缺点。

而且刘备在荆州寄人篱下长达六年,刘表却对这个当世豪杰处处提防,没有发挥刘备的才能,可见其心胸狭隘。

要知道,荆州士族中卧虎藏龙,卧龙、凤雏、水镜先生等人都在荆州,诸葛亮和刘表还是亲戚关系,但是在长达十几年的统治中,刘表竟然没有任用这些人。

对于北方逃难过来的士族,刘表也仅是安抚,并没有进行重用。也正是刘表不识人才,不会用人,最终才导致荆州落入曹操的手中。

最后一点,刘表的后人庸碌无为

刘表在担任荆州牧的时候,本来想立长子刘琦为继承人,但是在后妻的撺掇之下,刘表竟然改立幼子刘琮。废嫡立幼在古代本是大忌,这也破坏了刘表生前的好名声。

更重要的是,刘琦刘琮两人碌碌无为,没有什么功绩可言。刘琦在受到父亲的冷落之后,逃亡江夏,成为了刘备的垫脚石;而刘琮本人则投降曹操,将家族基业拱手让人,遭到了后人的耻笑。

曹操有一句名言,很好的描述了这一耻辱:

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刘表的儿子就像猪狗一样,那么他们的父亲又能好到哪里去呢?

总的来说,刘表和袁绍是同一类人。虽然在乱世之中取得了一定的功业,但依然只是个漂亮的草包,和真正的英雄没法比。


逍遥侃历史


刘表年轻时确实风华正茂,被称为“八俊”之一,一人单枪匹马入驻荆州,作为一个管理者确实有所才能。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英雄难免不会被纸醉金迷磨平了当初的大志。后来的刘表虽然手握重兵,麾下人才济济,但总是固步自守,过分保守,安于做一方山土的土皇帝。官渡之战,曹操倾巢而出与袁绍生死一战,有人建议刘表背后偷袭许都,刘表庸才没有彻底采纳,后来曹操官渡胜利后,刘表才悔不当初,然而为时已晚。后来更是自作聪明,引刘备入驻荆州自以为作为刘操缓冲挡箭牌,最后捞的个儿孙不安,荆州这块金字招牌毁于一旦,但却成就了刘备这个逃跑英雄。如此可见刘表庸才至极,评价不高是在正常不过。



夜绍非翁


刘表(142年-208年),字景升,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省邹城市)人,是西汉鲁恭王刘馀之子郁桹侯刘骄的九代孙。刘表身长八尺馀(约1.86米),姿貌温厚伟壮,个性优柔寡断,但有儒者风范。他是东汉末期的一个割据军阀,领有荆楚数千里之地,并先后由汉廷授封官衔“荆州刺史”和“镇南将军、荆州牧、封成武侯、假节”。也是汉末的党锢名士之一。

刘表是儒家士人,英俊潇洒,品性仁善,为官清廉, 理政有方,但是性格怯懦,作风优柔寡断, 在统摄军事方面更是有所不足。

董卓:“但杀二袁、刘表、孙坚,天下自服从孤耳。”

郭嘉:“表,坐谈客耳。”

曹操:“我攻吕布,表不为寇,官渡之役,不救袁绍,此自守之贼也,宜为后图。”“刘表自以为宗室,包藏奸心,乍前乍却,以观世事,据有当州。”“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贾诩:“表,平世三公才也;不见事变,多疑无决,无能为也。”

孔融:“窃闻领荆州牧刘表桀逆放恣,所为不轨,至乃郊祭天地,拟仪社稷。”

裴潜:“刘牧非霸王之才,乃欲西伯自处,其败无日矣。”又曰:“刘景升,仁义之主也!”

