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敘利亞、伊拉克都是俄羅斯的盟友,為何俄羅斯只救阿薩德卻不救薩達姆?

何子茵



時間不同

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是在2003年,當時美國實力如日中天,而俄羅斯經濟才經歷90年代休克療法的失敗,國力損傷嚴重,沒有足夠的財力來和美國抗衡。普京上臺之後一直想和美國搞好關係,爭取時間來恢復國力,因此不敢過分和美國翻臉的,在聯合國阻止不成後也就沒多少手段了。

敘利亞戰爭發生在2011年,而俄羅斯在幾年後介入戰爭,打擊IS等反政府武裝。因為此時俄羅斯經過十年發展,國力已經大大增強了。伊拉克戰爭時期俄羅斯還顧忌美國顏面,有和美國搞好關係的需要,可敘利亞戰爭之後,俄羅斯已經因為南奧塞梯、克里米亞等問題與美國撕破臉,也就沒那麼多顧慮,所以不顧美國的不高興而軍事介入敘利亞。


對象不同

伊拉克戰爭是美國直接派遣幾十萬軍隊入侵的,有人認為美國沒膽量直接攻擊俄羅斯軍隊,其實反過來也一樣,俄羅斯也沒膽量直接攻擊美國軍隊,如果軍事介入肯定要和美國直接交手,那是俄羅斯不願意的。

敘利亞戰爭中俄羅斯面對的則是IS等反政府武裝,對手實力弱,俄羅斯戰勝的把握大,因此放心大膽的進行轟炸。而且IS等武裝有恐怖主義行為,俄羅斯打擊他們道義上也不吃虧。

自助者才有別人幫助

伊拉克戰爭中,薩達姆軍隊短期之內就垮了,俄羅斯即便想援助都不可能。敘利亞戰爭從2011年開始,俄羅斯軍事介入是2015年,阿薩德堅持了4年不垮,這給了俄羅斯一定的信心,認為敘利亞值得援助。

自助者才有別人幫助,這個規律永遠適用,中國近代抵抗外國侵略,也是這樣的軌跡,堅持時間長了,或者打了幾個勝仗,就有別的國家同情和支持,開始大量援助中國。如果自己都堅持不了,別人也很難幫助。


俄國自身利益考量

敘利亞有俄羅斯的軍事基地,其中塔爾圖斯港俄國人已經營40年了,是俄國艦隊在地中海唯一的港口,也是俄海軍在前蘇聯地區以外唯一的軍事基地,對俄國人非常重要,普京不願意輕易放棄這個基地。此外敘利亞內戰中,也有相當一部分反政府武裝是俄國的恐怖分子,從俄國境內前去參加,這引起俄國的警惕,怕敘利亞政府一旦倒了,當地就成為滋生和培養恐怖武裝的溫床,最後還是要禍害到俄羅斯境內。因此俄國也把敘利亞作為抵禦恐怖分子壯大的一個外圍屏障,不能讓他倒掉。


喜者寡言


大部分朋友們都知道,敘利亞自2011年至今,一直處在戰爭的炮火硝煙當中。在敘利亞,政府武裝與反政府武裝、IS(自稱建國的極端恐怖組織)三方之間彼此都有衝突。而作為盟國,俄羅斯在2015年出兵援助敘利亞,併為總統巴沙爾·阿薩德提供物資、武器上的幫助,使得敘利亞政府支撐了8年的戰爭。

我們再來看一看同樣發生戰爭的伊拉克。2003年3月20日,以英美軍隊為主的聯合部隊對伊拉克發動軍事行動。

很快,薩達姆政權被推翻,總統薩達姆在2003年12月13日被美軍抓獲,並於2006年12月30日被伊拉克當局處以絞刑。這期間,作為盟友的俄羅斯,並沒有對薩達姆政權出手相助。

作為敘利亞、伊拉克兩國的盟友,俄羅斯只救阿薩德卻沒有救薩達姆,這是為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這個問題。

