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未來的策略和出路在哪裡?

扶扶呀呀


經過這幾十年的發展,移動發送和接受終端科技的進步,手機的普及,計算機網絡的廣泛覆蓋,無線網絡提速,新媒體得到飛速發展。現在,人人都在用手機,人人都在瀏覽新媒體。新媒體的內容也是無所不包,無所不含,深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

本人認為新媒體的運行策略在於,構建運營思維;新媒體運營的定位;新媒體的推廣;新媒體的互動。這就是新媒體運行的策略和出路。

1)構建運營思維:

新媒體運營的方式很多,選取適合自己運營方式,和獲利模式 ,要有清楚的認知。

2)新媒體的運營定位:

新媒體在運營時 ,要清楚自己要用新媒體幹什麼,定位那個領域,新媒體的表達方式很多 ,要選取合適運營的方式。

3)新媒體的推廣:

當構建好運營思維,和定位,就要大力的推廣自己的運營,讓大家知道你的運營,找到你的運營。

4)新媒體的互動:

新媒體的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它的互動性,在運營時,可以和讀者互動,從而增加趣味性 ,吸引更多的讀者。

以上就是本人認為的 ,新媒體運營的策略和出路。





飛捷清雨


從媒體的概念來看,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本質,都是溝通品牌與潛在消費者的媒介。傳統媒體時代,只有權威機構才具有媒體資質,它們通過傳統媒介電視、廣播、報紙、雜誌等渠道傳播信息。而關於新媒體的定義有很多,至今都沒有確切的定論,不過它具有以下特點。

1、對互聯網有強大依賴性,傳播圈更加平民化、傳播範圍更廣。

2、人人都可以是內容的生成者、人人都可以是傳播者。

3、信息公開化、個性化,每個人都有發聲的權利。

4、傳播狀態由一點對多點變為多點對多點。

新媒體運營不僅僅是微信、微博,它是一項雜且考驗綜合能力的工作。接下來我們談談,勝任這項工作需要怎樣的職業技能!新媒體人日常工作都是在幹嘛?

要想做好新媒體就要把它當成項目來看待,不然你只能止於表面、停滯不前。在做項目之前就要規劃好,新媒體營銷也同樣如此。我們可以把它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1、前期規劃時期

內容定位:你擅長什麼,對哪一領域的內容感興趣,忌選擇自己不熟悉、不感興趣的內容

用戶畫像分析 :那一部分人會看這一類型的內容,對年齡、學識、性別、愛好、地域進行精確的篩選

公眾號屬性定位:走什麼類型的排版、文字風格,內容屬於什麼性質,毒雞湯還是乾貨

差異性思考:360行,幾乎什麼領域都有寫,無差別內容憑什麼留住粉絲

2、運營階段工作內容

軟文編輯:需找話題內容、抓熱點整理編輯,這就很考驗文字功底了。一篇爆文如何形成?不僅僅是文采好就可以,更重要的一步是抓住用戶的情感訴求,產生現象級的自傳播。

推廣拉新:新媒體的難點不在於生產優質的內容,而是找到想看這部分內容的用戶。數據分析、網絡推廣、廣告投放、活動策劃、KOL轉發、資源置換互推等等都要去學習,然後實踐。


小艾微生活


新媒體未來的發展必然緊跟5G技術、智能穿戴技術、虛擬現實(VR)等技術進步,同時也會朝著創造性、開放性、交互性等幾個維度進行變革。

1、渠道媒體化

越來越多的人不僅把電商平臺當做購物渠道,也把電商平臺當做信息平臺,尤其是二三線城市,這個特徵尤其明顯。而電商媒體化和媒體電商化也成為近幾年的一個熱點。線上電商也逐漸演變為線下「電商」,比如可樂的暱稱瓶和歌詞瓶的營銷引起行業極大的關注,核心是將產品包裝變成了媒體。

2、大數據+新媒體

單獨看大數據和新媒體產業,它們都是網際網路行業的熱點風口,如果這倆產業雙劍合璧,那麼將可能發揮意想不到的效果。因為大數據的挖掘能力能為新媒體的內容生產、傳播受眾帶來更精準的指導,從而提升新媒體的精準定位,並不斷優化改進,為受眾帶來更個性化和他們想要的定製化媒體服務;同樣的,新媒體的營銷變現能力則能為大數據挖掘打開變現渠道,從而賦予大數據更多的額外價值。

3、萬物皆媒體

在「眾媒時代」開啟的時刻,可以看到,一切的人和物都能成為信息的傳播者。目前流行的可穿戴設備,虛擬現實技術(VR)都將得以應用來加持新媒體能量。人工智慧的發展和應用,使得未來比阿爾法狗更智能的機器人來創作新聞的現象也許會成為常態。

新媒體如果想成為「網紅」,是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除了矢志不渝的堅持之外,更重要的是學會抓住機遇,懂得數據分析,創作出能夠給受眾帶來實際價值的內容。




