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黛玉之母贾敏是怎样的一位女性?

秦长彬


在《红楼梦》里,贾敏出场时已经离世。她是存在于别人的讲述中的,而且那些讲述也大多是只言片语,并未对贾敏这个人进行完整的介绍。

所以,要得到贾敏的完整画像比较困难,但是从旁人的描述中,从和她有关的人物的表现中,也可以得到一些侧面的印象。

1.提到过贾敏的人,说的都不是负面的评价。

书里提到过贾敏的人不多,但是基本上都是正面或者中性的评价。在我记忆中,书里似乎没有关于贾敏的不好的评语。

冷子兴:

书里第二回,冷子兴向贾雨村详细介绍贾府的情况,第一次提到贾敏。

“……目今你贵东家林公之夫人,即荣府中赦,政二公之胞妹,在家时名唤贾敏。……”

冷子兴没有对贾敏进行评价,但是字里行间没有任何不尊重的表达。“林公之夫人”,“赦,政二公之胞妹”,都是中规中矩的尊称。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夹叙夹议,对贾府诸多人物进行了品评,其中不乏负面评价。比如对贾宝玉,直接说“将来色鬼无疑了”;对出家的贾敬,直接用了“和道士们胡羼”的说辞,一点也不客气。

但是对贾敏,冷子兴没有批评,甚至在提及贾敏的过世时还带有惋惜之情:

子兴叹道:“老姊妹四个,这一个是极小的,又没了。……”

贾雨村:

贾雨村听冷子兴说了黛玉母亲的真实身份,第一反应是恍然大悟,仿佛找到了女学生黛玉的优秀根源。

“……怪道我这女学生言语举止另是一样,不与近日女子相同,度其母必不凡,方得其女……“

一句“度其母必不凡”,明白道出了贾雨村想象中的贾敏是出色的。

贾雨村本身就是一个有才之人,虽然德行不怎么样,但是才学肯定是出众的,不然也不会得到甄士隐、林如海、贾政等贵人的帮助。才学出众的人一般也恃才傲物,贾雨村一出场就很自傲,“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寒儒阶段,随便写首诗都是自珍身价。像这样的人,能够说另外一个人“不凡”,只能说明那个人真的不凡。

王夫人:

有很多证据证明王夫人不喜欢林黛玉,照理也应该不大喜欢黛玉的母亲贾敏。而且王夫人可是一个不喜欢谁就会忍不住表达出来的人,像准备撵晴雯的时候说晴雯眉眼像林黛玉,就是不小心流露出了对黛玉气质的不喜欢。

但是这样一个“眼里容不下沙子”的王夫人,唯一一次提到贾敏时却是这么说的:

“也不用远比,只说如今你林妹妹的母亲,未出阁时,是何等的娇生惯养,是何等的金尊玉贵,那才像个千金小姐的体统。”

娇生惯养,金尊玉贵,听起来未必是褒义词,倒也符合王夫人对贾敏可能存在的嫉妒心理。然后最终结论是“那才像个千金小姐的体统”,千金小姐的体统是什么?当然不能是暴发户嘴脸。所以这番话的意思就是,不管王夫人对贾敏的得宠是多么酸溜溜,也不得不承认贾敏的气质是出类拔萃的,是担得起千金小姐的身份的。

像王夫人这种善于挑剔别人的人,都能产生这样的认知,可见贾敏在世时真的是气度不凡,卓尔不群。

综合来看,和贾敏关系不甚亲密的外人,对贾敏的评价归于一点:外在条件出色的、无可挑剔的贵族小姐。

外在条件是什么,书里没有细说,那就从常理去推测。首先,物质丰裕,绝对“富养”起来的贾敏,应该拥有大家千金的气质,视野广阔,性情大方,格调高雅。其次,得益于贵族家庭的熏陶,贾敏应该才艺出众,估计无论是琴棋书画还是女红针黹,都是拿得出手的。唯有如此,才会连最挑剔的人都挑不出她的毛病。

2.和贾敏关系亲密的亲人,身上应有和贾敏的共同点。

如果说上面陌生人的言语分析可以推测出贾敏的才华气度,那么从她最亲近的人身上,大概可以窥见贾敏的性情特征。

这里说的是贾母、林如海和林黛玉。

贾母:

贾母无疑是最疼爱贾敏的。这从她亲口说的“我这些儿女,所疼者独有你母”,以及贾敏死后她对贾敏遗孤林黛玉的宠爱照顾都能看出来。

贾母为什么最疼贾敏?从书里可以看出,贾敏是老幺,但并非独女。贾母最疼她,可能还是因为贾敏的脾性最讨她喜欢。而贾母喜欢什么脾性的女孩子呢?纵观全书大概也能看出来,应该是聪明伶俐、外向活泼、能说会道、笑口常开的。

