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侵略敘利亞,是埃爾多安的個人野心,還是國家需要呢?

幸福地帶2


國家制度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素質的國家領導人。



有些國家的領導人由於成熟的憲法和雷打不動的權力約束機制。就算其有上天入地的本事,也無法突破制度的禁錮。“野心”需要權力作後盾,但權力如果被關進制度的籠子,“野心”將被無形的力量牢牢把控。即使領導人想多修幾個廁所,都有可能因反對而無法實現。

但權力如果被高度集中,“野心”就有實現的可能。比如伊拉克前總統薩達姆.侯賽因,早年的苦難造就了他反叛的性格,梟雄的本色註定了其改造世界的慾望。這就是“野心”!但如果當時的伊拉克有一套雷打不動的競選制度,薩達姆即使想上位,也不可能通過“政變”來問鼎伊拉克政治。貝克爾也不會以“任人唯親”的思維慣性提拔薩達姆。說白了,類似薩達姆這種有狂妄野心的人物來說,即使心比天高,但如果有剛性制度的嚴格把關,其最高成就也只能徘徊在草頭王和黑社會之間。然而很不幸,粗鄙的制度給了狂人發揮的空間,動盪的時代註定了一代梟雄能夠如魚得水。但當他真正掌握了這個國家之後,他的野心隨即膨脹,他所領導的阿拉伯復興黨有一個前人不敢想象的遠大理想:統治整個伊斯蘭世界!但想實現這種宏大到荒謬的“理想”,僅靠“野心”是不夠的,這需要國家實力才有可能邁開第一步。於是,個人野心就無可選擇的與國家的需要牢牢捆綁在了一起,因為國家利益就是支撐他實現“野心”的最大保證。反觀薩達姆的政治版圖,如果說他愛國,倒不如說他更愛這個國家的財富。



權力是個很厲害的東西,而權力的膨脹則更加可怕。當權力的慾望發酵到一定的程度,人就會失去理智。後果就是,方向被帶偏,國家被毀滅,自己也會因為勃勃的野心導致天怒人怨,進而陷入四面楚歌的危險。結果我們也看到了,薩達姆沒了,但伊拉克還在。

人常說,亂世出英雄,盛世無好漢。與這位“狂人”不同的是,土耳其不是當年的伊拉克,埃爾多安也不是狂到沒邊的薩達姆。他有過貧寒的童年,參加過民眾運動,有深厚的宗教造詣以及現代化的經濟發展觀。

埃爾多安首先是很有本事的人,有這麼一段歌詞:我要帶你去浪漫的土耳其,,,!但作者寫的是90年代以後的土耳其,在此之前,土耳其生活環境惡劣,空氣汙染嚴重。連伊斯坦布爾這樣的大城市,都被稱為世界上最大的垃圾場。但1994年埃爾多安就任該市市長之後,通過“煤改氣”工程,安裝最先進的垃圾回收設施等一系列發展計劃,迅速將這座歷史名城變成了全球最美麗的城市之一。他修大壩,鋪管網,解決了民眾的飲水困難。建大橋,修公路,解決了城市交通不便的問題。在任期間,伊斯坦布爾的經濟從負債累累,跨越式的增長到了盈餘40億美元。這也是他此後問鼎土耳其政治頂峰的基礎。

可能是由於個人“野心”的膨脹,埃爾多安開始暴露其反世俗的思想動態,並因此而鋃鐺入獄。出獄之後,他組建了爭議與發展黨,他的黨派也以勢如破竹的鋒芒,將他穩穩當當的送到了權力的巔峰。

當他2002年上任之後,當年反世俗的鴻願有了實踐的空間與可能。試圖顛覆國父凱末爾的國家方向這種事,在別人看來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他居然幹得有聲有色。並以恢復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豪邁,將擴張的觸角伸向了中東地區每一個利益熱點。儘管經歷了有驚無險的政變和軍方力量的威脅,以及民眾無數次的討伐,但他所有的對外出擊和內部經營,都無一例外的和國家利益緊密聯繫在一起。在他10幾年執政期間,埃爾多安建立了強大的土耳其經濟,貿易額增長了3倍,人均收入翻了3翻,教育和衛生超過了國防預算,失業率降至2%,出口額提高了5倍。不僅還清了國際貨幣基金的外債,央行外幣儲備高達1140億美元,併成功躋身20國集團,這在局勢複雜的中東地區已經非常了不起了。