愛吃泡麵的小宅


作為一個12年就接觸新媒體的老人來說。

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吧。

新媒體最大的方向和策略是會根據人的習慣而發展,消費者偏好什麼,新媒體就會怎麼發展。要想把握好新媒體的策略,要做好以下幾點。

第一, 把握時代的紅利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12年在我剛接觸公眾號的時候,那時候公眾號還有很多紅利。隨便做一個號,打開率閱讀率都是很高的。

我在我們老家做了一個地區的公眾號。平時就是發發本地的一些新聞。短短几個月就獲得了2萬多個粉絲,歸其原因,其實是因為那時候的新媒體紅利,競爭比較少。更重要的是那時候,人們習慣於看圖文內容。所以從13年開始,很多傳統的媒體,包括紙媒,電視媒體也開始紛紛入局新媒體,做公眾號。

第二 ,研究消費者的習慣

從17年開始,新媒體公眾號的閱讀量越來越低。打開率也是越來越低。人們更加習慣於去看短視頻,抖音快手西瓜視頻等等。這背後的原因,其實就是因為消費者的閱讀習慣改變了,由原來喜歡看紙報紙,到喜歡看圖文,再由喜歡看圖文變成了看視頻。

第三,緊跟科技發展

新媒體的出現,歸根到底是科技的進步,互聯網的深度發展。由於互聯網的發展,大量的資訊開始沉澱,用戶拋棄了以往的閱讀習慣,傳統的紙媒開始沒落,騰訊的微信因此打敗了短信。微信的崛起又帶火了公眾號,而隨著5G技術的發展,未來的短視頻將會是下一個3年,5年的風口。

所以,做新媒體一定要緊跟科技的發展。

可能未來還有跟AI,虛擬現實相結合的新媒體技術。

因此,要把握好新媒體的發展和策略,一定要把握以上3點。

時代拋棄你的時候,連一聲再見也不會說。

希望你能夠把握好新媒體時代的紅利。




有財華的宇宙哥


我們再瞭解新媒體的發展的前提下,必然要回顧過去傳統媒體的發展脈絡。

2015年底公佈的數據,2015年紙媒的整個印刷量比2014年下降了15.8%,所以在今天我們可以看到紙媒的受眾日益相對老齡化。

在互聯網還沒有廣泛發展的時候,我們的生活中的媒體表現就只有報紙、電視之間媒介去實現,而如今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也誕生了新媒體這一新鮮事物,它把以往在電視、報紙上才能顯示的事物通通都匯聚在了網絡上,新媒體是以數字技術為基礎,以網絡為載體進行信息傳播的媒介,與舊媒體有很大的區別。

又隨著5G時代的到來,新媒體平臺的建設,又經過微信的多次更改,訂閱號改成信息流、多次大面積封號、短視頻大熱、小程序爆發。可以看到,在今年又是一場互聯網大變革,新媒體是最快做出反應也是最明顯的群體。對於新媒體來講,未來的技術發展導向必將是:萬物互聯,智能加速。

我們都知道,傳統媒體在技術的衝擊下已經面臨很多的挑戰:紙媒的重組、區域媒體整合都將在未來上演。新媒體在與傳統媒體的共存發展過程中,一定要保有新時代的思維,以移動和智能優先,以生產高質量內容作品為目標。傳統媒體和新媒體融合發展是必然的趨勢。在未來的融合發展過程中,必然會確定一些評估指標和體系,這也正是新媒體所需要的。去年春節,微信全球月活躍用戶數首次突破10億大關,截至2019年3月31日,微信及WeChat的合併月活躍賬戶數達11.12億,同比增長6.9%。截至2019年3月底,微博月活躍用戶達4.65億,與去年同期相比淨增長約5400萬,日活躍用戶同步增至2.03億。微博商業化穩步推進,2019年第一季度營收達26.8億元,同比增長21%。今日頭條憑藉新聞客戶端、短視頻、知識付費產品等形成組合產品鏈,發展勢頭強勁。最典型的就是我們最關注的抖音,一些“官方號”的入駐,產生非常不錯的影響力。在“後真相”時代,呈現客觀事實、深度信息的報道顯得格外珍貴。在新媒體產品領域亦是如此,內容的價值更加重要。隨著內容付費領域的不斷拓展,知識IP和知識領袖不斷湧現,短視頻和音頻將成為內容付費行業的主要產品形式。然而,如何確保知識付費產品的高打開率將成為一個重要問題。內容付費也成為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輸出的一個新方式。對於新媒體從業者來說,只要身在這個領域,永遠會比局外人提前看懂局勢,這就是機會;只要互聯網長期存在,社交網絡長期存在和發展著,新的內容形態也仍然會不斷湧現,那麼即便老的平臺會衰退,也一定會持續湧現出其他的全新的平臺。新媒體的前景在於,這個風口過了,下個風口還會來,而在來之前,你必須還在。





