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练太极先练八段锦

欲练太极先练八段锦


这是纯正的道家练法,说是可以打通任督二脉,练起太极可以事半功倍。

这种说法不去说对与错吧,虽说是一家之言,但八段锦的对于人体调节和养生功效却也无可厚非!

可以说八段锦是目前流传最广泛的气功引导术之一,既然是气功引导术就得注重呼吸和意念,所以那种一边和人说话,一边练八段锦是不行的,同样一边开小差,一边练八段锦的也是不行的。

我觉得练八段锦一定要做到凝神静气方可聚气,方可引导。这不是背口诀喊口号,而是真正的静心练才有体会的。

八段锦顾名思义八个动作,所以从动作上来说是简单易学,这也是八段锦广泛流传的原因之一。


第一动作:两手托天理三焦

欲练太极先练八段锦


注:有的人说,双手如托重物用力上举,须闭气行之。


大同小异,我的体会主要是拉胸拔背,这是形体要做到的;

呼吸是,在抱球时吸气,然后十指交叉上举时吸完,在顶上闭气(其实用意念缓缓吸气)

头要往上看;

手大开下行回归抱球时缓缓吐气;

周而复始8次即可(有人说6次,次数不是很重要,主要是做到位)!

这个最有感觉是腰背两条韧带,及胸腹的拉伸

(其实人伸懒腰的本能就是很好的调节);

两掌心迅速发麻发热。

第二动作:左右开弓如射雕

欲练太极先练八段锦


注:开步为马步(很多图是八字脚,但是师父一直都教平行脚),

一手向前极力推,一手向后极力拉;

向前推的手握拳,食指与拇指呈八字形撑开;

形成拉弓射雕式;

所谓神雕眼神要到,后手拉弦的也要力到;

呼吸是按开合,开呼合吸,

这时胸背得到横向拉伸,同时前手劳宫穴发热。

左右循环8次!

第三动作:调理脾胃臂单举

欲练太极先练八段锦


注:脚恢复与肩同宽,

一手向上极力托起,一手向下极力相按,

有顶天立地意,

呼吸按开合,开呼合吸,

要点是手掌要立,

肩不下垂,立身中正。

两条手臂能明显感觉到气血的流动。

左右循环8次!(脾胃不好的可以多几次)

第四动作:五劳七伤往后瞧

欲练太极先练八段锦


注:脚不动,头极力向后转看后方事物(脊柱旋转)。

很多地方都强调手的旋转,

这里我的感受是手的旋转也很重要,

简单的说一下五劳七伤,

五劳是指心、肝、脾、肺、肾,因劳逸不当,活动失调而引起的五脏受损。

七伤指喜、怒、思、忧、悲、恐、惊等情绪对内脏的伤害。

第五动作:摇头摆尾去心火

欲练太极先练八段锦


注:开步为马步,两手叉腰。

拧腰屈身下俯,

先由左到右,然后抬头起身,

颠尾(甩尾)掐腰;

要点得慢慢来,不要把头给摇晕了。

呼吸按上下,下吐上吸。

能调动任、督、冲三脉的运行。

第六动作:两手攀足固肾腰

欲练太极先练八段锦


注:初始抱球,两掌分按脐旁。

两掌沿带脉分向后腰。

上体缓缓前倾,下腰;

手随之而下至脚,

起身,手随之而起至头顶下抱球。

呼吸按上下,下吐上吸。

注意:有较重的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患者,俯身时头不宜过低.

第七动作:攒拳怒目增气力

欲练太极先练八段锦


注:开步为马步,两手握拳置腰间;

拳心朝上,两眼睁大;

左拳缓缓击出,吐气;

握固旋臂,吸气抓回,

左右交替循环,

提到怒目,就得有神,

力道可大可小!


第八动作:背后七颠百病消

欲练太极先练八段锦


注:两脚并拢,

吸气带动身子往上升,

踮起脚跟,

到吸不进为止,

全身放松坠落,

吐气;

这里有一个要点就是,

吸气的时候要提肛,提裆。

吐气时放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