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全國的習俗都一樣嗎?有沒有不吃元宵的地方?

曉靜涵


有,我們老家不吃元宵,吃湯圓,今天我就腦洞大開,開創了一種湯圓的新做法,竟然意外的成功了,用了一種從未有過材料,做了一道色彩斑斕,五彩繽紛五彩湯圓,寓意著五彩呈祥,請看下圖,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裡吉祥如意發大財,接下來我們講一講他的做法,第一步,準備好五種顏色很深的水果,例如獼猴桃,紅心火龍果,桑葚,芒果,藍莓,洗淨備用,第二步,切成小塊倒入榨汁機,榨成五種顏色的果汁,第三步,倒入糯米粉,倒入果汁,揉成一團團色彩繽紛的糯米糰,靜置一會兒。第四步,搓成一個個大小一樣的小湯圓。第五步,沸水入鍋,煮至浮起,一道,吉祥如意,色彩繽紛的五彩水果湯圓就做好了。





愛做菜的男人哈哈


元宵節,全國各地方的吃法都不一樣,我為大家一一列出:

1、湯圓,南湯圓,北元宵。與北方不同,南方人過元宵節是要吃湯圓的,寓意團團圓圓。湯圓的做法較元宵簡單,與包餃子類似,是將糯米粉加水和成團,放置1小時,揪一小團面捏成片,包入餡料搓圓即可。

2、元宵茶,元宵茶,有些地方也叫燈茶。陝西、福建部分地區在元宵節這天有喝元宵茶的習俗。這裡的“茶”並非是我們沖泡的“茶”,而是在熱湯麵中放入蔬菜、水果、瘦肉、蝦肉、鮮魚等,再加胡椒、茴香等調味料一起煮成“粥”樣食用。

3、打油茶,打油茶流行於廣西、貴州、湖南等地的侗族和瑤族,也叫“吃豆茶”,凡是喜慶佳節,他們都會用油茶款待客人。

油茶做法講究,做油茶也叫打油茶。先將茶葉炒熱,加入茶油、鹽、生薑一起炒至冒煙,倒入清水煮沸,再用棒槌把茶葉舂碎,然後用文火燜一會兒,濾掉茶葉渣,放入蔥花,油茶就算打好了。吃的時候用小碗裝入爆米花、餈粑、炸花生等小吃,愛吃甜食的可加入適量白糖,然後衝入沸滾的油茶就可以了。

4、油茶麵,油茶麵,也叫炒麵,是陝西非常有特色的一種小吃,也是元宵節必備傳統食品之一。是將生面粉炒熟後加入牛油,再放入其他配料做成糊狀食用。

5、生菜,廣東人過元宵節要“偷”摘生菜,他們將生菜與糕餅拌在一起煮熟了吃,是吉祥菜的代表。因為“生菜”和“生財”諧音,寓意富貴吉祥。


奶爸甜品師


中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所以關於元宵節的習俗在全國各地也不盡相同,其中吃元宵、賞花燈、舞龍、舞獅子等是元宵節幾項重要民間習俗。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所以全國各地都過,大部分地區的習俗是差不多的,但各地也還是有自己的特點。

漢族民俗: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 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後稱“元宵” ,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 。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陝西的湯圓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熱熱火火,團團圓圓。

元宵”作為食品,在中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後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古時“元宵”價格比較貴,有一首詩說:“貴客鉤簾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時來。簾前花架無路行,不得金錢不得回。”

北方“滾”元宵,南方“包”湯圓,這是兩種做法和口感都不同的食品。

鬧花燈

農曆正月十五是“元宵節”,此節日民間有掛燈、打燈、觀燈燈習俗,故也稱燈節。

鬧花燈是元宵節傳統節日習俗,始於西漢,興盛於隋唐。隋唐以後,歷代燈火之風盛行,並沿襲傳於後世。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鬧花燈放煙火的高潮。所以也把元宵節稱為“燈節”在山西的縣城一級城廓甚至鄉,鎮中,這些居民集中地,繁華熱鬧區,在正月十五到來之前,滿街掛滿燈籠,到處花團錦簇,燈光搖曳,到正月十五晚上達到高潮。正月十五的“觀燈”已經成為山西民間群眾

自發的活動,在正月十五晚上,街頭巷尾,紅燈高掛,有宮燈,獸頭燈,走馬燈,花卉燈,鳥禽燈等等,吸引著觀燈的群眾。太原一帶,太谷縣的燈是很有名氣的。太谷的燈,以品種繁多、製作精巧、外觀引人出名。

猜燈謎

打燈謎,是中國獨有的富有民族風格的一種傳統民俗文娛活動形式,是從古代就開始流傳的元宵節特色活動。每逢農曆正月十五,傳統民間都要掛起彩燈,燃放焰火,後來有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迎合節日氣氛,所以響應的人眾多,而後猜謎逐漸成為元宵節不可缺少的節目。燈謎增添節日氣氛,展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耍龍燈