一、親疏有區別。

俄羅斯與敘利亞可以說是準盟友關係。

因為在1970年,老阿薩德就和蘇聯因為對付以色列,簽署了一個準盟約。意思是敘利亞發生戰事,俄羅斯有軍事協助義務。

後來在2000年,新的總統巴沙爾·阿薩德又和俄羅斯總統普京續約50年。因此,敘利亞發生內戰,俄羅斯出兵援助,也是出於這個條約使然。

而俄羅斯與伊拉克並沒有任何軍事同盟約定。所以在美英等多國部隊進入伊拉克,俄羅斯沒有出手幫助薩達姆。因為畢竟兩國只是夥伴關係,或者只是好朋友關係,而並不是軍事同盟。

打個比方的話,敘利亞如果像俄羅斯實際意義上領了證的“老婆”。老婆有事,做丈夫的出手相助,無可非議。可是伊拉克就不一樣了,它最多像俄羅斯的“情人”之一。對於一個男人來說,“情人”被人欺負,自己如果伸手相助,總感覺師出無名。

二、利益有牽連。

俄羅斯在敘利亞有軍事基地。位於敘利亞的塔爾圖斯港,是俄羅斯在海外的唯一軍事基地。

因為俄羅斯沒錢,再者敘利亞政局平穩,因此,這個軍事基地一直被荒廢。但是關鍵時刻,它可以作為俄羅斯在中東地區唯一的立足之地。

當然俄羅斯也有自己的小算盤,如果敘利亞被美國等西方國家推翻,那麼“覆巢無完卵”,俄羅斯在中東地區的這個軍事基地也將不復存在。因此,俄羅斯幫助敘利亞的同時,也是在幫自己。

相反,俄羅斯總統普京雖然跟伊拉克總統薩達姆關係也不錯,但是伊拉克的土地上,並沒有俄羅斯至關緊要的軍事基地存在。雙方雖然看起來關係不錯,實際上卻只是生意上有往來。伊拉克的榮辱興衰,對於俄羅斯來說,並不會有什麼影響。

“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這並不只是中國人做人的“智慧”。

三、敵人有強弱。

敘利亞戰爭,阿薩德面對的是反政府武裝,以及IS組織。美國只是唯恐天下不亂,開始支持IS進入敘利亞,同時還支持部分反政府武裝。

但是IS後來也開始與反政府武裝展開衝突,搶奪地盤。美國發現IS有點不聽從他的指揮,只好從伊拉克西北部以打擊“IS”為由,進入敘利亞。美國出兵的目的也不是想去推翻阿薩德政權,並沒有與政府軍發生衝突。從這個層面上來看,俄羅斯去幫助阿薩德,並不會與美國硬碰硬發生正面衝突。並且,從表現看來,俄羅斯和美國都有打擊IS的願望,他們的目的還存在一些共性。

再來看伊拉克戰爭。當初美、英等西方多國部隊進入伊拉克,目的就是為了推翻薩達姆政權。如果這時候俄羅斯出兵援助伊拉克,就相當於與西方多國為敵,肯定會發生嚴重的軍事衝突。而在2003年,蘇聯解體剛剛10餘年,俄羅斯經濟也剛剛好轉。俄羅斯犯不上為了一個對於自己來說可有可無的伊拉克,而得罪西方各國,同時也傷自己的元氣。

這就好比打架,一個人見到一個朋友跟另一個人打架,可能伸手相助。如果一個朋友被一群人打,他上去也是白搭,你說,他敢上前幫忙嗎?