那么,贾敏在家当姑娘时,很可能就是这个样子。

林如海:

书里没有明写林如海和贾敏的感情,但是从一些迹象可以看出来,夫妻俩的感情应该是不错的。

首先,林如海子嗣单薄。黛玉六岁时贾敏就去世了,而此时林如海自述“年将半百”,算起来夫妻俩应该在年过四十的中年时期才生了黛玉。黛玉还有个弟弟,不知道是贾敏生的还是林如海的妾侍生的,年幼时已经去世,此外黛玉再无其他兄弟姐妹。林如海官拜巡盐御史,这样的高官,在这样的年纪理应姬妾子女众多,但林如海只有和贾敏生的一个女儿,可见林如海平时和其他侍妾并不亲密。贾敏死后,林如海亲口对黛玉说自己不打算续弦,这也可以证明林如海对贾敏的感情深厚。

其次,林如海夫妇很在意对黛玉的培养。书里明确写道,夫妻俩对黛玉“爱如珍宝”,所以把她当作男孩子,让她读书识字。黛玉其实很小就离开父亲到了贾府,但是在贾府一众小姐中,她无疑是最爱读书,也可能是读书最多的一个。贾府并没有这么浓厚的读书氛围,黛玉爱读书,只能是幼年在林家养成的习惯。在那个年代,对女儿给予这么高的期待和教养是很难得的,这也可以从侧面说明夫妻关系不错,这样才会对共同的后代有一致的关爱。

再次,林如海和贾府的关系不错,不然不会在黛玉年幼时就把她托付给贾府,也不会在贾雨村有所求时信心满满地让贾政帮忙。如果和妻子感情不好,林如海是不可能和妻子的娘家关系这么密切的。

以林如海四世列侯,自己又是探花郎出身的品味,寻常人家、资质普通的女孩子未必能让他看得上眼。他能和贾敏以及贾敏的娘家保持这么好的关系,很大可能是贾敏本人的品质对他吸引力很大。林如海和贾敏很可能都是爱读书的风雅之人,有共同语言,所以也会朝着这个方向去培养黛玉。

林黛玉:

全书没有一处明说黛玉像母亲,但是正常来说,有其母必有其女。贾雨村是从黛玉的与众不同推测出贾敏的不凡的,贾母也是一见到黛玉就伤心不已,因为想到了贾敏,这些都可以暗示,黛玉身上有着母亲的影子。

但是,黛玉如果完全跟贾敏一样,估计就不会有那么多人看不惯她了。比如王夫人很明显就不待见黛玉,估计那句“那才像个千金小姐的体统”也不会用在黛玉身上。这就说明在世俗的标准中,贾敏应该比黛玉还要更完美。

我估计贾敏应该有着和黛玉类似的聪明机敏、才思出众、伶牙俐齿,但是不会有黛玉那么明显的多愁善感、“小性刻薄”。毕竟黛玉自幼父母双亡,在贾府总有寄人篱下的感觉,从小得到的爱不够完整,难免在性格的形成上会有一些敏感拘束。而贾敏一生都得到厚爱,未出嫁时是贾府得宠的千金小姐,出嫁后是丈夫关爱的高官夫人,她的感情世界应该一直都比较圆满,所以性格上应该也比较开朗大方。

综上所述,贾敏应该是从内在品性到外在才华都比较符合旧时代大家闺秀、名门望族中佼佼者的标准的。如果要拿具体人物来比较,我觉得她可能兼具黛玉的机敏、王熙凤的善谈、史湘云的爽朗。其实在我写这个回答的时候,我还想到一个人,金庸笔下的黄蓉,她可能会是和贾敏比较相像的一个人物。

参见之前的相关问答:

《里的贾赦和贾政,谁对妹妹贾敏更疼爱?》

《贾雨村在林如海家教学一年多,为何对林黛玉的母亲贾敏却一无所知?》

《中,如果林黛玉的母亲贾敏活着,黛玉的命运是否会有所不同?》

以上是头条号“海阔天空诗酒花”的回答。欢迎在今日头条APP关注“海阔天空诗酒花”,图文、问答、视频,海阔天空随便聊。


海阔天空诗酒花


贾敏是一个美丽与智慧并存的女子。

贾敏是美丽的。

从遗传上来说,贾敏一定非常美丽。书中虽然没有描述贾母的容貌,但是描述了贾代善的容貌,贾母说宝玉像他爷爷贾代善。这说明贾代善比贾宝玉更帅。

贾宝玉【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脸似桃瓣,睛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面如敷粉,唇若施脂】。听贾母的口气,贾代善比贾宝玉更英俊,这样的人生出的女儿不会差。

