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一道兒時的菜,證明小時候家裡窮,你會說什麼?

煙臺Pang子


大家好,我來分享一下我小時候的家窮到什麼樣。

那時候盼望著過年,因為過年時可能要比平常吃的稍微好點,即便自家沒有魚肉,萬一親戚家有呢?所以盼望著過年。

我們兄弟多,很窮,窮的可以說家圖四壁。過年時總有不嫌棄的親戚來竄個門,要把來的親戚留下來客吃頓飯呀。那時候儘管很窮父母親還是要臉面,總要弄幾個像樣的菜,比如說魚,豬蹄(代替肉)什麼的。可是窮的沒錢買,咋辦,就用木頭刻一下大概的形狀像魚和豬蹄染上點顏色,放在盤子裡,端上桌充個臉面。再做點大白菜什麼的端桌上,也算一桌菜。

來的客人都心知肚明魚和肉是假的,都不夾這兩個菜。給主人家留臉面。吃完飯再端走。等下次來客。

過完年後,這兩塊木頭一般不丟,用草繩糸好,掛在房樑上等來年再用。那時候窮的要死,往往自家吃飯時不做菜,我們兄弟幾個就報怨沒菜怎麼吃飯?我爹說,房樑上有魚有肉(就是指掛的那兩個木頭塊),吃一口地瓜幹看一眼魚肉就和吃了魚肉一樣,不允多看,吃一口地瓜幹只允看一眼,看多不行。於是我們兄弟幾個相互監督。爹,俺二哥吃一口看了兩眼等等告狀聲此起彼伏。於是我們就經常因為告狀打的滿地滾來滾去。

現在想想,滿眼淚花。


納蘭一禾誠燁64418618


上小學時家裡沒菜了,爸爸又跟媽打架了。我總是餓,那麼餓。我去地裡找我媽,媽要領著我趁天沒黑回家,所以她匆匆掐了一把馬莧菜(小時候地裡隨處可見的那種野菜,餵豬餵雞的)。我說,這個能吃嗎。媽說,你等我用熱水燙燙,用蒜伴著吃。我說,好,不過我沒聽說同學吃這個。

我媽沒有說話。我記不得那菜的味道了,印象中只有濃濃的蒜味,和揮之不去的冷清感覺。


王火火onfire


88年,兄弟姐妹五個,魯西南,印象最深的冬天喝涼水吃涼饃,咽不下就吃生蒜,蔥,甚至乾的朝天椒,導致天天爛嘴角,害耳底子,再者就是爸爸醃的生葉子臘菜,或者醬豆子,一般炒菜冬天蘿蔔白菜,夏天茄子冬瓜,伙食最好的是過年肥肉煉過油的油滋啦,還有大哥二哥回來給我們買的雞皮,雞頭,常常用冬瓜燉,辣椒蒂不捨的丟,(這個習慣一直到現在),那時點煤油燈,用跟鐵棍穿著花生烤著吃,還有燒大蒜,。。,每天放學都要先去地裡幹活再回家做飯,一般的農活都會幹,常常是一邊燒鍋一邊看書,經常把頭髮烤焦,甚至有次鍋裡沒放水就燒火蒸饅頭。。。十三四的時候我就發誓絕對不找在家種地的對象,好在對象雖然是農村人,但至今我不知道他家地在哪,更別說幹農活了,,,,現在總算苦盡甘來,雖然還有21萬外賬車貸房貸倆孩子,但一直在努力[呲牙][呲牙][呲牙]


海水正藍51


蒜苗根部的須,裹上面糊,煎了吃,大蔥,小蔥的,都可以用……小時候,外婆捨不得丟棄,做給我們吃。現在呢,一個二個肚子肥得都是油,外婆也故去了很多年。

現在沒人吃這個了,這東西本來也不好吃,是食物貧乏的年代,大家為了解決肚子餓的難題,想出來的辦法,沒有必要去歌頌和美化這種食物。

可是一想起這個菜,我就想做來吃,最後又把它丟垃圾桶了。


愛恩


一碗白米飯。沒什麼菜了。家裡窮沒辦法,只能吃的起一碗白米飯。小時候端著一碗白米飯就跑出來了。在家門口的大院子裡面。一大群鄰居都端著飯碗。一起圍坐在院子四周。我端著一碗白米飯出來。看見誰家的菜好吃就吃誰家的。不夠的話可以去鄰居家裡吃。所以。小時候窮。我吃了幾年白米飯了。家裡人吃大魚大肉那是他們的事情。我享受的事鄰居間的那種氛圍。