四、口碑有好壞。

執政10年的阿薩德,原本是醫學院的學生,還有一年就大學畢業。可是由於哥哥意外去世,他才回國執政。而且執政以後他積極推行改革,力爭懲治腐敗,治理國家。

戰爭爆發以後,關於使用化學武器上,儘管美國一再堅持說,阿薩德對平民使用了化學武器,但是俄羅斯堅持認為,阿薩德沒有這樣做。這也是一個有爭議的事。

而薩達姆卻是一個軍頭,依靠軍事政變上臺,靠武力壓迫全國人民。他的統治方式簡單粗暴。在80年代的時候,他還大批屠殺庫爾德人。

而且,薩達姆在屠殺庫爾德人的時候,還使用化學武器。這是嚴重違反人道主義原則的大問題,在國際上造成了很壞的影響。如果俄羅斯幫助薩達姆,就有幫他洗刷罪名的嫌疑。俄羅斯可不想引火燒身,成為眾矢之的。

可見,阿薩德在國內、國際上都是個口碑很好的人。而薩達姆對自己的人民非常殘暴,在國際上很受孤立。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薩達姆平時所作所為不得人心,他遇到困難的時候,連盟友俄羅斯也不想幫他。

可見,俄羅斯幫阿薩德,而不幫薩達姆,是因為俄羅斯與兩個國家在關係上有親疏,在利益牽連上也有區別。

再者,當初兩國發動戰爭,所面對的敵人也有強弱,俄羅斯幫與不幫也得考慮一下自己力量是不是能夠與之抗衡,值不值得樹敵太多。

最後,就是“性格決定命運”,相對厚道的阿薩德,道德品質上也是甩薩達姆幾條街的。

因此,在發生戰爭的關鍵時刻,俄羅斯願意出手幫阿薩德,而不願意去幫助薩達姆。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俄羅斯一直都想阻止美國攻打伊拉克,可是2003年的俄羅斯正處於“百廢待興”的狀態;國力不如現在強大,無法與美國在伊拉克打持久戰,因此俄羅斯無力拯救薩達姆政權。



1.伊拉克與俄羅斯以及前蘇聯的關係非常好,冷戰時期薩達姆允許蘇聯使用伊拉克境內的軍事設施,並且採購了大量的蘇聯軍火。蘇聯甚至還向伊拉克出口了圖-22遠程戰略轟炸機,這款轟炸機在蘇聯是用來進行核攻擊使用的。薩達姆執政伊拉克24年來,唯一訪問的國家就是蘇聯,可見伊拉克與蘇聯和俄羅斯的關係非常好。1991年海灣戰爭結束後,由於歐美國家長期對伊拉克進行經濟封鎖、政治孤立和軍事威懾,導致伊拉克國內經濟發展滯後。薩達姆對美國製裁伊拉克非常不滿,因此在2002年宣佈伊拉克國內出口的石油不再用美元進行結算,改用歐元對伊拉克的石油進行結算。美國害怕伊拉克這種終結石油美元的政策,在中東地區造成“星星之火、燎原之勢”,引發其他中東國家效仿。因此,美國決定在2003年對伊拉克進行軍事打擊,推翻伊拉克總統薩達姆,給其他中東國家來一個“下馬威”。



2.美國2003年對伊拉克發動戰爭期間,當時的俄羅斯綜合國力還沒有現在強大。俄羅斯當時的主要任務還是希望能夠發展經濟、恢復國力。而美國在2003年的國力處於鼎盛時期,這讓俄羅斯心有餘而力不足,沒有辦法去救薩達姆。另外2003年的伊拉克擁有116萬軍隊,俄羅斯認為美國無法在短期內打敗伊拉克。俄羅斯希望讓薩達姆手裡的116萬軍隊給美國造成巨大的戰爭損失,然後俄羅斯再對薩達姆進行經濟和軍事援助,把美國拖入伊拉克的戰爭泥潭,消耗美國的國力。