假粉


以大數據雲計算為網絡信息科技迅猛發展,互聯網、物聯網、智能化、5G等等技術應用日趨成熟普及,這場技術性革命顛覆了眾多傳統行業及思維邊界,也催生了傳媒領域的新媒體湧立浪尖。隨著行業覺醒、思變、融合、創新等變革,經受慾火重生也將成為常態,新媒體或將失去“新意”,其未來如何走應重點研究以下:

一、精以求精,在作品內容上下功夫。傳播平臺繁多及閱讀習慣的改變使得新媒體暫時領先一籌,舞臺有了,如何表演好?主要在節目內容質量上下功夫,目前新媒體發佈的作品整體上感覺存在,內容上雜亂無章、嚴謹性差、好作品相比較少等現象,閱讀疲勞感愈來愈烈。對此,在內容質量上把關、激勵提升成為首要,把開設的欄目、話題、領域等等課題作精,增強媒體可讀性。

二、強中更強,在做強上下功夫。新媒體誕生時間短,仍處於粗放發展階段。新媒體是與傳統媒體相比的概念,不能僅停留在改變一下閱讀習慣而已,傳統媒體必然融合發展,不久媒體或將統一稱之為“全媒體”,僅有官媒與自媒體之區別了,為此,在整體求精基礎上,一方面打造出個性化的眾多品牌看點,另一方面廣泛合作,欄目、區域、強強聯合互動,增強媒體的吸引力。

三、融合資源,不斷創新。利用、融合傳統媒體、跨界領域及線上線下等各種優勢資源,全方位多方式合作,共建共享共贏。創新是永恆的主題,新科技成果應用、運營管理、傳播內容、策劃創意等等方面堅持創新,跟上讀者需求,跟上時代發展。

總之,媒體功能是傳播,如何很好傳播是核心,媒體的軟硬件同步高質量發展是路徑也是不斷的追求。


詩畫漢中


iiMedia Research數據顯示,新媒體用戶中中青年為用戶主流,年齡在26歲至40歲的比例超過七成。同時,娛樂、社交、資訊獲取為新媒體平臺最主要用途,佔比分別達到57.8%,53.1%和51.8%。

報告顯示,未來,新媒體的發展趨勢將在專業新聞報道吸引眾愛、短視頻將崛起、微信將頂崗第一傳播途徑、主打內容生產力等方向上進一步深化。

在中國互聯網資訊消費者中,平均每天用於資訊的消費時間(所有渠道),人均達到了76.8分鐘。其中73.7%的用戶,每天會拿出30分鐘以上的時間來看資訊。

在準確客觀的前提下,幽默有趣是用戶的另一重剛需。在這裡,女性(66.9%)明顯高於男性(49.1%),四線城市用戶(61.3%)高於一線城市(51.3%)。

此外,4G時代的尾聲,用戶已經走出Wi-Fi依賴。未來5G落地推廣後,高複雜度,高豐富度的內容形態會更有商業化可能,用戶體驗創新產品的束縛也會更小。


濤哥青年創業匯


我覺得新媒體未來的策略和出路在哪裡。

未來的策略是在於勇於創新,現在的傳媒五花八門,要是沒有創新和與眾不同的傳媒就會被淘汰。出路在於團隊協作,群裡群策。只有完美的團隊沒有完美的個人。


鄉野小嫻


獲取忠實用戶,為用戶的全生命週期服務,是新媒體存在和發展的根本策略。

流量理論是膚淺的,產生價值的流量最重要。構築生態系統成為最重要的措施。

本頭條號將詳細闡述數字經濟時代獲取競爭優勢的VES戰略。敬請期待!



終南烽火


首先,你得了解自己的產品,你是單純做內容的、還是賣衣服的、賣美妝的?

其次,你得了解自己的用戶,你的用戶是什麼樣的人群?他們的年齡、收入水平、性別、地域、職業、興趣等等是什麼?他們是否喜歡這樣的內容和活動?

然後,你還得結合自己的產品屬性和用戶屬性,製作他們感興趣的內容和活動,同時還要能保持內容傳播性的同時讓產品得到曝光,這點並不簡單,也是很多新媒體運營編輯沒有做好的地方。

再然後,你還得找到合適的平臺去發佈和宣傳自己的內容和活動,比如你寫了一篇微信文章,你還能做的是把它同步到其他平臺去,爭取更多的曝光和宣傳。

最後,你還得根據目前內容和活動的數據去分析哪些地方表現比較好,哪些地方還能夠值得優化的,即通過數據去驗證內容和活動,而不是單純關注粉絲量的增長。通過數據去調整內容,優化目前的新媒體營銷策略,這樣的新媒體,在任何一家公司都不會沒有出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