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州區杏林鎮:第一書記化身“心理醫生” 穩民心抗疫情

自新型肺炎疫情爆發以來,每天看到疫情的相關數據不斷增長,讓人倍感壓力。“不要出門、不要出門”已經成為各村大喇叭中循環播放的最強音,廣大村民自發自願宅居在家,但長時間待在室內,極易出現煩躁、焦慮、恐慌、無助的情緒。

三溪村第一書記衛東,每天堅持用大喇叭向村民宣傳自己改編的、通俗易懂的防控政策與防控小知識,告訴村民儘量待在家中,有需求、有建議,可以微信發給他。近幾天,通過微信消息,衛東發現村民中有人情緒不穩定。於是第一時間借來心裡治療書籍,瞭解緩解焦慮情緒的方法。通過學習,他發現到過度的焦慮會讓個體出現心理問題,而一群人的焦慮甚至會造成群體性的恐慌,極不利於疫情防控工作。

華州區杏林鎮:第一書記化身“心理醫生” 穩民心抗疫情

通過鑽研和學習,衛東書記決定當一當群眾的“心理醫生”。一方面,通過微信群向村民們分享不同人群的自我調控方法,引導村民不信謠、不傳謠;另一方面,對部分不會使用微信的群眾,他上門服務,和他們聊天,向他們宣傳防疫小知識,緩解他們的情緒。

華州區杏林鎮:第一書記化身“心理醫生” 穩民心抗疫情

為了保證所有村民能安心宅在家中,衛東書記還想出了播放音樂、秦腔、快板,緩解村民情緒、鼓舞抗“疫”士氣的點子。他發動村裡有閒置音響的群眾,將自家的音響拿出來由支部統一使用,每天分片區、分時段播放音樂、秦腔、快板,讓全村所有村民、各值守點值守人員,都能聽到,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群眾長時間居家的煩悶情緒,深受群眾歡迎。

衛東表示,我們的工作不僅要實實在在,還要細緻入微。在農村,疫情防控主要是防擴散,只要把民心穩住了,就一定能把疫情控制住。(華州區杏林鎮 李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