這就是他和薩達姆的不同,儘管埃爾多安也有貪汙腐敗,打壓異己,對外侵略,修改憲法等不良記錄,但他對國家的貢獻無可置疑。民眾就是這樣,不管你的行為是不是“野心”在支持,只要能讓他吃香喝辣,不用權力傷害民眾,他才懶得管你的道德問題。

但埃爾多安不斷對外輸出的強勢干預,也的確證明了其脫韁野馬似的“野心”,敘利亞內戰開始之際,馬上激發了他積極參與的熱情,並在美俄之間左衝右突如魚得水,以至於明火執仗的佔領敘利亞北部重鎮阿扶林,進而在此後的兩年裡利用其支持的反叛武裝長期盤踞伊德利卜,與巴沙爾和俄羅斯分庭抗禮爭奪利益,與美國和北約貌合神離錙銖必較。


但也正是他在敘利亞對庫爾德人的傷害,引發了國內庫爾德工人黨的不滿,大規模的反“艾”浪潮風起雲湧,埃爾多安動用武力將庫爾德人的合縱連橫運動消滅於血泊之中。政治危機和美國的制裁,以及孜孜不倦的對外用兵,導致土耳其經濟大幅度滑坡,里拉貶值60%,失業率再次走高,政敵法圖拉.居倫向他發起總攻,大批軍人甚至將坦克開到了大街上,意在推翻埃爾多安政權。埃爾多安馬上宣佈進入緊急狀態,短時間內逮捕了5 萬多人,超過10萬人被指控,幾十名記者被起訴,政變很快被挫敗,但同時也被貼上了暴君的標籤。

而這一切,無不是其野心支持下的野蠻操作。

所有的侵略都有一個堂而皇之的藉口,所有的擴張都有一個格調高尚的理由。土耳其也不例外,軍事進入敘利亞的初衷,是抵制巴沙爾對敘利亞人民的殘酷迫害,尤其是對突厥人的土庫曼兄弟。反恐戰爭結束後,理由又變成分割庫爾德人的聯合。佔領伊德利卜是為了保護敘利亞遜尼派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出兵利比亞是為了維護聯合國承認的合法政府。這些理由每一條都無法反駁,但實際上在這些華麗外衣的覆蓋之下,包藏著埃爾多安蠢蠢欲動的野心,抑或是土耳其的國家需要。即使土耳其已經事實佔領著敘利亞的領土,屬於看破沒有說破的隱性侵略,而且土耳其的存在也深刻影響著地區局勢。但很多與其打交道的國家,都有著對土耳其無可替代的需求。因此,明知道埃爾多安“欺人太甚”,但也不得不對其禮讓三分。對於土耳其的刁蠻和任性,也常常是睜隻眼閉隻眼。



天造地設的獨特地理位置和埃爾多安親手打造的“合理衝撞”式治國模式,以及其老狐狸一樣的捕獵方式,常常能在危機四伏的險惡環境中如魚得水。儘管埃爾多安對敘利亞已經構成了事實上的侵略,但也有人說他是突厥人的英雄。這個世界本無定數,只有利益為先。個人意志如果與國家的需要相互捆綁相互依存,總會有取之不盡的理論源泉。是不是侵略,就看誰來評判。


冷兵器TILLLINDEMANN


土耳其和敘利亞過去關係還可以的,只是2011年敘利亞內戰爆發之後,埃爾多安突然變臉了。

原因與埃爾多安對當時中東局勢變化的判斷有關。

當然也不是土耳其一家這樣,阿拉伯世界變臉的更多。

比如沙特、卡塔爾、埃及等。都是如此。雖然之前這些阿拉伯國家互相稱兄道弟,看起來似乎不分彼此,不過遇到事情的時候,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利益和取捨,對敘利亞的判斷就和之前不同了。

敘利亞內戰剛開始沒多久,埃及和沙特主導的阿拉伯聯盟就通過決議,譴責巴沙爾,最終把敘利亞開除出了阿拉伯聯盟,也就是不帶敘利亞玩了,將巴沙爾排斥在阿拉伯大家庭之外。

可見當時牆倒眾人推的不只是埃爾多安一個人,整個中東幾乎都認為巴沙爾堅持不了多久。

這讓巴沙爾當然很困難。而這時候伊朗人出現了。

哈梅內伊出於相同教派的情結以及試圖掌握中東什葉派大團結的地位,派出了革命衛隊聖城旅和巴斯基民兵,聯合黎巴嫩真主黨以及伊拉克的人民動員力量等各種什葉派小兄弟10多萬人,支持巴沙爾打內戰。

