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林则徐广州禁毒?

秋风13580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林则徐禁毒是完全应该的,也是正义之举。

但是,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

在鸦片流入中国之前,英国对华贸易长达百年都是巨大的逆差。

中国不需要英国佬的那些商品,相反英国很需要中国的茶叶、丝绸、瓷器。

英国每年要输入中国大量的真金白银,政府是非常不满的。

但向中国输入鸦片这种毒品以后,虽然很不道德,但却开始了英国贸易顺差,每年从中国赚到大量白银。

这里就出现一个问题。

鸦片贸易在英国是否合法?

如果不合法,英国商人对华鸦片贸易是走私,那林则徐怎么挤兑这些走私的毒贩子也是没什么关系,英国政府不太可能出面,当然前提是不搞出人命。

而鸦片商人基本都是老奸巨猾敌人,他们都是很聪明的,明白舍财不舍命的道理。

所以,林则徐禁烟的问题就不大,不会有什么外交纠纷,更不可能开战。

然而,事实恰恰相反。

在1840年,鸦片贸易在英国是合法的,英国本国也大量滥用鸦片。

甚至贫民区的孩子都服用一种含有鸦片的饮料,这样可以不太哭闹,让母亲容易管理。

就像最初海洛因也是合法药物一样,至少那几十年,鸦片在英国属于一种可能有副作用的药物,不违法。

那么,问题来了。

不管鸦片是不是毒品,现在它是合法的,一旦林则徐禁烟,英国政府很可能要出面干涉。

所谓干涉,就很有可能爆发战争。

那么,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哪怕是平庸的政治家,就应该评估开战了以后会怎么样?

简而言之,一旦和英国鬼子开战,满清不说打赢,至少要有打个平手的能力。

如果没有这个把握,禁烟就有很大隐患。

因为英国人不是好惹的,看看他们在全世界,尤其是印度的所作所为就知道,是惯用武力以维护自己的利益的。

事实证明,当时林则徐所在的广东,甚至当时整个中国,就海军来说是不堪一击的,根本不可能和英国舰队对抗。

实际上,开战以后,义律甚至一度不允许英国舰队向广东水师开火,理由是:广东水师太弱,打垮他们有损大英帝国的威严。

事实上,当时广东水师都是垃圾船,装备大型火炮的不多,大部分只有火绳枪,还不如英国人的武装商船。

这种船只却和英国的大型战舰对抗,形同找死。

同时,就炮台来说,火炮仍然以明代末期的红衣大炮为主,这是200年前的仿造西洋火炮的作品。客观来说,红衣大炮在当年全世界来看,也不算很先进的火炮,更别说200年后。

双方如果进行炮战,满清也是不可能胜利的。

再看看陆军部队,八旗兵腐败不堪,早已不能作战;绿营兵也蜕化为一群拿着低薪的保安,听到洋枪大炮的声音就闻风而逃。

就军事上来说,双方没法打,差距太大,一旦开战满清必败。

那么,这时候林则徐采用鹰派手段虎门销烟,就有欠考虑的地方。

不是说你不能禁烟,鸦片这种毒品应该禁止,这是毫无疑问的。

但是,你至少应该先扩军备战,具备和英国鬼子正面对抗的资本,然后再禁烟吧。

事实上,林则徐确实也购买了一些新式大炮,但这是远远不够的。

但当时无论林则徐也好,道光皇帝也好,对英国人的实力都缺乏认识。

尤其是道光皇帝,他对洋人的了解基本都是看大臣的奏折。

但这种奏折清一色避重就轻,甚至胡说八道,根本就不能看,道光皇帝其实是中国最大的呆子,被无数部下忽悠。

结果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果是,满清惨败。中国伤亡22790人,英军公布伤亡523人(阵亡69人)。

满清不但被迫恢复鸦片贸易,还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

不但赔了所有的鸦片款,还有军费等共2100万银元。

另外,割让了香港,还被迫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允许英国人在通商口岸设驻领事馆。

