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東風解凍,蟄蟲始振,魚上冰,獺祭魚,候雁北

2016年12月30日,中國的二十四節氣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特有的時間軸,早在漢代的《太初曆》就已經把二十四節氣正式納入曆法。二十四節氣起源於黃河流域,古人根據天地運行規律來確定四季循環的起點和終點,並劃分出二十四節氣,從天文學的角度看,太陽與地球的相對位置從零度起每改變15度所經歷的時日稱為一個節氣,每年運行360度,共經歷二十四個節氣。千百年來,二十四節氣不僅為農事生產提供科學依據,而且還與人們的生活建康,疾病密切相關,中醫主張天人相應,認為人的養生應該與四季的變化相協調,因此人體隨著一年四季的氣候變化而變化。疾病的發生也與二十四節氣緊密相連,那麼每一個節氣都有什麼特點?如何才能循環節氣的變化來達到養生的目的呢?

立春

立春節氣具體起源於何時,至今還沒有定論。《禮記》、《周禮》等書中雖然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四時八節的文字記載,但是由其都為後人編撰,成書年份俱晚於周代,因此周代已經確立了四時八節的說法暫且存疑。根據現有文獻資料可以明確的是,至晚在春秋時期,己經可以確定立春時間。《春秋左傳》“(僖公)五年,春,王正月,辛亥,朔,日南至。公既視朔,遂登觀臺以望而書,禮也。”杜預註解雲“凡分、至、啟、閉,必書雲物。分,春秋分也”孔穎達在此基礎上更為詳細地闡述了春秋時期確定四時八節的方法。“一年分為四時,時皆九十餘日。春之半、秋之半,晝夜長短等,晝夜中分百刻,故春秋之半稱春秋分也。冬之半、夏之半,晝夜長短極,極訓為至,故冬夏之半稱冬夏至也。四時之氣,寒暑不同。春夏生物,秋冬殺物。生物則當啟,殺物則當閉,故立春、立夏為啟,立秋、立冬為閉。

立春:東風解凍,蟄蟲始振,魚上冰,獺祭魚,候雁北

春秋時期,人們將一年平分為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將晝夜長短相等的日子定為春分日、秋分日,晝長最大的日子為夏至,晝長最短的日子定為冬至。四季變化,春夏之際,萬物生長,為啟;秋冬蕭瑟,草木凋零,當為閉。春夏秋冬,四季變換,萬物隨之變化消長的思想在春秋時代已經十分成熟。

立是開始的意思,立春,標誌著春季的開始,是呼喚萬物甦醒的號角。成書於戰國末期的《呂氏春秋·十二月紀》記載孟春之月:

東風解凍,蟄蟲始振,魚上冰,獺祭魚,候雁北……是月也,以立春。

總結出了立春時節東風吹拂,寒冰解凍,大雁北飛的物候特徵。西漢劉安與其門人集前人之大成,在《淮南子》中確立了完整的二十四節氣名。對於立春節氣的確立也有明確的標準。

《淮南子·時則訓》“孟春之月,招搖指寅,昏參中,旦尾中。其位東方,其日甲乙,盛德在木。”,以天上星宿作為總的時空參照系,通過觀察日、月、二十八星宿的運行方位推測當時大致的季節。《天文訓》:

兩維之間,九十一度十六分度之五而升(鬥),日行一度,十五日為一節,以生二十四時之變。鬥指子則冬至,音比黃鐘。加十五日指癸則小寒,音比應鐘。加十五日指醜是大寒,音比無射。加十五日指報德之維,則越陰在地,故曰距日冬至四十六日而立春,陽氣凍解,音比南呂。”。又“以子午、卯酉為二繩,分為醜寅、辰已、未申、戌亥為四鉤,東北為報德之維也,西南為背陽之維,東南為常羊之維,西北為蹄通之維。

進一步將北斗星柄運轉的周天分為十二等分,劃出醜寅、辰已、未申、戌亥為東南西北四大部分,又以東南西北的中心點出發分為東北、西南、東南、西北四維。

根據古人的觀察統計一個迴歸年有365.25天,將365.25分為二十四等份,每等份約為15.2天,每個季度有91.3125天,為了使得北斗星移的角度與迴歸年的統一,書中將兩維之間角度定為九十一度十六分度之五(91.3125度),則北斗星柄每天移動一度,15天為一個節氣點,立春、冬至之間相間有小寒、大寒兩個節氣則立春日距冬至日約46日。