伊朗出現讓巴沙爾有了主心骨,但卻讓土耳其和沙特等更緊張。

畢竟如果巴沙爾被內戰推翻,上臺的一定是遜尼派武裝分子,那麼該國的意識形態和土耳其與沙特就是一致的。

所以伊朗參戰,最終讓土耳其也坐不住,開始直接出兵敘利亞。

不僅佔據了埃夫林地區,將其作為自己領土的一部分,還在伊德利卜等地幫著遜尼派武裝打巴沙爾和什葉派民兵。

由此,土耳其對敘利亞問題的態度越來越嚴肅。

特別是俄羅斯在2015年派兵之後——

土耳其認為巴沙爾可能很難被推翻,因此開始尋求和俄羅斯、伊朗進行接觸,政治解決敘利亞問題。

目的是試圖避免遜尼派武裝分子被完全消滅,要在政治上給他們找到一個未來發揮作用的空間。這才有了2018年的那個什麼敘利亞憲法委員會的三三制決定。

也就是巴沙爾一派佔三分之一、遜尼派佔三分之一,其他的佔三分之一。

從戰場上獲得不了的,埃爾多安希望談判桌上能獲得。當然俄羅斯和伊朗都做了一些讓步才有這個局面。

可見,敘利亞的事情,既有埃爾多安的個人好惡,也有土耳其戰略調整的影子。


木春山談天下


筆者認為,土耳其之所以實際佔領敘利亞北部阿夫林地區,即是出於土耳其的國家需要,也是埃爾多安的所謂個人野心,因為,埃爾多安是土耳其的國家總統,他的所有言行和政策,都可被視為是土耳其的國家行為;

土耳其之所以要佔領敘北部阿夫林地區,主要是出於兩個目的,第一個目的是,阻斷敘利亞境內的庫爾德武裝,與土境內庫爾德工人黨之間的聯繫,第二個目的是,安頓土耳其境內的360多萬敘利亞難民;

從這個角度來看,埃爾多安考慮更多的還是土耳其的國家利益;因為,在土耳其看來,敘利亞境內的庫爾德武裝,一直想勾結土耳其境內的工人黨,在土,敘,伊,邊境地區,建立一個庫爾德政權,這是土耳其絕對不能容忍的,因此,耳其為了其國內局勢的長期穩定,一直將敘利亞境內的庫爾德武裝,視為所謂恐怖組織,甚至不惜發動所謂“和平之泉”軍事行動,來清剿敘利亞庫爾德武裝;由此可以看出,土耳其佔領阿夫林地區的最主要目的,是想阻斷土敘兩邊庫爾德人的聯繫;



另外,自從2011年敘利亞內戰爆發以後,就產生了數百萬人的難民,而大部分難民,都選擇了從土耳其輾轉,進入歐洲,可是,當歐洲的難民湧入過多之後,使得歐洲深陷難民危機,於是,歐洲選擇了與土耳其協商,以補償土耳其的方式,要求土耳其關閉敘利亞難民通往歐洲的通道,這樣一來,又使得土耳其境內,積壓了300多萬敘利亞難民,給土耳其也造成了很大的壓力;


於是,土耳其打著安頓300多萬難民的藉口,佔領了阿夫林地區,從這個角度來看,土耳其侵略敘利亞,主要還是從土耳其的國家利益上考慮的,即使為了阻斷,土敘兩邊庫爾德人的聯繫,也有安頓300多萬敘利亞難民的需要。

關注小柳聊聊兵,更多精彩內容觀看


小柳聊聊兵


土耳其侵略敘利亞🇸🇾,是出於土耳其的國家需要,還是出於總統埃爾多安的個人野心呢?在我看來,這兩個原因都是有的:

1.隨著近年來土耳其經濟實力的有所增加,土耳其統治階級的擴張野心也是隨之不斷地膨脹了起來。再加上土耳其本身就是北大西洋公約(簡稱為北約)的成員國,而北約,卻是對巴沙爾統治下的敘利亞🇸🇾,懷著敵視的態度。因為敘利亞政府一直是蘇聯及其繼承者羅剎在地中海東岸地區的鐵桿哥們,因此敘利亞政府令西方感覺到格外的扎眼。這其中,又加上美國🇺🇸極為厭惡的伊朗🇮🇷,以及整個西方極其仇視的羅剎(就是俄羅斯)又捲入了敘利亞內戰。於是,出於自身擴張野心的需要,出於北約打壓伊朗以及俄羅斯🇷🇺的需要,土耳其的魔爪,就伸向了敘利亞。

2.埃爾多安個人的擴張主義野心的需要。埃爾多安這個人有著極其強烈的恢復奧斯曼帝國極盛時期的榮耀的野心,從它擔任土耳其總統的那一天起,它就不遺餘力的投入到推動“恢復到奧斯曼帝國時期的榮耀”的行動中去了。而埃爾多安的個人擴張意願,又與土耳其統治階級的擴張慾望一拍即合。於是,出現了內戰的敘利亞,就成為了土耳其統治階級+埃爾多安擴張主義的突破點和下手處。

由此可見,土耳其的入侵敘利亞,是有著複雜的國際因素的影響,以及中東地區錯綜複雜的各種矛盾的影響下,再加上土耳其統治階級和埃爾多安的擴張主義的影響下,才出現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著作權屬於圖片創作者及始發媒體。)


山野耕樵


謝好友幸福地帶2之邀

敘利亞戰爭進入新階段,俄羅斯對敘利亞志在必得。美歐不願對敘利亞投入更多的軍事投入,以避免與俄羅斯擦槍走火,美國收縮庫爾德武裝控制區兵力,黙許土耳其入侵敘利亞有美國的考量,美國希望土耳其與俄敘聯軍多發生大規模軍事衝突。

敘利亞庫爾德武裝在美國的扶植保護下,小心翼翼的處理與土耳其的關係,沒有向土耳其發射過一槍一彈,土耳其確將庫爾德武裝樹為敵人,庫爾德武裝組織不會對土耳其產生實質性的威脅。

伊拉克庫爾德工人黨武裝是土耳其真正的敵人,盤據在土伊邊境山區,適時侵擾土耳其邊境地區,給土耳其造成了極大的損失,土耳其幾十年以來還沒有消滅這股力量。

土耳其侵略敘利亞並不是土耳其國家需要,主要的是埃爾多安個人野心膨脹所致,土耳其在中東與沙特和以色列爭奪中東話語權,最近幾年埃爾多安表現的非常強勢,

在敘利亞美俄是主角,埃爾多安得到了美國默許,埃爾多安膽大妄為違反國際規則入侵敘利亞。俄羅斯為了自身利益無奈也黙許土耳其入侵敘利亞,在這個問題上普京給埃爾多安畫出了勢力範圍,將土敘邊境30公里劃定給土耳其為土敘安全區。但是,要由俄土兩國軍隊聯合巡邏,並且逼迫埃爾多安承認敘利亞領土完整性,這是普京總統對敘利亞的重要貢獻之一。

謝謝各位


快樂老張


埃爾多安從敘利亞伊德利卜調兵抽身趕往利比亞,不能說是個人野心。為只為,團結政府那一紙《近海石油開採權協議》。

哈夫塔爾自從有俄羅斯的僱傭兵後,很快攻入了黎波里城,同時廢除了團結政府所有的採油權合同。土耳其也難免其得!

這就可以推論埃爾多安至少是在向哈夫塔爾討個說法,出兵利比亞是顯示土耳其給予哈夫塔爾的軍事壓力。總的來說,埃爾多安是為了國家的利益!


星空89831416


用國家需要掩蓋個人野心,土耳其,美國,以色列,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支持恐怖分子,致使敘利亞長期內戰,人民流離失所,數十萬人死亡,他們的行為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國家支離破碎,受苦的是老百姓,國家安定繁榮,人民才會安居樂業!