我们再看看贾敏的女儿林黛玉的容貌:【两湾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父亲和女儿生得都如此好,贾敏的容貌一定不差。

贾敏是智慧的。

贾母亲自教养了元春、宝玉和黛玉,这三个人个个出类拔萃。贾敏是贾母唯一的女儿,也是最钟爱的女儿,贾母一定将毕生所学,教给女儿贾敏。我们看到了王熙凤的领导才能,可是王熙凤与贾母比还有一段距离。贾母说:“我如今老了,那里还巧什么。当日我像凤哥儿这么大年纪,比他还来得呢。他如今虽说不如我们,也就算好了……”

贾母过生日那回,尤氏和李纨也说过敬佩老太太的话。

尤氏笑道:“老太太也太想的到。实在我们年轻力壮的人捆上十个也赶不上。”李纨道:“凤丫头仗着鬼聪明儿,还离脚踪儿不远。咱们是不能的了。”

贾母的智慧无人能及,因此贾敏作为贾母衣钵的传承者,其智慧定然非凡。

贾雨村是林黛玉的老师,他对自己的学生非常赞赏。他说:“怪道我这女学生言语举止另是一样,不与近日女子相同。度其母必不凡,方得其女。”贾雨村的意思是说,林黛玉非同一般,一定是她母亲卓越不凡,才生下这样一个出类拔萃的女儿。所以说贾敏有智慧,卓越不凡。

贾敏有容人的雅量。

贾母对妾室不错,探春查账时,查的就是老姨奶奶的旧账。林如海也有妾室,这说明贾敏与贾母一样对姨娘不严苛,给她们比较好的生存空间,姨娘还生了一个儿子。贾敏希望姨娘能给林家传宗接代。无独有偶,林黛玉也不嫉妒丫头与宝玉亲昵。因此她们祖孙三代都有容人的雅量。

贾敏是活泼开朗口齿伶俐的。

贾母喜欢的孩子都是美丽、活泼、开朗、能说会道的。贾母喜欢宝玉、黛玉、湘云和宝琴。他们几个人无一例外都是活泼开朗、口齿伶俐的孩子。贾母在三个儿女中独疼贾敏,说明贾敏的性格非常像贾母。贾母都是老太太了,还爱说笑话,爱和孩子们一起玩,爱凑热闹,喜欢新鲜事物。这说明贾敏和贾母一样热情、聪明、活泼、开朗、口齿伶俐。

贾敏是一个好妻子。

古代夫妻之间只有名分,没有爱情。可是林如海与贾敏有爱情。其他男子媳妇死了,马上续弦。只有林如海在贾敏死后,决定不续弦。一生只有贾敏一个妻子。这说明贾敏是一位好妻子,她值得林如海为她守候。

林如海没有儿子,贾敏死了,正好续弦,再生个一儿半女,传承林家的血脉。可是林如海宁可绝后,也不再娶。由此可见他对贾敏的感情有多深厚。贾敏应该是一个多么好的妻子啊!

我是润杨,欢迎关注:润杨的红楼笔记!


润杨的红楼笔记


红楼梦里,黛玉之母贾敏是怎样的一位女性?

1.贾敏是谁?

贾敏是林黛玉的母亲,是林如海的妻子,是贾母史老太君和贾代善的女儿。贾母最疼爱她,是贾母的小女儿,出阁前在贾府备受贾母呵护,同时也备受王夫人嫉妒(姑嫂关系),林家为大家,受皇封四代,林如海是探花(状元榜眼探花全国第三)出身。早逝。在《红楼梦》中以已故人物出场。

2.其貌若何?

林黛玉进贾府,贾母守着众人,一点不避讳:“我这些儿女,所疼者独有你母。”当时,王夫人,邢夫人,都在场,贾母事故老辣,却还这样说,说明说的是真心话。那贾敏长得咋样?我们谈人物,往往先从外貌说起。看看其女黛玉,病如西子胜三分。西施是四大美女之一,比西施都美。她妈妈贾敏,一定不差,龙生龙凤生凤嘛。王夫人,之所以不喜欢林黛玉,根在不喜欢贾敏,为何不喜欢贾敏,根在论贾敏论相貌论才情都在这个嫂子王夫人之上。

3.其才若何?

