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年理財經驗的你現在過得如何?可以分享下理財心得嗎?

吳孟龍


我說說我自己理財炒股的一個思路。

持倉個股的目的是打新,不求大漲,但求穩健。之所以用年薪來計算倉位,主要有兩個目的:

普通人過得一生都普通,和昨天一樣

1,我們大部分人都是打工族,也就是靠出賣自己的肉身去換錢的,這是我們的主營收入。大部分人25歲工作,65歲退休,中間的40年年薪,就是我們能賺到的全部毛利潤,扣除掉房產、生活、贍養父母、撫養孩子,剩下能夠投資股市的資金並不會太多。

想要暴富,基本上不太可能,真要暴富了,社會也會收割你的財產

2,指望炒股暴富,實現階級躍遷,我自認做不到,我的預期就是儲蓄+跑贏P2P收益率,讓家人不為錢而感到窘迫,讓女兒不為錢而感到自卑。當然這前提就是穩健,在每次覆盤的時候,擬定投資計劃之前,都要提醒自己,這是辛苦賣自己賺的血汗錢,別在股市裡輕易打水漂。

最後總結,為了提高中籤率,我同時操作多個賬戶,所以持倉的浮動,不可能每天去統計。以上所述的持倉和重倉,都是指買入價,而不是現價。


暖男財經


剛學理財時候買股票,買基金。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血淚史啊。

自那以後每天回家做在我的破電腦前學習,我TM上學時都沒有這麼努力過。

半年以後股票回本以後我馬上把股票賣了(珍愛生命,少進股市)。去買基金(基金定投)買基金也是要學習的,裡面有很多東西的。

19年行情不錯我略賺一點有一萬多吧,理財路很遠我會堅持學習的。


明嶽學投資


理財,是種生活態度!理財經驗不敢說有多豐富,但確實有經歷了很多。

現在的生活離我想像或追求的還有差距,畢竟沒有做到財務自由,還需要不斷努力。生活過得如何?上著班,炒著股,做著理財,享受著天倫之樂,物質生活尚可。

但上班是副業,炒股是主業;或許會有不解,之前曾有過全職炒股經歷,且將理財資金全部投資於股市,工作重心就是研究股票。經過三年的全職炒股,歸納總結了下:全身心投入股市容易心態起伏較大,受盤面影響,不能嚴格按照操作計劃,最重要的是與生活脫軌,而我一直堅持的選股思路是從生活中去發現!所以,現在不再全職炒股,而是不斷完善交易體系,以投資創業的心態炒股、理財。從內心很感謝股票市場,有機會成為各行各業的優秀公司的股東。

投資、理財也有近二十年了,前面交了很多學費,有過短暫的輝煌也有過落魄的時光;近幾年,股票市場的收益年化基本可以達到30%以上,個人還是比較滿意的,之前的虧損也早已填平,進入收穫的季節了。

理財,說到底就是想通過“錢生錢”!有理財觀念的人,財商都不低,但是心態要把握好、資金要規劃好。理財的資金必然是去除生活必需資金和備用金之外的閒散資金,且儘量避免借貸、加槓桿理財。

理資投資的項目也儘量避免全部是高風險,高低風險相結合,低風險的理財項目佔50%左右,高風險的理財投資佔20%-50%;當然倉位因人而異,但一定是在個人和家庭能承受的範圍內。一定要記住初心,理財的目的是讓我們的生活更有品質!

<strong>


宏看財經


理財原則:收入-儲蓄=支出

每個月把收入分成幾份,先把該存的錢留下來,分別存放在不同的賬戶上(儲蓄/保險/投資/贍養/旅遊等),其他的做為日常消費支出現金。

只有把錢存下來,你才能理財。

第一位-基礎保障:

10-20%放在基礎保險保障(保命必備不可動)

30-40%放在年金(教育養老是一定要花的錢)

第二位-保值增值:

20%投資(如:基金、黃金、股票、私募等,先考慮風險承受能力,再看收益率)

第三位-消費娛樂

10-20%消費

(額度不是一成不變,根據收入水平來調整)

消費的多了,保障就少了,可投資的也少了。用錢賺錢,不要用命賺錢,用命賺的錢你留不下也花不了,都會給醫院

努力賺錢是不錯,但不是拿健康去交換,懂得理財投資,不斷增加睡後收入,才是王道。如果你是老闆,開公司做生意,更要通過理財做好個人家庭財產與企業資產隔離,規避未知可能的風險,不要辛辛苦苦幾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霸天虎0574


