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運輸保障 積極發揮社會保險作用支持企業渡過難關


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運輸保障 積極發揮社會保險作用支持企業渡過難關

7日,發佈會現場,​針對如何保障返程運輸和復工後出行、如何減輕企業負擔、穩定職工隊伍等問題進行提問,省運輸管理局局長張鵬軍、省就業服務局局長雷向春進行回答。

記者:針對春節後返程旅客運輸保障工作和正常上班後保障群眾基本出行需求,交通運輸部門將採取哪些措施?

省運輸管理局局長 張鵬軍:

交通運輸部門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運輸保障工作。

合理制定運輸保障方案,確保返程、復工、開學人員順利返回工作和學習崗位。各地科學研判當地疫情防控形勢和人民群眾的出行需求,結合當地假期、生產恢復開工、學校開學等情況,合理安排錯峰出行,精準有序組織節後返程運輸工作。針對農民工和學生等群體,特別是農民工輸出和輸入較多的地方,做好與目的地交通運輸部門的溝通銜接,實行“點對點”運輸。有力、有序恢復省內道路客運,制定恢復運輸服務方案。不得禁止外省和其他地區客運車輛通行。鼓勵採取定製客運等方式,實行“點對點”運輸。進一步加強與民航、鐵路等有關部門的溝通銜接,避免旅客滯留。

恢復城市公共交通運營。各地報請當地政府同意,組織城市公共交通企業保持運營。按照“減班不停線”的原則,科學投放運力,採取適當調減站點、延長髮車間隔等方式恢復運營,並根據客流情況及時增加運力投入,避免出現乘客密集情況。

切實做好交通運輸疫情防控工作。做好交通工具和客運場站的消毒、通風和衛生清潔工作。客運站和實行“點對點”運輸企業要切實做好乘客體溫檢測工作,嚴守 37.3℃紅線,發現體溫高的乘客,第一時間移交衛健部門。嚴格執行道路客運實名售票制度,以備日後溯源。道路客運採取隔座、分散方式安排乘客乘車。同時,預留必要區域或後排座位供途中留觀使用,並要求乘客佩戴口罩乘車。

切實強化運輸安全保障。進一步強化隱患排查,堅決做到隱患清零。強化駕駛員教育培訓,提高應急處置能力。落實惡劣天氣下的應急保障措施。同時,依法從嚴查處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全力保障運輸安全。

記者吉林省應對疫情支持中小企業保經營、穩發展,通過社會保險減輕企業負擔、穩定職工隊伍,有哪些具體措施?

省就業服務局局長 雷向春:

積極發揮社會保險作用,支持企業渡過難關。

一是減輕企業負擔。對受疫情影響生產經營出現嚴重困難的中小企業,連續3個月以上無力支付職工最低工資或3個月以上無法正常生產經營僅為職工發放生活費的,其可按規定提出申請,經批准後緩繳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醫療(生育)(請工信廳徵求醫療保障局意見,否則把醫療生育去掉)保險費。緩繳期暫定為6個月。緩繳期間免收滯納金,職工各項社會保險待遇不受影響。

二是穩定職工隊伍。省人社廳出臺了《關於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失業保險有關工作的通知》(吉人社函[2020]18號)文件,將受疫情影響的參保企業(包括中小企業)納入重點支持範圍,按照國家最新政策(人社部明電〔2020〕2號)調整裁員率控制標準,將中小企業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裁員率標準由不高於上年度統籌地區城鎮登記失業率,放寬到不高於上年度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目標,對參保職工30人(含)以下的企業,裁員率放寬至不超過企業職工總數20%。切實減輕其損失,支持其吸納和穩定就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