上文已说,王夫人嫉妒贾敏,就是因为才貌双全压过了自己,“恨”屋及乌,殃及林黛玉,王夫人一直不喜欢林黛玉的根在这里。元妃省亲这段,有这样一句:“当日这贾妃未入宫时,自幼亦系贾母教养。”元妃自幼受贾母教养,才貌双全,才得入选皇宫。言外之意,自己的小女儿贾敏,更一定是经过了贾母更多地教与养,才学一定了得,这点从林黛玉的才学之高也可以窥见一斑。论理家才能,贾母是大拿,其女必得其真传,一定得到了贾母的调教,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点由王夫人不喜欢贾敏也可以反证:才学与治理或者协理贾府的能力,应该在王夫人之上,故王夫人由嫉妒到恨这小姑子贾敏。

4.其夫若何?

这里是说贾敏出阁后,家庭情况如何。贾敏嫁给了林如海,有人还质疑为何没嫁四大家族中的其他三家。元妃嫁了皇帝,探春做了藩王妃,可见贾府嫁女条件极高。这点反证:林家一点不差,当时的综合条件高过其他三大家族。林如海的林家,祖上世袭列侯,皇上封了三代,到林如海之父,加封一代,共受皇封四代,林如海是第五代,则考取了探花,状元、榜眼、探花,全国第三,既有封袭背景,又有探花科举之名,也算大家族。后来,林如海为扬州巡盐御史,当时是肥差,家庭来说,要钱有钱,要地位有地位。在家庭中,林如海当时也有小妾,这算当时风俗,丝毫没撼动贾敏地位。贾敏先生一子,三岁夭亡。后生一女,即是林黛玉。黛玉6岁时,贾敏去世,真是上天不怜,悲夫!


走过万水千山2018


贾敏是贾母的小女儿,也是贾赦、贾政的亲妹妹,曹雪芹的高明之处,在于通过三个人物就能让我们从侧面把贾敏的艺术形象看得更清楚,那就是:丈夫林如海、女儿林黛玉、母亲史老太君。


曹雪芹,在《红楼梦》一书中明确提到“贾敏”二字的仅一次,就是在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贾敏便在此处唯一一次被提到名字,原文如下:“目今你贵东家林公之夫人,即荣府中赦、政二公之胞妹,在家时名唤贾敏。”这些字便是对全书第一女主人公林黛玉之母的唯一正面介绍。



林如海,作为贾敏的丈夫林如海很不简单,他是科举考试的第三名,不仅自己“学海文林”,家庭背景也极为显赫,是实打实的书香门第,那么作为贾敏能够嫁给林如海,贾敏其人的为人亦可想象。

从冷子兴说过一段话:怪道这女学生读至凡书中有'敏'字,皆念作'密'字,每每如是,写字遇着'敏'字,又减一二笔,我心中就有些疑惑。今听你说的,是为此无疑矣。怪道我这女学生言语举止另是一样,不与近日女子相同,度其母必不凡,方得其女。



贾敏出身高贵,自幼可谓“娇生惯养”。

父亲是荣国公贾代善,外祖父是保龄侯尚书令。她的少女时代恰恰是“白玉为堂金作马”的贾府的鼎盛时期,其娇养程度让嫂子王夫人多年后依然记忆犹新,忍不住的感叹: “只说如今你林妹妹的母亲,未出阁时,是何等的娇生惯养,是何等的金尊玉贵,那才像个千金小姐的体统。”

出嫁后的贾敏,也是红楼梦中绝无仅有的神仙眷侣。 这林如海,定是贾母海选出来的乘龙快婿,红楼梦少有的好男人。



林家祖上袭过列侯,出身显贵,林如海又是前科探花,为官后一路晋升为兰台寺大夫,被钦点巡盐御史,如果不是因病去世,前途更是无限。他与贾敏门当户对,又是郎才女貌,珠联璧合,又生活在风光如画的姑苏,绝对令人艳羡。 贾敏去世后,林如海公然表示不再续弦,可见伉俪情深。

出嫁后的贾敏,必然也是格守妇道,相夫教子,人情通达,持家有道。

黛玉7岁时到的贾府,小小年纪就会懂得细细观察,暗暗揣度,不肯多行一步路,不肯多说一句话,精通礼数,行事周全,一言一行一丝不乱。一个几岁的小女孩竟然如此做派,与其母贾敏的教养有方是密不可分的。而贾敏又是贾母言传身教的佼佼者,凤姐见面的那句恭维话,况且这通身的气派,哪里像外孙女,竟像是嫡亲的孙女。