立春:東風解凍,蟄蟲始振,魚上冰,獺祭魚,候雁北

由於二十四節氣與天文星象的對應關係,每年固定的時期,星象(包括太陽的運轉)都有規律可循。在西漢,人們己經總結出了完整的計算節氣的歷法法則了。以一年中北斗星的斗柄位置的週轉和太陽運轉的黃道周期定義二十四節氣的黃經角度:

黃道近似一個圓約為360度,將其平分為二十四份,每個節氣對應著一個黃經刻度,兩節氣之間相差約15度;一年分為十二個月,每個月約為30天兩個節氣,太陽運轉約30度;則日行一度,15曰轉換一個節氣。那麼以春分曰的黃經度為0,清明黃經刻度則為15度,穀雨為30度以此類推立春日的黃經刻度應為315度。

黃經角度計算節氣的方法,接近現代的陽曆計算法,因此每年立春的陽曆時間都比較固定,大致在2月4號到5號之間。

但是我國古代通用的農曆是一種陰陽合曆,與陽曆存在著誤差。如何根據農曆曆法確立節氣日,更好地指導農業生產,人們進行了諸多嘗試,我國豐富的歷法文化就是古人嘗試的證明。在二十四節氣形成前,曆法就有著悠久的歷史。在五帝時期,就有專門掌管曆法,授民以時的官員。在《尚書·堯典》中記載“

乃命羲和,敬授民時”。曆法的形成是一個漫長的集眾人智慧的過程。傳說中最初是伏羲造八卦,以和二十四氣,黃帝在此基礎上,總結出的第一套曆法《調歷》。

在西漢人們己經測出一個迴歸年為365.25曰,司馬貞《史記索隱》“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日行一度,去歲十一月朔在牽牛初為冬至,今歲十一月十二日又至牽牛初為一週”,又《淮南子》“日行一度,十五日為一節,以生二十四時之變。”當時天象曆法紀年的思想己經發展得十分成熟。“黃帝使羲和佔日,常儀佔月,臾區占星氣,伶倫造律呂,大撓作甲子,隸首作算數,容成綜此六術而著調歷”在《調歷》形成之後的各個朝代,也有新的歷法出現。

《晉書·律歷》“董巴議曰:‘昔伏羲始造八卦,作三畫,以象二十四氣。黃帝因之,初作《調歷》。歷代十一,更年五千,凡有七歷。顓頊以今之孟春正月為元,其時正月朔旦立春”當然,這些上古之書記載的歷法出現的時間不一定特別確切,但至少說明曆法古老的歷史淵源。西漢時期,司馬遷與鄧平等人制定的《太初曆》中,載明瞭調和曆法與二十四節氣的時間差的置閏之法,使得立春節氣總在正月前後,且能通過歷法準確計算出來。從第一部《調歷》到清末採用公曆紀年,我國曆史上使用過百餘部曆法。

立春:東風解凍,蟄蟲始振,魚上冰,獺祭魚,候雁北

古代各個朝代勤於對曆法進行更改創立,除了有樹立統治權威的思想觀念夕卜,最為重要的是由於天上各個星宿運轉的速度並不是恆定的,各個空間角度觀察的數據結果也盡不相同。制定精密的歷法,對生產生活進行有效指導,必須通過長年累月的天文觀察,綜合大批的統計數據,加以總計才能得出。古人對於時間的認識經歷了一個從四季到四時八節再到二十四節氣的形成,採用的計時方法由最初的物候、氣象的表徵再到天象的運轉進而形成的三者一體的歷法計時的漫長過程。

立春養肝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如果你違背了自然規律,那可能疾病就要產生,《黃帝內經》中是這麼說的:

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指著苛疾不起

四季的陰陽變化,我們人要適應它,不能違背這個規律,違背了就會產生疾病,而適應這個自然規律,那可能連苛疾都不起,什麼是苛疾?就是小病。那麼人健康不就有了保證了嗎?中醫中講的天人相應,著名的中醫的“三因”理論,因人,因時,因地用藥,那就是考慮這個方面,所以健康一定有因果,因果就是提前做預防,也就是適應自然的規律,這樣就減少疾病的發生。

