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的氣溶膠原來是這麼傳播的

新冠病毒的氣溶膠原來是這麼傳播的

@皮膚科醫生王世寧

日前,衛生防疫專家強調,可以確定本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傳播途徑主要為直接傳播、氣溶膠傳播和接觸傳播。那麼,氣溶膠傳播到底是一種什麼傳播形式或途徑呢?

一、新型冠狀病毒的三種傳播形式

  • 直接傳播是指患者打噴嚏、咳嗽、說話的飛沫,患者噴濺的飛沫直接沉積在易感染人員的鼻腔或口腔黏膜上,病原體進入人體從而導致感染。
  • 氣溶膠傳播是指飛沫混合在空氣中,形成氣溶膠,吸入後導致感染。氣溶膠是固態或液態微粒懸浮在氣體介質中的分散體系,粒子直徑在0.001~100μm之間(0.5-5μm的粒子為主)。呼吸、咳嗽、說話、吐痰、嘔吐、大小便(水沖洗)等,都可產生氣溶膠。醫學檢驗實驗室等人員在接觸患者的血液、尿液、糞便等樣本時可產生氣溶膠。
  • 接觸傳播是指飛沫沉積在物品表面,接觸汙染手後,再接觸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導致感染。
新冠病毒的氣溶膠原來是這麼傳播的

二、什麼是氣溶膠傳播

  • 氣溶膠(aerosol)由固體或液體小質點分散並懸浮在氣體介質中形成的膠體分散體系,又稱氣體分散體系。大小為0.001~100 um,分散介質為氣體。氣溶膠傳播通俗點就是可以懸浮在空氣中以氣溶膠的形式傳播。
新冠病毒的氣溶膠原來是這麼傳播的

三、氣溶膠傳播病毒的形式

  • 顆粒體積越小,空氣的粘性作用就越明顯。病毒懸浮成氣溶膠的形式,小小的飄在空氣中。含有新冠病毒的飛沫核尺寸就在亞微米到微米的範圍,與菸草燃燒後的顆粒尺寸類似。因此,飛沫核在空氣中可以懸浮很久,並且在空氣中湍流的推波助瀾下飄移到遠方。飛沫核中的冠狀病毒有蛋白質膜殼的保護, 可以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保持活性。若是被人吸入體內,就有可能導致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新冠病毒的氣溶膠原來是這麼傳播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