关于贾敏的人物立体,并没有一个完整的塑造。出场就描写了贾敏去世了。我们只能通过林黛玉,加上别人的只言片语,大致猜测一下。



小鱼儿经典影视


我对贾敏最初的印象是,她至少是一个美女,因为在曹雪芹的笔下,贾府这些女儿们,基本上都被描写成了美女。另外贾敏应该是一个才女,从曹雪芹给她起的名字“敏”字来说,当属于“才思敏捷”的意思。贾敏没有选择在四大家族之内成亲,反而嫁给了需要靠科举道路走上仕途的林如海,从家庭条件来看,林家已经列侯五世已经不能袭爵,而贾府属于世袭罔替,并且贾敏嫁给林如海之时,应该是贾家鼎盛的时期。所以说贾敏嫁给林如海绝对是“下嫁”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以贾府当初的显赫地位,把贾敏嫁给王公贝勒未必是难事,而贾敏偏偏要找一个穷小子下嫁,这说明贾敏的眼界很高,看不惯王孙公子,纨绔弟子。再者就是贾敏的才情很高,一般的官宦子弟,如果才学不如贾敏,贾敏依旧瞧不上眼。选择林如海,因为林如海是探花出身,说白了就是公务员考试全国第三名,正因为林如海家境不好,但是才情好,才能赢得贾敏的芳心,也足以证明贾敏是一个非常有才的女子。

林黛玉的才华不仅仅是遗传林如海,还有贾敏,特别是下笔成文,写诗一挥而就的敏捷劲,更是遗传自母亲。特别是“夫妻无子,故爱若珍宝,且又见他聪明清秀,便也欲使他读书识得几个字”这说明使林黛玉读书识字不仅仅是林如海的一个人的想法,贾敏更加支持。往往有才华的女子,都希望自己的女儿更有才华。

以上是对贾敏的最初印象,可是心平气和的去想一想,贾敏出生在富贵人家,从小被父母娇宠长大,连王夫人都羡慕贾敏,认为贾敏才是真正的“金尊玉贵”,真正的“千金小姐”。其实我们都知道往往这种千金小姐,都是有“小姐”脾气的,喜欢撒娇,任性,而且无理取闹。当然在陌生人面前,在正式的场合中,又会表现出大家闺秀的气质,豪门望族的礼仪。可是真实的性格却往往使人觉得矫情,一身公主病。起码从林黛玉身上,也是可以看出贾敏当年的影子。因为女儿的性格容貌,一般来说,不是像父亲就像母亲。不可能像别人,除非林如海被戴绿帽。林黛玉的性格至少像林如海或者贾敏其中的一个人,林如海待人宽厚,为人谦恭,林黛玉的性格并不像她的父亲,那么只剩下母亲贾敏了。

贾敏经常对女儿林黛玉说自己娘家如何如何好,这种情况如果放在生活中,就是吹嘘炫耀自己娘家多了不起,多么富贵有钱。还好是贾敏跟林黛玉说的,如果这种事如果是闺蜜与闺蜜说的,那闺蜜肯定做不成,即便是同学在一起,你老说你家多好多高贵,会引起家庭条件不好的人自卑,也会引起别人的反感,故意与你疏远距离。当然林黛玉不可能与母亲疏远距离,但是林黛玉却很自卑,因为害怕被姥姥家的人笑话。可以说林黛玉的自卑是贾敏造成的,是贾敏老早的就灌输贾府的富贵形象。贾敏并没有给林黛玉传递一些正能量,反而是在物质上一直拔高自己的娘家,让自己的女儿黛玉人还没有到贾府,心中却对贾府充满了恐惧,害怕自己成为别人的笑柄。而笑柄是“吃穿用度”都不如人家,所以贾敏对林黛玉的早期教育,是典型的“爱富”心里,虽然没有可以表现出“嫌贫”,但是多少有那么一点意思。

由于娘家有钱有势,所以贾敏心中是非常傲的,因为她有傲的资本,也曾经真正有过“千金小姐”的成长经历,所以嫁到林家,在物质上什么东西贾敏都有不稀罕,不在乎的心里,因为娘家什么都有。这就跟王熙凤跟贾琏拌嘴,也会拿自己的嫁妆说事,因为嫁妆丰厚,娘家有钱,王熙凤的腰板就很硬。所以贾敏刚来到林家时,她的心态肯定会发生变化,但是只能从高往低,甚至落差还很大。以至于到了后来,贾敏只能幻想自己曾经的“金枝玉叶”的生活,只能像女儿倾述自己家当年如何如何的风光。所以贾敏是一个自傲自恋又物质的女人,起码有这样一种倾向。当然很多喜欢黛玉的读者,会强烈反对,一家之言,不足为信。即言鬼话,无需认真。


青埂峰下的鬼话


林黛玉的母亲贾敏的性格一定与女儿类似但绝不相同!