等等。

所以说,任何历史人物,都会受到自身了解世界的限制。

林则徐当时应该是不太清楚英军真正实力的,也不知道清军如此不堪一击。


萨沙


首先看这个问题前,先来了解一下民族英雄林则徐。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爱国主义者、政治家,也是一名诗人。字元抚,晚年号称“俟村老人”、“俟村退叟”。福建候官(今福州)人, 1785年8月30日生,1811年考中进士。进入仕途后,相继担任过江苏巡抚、两江总督、湖广总督等职。他为人正直,为官清廉,为政严明,关心民间疾苦,重视发展农业,注意兴修水利,也重视发展商业和彩矿业。



鸦片流入中国以后,对中国人的精神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同时,鸦片进入中国,也使中国大量白花花的银子流失海外,因此,才有了这场声势浩大的禁烟运动。

言归正传,我们再谈谈,如何看待林则徐硝烟这一壮举!

爱国理想情怀、信仰

大家通过相关资料可以了解到他是福州人士,在福建、台湾等地区,历来有祭拜妈祖传统,在人民的心目中,她就是扶危济困、慈悲博爱的象征,林则徐自然也不例外。即便在林则徐做官以后,他也一定会抽时间祭拜妈祖,可以说,这种大爱大善的种子已经刻在了林则徐的心里。

林则徐就读于本地的鳌峰书院,是本地最高的学府了,在校期间林则徐就下定决心经世致用!

后又在厦门任职时,目睹了鸦片泛滥毒瘤的刺激。

当然他掀起了这场运动,对于当时怕事的天朝也是一头大的难题,最后只能免去职位,调离新疆任职,不过那个时候道光帝还是很支持林则徐的,所以这就是做给外国人看的。

这是在新疆任职后,回复江西知府的一封信:

“鄙意亦以内地栽种罂粟于事无妨。所恨者内地之嗜洋烟而不嗜土烟,若内地果有一种芙蓉(阿芙蓉,指鸦片),胜于洋贩,则孰不愿买贱而食?无如知此味者,无不舍近图远,不能使如绍兴之美醍,湖广之锭烟,内地自相流通,如人一身血脉贯注,何碍之有?”

意思是:林不是反对种,但绝不能让外国人,致使大年白银外流。要用用自己的(国产的)沿海地区不好管控。



销毁鸦片这个害人的东西,维护国家利益,敲响了警钟;

销毁外国鸦片,改种本土鸦片,这样也会更好的管控自产物品,而且也能销往海外,最大限度地保证白银不外流。

因此,关于“虎门销烟”这个历史事件,我们需要从多角度去看待,欢迎大家一起来探讨。


蓝莓晓欣China


民族英雄林则徐,清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主张查禁鸦片,抵抗侵略。坚决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的利益。被誉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林则徐受清政府之令前往广东赴任时,发布了,五不准,文告命令,各地官员要严格执行。这,五不准,是,不准大摆酒席,不准馈赠礼品,不准惊动百姓,不准送钱给随行人员,不准安排华丽住房。

1839年3月10日,林则徐抵达广州,开始了他的禁烟运动,3月18日,他发布了两个谕贴,3月19日下令禁止外国人离开广州,3月21日,下令包围商馆,3月22日下令查捕英国鸦片贩子颠地。当时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乘船抵达广州,在义律到达广州的那天,林则徐下令对停泊在珠江上的一切外国船只封舱,当天晚上封锁商管,并且撤走一切差役和中国雇员,3月28日,义律被迫同意上缴全部鸦片。林则徐收缴鸦片取得了胜利,此次收缴的鸦片的总重量达到1188吨。

6月3日下午,林则除在虎门将收缴来的鸦片全部销毁。虎门销烟成为林则徐一生中最为光耀的壮举,他也因此成为中国近代第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