3.美國在2003年希望在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讓聯合國授權美國軍隊攻打伊拉克。而俄羅斯和法國卻公開在聯合國安理會行使否決權,沒有讓授權美國攻打伊拉克的決議通過。因此美國才繞開了聯合國的授權,與英國一起對伊拉克進行軍事打擊。美國在發動伊拉克戰爭前,已經與伊拉克軍方的高級將領們達成了協議。只要這些伊拉克的高級將領率領他們的軍隊放下武器,不與美國軍隊進行對抗;那麼美國政府將允許伊拉克的這些高級將領以及他們的家屬去美國生活。因此伊拉克戰爭爆發一個月後,美國只出動了3萬軍隊就打敗了薩達姆手下的116萬軍隊,佔領了整個伊拉克,這讓俄羅斯措手不及。薩達姆被推翻後,俄羅斯看到自己在中東地區的盟友被消滅心裡非常難受。因此2011年敘利亞內戰爆發後,俄羅斯全力支持敘利亞總統阿薩德,保住了俄羅斯在中東地區的落腳點。這就是俄羅斯為什麼沒有救伊拉克的原因。


香堂風子


伊拉克那會俄羅斯什麼樣心裡沒點數麼?

別說薩達姆的,就是普京都懸要不是俄羅斯,還有一群核彈做後備。

俄羅斯的政權被顛覆,都屬於正常現象!當年的俄羅斯有什麼?屁也沒有!他怎麼就薩達姆,而且俄羅斯支持的是伊朗,而不是伊拉克。

現在的起碼經濟實力均是勉強夠看,對美國還算有一搏之力。

別看俄羅斯各種一路濃煙的,但是已經比0幾年那會兒強太多太多了。

還是很慘,但是起碼軍隊的訓練上來的那麼點,素質恢復了點。

再加上伊拉克戰爭的時候俄羅斯還有地方可以退,而現在呢,俄羅斯已經在英美的伊利緊逼之下,退無可退了。

他必須捍衛自己的勢力範圍,如果敘利亞都保不住的話,

那麼還有誰會跟進俄羅斯?

還有誰會繼續站在俄羅斯的勢力範圍之內?

哪怕就是俄羅斯傳統,影響過諸如越南印度之流,他們已經被美國挖了牆角了,金蘭灣都快進美國航母了,

如果俄羅斯不保住敘利亞,那麼俄羅斯就徹底淪落了,徹底無緣於他們那超級大國的夢想,

所以俄羅斯可能放棄支持敘利亞政府放棄支持阿薩德嗎?不可能。

為了俄羅斯最後的夢想,俄羅斯必定會在敘利亞堅持到底。或者說拖著美國一起走向墳墓。


嘯鷹評


題主可能不清楚,美國攻打伊拉克的時候,蘇聯還沒有解體,不過已經處於解體的前夜。蘇聯自顧不暇,正在醞釀大分家,哪有精力去管伊拉克的事情,何況伊拉克自己不地道 ,入侵科威特,美國是打著反侵略旗號,經過聯合國授權,蘇聯沒有投反對票,可以說,薩達姆是眾叛親離,國際上沒有人為其說話了。



多國聯軍裡甚至包括了約旦、沙特、敘利亞、阿聯酋、卡塔爾等阿拉伯國家,這些國家一齊上陣,誰會在這個時候冒天下大不諱去幫伊拉克呢?



蘇聯還沐浴在戈爾巴喬夫的新思維之中,葉利欽正盤算著俄羅斯聯邦要獨立呢。

等到第二次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時候,葉利欽正留下了親西方的道路,自廢武功,把最先進的武器賣給美國研究,葉利欽做夢都希望西方接納俄羅斯進入資本主義大家庭。普京剛接手不久,還沒有足夠威望收拾國內的爛攤子,正全力對付金融寡頭的干政行為和車臣分離勢力反叛行動,自然沒有意願也沒有能力救薩達姆了。


鶇飛天


薩達姆只能感慨生不逢時。1990年和2003年兩次伊拉克戰爭的時候,恰逢俄羅斯國力嚴重衰退的時候。1990年,蘇聯處在解體前夜,蘇東鉅變自顧不暇,哪裡有時間和精力玩國際政治?2003年,普京剛剛擔任俄羅斯總統,主要精力是處理國內的政治經濟危機,打擊舊寡頭,理順新關係,也不可能有精力顧及伊拉克的戰局。