黃曉漁


我是一名85後,在我小時候,在90年代的小縣城,父母都是工人,家庭條件也是一般,要問兒時的菜,我記不太清了,在我很小的時候很少見到零食,父母也很少給我買,偶爾給我買上一包蔥油餅乾讓我帶著去上學就開心的不得了,窮到揭不開鍋倒是沒有,只是爸爸長期在外地工作,媽媽工資一個月就幾十塊錢,一些比較貴的東西很少給我買,但是各種青菜還是經常吃的,老媽也會經常換著花樣給我做我愛吃的菜,那個時候最喜歡吃炸薯條、炸地瓜條、炸山藥。這些就是我平時的解饞零食。

我父母說他們小時候那個70年代家裡是真的窮,經常聽我父母和長輩們給我講他們那個年代窮,感慨我這個80後生在非常幸福年代,他們自己說起來很心酸,但是我小時候聽起來就覺得特別有意思。我媽說在她小時候,到了過年才能吃上一次豬肉,還要姥爺託關係才能買到比較肥的豬肉,自己在家煉上一點油,用來炒菜,平時連油都吃不到,菜只能幹炒或水煮,饞的時候會偷偷蘸點豬肉抿到嘴裡,覺得特別幸福,我爸媽到現在都不吃玉米麵窩頭,說小時候吃傷了,拉嗓子,看到窩頭就想吐。我婆婆是小時候粉皮吃傷了,現在粉皮看都不看一眼。

我跟老媽說,反正自己家裡都餵雞,饞了炒個雞蛋不行嗎?老媽白了我一眼,說“你說的倒輕鬆,我們姊妹五個,等著家裡的雞下了蛋,就去換個本子,換支鉛筆,換塊橡皮,誰捨得自己吃!”

老媽還是她小時候都不知道糖什麼滋味,因為姥爺一直在外地當兵,偶爾去上海出差的時候會帶回來一些餅乾和糖,老媽說吃到的時候特別特別幸福,那個味道一輩子都忘不了。

說了這麼多,也不知道跑題沒有,因為我只記得我吃不起的東西,父母卻有著吃到想吐的東西,也有最渴望的東西。

我是江一魚,用心做好每一篇問答,與你分享更多的烹飪技巧和美食知識,喜歡我的分享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來關注我,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點贊、轉發、收藏,謝謝大家的喜歡和支持。

江一魚


小時候家裡條件不好,一般都是醃鹹菜;蘿蔔條、辣椒、還有每年秋天媽媽去地裡鏟別人不要的韭菜回來和辣椒一起醃;對於上學住校的我來說每年夏天媽媽會曬西瓜醬;每週拿一瓶熟好的西瓜醬一吃一週;或者醃好的蘿蔔條;現在想想童年時期也挺幸福的;雖然沒有過多的大魚大肉但是無憂無慮;


懋途甯肉仔


小時候最常吃的菜,是蘿蔔絲和蘿蔔葉醃製的老酸菜,用那種大缸,整整的二缸,夠全家七八口人一冬天吃的了!如果有改善的情況,也就是用布條蘸點油,在炒鍋邊象徵性地抹一圈,在裡面加一把自發的豆芽。早上是酸菜配上一個玉菱麵糰子或煮疙瘩,中午配上玉米麵、小粉、白麵摻成的三樣面,晚上是把酸菜用水熬開,下點麵條的菜飯!


宋永剛


我只能說小時候最難吃的一桌春節菜,我媽我爸帶我妹看我姥去好多天,過完年才回來,我姐這家帶我吃這一桌子的剩菜,記憶最深的就是甜黃點,因為是一樣一樣消滅掉的,甜黃豆是最後吃完的,不吃還餓,可是甜黃豆又那樣難吃,我姐教育我不能浪費,甚至逼迫我多吃,我痛恨甜黃豆為什麼做那樣多,怎麼吃都吃不完,我感覺脾胃不舒服就是那時候,自己又不像別人那樣有志氣,寧可餓著也不吃,只記得那段日子很難捱,終於把最後幾粒豆子吃完,父母也回來啦,姐姐急不可耐的去邀功,的確,這些難吃的東西一點沒剩,全進入我的垃圾桶肚子,我沒照鏡子,不知臉色是怎樣的,反正那些日子難捱又不快樂


魅金絢彩


家裡姊妹多,還要寄錢給上面四個老人,哪時,窮的真快揭不開鍋了。連鹹菜都吃不起。記得,母親傍晚下班,從別人的菜地裡撿花菜葉子(當時不知道是什麼菜),回家醃製吃,又苦又硬又澀。它是家裡唯一的菜,經常是吃饅頭吃它。現在想起來,口中彷彿還有苦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