飞天ZY漫雪


林则徐在近代中国威名之盛,无与伦比。在170多年里,他被无数的人所歌颂,他被誉为近代以来最重要的民族英雄。有些时候,他甚至被神化得过了头。

他是福建人,父亲是一位老师,家里生活还过得去。26岁那年,他考中了进士,而且名列二榜第四名,也就是全国第七名,之后仕途便一帆风顺。他曾经先后被几位大名鼎鼎的人物看中,这些人都间接帮助了他。比如名臣张师诚,道光前期的首辅曹振镛,当然还有名满天下的陶澍。

与其他的官员相比,林则徐在官场上,没有深厚的背景,也没有复杂的人际关系。这一点反倒成了他的优势,更加衬托出他清正廉明、公正无私、事必躬亲、忠君爱民。他与其他官员最大的不同,就是雷厉风行,不像其他官员那么颟顸。现在他成为了钦差大臣,全权负责广州的禁烟运动。

他是整个中国唯一一个认为鸦片可以导致亡国的大臣,这可不是危言耸听,而是非常准确的前瞻。他认为严禁鸦片本身就是富国强兵,这更是彻底让中国人认识到了毒品的危害。但是林则徐也有致命的缺点,就是好大喜功,做事容易冒进冲动,而且奏折写的不够真实,甚至到了胡编乱造的程度。他的这个缺点最后导致道光皇帝的决策失误。他是禁烟的大英雄,但他也是鸦片战争的导火索。现在,他要来广州禁烟了。

实际在离开北京的那一天,他就已经想好了禁烟的办法。他的办法比任何一个官员所想的都要严厉的多,这个办法叫三管齐下。

首先他要严惩广州参与鸦片走私的官员,通过深入的反腐败,彻底拔掉走私的保护伞;其次,他要将禁烟深入到百姓当中,不但实行五户连保,而且用最大的力度掀起一场禁烟的全民风暴;最后,他要把矛头指向鸦片的乱源——那些从事走私的洋人,他要以整个中国的对外贸易为代价,彻底铲除掉鸦片走私活动,让所有的洋人再也不敢、再也不能贩卖鸦片。


闲来赏史


林则徐广州禁烟其实就是中英贸易战的极端形式。

中国在中英贸易中一直处于顺差地位,中国的茶叶和丝绸源源不断的卖到英国,成为奢侈生活用品,美国之所以搞独立战争,其导火索就是英国的茶税官员和当地的茶商之间发生了冲突。



英国在东印度公司建立东亚贸易体系之后,为了扭转贸易逆差,就向中国大量贩卖鸦片,结果鸦片很快在中国畅销,烟馆林立,请人吸鸦片跟现在请人抽支烟一样普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好多殷实之家因此倾家荡产。人民病入膏肓。大量白银因此外流。



这种恶劣的现状引起好多有识之士的担忧,林则徐因此跟道光皇帝上书,长此以往,不仅国家没有一两存银,军队也没有一个可用之兵,一句话,非常危险。道光皇帝也很重视此事,就让林则徐前往鸦片交易最为猖獗的广州禁烟。



林则徐也不是一开始就要没收焚烧,而是给了这帮鸦片商人期限和出路的,让他们立刻停止鸦片贩入,限期召回已经流入中国市场的鸦片,一句话,不要再祸祸中国人。但是这帮鸦片贩子死不悔改,顶风作案,林则徐于是把他们的鸦片全部收缴,一律销毁,展现了清廷禁烟的决心。



鸦片被禁,英国奸商没有赚大钱的替代品,于是在国会上提出议案,要求对中国发动战争,打通中国的通商口岸,允许英国的鸦片进入中国。所以我们的史书上把这场战争叫做鸦片战争,又叫中英贸易战争。



还是那句说了多少年的话,落后就要挨打。中华民族是个伟大的民族,现在已经跻身世界民族之林,成为发展中的强国之一,诚如彭德怀将军在朝鲜战争之后所说的那样,西方列强在中国海岸上架几门大炮就能打开国门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壮哉中华。