矢志不渝9340


說國家需要,只是一種藉口,是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為了滿足個人對敘利亞的領土野心,是為了實現曾經的奧斯曼帝國夢想。



一個國家需要的是在安定團結的基礎上發展經濟,與鄰國搞好關係,並非趁火打劫,在三年時間裡用各種理由發動十萬軍隊三次越界跑到鄰國搗亂。

2016年8月土耳其政府發動“幼發拉底河之盾”,2018年1月發動“橄欖枝行動”,兩次戰爭的結果,就是打死一批庫爾德武裝分子,霸佔了敘利亞阿夫林鎮廣大區域幾百平方公里的土地。

2019年10月,土耳其第三次軍事行動“和平源泉”在深夜展開,土空軍首先動用F-16狂轟濫炸,隨後裝甲部隊開道,這一次動用武力,硬生生從敘利亞版圖上割下一塊肉,長440公里,寬30公里,埃爾多安美其名曰“安全區”,並且對外界宣佈,這塊區域將用來安置敘利亞戰爭難民。但是,在戰爭過程中,打死庫爾德500名戰士上千人受傷。,世世代代居住在此地的幾十萬庫爾德族人,被迫逃離家園,成為流民。



從2011年開始的敘利亞戰爭導致200萬難民流入土耳其國內,這的確是個棘手問題,但是並不能成為埃爾多安侵略敘利亞的藉口,你可以自私自利,動用部隊將這些難民趕回敘利亞,甚至可以趕往歐洲,在邊境高築防線,但是你用安置難民的名義用武力製造更多的難民,更多的殺戮,就是屠夫劊子手,是“國家強盜”行為。

進入2020年2月,俄敘聯軍在伊德利卜戰場發動猛攻,大敗土耳其政府支持的敘利亞叛軍,一舉攻克m4和m5公路上的戰略重鎮努曼市和薩拉齊卜市,引起埃爾頓多安的狂躁不安,7日,土耳其國防部調兵遣將,部隊陸續進入伊德利卜市,土軍終於從幕後走到臺前,準備與哈桑領導的敘利亞政府軍做正面抵抗,埃爾多安已經把屬於敘利亞的伊德利卜視作自己囊中之物,不惜用土軍士兵生命做代價。

這也能算是國家需要?

前期土耳其國內發生6.8級地震,又出現雪崩大滑坡,造成多人死亡受傷的慘劇,土耳其總統本應把精力放到國內災情上,全力營救,做好善後工作,才算是國家需要。

假如外敵入侵,邊境告急,埃爾多安指揮軍隊抵禦外侮,無論付出多大流血犧牲,保家衛國,才算是國家需要,但現在他所做的一切全都背道而馳,是動用土耳其國家力量,滿足了個人的窮兵黷武和權力慾望。

他清剿庫爾德武裝分子,由此換來邊境無數土耳其公民在對方復仇的炮火下喪生,幾年間在敘利亞戰場上,有許多土耳其士兵死於非命,2019年又插手利比亞內戰,贈送大批作戰物資支援薩拉傑政府,近期派兵進入的黎波里,兩線作戰把土耳其拖入戰爭泥潭,埃爾多安主宰下的土耳其已經成為戰爭狂,真正的保家衛國不應是這個樣,這些都不是土耳其國家急切需要的,從這方面說,埃爾多安不是開拓疆土的偉人而是土耳其的罪人。


夢裡青山1


不同的總統,他們的對外政策肯定是會有差異的,從這個角度來看,土耳其在敘利亞採取的軍事行動肯定有該國總統埃爾多安個人的因素在裡面。不過土耳其作為一個還算有些民主的國家,總統肯定也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野心去執行對外政策,所以土耳其在敘利亞的軍事行動必然也有國家利益的需要。
(敘利亞內戰中的城市)


土耳其自敘利亞爆發內戰以來就一直在給敘利亞反對派武裝提供支持,土耳其支持敘利亞反對派武裝的目的主要有兩項,其一是為了顛覆巴沙爾政權,其二則是為了壓制敘利亞境內的庫爾德武裝。不過因為俄羅斯和伊朗介入了敘利亞內戰,這導致土耳其顛覆巴沙爾政府的目標並沒有能夠實現,所以現在土耳其主要的想法就變成了打擊敘利亞境內的庫爾德武裝。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是一個比較有野心的政治家,他似乎很想要讓土耳其恢復奧斯曼帝國時期的輝煌,並且埃爾多安也有意讓土耳其成為中東地區事務的主導者。作為一個有威權主義傾向的總統,埃爾多安對於土耳其的對外政策肯定能夠產生很大的影響,他的野心也是土耳其近些年一直積極干涉敘利亞和利比亞等國事務的一個重要原因。如果土耳其換一個更加溫和並且更加註重本國民生的總統上臺,那土耳其可能就會減少對外干涉並且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發展本國經濟上。
(埃爾多安和伊朗總統魯哈尼)