林黛玉之母贾敏,那是何等煊赫的大家族小姐,王夫人都羡慕至极!一二十年后回想起来还感叹:那才是千金大小姐的气派。

关于贾敏的人物立体,并没有一个完整的塑造。出场就描写了贾敏去世了。我们只能通过林黛玉,加上别人的只言片语,大致猜测一下。

第一,贾敏与女儿林黛玉性格相似!

林黛玉是贾敏的女儿,在五岁的时候母亲去世。那个年纪,现在人还不知愁滋味,但古人的教育非常提前,所以五岁之前林黛玉和母亲极其相似。

书中说林如海有子三岁死了,只有嫡妻贾敏生的一女,爱若珍宝。由此可知,林黛玉小时候和贾敏在贾家的情形相同,都是视若掌上明珠。这样贾敏的性格就对林黛玉造成了难以磨灭的影响。

贾雨村看林黛玉:怪道我这女学生言语举止另是一样,不与近日女子相同,度其母必不凡…

贾雨村人品不咋样,但眼光是好的。他所谓的不凡是指百年大家族所带有的天生贵族气质。从林黛玉的身上,可知贾敏贵族气息的不同凡响。

林黛玉进入荣国府,贾母见了就大为心痛,叫到心肝肉肉,可知林黛玉外貌气质极像她母亲。而且举止得体,进退识礼。体现到具体性格就是气质高贵,知书识礼,言行爽利!这后一点只看贾母对凤姐儿,史湘云,探春的喜欢就知道了。我个人觉得,贾敏的性格方面可能更像探春。所以探春才如此得贾母欢心,固然因为探春优秀,但有女儿的影子!

第二,贾敏与女儿林黛玉性格不同。

贾敏和女儿林黛玉出身相同。都是百年大族,但不同点是,贾敏在家里长大成人,是公主一般的娇贵。而林黛玉却六七岁就寄人篱下。这一点让两个人性格一定又不相同。这主要体现在,林黛玉的敏感,牙尖嘴利,动辄口角得罪人上。也是我说的贾敏的性格可能和探春类似却优于的原因。

毕竟贾敏不像女儿所带有的成长环境那么严苛。而林黛玉所有这些不为外人所喜欢的性格大多是后天养成的。估计也就言语爽快直接像她妈妈。

综上,我们看。贾敏和女儿相似的地方必然是气质高贵,知书识礼,言语爽利,不同的地方在于贾敏更大气,更从容,而这是后天环境造成的。所以我认为贾敏是林黛玉和探春的结合体,却又更胜一筹。用王夫人的话说就是那才是真正的千金大小姐!


北瓜点影


贾敏在《红楼梦》中是个神秘的存在,虽未出场,影响却不小。



贾雨村曾由黛玉行止猜测:“怪道我这女学生言语举止,另是一样,不与近日女子相同,度其母必不凡,方得此女…”直到她死去多年,王夫人还对她念念不忘:“……也不用远比,只说如今你林妹妹的母亲,未出阁时,是何等的娇生惯养,是何等的金尊玉贵,那才象个千金小姐的体统……”那么贾敏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一,贾敏一定是一个活泼开朗,能言会道而惊才绝艳的俏佳人。贾母是个活泼开朗的,小时侯“同着几个人天天玩去”,年纪大了也是喜欢容貌出众,口齿伶俐的,而贾敏是她最钟爱的女儿。容貌与口齿定然不差,这一点也可以从林黛玉的“言语不俗”,“风流袅娜”得到验证。



二,贾敏一定是聪明智慧,治家有方,进退合度的当家主母。林如海是探花出身,古代探花,一定要才学出众,容貌出色者才能胜任,而能这一人中龙凤匹配,贾敏不仅要容貌出色,更要有见识有学养才行。贾敏死后林如海不打算再娶,可见夫妻二人关系和谐,言行语顺。贾母做事放得开,收得笼,从孙媳妇做起,一步一步登上家族顶峰,其见识,其手段定是不凡,而贾敏做为她的妾儿,必定得其真传。这从林黛玉闲闲看来,便知贾府后接不继的敏感,便能窥测一二。



三,贾敏的见识心胸一定超于常人。林如海是前科探花,自然见识不凡,贾敏虽是后院女子,却也不比林如海逊色。当时流行“女子无才便是德”,但林如海与贾敏却使黛玉“读书识得几个字”,虽然是因无子无奈,却也有豁达之处。