但現在的阿薩德不同了。普京在俄羅斯國內執政接近20年,他的權力基礎牢固,國內關係已經全面理順。作為地緣戰略大師的普京,自然也希望能夠在國際舞臺上有更大的發言權。而這個時候恰逢美國的外交全面收縮,無論是奧巴馬政府還是特朗普政府。所以,在2015年的9月,普京果斷做出了出兵敘利亞的決定。3年的時間表明,普京竟成了這場敘利亞內戰的大贏家。


其實,當年薩達姆的伊拉克和蘇聯關係非常親密。薩達姆不僅從蘇聯進口大量的武器裝備,而且在資源礦產等方面給予蘇聯很多權益,薩達姆統治幾十年,唯一訪問的國家就是蘇聯,可見兩國關係之鐵。所以,從這個角度看,俄羅斯對阿薩德和薩達姆的態度,不是說有什麼親疏遠近,而是時勢造就的結果。


另外,2003年伊拉克戰爭前夕,恰逢“911”結束後美俄關係改善,俄羅斯與美國的關係有了很大改善,俄羅斯特別珍視這個來之不易的成果,不到萬不得已,普京是輕易不會主動與美國發生正面衝突的。普京沒有救薩達姆,是帶有濃厚的實用主義外交色彩。


敘利亞戰爭期間的美俄關係,卻正逢美俄關係陷入低谷了。美俄不僅在敘利亞對抗,還要在烏克蘭對抗。所以,普京出兵敘利亞,本質上不是為了救阿薩德,而同樣是為了自己的國家利益,依然是實用主義的外交色彩。


李明波論中東


俄羅斯不救薩達姆而救阿薩德,首先薩達姆並不是俄羅斯的盟友,其次薩達姆的統治比阿薩德要差,第三薩達姆的國際環境也比阿薩德差。

不知道題主從哪裡得知“伊拉克是俄羅斯的盟友”,大概根據某些網上段子手描寫,凡是被美國推翻的,都是“XX人民的老朋友”吧?

實際上,薩達姆算不上蘇聯的盟友。

70年代薩達姆完全掌權後,確實和蘇聯加強了聯繫,引入大批蘇制武器。但兩者關係遠遠未達到盟友的程度。在兩伊戰爭中,蘇聯固然支持薩達姆,美國也支持薩達姆。薩達姆曾使用化學武器,殺死上萬伊朗軍民,而這化學武器就是美國提供的。海灣戰爭中,蘇聯曾力圖斡旋,失敗,之後蘇聯解體。而俄羅斯並未再參合伊拉克的事情。到普京執政時,薩達姆已經和俄羅斯沒啥關係了。

相比之下,敘利亞作為俄羅斯在地中海的橋頭堡,它與俄羅斯的聯繫要緊密得多。

在國內地位上,薩達姆也不如阿薩德。

雖然薩達姆和阿薩德都是屬於“少數教派執政”的世俗化領導人(伊拉克多數是什葉派,薩達姆是遜尼派;敘利亞多數是遜尼派,阿薩德是什葉派),但薩達姆就是一個軍頭,依靠軍事政變上臺,靠武力壓迫全國,統治方式簡單粗暴,還大批屠殺庫爾德人。相反,執政10多年的巴沙爾阿薩德,原本是在歐洲當醫生,因為哥哥意外去世而回國執政。他的眼界和心胸比薩達姆開闊得多,執政後也在逐步推行改革。可以說,無論在本教派中的聲望和在全國的名聲,巴沙爾都比薩達姆要強。俄羅斯對巴沙爾的支持,其性價比更高。