當然,如果土耳其在敘利亞的軍事行動只是出於埃爾多安個人的野心,這肯定也是不行的,畢竟土耳其議會依然掌握著該國發動戰爭的權力,就像埃爾多安決定向利比亞出兵之後,他的出兵決定還需要土耳其議會投票通過。土耳其議會主要還是著眼於該國的國家利益,拿土耳其在敘利亞的軍事行動來說,巴沙爾政府跟土耳其本來就合不來,推翻巴沙爾政府符合土耳其及其北約盟友的利益。
(土耳其軍隊)

另外敘利亞庫爾德武裝一直試圖藉著內戰的機會爭取庫爾德人自治甚至獨立,而敘利亞庫爾德人居住區靠近土耳其,土耳其境內的庫爾德人接近1500萬,敘利亞庫爾德人的獨立必然威脅土耳其庫區的穩定,所以土耳其軍隊會介入敘利亞內戰並且在敘利亞和土耳其之間建立一個隔離區。綜合以上分析來看,土耳其在敘利亞的軍事行動主要還是以土耳其的國家利益為主,不過埃爾多安個人的野心也會對土耳其軍隊的行動產生很大的影響。


李姓先生


而且土耳其國情有自身特殊性,作為奧斯曼帝國的後裔,的確民眾相當部分,有著大國重新崛起的激情。這也是埃爾多安政治統治和實現自己既定目標的基礎,是埃爾多安能夠順利進行一系列政治改變的前提條件。所以說,埃爾多安現實中的行為應該代表土耳其的國家行為,是他為代表的相當一部分民眾,自願實行的國家行動。

如何看待土耳其在敘利亞問題上的行為呢?首先我們應該看到,敘利亞問題已經發展成國際問題。很多國家參與其中,利益爭奪,如同我們古代時的戰國!戰國時期特點就是兼併戰爭嘛,互相攻伐,你爭我奪。敘利亞內戰,讓其自身山河破碎,各種勢力相互戰鬥,一片混亂。土耳其作為鄰國,當然有機會有條件也要趁機佔便宜了。因此,敘利亞自身內亂,造成本身破敗,給了想擴張自己領土、勢力範圍的埃爾多安一個機會,他當然會抓住,不會放棄了。埃爾多安還是很會把握時機,利用自己地利優勢,在美國俄羅斯之間“敲竹槓”,以最少代價獲取更多利益。埃爾多安發起對敘利亞領土要求的戰爭,是從前年初開始行動的。本來在最熱鬧的2012至2017年,土耳其沒有直接“參加”,只是間接支持自己族類反對派佔有些地盤。在“伊斯蘭國”猖獗時,它還和其搞交易,把對方生產出來的石油全部包銷,雙方共同牟利。而在極端組織基本被蕩平,俄羅斯已經開始高喊和平的時候,埃爾多安突然出兵要佔領敘利亞的阿夫林地區。本來當時美國支持庫爾德武裝佔據東北部,反對派武裝佔有不少地帶,不斷進攻阿薩德政權佔有地方;而俄羅斯幫助支持的阿薩德政府,已經重新控制主要城區道路了。可以說俄美勢力平衡,雙方相持。土耳其進入並沒有激化它和美國俄羅斯之間的矛盾,相反,美俄都各自把土耳其看成制衡對方的好機會,不斷為土耳其軍隊幫忙,掃清障礙。先是俄羅斯,強迫敘利亞政府軍和俄軍一起,撤出阿夫林那裡。接下來,美國更狠,直接讓聽命自己的庫爾德武裝撤出阿夫林。土耳其後期是沒有費槍彈,就佔有阿夫林地區了。後來,還有去年十月佔有敘利亞邊境安全區,還有最近在打的伊德利卜省,土耳其都是要有領土佔過來的。這就是埃爾多安的戰爭,雷聲大,很能喊叫,讓美俄給自己開道;然而雨點小,真正戰爭規模成本可控,埃爾多安不讓自己虧本。挺厲害的!



所以我們看到,埃爾多安不是一個魯莽猛漢,很會找機會。利用各種渠道,為自己佔有敘利亞領土創造條件和機會。是個總統商人!有了商機,他不會錯過。絕對不是強買強賣!在利比亞,埃爾多安也遇到同樣問題,正在利用機會也要創造條件發財。看他這回能不能像敘利亞這樣,也能獲取大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