和洽:“荆州刘表无他远志,爱人乐士,土地险阻,山夷民弱,易依倚也。”

王粲:“刘表雍容荆楚,坐观时变,自以为西伯可规。士之避乱荆州者,皆海内之俊杰也;表不知所任,故国危而无辅。”

甘宁:“宁已观刘表,虑既不远,儿子又劣,非能承业传基者也。”

孙权: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徒忌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

《魏略》:“刘表性缓,不晓军事。”

《吴书》:“表,儒人,不习军事。”

《刘镇南碑》:“猗欤将军,膺期挺生。桓桓其武,温温其人。初干千里,允显使臣。幕府礼命,集于北军。督齐禁旅,如罴如熊。眷然南顾,绥我荆衡。将军之来,民安物丰。江湖交壤,刑清国兴。蔽芾甘棠,召伯听讼。周人勿划,我赖其祯。欲报之德,胡不亿年。如何殂逝,孤弃万民!镌勒墓石,以纪洪勋。昭示来世,垂芳后昆。”

陈寿《三国志》:“袁绍、刘表,咸有威容、器观,知名当世。表跨蹈汉南,绍鹰扬河朔,然皆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废嫡立庶,舍礼崇爱,至于后嗣颠蹙,社稷倾覆,非不幸也。”“表虽外貌儒雅,而心多疑忌,皆此类也。”

傅玄:“表既杀望之,荆州士人皆自危也。夫表之本心,于望之不轻也,以直迕情,而谗言得入者,以无容直之度也。据全楚之地,不能以成功者,未必不由此也。夷、叔迕武王以成名,丁公顺高祖以受戮,二主之度远也。若不远其度,惟褊心是从,难乎以容民畜众矣。”

《魏武故事》:“楚有江、汉山川之险,后服先疆,与秦争衡,荆州则其故地。刘镇南久用其民矣。身没之后,诸子鼎峙,虽终难全,犹可引日。”

常璩:“汉末大乱,雄桀并起。若董卓、吕布、二袁、韩、马、张杨、刘表之徒,兼州连郡,众逾万计,叱吒之间,皆自谓汉祖可踵,桓、文易迈。”

范晔《后汉书》:“表招诱有方,威怀兼洽,其奸猾宿贼更为效用,万里肃清,大小咸悦而服之。”、“在荆州几二十年,家无馀积。”、“刘表道不相越,而欲卧收天运,拟踪三分,其犹木禺之于人也。”、“绍姿弘雅,表亦长者。称雄河外,擅强南夏。鱼俪汉舳,云屯冀马。窥图讯鼎,禋天类社。既云天工,亦资人亮。矜彊少成,坐谈奚望。回皇冢嬖,身颓业丧。”

柳庄:“昔袁绍、刘表、王凌、诸葛诞,皆一时雄杰,据要地,拥强兵。”

苏夔:“近者刘荆州之意气,袁渤海之纵横,当其吐纳荆扬,鞭笞河朔,猛将厉于雕鹗,谋臣盛于云雨,从容啸咤,有席卷八荒之心,固以震倘肆椋熏灼宇宙者。”

赵蕤:“袁本初虎视河朔;刘景升鹊起荆州;马超、韩遂,雄据于关西;吕布、陈宫,窃命于东夏;辽河海岱,王公十数,皆阻兵百万、铁骑千群,合纵缔交,为一时之杰也。”

李廌:“入自东郭门,言拜景升墓。墓树半枯槎,冥冥立晨雾。鼎国昔未分,萧墙梗天步。呼苍复何用,龙卧独不顾。纡余檀溪水,黯惨蔡州路。登楼欲遣忧,君看仲宣赋。”

苏辙:“隗嚣、刘表,雍容风议,皆得长者之誉,然其败也,皆以去就不明失之。不如张鲁之庸,败亡之余,知所归往,犹能保其后嗣。”

曾巩:“景升得二蒯,坐论胜凶残。正当丧乱时,能使憔悴宽。 缤纷多士至,肃穆万里安。能收众材助,图大信不难, 诸公龙凤姿,有待久盘醒。得一固足兴,致之岂无端。 乃独采樗栎,不知取椅檀。盖云器有极,在理良足叹。”