在國際環境上,薩達姆也不如阿薩德。

薩達姆一度是“阿拉伯英雄”,但他在海灣戰爭中公然入侵同為遜尼派的科威特,成為阿拉伯世界的異類。遜尼派老大沙特主動配合美國進攻伊拉克就是一個例子。也因為薩達姆孤立無援,所以美國敢於大軍直接進攻。而敘利亞長期與以色列作戰,並沒有阿拉伯內戰的汙點。作為什葉派領袖,又得到了同為什葉派的伊朗和黎巴嫩大力支持。美國也投鼠忌器,僅僅以代理人戰爭插手。這就使得俄羅斯對敘利亞的扶持也並不孤立,反過來鼓勵了俄羅斯的投入。


巴山夜雨涮鍋


題主的這句話說的不對,在美國攻打薩達姆的時候,當時的俄羅斯也盡了最大的努力,想要挽救薩達姆政權,只不過最終努力失敗,美英兩國強行發動了戰爭,導致了薩達姆政權的滅亡。

俄羅斯拯救伊拉克的動作,主要是集中在聯合國層面。

伊拉克與敘利亞一樣,都是俄羅斯在中東地區的重要盟友,事實上薩達姆與前蘇聯的關係,比阿薩德與前蘇聯的關係要親密得多,前蘇聯對薩達姆政權的支持也比對阿薩德政權要多得多。比如當時全世界最先進的戰鬥機米格-25,前蘇聯連中國都沒有賣,但是他賣給了伊拉克。

1991年第一次海灣戰爭結束之後,薩達姆雖然宣佈了投降,但是仍然對美國持以敵對立場,這導致美國在十多年後最終下定決心要剷除薩達姆政權,為此美國不惜在聯合國會議上做偽證,來推動聯合國對伊拉克的軍事打擊。

俄羅斯在聯合國安理會上,一直都堅決反對美國對伊拉克實施軍事打擊,使得聯合國打擊薩達姆政權的決議沒有得到通過。此後美國聯合英國繞開聯合國,直接發動了對伊拉克的軍事進攻,從某種意義上說,美英聯軍在2003年發動的伊拉克戰爭,事實上是一場帶有非法性質的侵略戰爭。

這恐怕也是伊拉克戰爭結束後,為什麼美國一定要想方設法弄死薩達姆的主要原因,因為美國必須要向世人證明自己的所作所為是正義的,但是事實最終還是證明了美國發動的是一場侵略戰爭,美國也從此背上了“侵略者”的道義包袱,從此被世界上的其他國家所唾棄。

俄羅斯沒有直接出兵干涉美國進攻伊拉克,這與當時的美俄實力差距太大有很大的關係,沒有足夠的實力支撐,再強硬的舉動都是枉然。

當年俄羅斯沒有出兵援助伊拉克,以及今天俄羅斯直接出兵支持敘利亞,這些軍事動作背後,都是有著各種嚴密的政治軍事分析做支撐的,絕對不會是一時性起的魯莽行動。

在2003年的時候,俄羅斯雖然在普京的領導下,國內暫時穩住了瀕臨崩潰的經濟,但是當時的普京剛剛接任總統沒多久,國內的政局十分的不穩定,根本就沒有足夠的精力去管外國的事情。

而且那個時候的俄羅斯經濟窘迫,沒有足夠的能力伸出援手去幫助伊拉克,而且2003年的美國也比今天的美國要強大很多,當時的美國喊出的口號是“要在世界的任意角落,同時打贏兩場局部戰爭”,由此可見當時的美國有多囂張。

因此在2003年的時候,想要指望俄羅斯出兵干涉美英兩國在伊拉克的軍事行動,基本上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如果俄羅斯強行出兵,搞不好這些部隊會被美英聯軍強行吃掉,而且當時的俄羅斯也不可能會為了伊拉克去打一場“核戰爭”,所以放任美英聯軍進攻伊拉克也就很正常了。

俄羅斯之所以敢於在2014年出兵敘利亞,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和當時的局勢有關,此外美俄實力對比出現了重大變化,使得俄羅斯有足夠的勇氣去支援敘利亞。