萍风竹雨123


贾敏是个才貌双全、男女通知、老少皆赞的骨灰级美女

这样说并非凭空捏造,而是有依据的。通过不同人的眼睛来看,她都是一流的。

在外人看来,她是这样的

贾雨村,一个一心钻营想当官的人曾经这样评价黛玉:“度其母不凡,故有此女”。何为不凡,书中写王熙凤时有句判词:凡鸟偏从末世来。凡鸟拼起来其实是一个“凤”字。与她相映照,有如凤凰一般的女人,自然不凡。

在上一辈老人眼里,她是这样的

《红楼梦》第第三回中,林黛玉见贾母时是这样的,不免贾母又伤感起来,因说:‘我这些儿女,所疼者独有你母,今日一旦先舍我而去,连面也不能一见,今见了你,我怎不伤心!’说着,搂了黛玉在怀,又呜咽起来。”由此可以推断,贾敏是贾母最宠爱的女儿。能被贾母认可的女孩子必定不寻常。因为在张道士给贾宝玉提亲时,贾母曾明确自已的选择女孩的标准,由此可以推定,贾敏是个不寻常的女人。

在同辈人心目中,她是这样的

在查抄表大观园之前,王夫人在说了一番道理后,不禁感叹道:‘也不用远比,只说如今你林妹妹的母亲,未出阁时是何等的娇生惯养,是何等的金尊玉贵,那才像个千金小姐的体统。如今这几个姊妹,不过比人家的丫头略强些罢了。“大家知道,王夫人是四大家族里王家的小姐,是贾敏同时代的美女,更主要的是她甚至不喜欢林黛玉,但是对林黛玉的母亲却是心服口服。由此可以推测,贾敏必是四大家族鼎胜时期的拨尖人物。

在丈夫眼里,她是这样的

林如海让林黛玉去贾家时这样说道:汝父年将半百,再无续室之意,且汝多病,年又极小,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今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去,正好减我顾盼之忧,何反云不往?这里面最重要的是“汝父年将半百,再无续室之意”,为何这样?要知道林如海是前科的探花,,钦点的巡盐御史,其祖曾袭过列侯,今到如海业经五世。起初时,只封袭三世,因当今隆恩盛德,远迈前代,额外加恩,至如海之父,又袭了一代;至如海,便从科第出身。虽系钟鼎之家,却亦是书香之族。这是何等的风流人物,是何等的显赫家族,这样一个老帅哥,在那个时代,应该是多少官宦家族拉拢的对象,更应该是不少女子心甘情愿嫁给他做妾的风流人物,但是因贾敏他却不在留意任何女人,可见其妻在他心里有多重!由此可判定:贾敏应是一个贤良娇妻。

从上面四种人物眼中可以推测:贾敏应该是一个品貌无双、大家公认的美娇娘。其地位应该比红楼十二钗都更尊贵。


小涵读书


(看后觉得不错帮忙点个关注,喜欢随意转发)

林黛玉的母亲贾敏是一位真正的千金小姐。

一,林黛玉的母亲是自己和探春的结合升级版!

贾敏生了林黛玉天上谪仙一样的女儿。可知贾敏的风姿。林黛玉和母亲生活到五岁多,一定深受母亲影响!比方神情,气质,甚至直抒胸臆,目不留尘的性格。唯一区别在于林黛玉的敏感贾敏不太会有。毕竟贾敏作为贾家的大小姐,她并没有经历任何的离散和委曲。她身上有贾家最辉煌的气质,她就是天之娇女一样的人。我认为贾敏的性格应该更像探春而比探春更自信,更华贵!

第五十六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曹雪芹就用了敏字形容探春。可见探春是非常类似姑母贾敏的。只是探春庶出,贾家也败落了,就完全没法和贾敏比了!

二,林黛玉的母亲是贾家最尊贵的小姐。

《红楼梦》开篇贾家已经开始没落。林黛玉进入荣国府后贾家更是一日不如一日。但即便这样,探春等姐妹身边也都有四五个大丫头,一群小丫头,老妈子服侍。可贾母还感叹贾家只是中等人家,王夫人还说姑娘们的丫头小鬼一样。这就引出了林黛玉的妈妈贾敏在家做小姐时候的光景。

“你林妹妹的母亲,未出阁时,是何等的娇生惯养,是何等的金尊玉贵,那才像个千金小姐的体统。”

王夫人说这段话的羡慕之情溢于言表。两个“何等”那一定是王夫人从没有感受过的。王夫人还和王熙凤说我比你们强点,受过富贵。可见当年的贾家之富贵比之后来不可同日而语。作为贾家的大小姐,贾敏不是普通的“金尊玉贵”和“娇生惯养”,是让王夫人几十年后想起来都惊艳羡慕的贵气。