中醫認為春養肝,夏養心,秋養肺,冬養腎,一年四季養脾胃。立春到了,開啟了我們的春養肝。“李春春天到,天地皆俱生”。那春天是萬物復甦,氣溫回升,大地開始了一年的生長髮育的一個過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這樣寫道:

立春,正月節。立,建始也,五行之氣,往者過,來著續,於此而春木之氣始至,故謂之立也

這段話大家看,立春就像是正月的一個節日似的,立春有可能是春節前,有可能是春節後,很多現代人都知道,今天是幾點幾分立春,大家以為只有這一時候是立春,其實我們每個節氣幾乎是兩週的時間,也就是說從這一天,這個時間開始了立春的節氣,是今後有將近有十幾天的時間都叫立春。“春木之氣始至”,這句話與我們中醫的養生是一致的,春天屬木,對應人體的肝,而自然界之氣始至,開始了生髮之氣,大地回春,萬物復甦,陽氣始升的季節就要到來了。

“吃了李春飯,一天暖一天”就是立春是陽氣始升,陰氣下降,白天變長,晚上變短的一個節氣。到了立春就吃春餅,還有炸春捲,這些在北方都比較普通。春餅裡邊要放豆芽,黃豆芽和綠豆芽都有,就看你的習慣了。有人可能會說,綠豆不是夏天吃的嗎?你讓我們冬天還沒有過去的立春吃它幹什麼?有一個道理,冬天進補的季節,吃得太好了,用一點清爽的,清熱解毒,還有利溼,清熱,養陰,這些食物,尤其是升發陽氣的這些豆芽,其實非常有好處。

立春:東風解凍,蟄蟲始振,魚上冰,獺祭魚,候雁北

還有一個民俗,老百姓知道的可能不多了,就是春盤。什麼是春盤呢?就是古人在立春這一天用蔥,姜,蒜,椒,芥,五種蔬菜做成的食物,人們進行食用。當然,地區的差異,民俗的習慣不一樣,春盤的內容可能有相對的差異,只是在立春的這一天有吃春盤的這種民俗習慣。

冬天是進補的季節,很多人吃了很多比較難消化的食物,而冬天人們活動量又減少,那自然身體中產生一些我們現代人說的叫內熱,古人說叫濁氣,這種濁氣需要發散出去,需要排洩出去,我們中醫講給這些東西排洩出去可以減少疾病的發生,所以說用什麼蔬菜,什麼樣性味的東西來發散這些濁氣呢?就是辛味的東西,因為中醫認為五味酸苦甘辛鹹,其中辛味是有發散作用,所以古人用這個發散了體內的濁氣,也起到了一個叫治未病,預防疾病的作用。

立春在古代作為節日

正是因為確立立春時間需要精密的觀察,嚴密的歷法計算,註定了在古代立春時間只能由官方掌握專業知識的人員提前告知。在古代社會,掌管天文曆法的太史官會在節氣日到來之前,向皇帝宣告某日具體時間,《禮記·月令》:

是月也,以立春。先立春三日,太史謁之天子曰:‘某日立春,盛德在木’天子乃齋。

根據節日形成中“特定的時間,特定的習俗活動”的兩大必不可缺的要素可知,這種特殊的計日方式,讓節氣日天然地具有了節日的雛形。

立春在我國作為節日有悠久的歷史,自漢朝起,古人就有舉行迎春禮,裁剪綵花,張貼宜春字、饋送春盤等各種民俗活動慶祝立春的傳統。在宋之前的立春節日的發展史上,人們慶祝立春的節日活動有著官方禮俗、民間習俗的較為明顯的界限。

在立春作為節日的時候,最初的立春禮儀活動是由朝廷或者地方官員來主導實行的。在一系列的立春官方禮俗中,包含有東郊迎氣、祭祀青帝、出土牛、耕人的迎春禮是十分重要的節日活動。

禮制嚴明的迎春祭祀

立春節的官方禮俗以迎春禮為主,迎春禮是古代四時迎氣禮儀中的特指在立春日舉行的一種迎接陽氣的禮儀。祭祀青帝通常與東郊迎氣合二為一,祭祀也是迎氣活動的一種。東郊迎氣包含有立青幡、著青衣、祭祀青帝等活動。史書中明確記載的最早的迎春禮是在東漢舉行的。《後漢書》卷二《明帝紀》“