俄羅斯出兵干涉敘利亞內戰是在2014年,此時的美國正在遭遇來自各個方面的重大危機。

首先是經濟上受到次貸危機的影響,經濟陷入疲軟、下滑嚴重;其次軍事上,美軍剛剛從深陷了十年的伊拉克泥潭中拔出腳來,不僅軍隊裡面軍心疲憊,心無戰意;第三當時的美國社會和民意,已經受夠了美軍在伊拉克連續不斷的傷亡消息,舉國上下一片反戰之聲不絕於耳。當然了最重要的原因是美國在伊拉克花了太多的錢,國會已經給不出足夠的戰爭撥款了。

因此俄羅斯選擇這個時候出兵敘利亞,可以說正好打到了美國的空擋上,這讓美國一下子措手不及,被搞的很狼狽。美國支持的反政府武裝,被俄敘聯軍一一清理,而美國在敘利亞佈局了幾年的戰略計劃也基本宣告破產。

國際局勢瞬息萬變,很多時候哪怕是強國領袖,也不能任性做事。雖然伊拉克與敘利亞都是俄羅斯的重要盟友,但是俄羅斯對伊拉克沒有傾盡全力去拯救,並不是俄羅斯與伊拉克關係不好,而是由於當時的時局導致俄羅斯不能去拯救伊拉克,否則被拖垮的搞不好就是俄羅斯自己。

面對這樣的局面,哪怕是親兄弟也是不能上去拯救的,更不要說兩邊僅僅是國與國之間的交往了。


落下m


簡單到以朋友關係談救與不救,和簡單的以對抗較量角度看國際問題一樣,讓人哭笑不得。這些都是表面現象,背後的實質是利益,國與國之間的關係尤其是這樣。沒有利益卻要犧牲自己的利益救朋友,這是大同世界的理想化精神。至少在現在這個滿是利益,隨時朋友可能變成敵人的世界不太現實。不顧利益得失,專門為較量而鬥氣,這種傻事也沒有人去做。如果從利益的角度看俄羅斯為何只救阿薩德不救薩達姆,就好理解。

1,俄羅斯出兵敘利亞是為了保住敘利亞的軍事基地。2017年俄羅斯宣佈撤軍前後,暴出俄敘就俄羅斯兩個軍事基地續簽74年(租期49年,到期可自動延續25年)合約的消息。2015年出兵,2017年續約,從時間上來說,意圖也很明顯。另外,俄羅斯佔領克里米亞後,國際環境惡化,周邊處於美歐擠壓包圍中,急需突圍解困,轉移壓力也是一個因素。



2,普京有個夢,成為主導世界的大國。俄羅斯從蘇聯時期的世界並列第一,跌落到了世界第二的境地,普京不甘心。別的地區口頭上能插手,也多得益於繼承了蘇聯的聯合國常務理事國位置和大量核彈頭,要不然憑經濟免強跨入世界前十及糟糕的工業製造,影響力應該在三流國家之下。縱觀世界,只有中東是俄羅斯能夠插上手的地方,何不借名義上老二這個餘威擴展勢力。以中東為前哨,窺視全世界。只是不知道俄羅斯主導全球,是否會給人類帶來福音。



3,俄羅斯盟友少,維持利益少不得朋友。在爭奪利益的同時,進一步聯絡或增進感情鞏固合作,當然也在俄羅斯考慮範圍之內。俄羅斯能說的出而且比較鐵的盟友,除了獨聯體個別國家,就是中東的伊朗敘利亞。三個國家風格相同,三個領導人脾氣相近。半路地撿了個土耳其,也都差不離。有俄羅斯存在,敘利亞巴沙爾只能是個屈從的角色,有伊朗存在,也好不到那裡去,伊朗想成為什葉派的掌門人,巴沙爾也得規規聽話。當然巴沙爾也有利益需求,靠這兩位哥們維持統治。土耳其也想從中切割一塊肥肉,歐美也不會放棄這塊蛋糕,巴沙爾混到這地步,比伊拉克,利比亞慘多了。