范仲熊:“刘景升、孙策虽天资英勇,然器轻无君人之体,所以无成。”

郝经:“表据荆楚,襟带江汉,瞰临许雒。向从昭烈之言,勤王蹙操,则汉未遽亡也。亦优游自喜,阴蓄异志……其坐谈西伯亦犹隗嚣之在陇也。”“表有全楚,坐收天命。事防弗衷,得死为幸。”

罗贯中:“昔闻袁氏居河朔,今见刘君霸汉阳。尤决有谋空战讨,外宽内狭远贤良。绍因谭、尚须倾国,表为琦、琮立丧邦。观此可为千古戒,怨魂应是绕荆、襄!”

王夫之:“刘表文土也,而无能自立。”“刘表无戡乱之才,所固然也,然谓曹操方挟天子、擅威福,将夺汉室,而表不能兴勤王问罪之师,徒立学校、修礼乐,为不急之务,则又非可以责表也。表虽有荆州,而隔冥厄之塞,未能北向以争权,其约之以共灭曹氏者,袁绍也,绍亦何愈于操哉?绍与操自灵帝以来,皆有兵戎之任,而表出自党锢,固雍容讽议之士尔。荆土虽安,人不习战,绍之倚表而表不能为绍用,表非戡乱之才,何待杜袭而知之?表亦自知之矣。踌躇四顾于袁、曹之间,义无适从也,势无适胜也,以诗书礼乐之虚文,示间暇无争而消人之忌,表之为表,如此而已矣。中人以下自全之策也。不为祸先而仅保其境,无袁、曹显著之逆,无公孙赞乐杀之愚,故天下纷纭,而荆州自若。迨乎身死,而子琮举土以降操,表非不虑此,而亦无如之何者也。””

柳从辰:“卓虽受诛,豪杰并起,跨州连郡如刘虞、公孙瓒、陶谦、袁绍、刘表、刘焉、袁术、吕布者,皆尝雄视一时,其权力犹足匡正帝室。”

王士正:“豚犬儿郎霸业空,冢中人不愧英雄。一杯遥酹襄江上,爱汝名高俊及中。”

蔡东藩:“刘景升亦非杰出才,偷息荆襄,不思展足,其无能已可概见;至如惑后妻,远长子,卒至身死未几,全州归曹;而于真诚坦白之刘玄德,若即若离,反使其仓皇奔走,濒死当阳,玄德不负景升,景升实负玄德耳。”

叶剑英:“忧患元元忆逝翁,红旗缥缈没遥空。昏鸦三匝迷枯树,回雁兼程溯旧踪。赤道雕弓能射虎,椰林匕首敢屠龙。景升父子皆豚犬,旋转还凭革命功。”

张靖龙:战争解决问题的年代,文化扩张战略只能被人当作以西伯自居的笑柄。

毛泽东一生嗜读《三国志》和《三国演义》,卢弼在《三国志集解·魏书·刘表传》中记载:刘表“少知名,号八俊。长八尺馀,姿貌甚伟”,毛泽东批注刘表道:“虚有其表”。



孤胆骑侠


刘表坐拥荆州,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万,应该数刘表是一个好地方官,但在群雄并起的乱世,给人的印象很差。

郭嘉就非常看不起刘表,说他“刘表坐谈客耳”。

刘表可以做好一个地方官,但他不是一个雄才大略的人的,“欲保江汉间,观天下变”。所以再好的机会,刘表也不去抓,你打你的,与我无关,坐失很多良机。

刘表在继承人的安排上,极为不妥,废长立幼,关键是幼儿无能,结果刘表一死,荆州拱手让人。

刘表外宽内嫉,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废嫡立庶,舍礼崇爱。花瓶一个,好看不中用。

刘表最大的不幸,是生逢乱世,他不该生在弱肉强食的乱世。


知无为而有益


因为更多的人是用小说评价历史人物,一些所谓的历史学人物为了迎合大众的好恶,增加卖点,只抽取一些历史记载来夸夸其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