唐风宋月


所谓“禁毒”就是指林则徐在广州的“虎门销烟”事件。

历史背景

英国在19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在当时代表了最先进的生产力水平。中国拥有庞大的人口资源,正是英国资产阶级梦寐以求的潜在市场。而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当时的中国坚持奉行的闭关锁国政策正是英国向中国倾销其工业产品的“绊脚石”。于是,英国资产阶级先把纺织品输往印度,然后把印度的鸦片输往中国,再从中国把茶叶、生丝等输往英国,英国人在这种三角贸易中大获其利。


由于鸦片输入的急剧增加,中英两国的贸易地位完全改变。英国由原来的入超变为出超,中国却相反,造成白银大量外流。据统计,1820-1840年间,中国外流白银约在1亿两。由于鸦片大量输入而引起的白银不断外流,已开始扰乱清王朝的国库和货币的流通,使清朝的经济面临崩溃的边缘。更为严重的是鸦片的泛滥极大地摧残了吸食者的身心健康,

虎门销烟

道光十九年二月十六(1839年4月10日),林则徐、邓廷桢及广东海关监督豫坤乘船到达虎门,会同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验收鸦片。烟贩在沙角缴烟,并在路易莎号签发收据。林则徐便建议缴出一箱鸦片,则赏茶叶五斤。美国及荷兰烟商承诺永不再贩鸦片,义律却从中破坏,缴烟途中运走鸦片,又以各种理由拖延缴烟时间。林则徐将计就计,也延长封锁十三行的时间,义律无奈如数缴烟。


三月十九(1839年5月12日),民间缴烟完毕,拘捕吸毒者、烟贩一千六百人,收缴烟膏四十六万一千五百二十六两、烟枪四万二千七百四十一杆、烟锅二百一十二口。四月初六(1839年5月18日),烟贩缴烟完毕,共收一万九千一百八十七箱又二千一百十九袋。四月十一(1839年5月23日),兰士禄·颠地等英国商贩被驱逐出境,次日义律亦将十三行的英国人撤到澳门。

林则徐本想将鸦片运回京师销毁,不过御史邓瀛认为为防鸦片被偷偷换掉,就地销毁更好,道光帝同意。林则徐决定于虎门公开销烟, 道光十九年四月廿二(1839年6月3日),虎门销烟正式开始,虎门搭起了一座礼台,前面挂著一面黄绫长幡,上书“钦差大臣奉旨查办广东海口事务大臣节制水陆各营总督部堂林”,广东各高级官员全部出席。由于销烟是公开参观的,加上是端午节前后,因此人们纷纷前往虎门浅滩。另外,不贩鸦片的外商、领事、外国记者、传教士等等,都专程由澳门或其他地方前来参观,当中无一是英国人,以抗议清廷对英国人财产施加压迫。

主要影响

虎门销烟从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鸦片在中国的泛滥,在民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其次,这次禁烟运动大大增加了中国广大民众对鸦片危害性的认识,使很多人看清了英国向中国贩卖鸦片的本质,唤醒了中国人们的爱国意识。 经过这次事件,禁烟英雄林则徐被中国人尊为民族英雄。其清廉、刚正不阿的品质也甚为后人传颂。

但是,“虎门销烟”并没有有效地解救中国于水火之中,反而加速了英国对中国的侵略。原因在于,禁烟运动直接损害了英国资产阶级的利益,英国政府很快决定对中国发动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虎门销烟”也成为了外国列强发动鸦片战争的导火索。从这个角度看,“虎门销烟”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脚步,从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



虎门销烟”作为中国近代史上反对帝国主义的重要史例,也是人类历史上旷古未有的壮举。史学家认为,它展示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决心,对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有着标志性的意义。


文翰学士


150多年前的一个夜晚,当时整个广州都沉浸在一片漆黑的死寂之中,唯有府衙却依旧灯火通明。一位大人正坐在大堂之上审理案件,他就是日后主持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林则徐;堂下跪着的犯人,则是一个害人无数鸦片贩子。

我想大家对林则徐禁烟大家一致认为的是:“鸦片害国害民,林则徐为了天下黎民而奋不顾身禁烟!”但是今天像素要告诉大家的是背后的真相可能并非如此!林则徐禁烟的真正原因并不是因为鸦片害民,而是意识到一场危机的降临。