贾敏无疑生在贾家最辉煌的时刻。作为第二代守业者,贾代善从他父亲手中接过荣国府,正是贾家从创业到鼎盛的时刻。贾敏作为老姑娘,是爸妈的小棉袄,受到了父母所有的疼爱。而贾赦,贾政兄弟应该也比贾敏大不少。这样的贾敏的风采,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她之前的长辈小姐贾家没那么鼎盛,其后哪怕贾元春在家,贾家也开始没落,受不到那样的宠爱!所以贾敏才是真正的国公府大小姐。

综上,贾敏的性格更像探春一样机智果敢敏锐,气质容貌就更像林黛玉!但她无疑享受的富贵远高于女儿辈。所以她将更自信,更大气。是真正的贾家千金大小姐!

君笺雅侃红楼,多歧为贵。你的关注将是我写作的最大动力,动动手指,关注一下。非常感谢


君笺雅侃红楼


红楼梦贾敏没有真正出场,一出场就被贾雨村与冷子兴提及已死一个多月。冷子兴只言她是老姐妹中最小一个如今也亡故了。从贾雨村口里留有一女写敏字避诲,知其叫贾敏。冷子兴对贾敏丈夫来历官职升降都知,家有一女也知。

再从林黛玉进贾府,见贾府奢华想起母亲说外祖母家和别人家不一样。见王夫人,王夫人告诫黛玉我有混世魔王不要睬他。黛玉说听母亲说可是有一个衔玉生大我一岁的哥哥。

贾母说我这些儿女所疼者唯有你母,今撒我而去怎受得了的悲戚。王熙凤进来今有天仙似的人今我才见了,愿不得老祖宗念叨。偏生我这个姑妈怎么这么命苦就去世了而抹眼晴。王熙凤建议裁丫头王夫人不同意,如今小姐与人家丫头差不多,想林黛玉之母当日何等金尊玉贵!

贾敏从别人口中就这些,而且冷子兴知贾敏及其丈夫林如海情况。冷子兴是谁?贾府王夫人陪房周瑞家的女婿。一次周瑞家的替薛姨妈送宫花她女儿慌张张来,女婿冷子兴出了事。周瑞家的告诉女儿家去,忙完活告诉主子帮说一声。并说女儿没见过事面。

周瑞家的是红楼梦中第一个最势力的奴才,尤氏受屈一事告知她,她去告诉二奶奶并说惹主子生气还了得。她黛玉送宫花最后一个送到,黛玉问她是不是别人挑剩下的才给我?她一句未言语而到宝钗处与宝钗有说有笑。此时林黛玉之父还活着。

作为王夫人陪房在贾府多年,她对林黛玉的冷淡显示她势立的一面,林家不如薛家富。还有一点贾敏与王夫人关系不睦,从陪房周瑞家的身上体现出来。而且贾府几个小姐身份尊贵但与王熙凤的关系一般。王熙凤瞧不上迎春与惜春,但对探春忌惮。而王夫人年轻时与贾敏年轻时也就这两种情况。从林黛玉口角锋利,及王夫人自言当年贾敏何等金尊玉贵,贾敏为人有胜探春之能及貌。

贾母喜欢的儿女也是出类拔粹的,如同喜探春胜别人。贾敏也有刺玫瑰之美与刺。不好惹。王夫人也忌惮。所以王夫人对黛玉初来即冷,而周瑞家的也如此,都领教过贾敏的锋芒。见林黛玉也不觉防备与相对。贾敏给她们的刺不少。

貌美,王熙凤天仙似的,老祖宗不忘是言贾敏美貌。见林黛玉知。清高,具有林黛玉的高洁品质。心善,贾府祖上无有害死人命,对下人宽礼以进贾府为幸。贾敏也这样。所以林黛玉停机德有母性之因。不善背后治人,整人虽口角锋芒不是无理。

机敏,如其名字,有才华,可以配得上更富贵之家,却择了家世渐衰中了探花的林如海。林黛玉爱情上的得失也能诠释其母为人,不善与人争抢使手段,在几房妻妾中也是被别人占了上风。多愁善感之性也说与抑郁而亡差不多。王夫人口中的尊贵是她清高。告知女儿外婆家事让女儿心中有数,想必是病时对女儿告诫之语。王夫人告诉她有一个魔王,她告诉女儿舅家有一衔玉而生儿。都有因,只因黛玉小不得而知。贾敏在不会让女儿与宝玉成婚,犹如王夫人一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