猜燈謎又稱

也稱舞龍燈或龍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時代。傳說,早在黃帝時期,在一種《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現過由人扮演的龍頭鳥身的形象,其後又編排了六條蛟龍互相穿插的舞蹈場面。見於文字記載的龍舞,是漢代張衡的《西京賦》,作者在百戲的鋪敘中對龍舞作了生動的描繪。而據《隋書·音樂志》記載,隋煬帝時類似百戲中龍舞表演的《黃龍變》也非常精彩,龍舞流行於中國很多地方。中華民族崇尚龍,把龍作為吉祥的象徵。

踩高蹺,

是民間盛行的一種群眾性技藝表演。高蹺本屬中國古代百戲之一種,早在春秋時已經出現。中國最早介紹高蹺的是《列子·說符》篇:“宋有蘭子者,以技幹宋元。宋元召而使見其技。

舞獅子

舞獅子是中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元宵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獅舞前來助興。這一習俗起源於三國時期,南北朝時開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舞獅子”始於魏晉,盛於唐,又稱“獅子舞”、“太平樂”,一般由三人完成,二人裝扮成獅子,一人充當獅頭,一人充當獅身和後腳,另一人當引獅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現獅子的溫馴,有抖毛、打滾等動作,武獅表現獅子的兇猛,有騰躍、蹬高、滾綵球等動作。

劃旱船

劃旱船,民間傳說是為了紀念治水有功的大禹的。劃旱船也稱跑旱船,就是在陸地上模仿船行功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旱船不是真船,多用兩片薄板,鋸成船形,以竹木紮成,再蒙以彩布,套系在姑娘的腰間,如同坐於船中一樣,手裡拿著槳,做划行的姿勢,一面跑,一面唱些地方小調,邊歌邊舞,這就是劃旱船了。有時還另有一男子扮成坐船的船客,搭檔著表演,則多半扮成丑角,以各種滑稽的動作來逗觀眾歡樂。劃旱船流行於中國很多地區。










百味劉哥


我只知道,廣東人過元宵節時喜歡“偷”摘生菜,拌以糕餅煮食,據說這種食品代表吉祥。廣東人的性格平和實在,對節慶也最圖一個好意頭,平時最常用於新店開業等節慶場合的生菜,也是元宵節必備的節慶用品。經常成為南方飯桌上常見蔬菜的生菜,名字就和“生財”諧音,因此也被看做是象徵富貴吉祥的喜慶之物。


侯棟日常VLOG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根據道教“三元”的說法,正月十五日又稱為“上元節”。元宵節習俗自古以來就以熱烈喜慶的觀燈習俗為主。

元宵節,家家戶戶自制元宵(今有專業戶專賣)。元宵古稱“浮元子”,是一種雅俗共嘗,甜而不膩,膾炙人口的民間小吃,全國流行。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中國也由來已久。

製作的方法也南北各異。北方的元宵多用籮滾手搖的方法,南方的湯圓則多用手心揉團。元宵可以大似核桃、也有小似黃豆,煮食的方法有帶湯、炒吃、油氽、蒸食等。不論有無餡料,都同樣的美味可口。元宵已成了一種四時皆備的點心小吃,隨時都可以來一碗解解饞。




今兒吃啥


我是1麗姐愛生活,首先祝您元宵節快樂,很高興回家您的問題,我是河北大名府人,我們這邊元宵節不吃元宵,甚至有些人不知道元宵怎麼做的,還有些老人也沒有見過,那麼我們吃什麼呢?非餃子莫屬啊!



1麗姐愛生活


肯定有所不同!



芳姐健康管理


全國人是否元宵節都是元宵不大瞭解。我們這裡是甘肅中東部的一個縣,吃元宵才是近幾十年的事。改革開放前,人們大都不吃元宵,其原因是,那時市場上不供應元宵,大多數家庭無原料無技術,不會做元宵,市場上有極少自做的元宵出售,因而大都不吃元宵。改革開放後,市場上出現元宵(又叫湯圓)供應,慢慢人們開始吃元宵了,但農村吃元宵者還是不多。


奇疆6688


有呀!我們浙江台州就是吃一種鹹味的粥,叫鹹酸粥,用臘肉骨頭做引,然後加入個家人自己喜歡的菜類,豆腐呀玉米呀扁豆呀豌豆呀等等等然後炒好後加米一起煮,據說是因為吧以前窮的時候,過年時候的冷菜冷飯放在一起煮才有的這個習俗


含笑半步顛兒


我們中國地大物博,各個地方的風土人情都不一樣,我想知道南北過元宵節的差異,還有少數民族過不過我們漢族的傳統節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