那么第一点我们先来说为什么我会说林则徐禁烟的真相并非是鸦片害民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直接从一件事找到答案—那就是林则徐一边禁鸦片,另一边却鼓励鸦片生产要国产化,更是在云贵一带大面积种植和生产鸦片。这也导致了后来云贵一带鸦片泛滥,以致于波及全国,甚至有不少的农民将种植鸦片当做了主业。以致于到了后来不少军队甚至直接使“土烟”(国产鸦片)来支付军饷。

接着我们换一个角度来分析这个事情看,在这里我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一般人能抽的起大烟么?”显然在当时大烟属于昂贵品,只有那些八旗子弟、王公贵族和富裕的地主阶层,才是消费的起!而且在那个时候不仅是我们中国,鸦片都是公开发售的,没有人觉得这个东西是毒药,也没有任何的法律明文规定禁止。由此我们可以很负责任的说林则徐禁烟的真相并不是因为“鸦片害民”。把林则徐禁烟和害民划上等号是非常不合理的!

那么林则徐禁烟背后的真相和目的到底是什么?

在说这个事情之前我翻阅了东印度公司的一个记录:“在鸦片战争全面爆发之前,当时的中国每年流向海外的白银约1000万两左右!”而这1000万两白银中的绝大部分都是因为鸦片的原因。这也是抛出了林则徐禁烟的主要原因—大清的白银快速流向海外!

我们在来看看林则徐任两湖总督时向道光皇帝上过一份奏章:“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损上而益下,藏富于民,无如漏向外洋,岂宜籍寇资盗,不亟为计”

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如果鸦片在国内种植,虽然这样子国家收不到税了,但却可以藏富于民,让白银不会外流,养胖了敌人反过来打自己。由此分析林则徐的禁烟的原因是,因为林则徐意识到了一场危机—白银大量外流导致“国内无可以充饷之银”!所以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林则徐才开始禁烟!


最后我们在反过来看待这个问题,在满清愚昧统治之下,林则徐能有这番认识是多么的难能可贵,无论背后的真相是什么,林则徐都做了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反之清朝如此愚昧王朝像素是真的搞不懂占位为什么在各种影视剧中那么吹捧。


像素说


林则徐(1785-1850)

关于林则徐禁毒,应该从正能量去说,是响当当的爱国主义。但客观说,林则徐禁毒,因为其观点还是传统的中原儒家思想,思想封闭而自大。要对抗或战争,应该是知己知彼,但当时无论林则徐,还是其他国人,并不了解西方,或者具体说就是不知道英国发展到什么程度。还在自豪天朝无所不能上。他建立的一个错误观点。

他说“如茶叶大黄,外国所不可一日无者也;中国若靳其利而不恤其害,则夷人何以为生?”

在他看来,英国人的生活离不开中国特产茶叶和大黄。所以一旦断绝贸易,英国人就“无以为生”了。中国是无所不有,但外国的经济都要依赖中国,如果中国一旦不给他们茶叶和大黄,他们就要求饶。

林则徐在道光皇帝奏折里表达了他对英国军事力量看法:“夫震于英夷之名者,以其船坚炮利而称其强,除枪炮之外,击刺步伐,俱非所娴,而其足裹束紧密,屈伸皆所不便,若至上岸,更为无能。”

定海失陷后,林则徐仍然坚持这种看法:

“彼等之所持,只在炮利船坚,一至上岸,则该夷无他技能,且其浑身缠裹,腰腿僵直,一仆不能复起,不独一兵可以手刃数夷,即乡井平民,亦足以制其死命。”

认为由于英军“浑身缠裹,腰腿僵直”,一趴下就站不起来,莫说是清军兵勇可以“手刃数夷”,就算是个平头百姓,都足以要了英军士兵的命……

林则徐错误认识错误判断,而贸然引发了和英国战争,所以最后道光皇帝治他罪,您说冤枉吗?

