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裡,孩子們能感受到“家”的溫暖

11年來,李書曼和其他“安康媽媽”們用真心撫慰著孩子們的心靈。“安康媽媽”被評為“中國兒童慈善30年感動人物”,是獲獎者中唯一的集體獎。

“每個月放假他們都要回家,跟我們拉拉家常,聊聊學校的趣事。”今年48歲的“安康媽媽”李書曼邊說邊打掃著孩子們的宿舍。李書曼口中的“家”,是位於成都雙流的安康家園。她口中的“孩子”,則是“5·12”汶川特大地震中的孤困兒童。“當時來的最小的孩子現在都上高中了,再過兩年,我們也要和安康家園一起‘退休’了。”李書曼顯得有些不捨。

這裡是愛的匯聚地

2008年,那一場山崩地裂的地震,震撼了當時身為全職媽媽李書曼的心,“那麼多無家可歸的孤兒很需要媽媽的關心與照顧。”次年,雙流安康家園公開招聘近百名“安康媽媽”。李書曼通過考核,成為首批86名“安康媽媽”之一。

震後,由全國婦聯、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和日照鋼鐵集團共同發起設立的安康家園,第一時間轉移安置了從德陽、綿陽、阿壩等10個市(州),涵蓋漢族、羌族、藏族等6個民族的712名孤困兒童,後有一部分陸續找到親人,最終接收救助兒童672名。

從此,一個跨越了地域、血緣、民族的“大家庭”——安康家園將素昧平生的孩子們緊緊聯繫在了一起。

在安康家園,有一本《安康家園志》,裡面記錄著這裡從2008年到2018年10年間發生的每一件大事。從家園的建立到家園管理;從孩子們的家庭教育到心理重建……每一件事都讓人動容。

李書曼感嘆地說:“雖然有過傷痛,但孩子們在這個匯聚了各級黨委政府、各類機關單位和社會大眾關心關愛的‘安康大家庭’裡健康快樂地長大了。”

在這裡,孩子們能感受到“家”的溫暖

雙流安康家園的孩子們參加運動會 供圖/雙流安康家園

帶孩子們找回笑容

隨著時間的流逝,雙流安康家園裡大部分孩子已經長大離開。“高中畢業後有的讀大學、有的就業或參軍。現在就剩下8個孩子。”李書曼說。11年間,孩子們一共經歷了上百位“安康媽媽”。

李書曼一直堅守在這裡,成為最後的兩位“安康媽媽”之一。在剩下的8個孩子當中,有兩個女孩是她剛來安康家園時帶過的,一個是讀高二的文馨,一個是讀高三的李俊。

“這兩個孩子叫我‘媽’,其他大部分孩子都叫‘李阿姨’。”

在李俊的印象中,安康家園是個“很有愛的地方”。週末,李書曼喜歡帶孩子們回家吃飯,帶他們逛公園、買衣服。節假日,她也會給孩子們做一大桌子菜,請他們回家過節。

為幫助孩子們儘快走出陰霾,雙流安康家園會定期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週末有興趣班,節假日有社會愛心義工團隊、大學生志願者,帶孩子們參加各種競技、益智、心理疏導等活動,給孩子們傳遞信心、力量、愛與責任感。在雙流安康家園5層高的主樓旁,桂花已開滿枝頭,花香四溢。雖然孩子們越來越少,但他們的笑容散落在每個角落。在牆上的巨幅照片中,記錄著花季少年開心爽朗的笑容;在宿舍走廊的牆面上,定格著孩子們參加活動歡欣雀躍的瞬間。

“這些年,我們就是孩子們的家長,除了學校的教育,家園的家庭教育也至關重要。”安康家園管理人員盧老師說,安康家園公益項目的一大亮點,就是把兒童災後心理康復作為關鍵問題加以關注解決,與國內多家院校、醫院合作,定期對孩子們進行積極的心理干預和心理評估工作。安康家園的管理人員及“安康媽媽”上崗前,都要參加心理疏導知識培訓,並定期接受相關知識的繼續教育培訓。

孩子們收穫最寶貴的禮物

積極樂觀、自立自強,

這是安康家園送給孩子們最寶貴的禮物。

對李書曼而言,孩子就是孩子,他們雖然很敏感,但不能當成脆弱的水晶花,而要“一般化”對待。從洗衣疊被到待人處事,“安康媽媽”們悉心教導,努力讓每個孩子健康成長。

為培養孩子們自立自強的能力,家園老師會鼓勵高年級的孩子利用週末時間走出家園,去做兼職。2012年,安康家園創辦了“愛心商店”,常年接收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捐贈,孩子們可以通過自己的勞動“掙”得“安康愛心卡”,然後用去兌換自己想要的物品。

“這種方式一方面在捐助者與孩子們之間搭建起傳遞關愛的平臺,另一方面讓孩子們明白任何東西都必須通過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才能獲得。”盧老師表示。

談到收穫,家園的老師們和“安康媽媽”們都倍感欣慰:“家園出去的孩子,生活積極健康,知感恩懂奮進。”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不只是安康家園,“5·12”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全國上下勠力同心,匯聚起抗震救災和恢復重建的強大正能量。經過11年發展,災區基礎設施根本改善、城鄉面貌煥然一新、產業發展結構優化、民生保障持續加強、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災區群眾住上了好房子、過上了好日子。(記者:劉豔梅 本文刊發於《四川黨的建設》2019年09月下/第18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