理財是一種觀念,和錢多錢少沒關係. 為什麼說理財跟錢多錢少沒關係?許多人都有這樣的思想:“工資都不夠花啦,哪裡還有錢理財?”、“工資那麼低,這點錢怎麼理財啊?”、“這點錢理財,每個月就賺那麼點,有什麼用?”,這就是大部分人的理財觀念,實際上,這種想法是完全錯誤的,因為,理財跟錢多錢少並沒有關係,而且,理財也不是賺錢,是一種生活方式,能夠改變你一生的生活方式。

舉個例子

英國一名71歲的老人托馬斯,上世紀60年代在銀行裡存了120英鎊現金,這筆錢在當時看,也算是一筆不小的資產了。可是,托馬斯後來卻將這筆存款忘得一乾二淨。直到最近,他的妻子在家中的抽屜底下發現了3張50多年前的存摺。專家稱,通過50多年的“利滾利”,托馬斯當年的120英鎊存款,如今已經翻了58倍,變成了大約7000英鎊。 不過,對於托馬斯來說,當時的這筆“鉅款”,存在銀行50多年,並不是最好的理財方式。 如果當年托馬斯用120英鎊進行抵押貸款購房,那麼他擁有的房子現在已經價值18萬英鎊了,也就是說房價翻了大約600倍;如果他在當年花120英鎊購買一箱皮特拉斯城堡的葡萄酒,到今天這箱葡萄酒的價值也已升到1.5萬英鎊,相當於翻了120倍。 有閒錢,如果不能很好地利用起來,最終的結果也將有巨大的差異。理財和錢多錢少從來沒有關係,錢的多少隻影響理財手段和具體工具的選擇。

那些號稱“先掙錢再理財”人的都是一種定式思維,即有錢人才去理財,這種思維還體現在“理財就是投資”和“理財就意味著錢生錢”。其實理財並不是有錢人的專利,錢多錢少都需要好好打理自己的財富。之所以我們會有這種疑問,從根本上來說,還是不明白什麼是理財。關於理財的定義大家自己網上搜就行,你要清楚理財不僅僅是把錢買只基金或者餘額寶、P2P就完事兒的,記賬(收支規劃)是理財,保險(人身保障)也是理財,理財的目的不僅是為了增值或者不貶值,更重要的是在相對長的時間內,保障你財務狀況的持續健康。 所以,如果單說投資,肯定錢多的人選擇的產品種類更豐富,可是一個理財方案追求的是規劃合理,而不是限定在某個產品的最優投資配置。沒錢時,就好好規劃現有的資產,然後通過理財讓財富更多的積累;有錢時,通過理財讓錢更好的增值……


神奇的布魯


理財品種太多了,從官方來有股票、股權、期貨、債券、信託、基金、私募、資管等,發行部門眾多,分利者也眾多,所以個人認為你的實力決定你在哪個層面選擇產品,普通者由於沒有風控能力,就選一些股份銀行以上發行的產品即可,比如結構性存款。


中遠科技強曉峰


本人理財主要有三個方面:

第1個方面是購買基金股票,炒股6年來個人收入是投入的10~13倍;

第2個方面是投資房地產行業,利用炒股收入和固定工資收入購買房產,並從中獲取差價;

第3個方面是發展共享經濟,現金共享經濟發展比較迅速,利用一部分APP賺取收益。


不錯啊369


我覺得理財不僅是一種對自己財產如何支配的方法,更是一種生活的理念以及對生活的態度。

有理財意識,說明你對自己的生活有所規劃,而不是漫無目的的隨波逐流、隨意消費;說明你有開源節流、有增加"被動收入”的想法。以為理財資金的來源要靠你努力工作,合理控制消費,積極儲蓄。而且有著財務自由,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的美好願望,你會對未來的生活更加充滿自信、信心。

理財的方法有很多,有穩健型的、中等風險的、風險較高的,等等,根據個人情況的不同,有各自的選擇,不可一概而論,主要方法有儲蓄、銀行理財、基金、股票及衍生品、房產、股權等等。主要看個人的知識儲備、能力等等。

供您參考。


不停止學習


不同人群理財,有不同理財方法,因此也誕生了不同的理財產品。

例如,針對風險性偏好較高的人群,投資股票,期貨和信託等等。

而針對風險偏好低的人群,購買國債,定期存款往往是最優選擇。

但是,隨著社會上理財知識不斷普及和理財觀念養成,大部分都屬於成長型風險偏好,對於這部分人群,基金和黃金的投資,銀行理財產品的購買等等都是比較適合的,這一結論在最近幾年,我國基金市場不斷高速擴張也可以直接得到驗證。





特洛夫斯基in


我的錢存在支付寶,靈活理財部分購買了貨幣基金,固定三成購買定期理財。每當原油,黃金,股市跌幅超過10%的時候,就把資金分7份,每份都高於前份13%,用網格投資法,每月或每跌5%買入,一旦有10%收益就退出部分相應本金。理財是生活一部分,要堅持投資紀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