可以说不冤枉,因为是否禁烟,是否要与英国冲突,朝廷大臣是多种意见,林则徐就是坚定主战派和坚定的禁烟派。道光也完全相信林则徐,表示“断不遥制”,授予他钦差大臣,全权负责,可以说非常信任他。但结果大败。道光帝肯定要责怪他。

但也可以说是责任不在林则徐一人。当时的中国长期受到自大的儒家思想束缚,对外界根本没有清醒认识。所以被英国打开国门,也是迟早的事。关键还是缺乏对外界的足够认识。

但通过战争后,林则徐认识到自己错误吗?

事后,他承认“器不良,技不熟”,光靠“胆壮心齐”。在贬谪路上经过扬州的时候,林则徐将自己在广州收集、翻译、整理的各种国外信息,以及未完成的《四洲志》手稿转交好友魏源,嘱咐他将此书完成。

应该说,他是最早接触西方军事势力,应该被打醒了。但其后,无论他是否被重新任用,他没有提供开始洋务,没有说过要改革。

1847年,江西抚州知府文海与时任陕西巡抚的林则徐有过一次交流。文海向林则徐请教,如何发展地方经济,如何看待国内种植鸦片。林则徐回信说,“鄙意亦以内地栽种罂粟于事无妨。”原来坚决主张禁烟,最后变化是没提出变革,而是同意在国内种鸦片。

所以,我认为还是应客观评价林则徐。


满族文化网


林是有眼光的,能高瞻远瞩、未雨绸缪。当大多数人都沉浸在天朝大国的迷梦中,目空一切时,他感觉到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强大,并积极学习西方;在销毁大量鸦片之后,预料到英法不会善罢甘休,积极备战等充分说明这一点。

他是一个有谋略的人。当皇帝派他当钦差去整治鸦片时,他选择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先微服私访,体察民情,再派大队来整治。使那些贪官污吏和奸商们措手不及,无法遁形。他刚正廉洁,爱国爱民。这个从他要求禁烟、查烟,并不受利益诱惑可以看出。

然而:奈何他生不逢时,那时的大清已经病入膏肓,即使他有心挽救,却终究无力回天。这就是封建制度的悲剧。


星寒缘


【林则徐广州禁毒虽好,但他办砸了】

清末,由于欧洲工业革命的成功,英国等欧洲列强迅速把成果变成了坚船利炮,从而开始称霸世界,在亚洲片区很多的国家都沦为其殖民地,大清国此时也在他的虎视眈眈之下,多年以来,大清国的瓷器,茶叶,丝绸源源不断的运往欧洲,为此大清国赚足了银两,先富起来的英国自然不会任由此现象持续下去,他们找到了非常容易倾销的商品-“鸦片”,这种东西非常容易让人上瘾,并且产生极强的依懒性,似乎用这个打通清国的贸易逆差是再好不过的了,事实上,英国人确实想对了,当鸦片进入清国以来,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销量,英国商人为此狠狠的大赚了一大笔钱,至此,清国和英国的贸易逆差开始变化,大量的白银开始流向了英国人的手中。

作为统治阶级的大清皇帝自然对这种事儿坐视不管,他几次开朝会让文武大臣们对此事商议对策,最后的得出一个结论,派一个强有力的钦差大臣到唯一的通商口岸-广州十三行用行政的命令禁止洋人贩售鸦片,而对于大清国强大的内需,清政府决定自己种植鸦片来满足,这样就可以肥水不流外人田了,让银子都留在中国,定下了方针后,道光皇帝任命林则徐为奔赴广州的钦差大臣,让他全权办理禁毒事宜。

从清国皇帝的角度上讲,林则徐这个差事办砸了,他用雷霆手段开始禁毒自然是没问题,但是办法没有用好,招致了英国的报复,英国派他们最强大的海军前来发动了鸦片战争,清军惨败,并且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南京条约》,归根结底这次的战争让世人看到了清国的腐败和不堪一击,给后来的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八国联军入侵留下了开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是要避免战争,为自己的boss争取利益最大化,所以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林则徐事后被道光撤职查办的原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