是歲,始迎氣於五郊。

立春:東風解凍,蟄蟲始振,魚上冰,獺祭魚,候雁北

漢章帝之後不論是繁華都城還是偏遠鄉村,舉國上下都有迎春活動。東漢迎春禮俗分為東郊迎春和立土牛、耕人兩部分。東郊迎春在都城和州縣都要舉行,不過形式上有所不同。在都城中迎春儀式莊重嚴肅:

立春之日,夜漏未盡五刻,京師百官皆衣青衣,郡國縣道官下至斗食令吏皆服青幘,立青幡,施土牛耕人於門外,以示兆民,至立夏。唯武官不。

又:

立春之曰,迎春於東郊,祭青帝勾芒,車騎服飾皆青,歌《青陽》,八佾舞《雲翹》之舞

在地方州縣中,由於人力,物力、財力的不及,迎春形式則簡單些

立春之曰,皆青幡幘,迎春於東郭外,令一童男冒青巾,衣青衣,先在東郭外野中,迎春至者,自野中出,則迎者拜之而還,弗祭,三時不迎。

在立春日清晨,令一童男穿著青色的衣服作為春的象徵等候在郊外。迎春人將他迎進來後,向其施禮。一年四季,只有在立春日舉行迎氣儀式,這表明了立春在當時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漢代確定的立春祭祀禮制為後世立春祭祀提供了基本範式,東郊迎氣禮發展至宋代,祭祀的地位日益凸顯,成為朝廷東郊迎春的主要活動。

自隋朝以後,祭祀青帝一直是屬於我國古代祭祀中的大祀級別。宋代皇帝在繼承前代祭祀青帝禮制的基礎上,又提出了更加嚴明的祭祀規範程序。在《政和五禮新儀》中“皇帝祀五方帝儀”分為上中下三篇,制定了從時日、齋戒、陳設、車駕出行、省牲器、奠玉幣、進熟、望燦、車駕還內的一整個祭祀流程的禮儀規範。

在二十四節氣中,立春隸屬於正月節。故此在宋禮中規定皇帝在年前就降下旨意,昭示來年立春日祭祀青帝,再由太常寺官員將定好的具體日期告知各官員。“前期降御札,以來年立春日祀青帝,太常寺具時日散告。”在立春日前十天,朝廷上下都進入準備祭祀階段,“前祀十日質明有司,設行事執事及陪祠文武官位於朝堂”參與祭祀的官員此時也開始了為期十天的齋戒。祭祀齋戒包括前期散齋,後期致齋兩種。宋代大祀齋戒由唐代的七天延長為十天,其中散齋日由四天變為七天。散齋期間,百官接受誓戒:

太宰讀誓於朝堂,刑部尚書涖之,少宰讀誓於太廟齋房,刑部侍郎涖之。誓文曰‘某年某月某日立春,皇帝祀青帝,各揚其職,其或不恭,國有常刑’。


立春:東風解凍,蟄蟲始振,魚上冰,獺祭魚,候雁北

皇帝與百官齋戒期間必須遵照禮制,摒除雜念,修身養性。“凡散齋治事如故,唯不弔喪問疾作樂,不得判署刑殺文書,不得決罰罪人,不得及預穢惡”。三日致齋期間,氣氛更為莊嚴肅穆,官員停辦公務,按品階,隸屬部門的不同,安排居於特定的場所,一切依照大祀禮儀行事,他事暫停。在祭祀日的到來前一日統一前往祠所。州縣官吏,金吾衛等人要在祭祀人員出行前,將道路清理乾淨,不得有任何不利於祭祀的事物出現。官員到達祠所後,主祭官員還需沐浴,換上祭服。在祭祀過程中,祭壇諸神位置的佈置、文武官的站位、玉器牲幣的準備,禮樂的奏定、三獻的禮儀程序等等都有非常嚴格的規定。繁複的祭祀程序,嚴明的禮制規範,盛大的祭祀場景都是國家對於立春祭祀極其重視的體現。

關於立春就先講到這裡,歡迎大家交流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