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寶寶“躲貓貓”時,只藏住小腦袋?你認為無聊的遊戲並不簡單

春節來臨,親朋好友團聚之餘,最受寶寶青睞的遊戲非躲貓貓莫屬了吧~


無論寶寶和誰玩這個遊戲,都會有類似的場景:那就是藏在顯眼的地方,讓TA一下子找到,寶寶玩得十分開心,而且樂此不疲。如果藏得深一點,藏在TA不容易發現的地方,寶寶左顧右盼,萌態十足,對方根本藏不住。

為何寶寶“躲貓貓”時,只藏住小腦袋?你認為無聊的遊戲並不簡單

在成人眼中看似如此無聊和幼稚的遊戲,為何寶寶們卻樂此不疲?這個遊戲究竟有什麼魔力呢?


原來,寶寶通過隱藏和尋找,會提高視覺空間智能,同時增加了方位感。對寶寶的觀察力、記憶力、專注力和信任都有幫助。它是一個有助於發展寶寶認知能力的遊戲。


在遊戲中體驗情緒的變化

當寶寶尋找“藏身之地”時,他們既興奮又緊張。越小的孩子,就越享受這一過程。


他們不在乎自己藏得好不好,而是在乎這個過程中跟父母的互動,還有自己的體驗。


在尋找自己的過程中,家長會出現疑惑、巡視、壞笑、著急等平時見不到的表情,如果遇到會“演戲”的家長,孩子會更加開心。


對環境的認識和探索

在寶寶躲藏的過程中,可以慢慢區分哪些物體可以遮擋住自己。

在尋找的過程中,也會通過腳步聲,和周圍物體的變化,來判斷對方藏在了哪裡。


緩解寶寶分離焦慮

躲貓貓遊戲更大的意義是告訴寶寶,父母的“消失”是暫時的。看不見不代表“消失”,更不意味著“永別”。

TA和父母的情感聯繫不會消失。會增強寶寶的自我認知,帶來內心的更安全感,緩解分離焦慮。


自我和客體關係的理解

還有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就是,孩子在躲貓貓的時候,畫風總是讓人忍俊不禁,經常是雙手捂住眼睛或者用什麼東西把小腦袋藏起來,就喊一聲“我藏好啦”。

大人為了配合,還要裝作看不到的樣子,也不忍心拆穿他們。但躲貓貓為何只藏住小腦袋呢?


在孩子的意識裡,只要我看不到媽媽,媽媽就肯定看不到我。這是因為寶寶此時還處於“自我中心現象”的初級階段,還不能做到站在別人的立場上看待事物。但隨著孩子的成長,他會逐漸提高對自我和客體之間關係的理解。

為何寶寶“躲貓貓”時,只藏住小腦袋?你認為無聊的遊戲並不簡單

躲貓貓這個遊戲雖然是寶寶最愛的遊戲之一,但是家長一定要在陪玩的時候注意安全哦~

要保證孩子所能接觸到的地方沒有危險物品,更謹防孩子躲到密閉的空間內。

家長要“偷看”孩子的行蹤,保證所藏之處在自己的安全視線範圍內。

學會“演戲”,讓孩子充分的體驗遊戲中的樂趣。


你家寶寶玩躲貓貓時,有哪些經典的“藏身之處”?歡迎在評論中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