伊拉克沒有具備俄羅斯這麼多利益需求,沙達姆比普京還獨斷霸道,一山難容二虎。美國下決心推倒薩達姆,救薩達姆如飛娥撲火。而美國在敘利亞的政策始終猶豫不定,給了俄羅斯可乘之隙。救敘利亞一保利益,二相對風險較小,事實上也是這樣。就憑軍事基地續約一點來說,即使巴沙爾將來下臺,也沒有人敢撕毀合約。一個小國家,面對俄羅斯這樣的戰鬥民族,除了認還能怎樣?俄羅斯在敘利亞的基本利益保住了,巴沙爾這個朋友,就會隨時被丟棄,這就是他被救的宿命。



吉祥如意170587193


俄羅斯不救薩達姆,有俄羅斯方面的原因,也有伊拉克方面的原因:

俄羅斯方面的原因:首先,普京總統當時是剛剛上任,主要任務是穩定國內局勢,清除寡頭干政及葉利欽家族勢力對俄羅斯政治生活的影響;徹底解決俄羅斯的車臣問題。其次,俄軍在二十世紀初還沒有進行過現代化調整,戰術學說及裝備論證工作剛剛恢復,因此,俄軍自己出國作戰的慾望應當是沒有的。第三,九一一事件之後,美國趟了阿富汗戰爭的混水,阿富汗曾經打敗過英國、蘇聯兩個超級霸主,美軍陷入之後再發動阿富汗戰爭,國際油價開始反彈,這對於俄羅斯經濟的恢復是非常有益的。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俄羅斯社會精英及普通民眾對融入西方還充滿了幻想,因此,支持薩達姆在俄羅斯是沒有民意基礎的。

伊拉克方面的原因:首先,薩達姆九十年代初入侵科威特的行為,在海灣地區引發了恐慌,從而讓伊拉克在阿拉伯地區失去了道義上的支持,這讓俄羅斯作為五常國家很難有道義上支持薩達姆的制高點;其次,薩達姆也曾精心準備戰爭,但最終敗潰的如此之快,也是超乎國際社會的想像,俄羅斯拖沓的官僚機構還沒有反應過來呢,薩達姆已經完了;最後,在伊拉克戰爭期,俄羅斯也曾努力幫助過伊拉克,俄總參情報部曾以沙姆拉伊之外將戰局公之於眾,俄駐伊拉克大使也因為收集美軍情報被打了黑槍,但薩達姆對伊拉克的控制力實在是太過於鬆散。

至於俄羅斯為什麼會救敘利亞,則是因為:第一,敘利亞衝突爆發之後,俄羅斯有道義上的制高點:入敘作戰打擊的是恐怖組織,並不是與美軍對抗。第二,敘利亞衝突爆發伊始,梅德韋傑夫就曾公開表示:俄羅斯不會重複在利比亞的錯誤,也就是說俄羅斯將全力支持阿薩德,這也從另一個側表示出,俄羅斯不能失去在中東的最後一塊根據地,否則,俄羅斯將失去在國際舞臺上的話語權;第三,俄羅斯國內有支持阿薩德的民意基礎。2014年烏克蘭衝突之後,無論是俄羅斯精英還是普通民眾,都明白了:一個強大的俄羅斯不符合西方列強的利益,俄羅斯只有再分裂成十六個小國,北約才會最高興,因此,俄羅斯必須在西方強力壓縮俄戰略空間的時候奮起反抗才會有出路;第四,俄軍經過十幾年的恢復,逐漸走上了正軌,敘利亞戰場正是演練兵器和人才的機會,因此,俄軍也有亮劍的慾望;第五,阿薩德的部隊擁有一定的戰鬥力,並沒有群狼圍攻之下迅速潰敗,讓莫斯科看到支持阿薩德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