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情绪,不打不骂教育孩子?不要用完美妈妈幻想给自己制造焦虑

孩子早上不起床,怎么喊都不动。

起床后非要穿不合时宜的衣服,怎么说都不听。

吃饭时东挑西捡,就吃一点。

晚上写作业时,磨磨唧唧,怎么教都不会。

……

这种场景是不是很常见?父母是不是经常因为这些问题发火?事实上,父母在面对孩子时,总会陷入生气、发火的窘境。就算我这个天天研究如何教育孩子的,在面对孩子时仍热有时候控制不住脾气。

但是每次对孩子生完气、发完火后,父母又不由的陷入深深的自责中,觉得自己这样做对孩子不好,伤害了孩子,是一个失败的父母。为了弥补自己的错误,于是又开始跟孩子道歉,承诺下次不再犯这样的错误。但真到下一次在遇到同样的场景时,父母仍忍不住对孩子发火。

控制情绪,不打不骂教育孩子?不要用完美妈妈幻想给自己制造焦虑

父母于是更加自责了,因此购买各种育儿书籍,学习各种育儿知识,听各种大V讲课。但是尽管付出了这么多,父母发现自己仍然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开始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中,觉得自己是个失败的父母,变得患得患失,束手束脚。

父母之所以这么在意自己生气发火,源于每个父母心中都有一个完美父母的梦,都希望自己成为最完美的父母样子。过于的祈求完美,使得他们对自己设定了过高的标准,因此也就普遍处于焦虑中了。

但是父母们都忽略了一个事实:父母也是人,而不是神。

父母也是人不是神

现在人们对父母要求太高了,以至于父母对自己也提出了太高的要求。总想把自己变成完美父母的样子。

完美的父母应该是充满耐心的,对孩子不打不骂,用尊重理解的方式教育好孩子。正因为基于这种观点,所以每当父母对孩子发火后,就会忍不住后悔、懊恼。责怪自己不是一个好妈妈,怎么情绪控制力这么差,怎么这么容易发火?

追求完美父母的心过于强烈了,以至于父母们都忘记了:自己是人,不是神。

父母首先是一个人,然后才是父母。是人就应该又七情六欲,就会有喜怒哀乐,因此当他们面对生活中的种种烦恼时,就应该会忍不住发火。不发火才怪呢。

我记得在之前看过的一个因为孩子写作业而被父母打骂的帖子下,有人回复到“都说要照顾孩子的心理感受,那谁管我的感受?”

是啊,只关注孩子的心理感受,难道父母就没有心理感受了吗?我自己都快要被气死了,我还顾得上孩子的感受。所以我们在面对孩子时,会忍不住想打骂他们,甚至一脚踹死他。但这并不是我们不喜欢孩子,不对他好,只是我们此时被我们正常的愤怒情绪所控制,我们本能的会先保护自己,因此会先发泄情绪。

不是我们父母不够好,这只是任何正常人都会表现出来的正常正常反应。所以父母为此自责,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只有当哪天真的不是人,变成神了,才不会受情绪所控制。

控制情绪,不打不骂教育孩子?不要用完美妈妈幻想给自己制造焦虑

事实上,正因为父母自己的情绪都接受不了,才更爱对孩子发火。

接受不了自己情绪,就更不用说接受孩子的情绪

父母面对孩子容易发火,很大原因就是因为孩子不讲道理,总是无理取闹。

比如孩子大半夜了非要吃蛋糕,家里又没有,逼着父母出去买,不买就又哭又闹。父母这时候跟孩子摆事实讲道理,说“晚上没有卖的”、“明天给你买”等等,都不管用,于是父母就开始发火了。

之所以孩子不讲道理,是因为孩子很容易就陷入自己的情绪或感受中,因此他们听不得道理。就像成人在生气发火的时候也不讲道理一样,只不过孩子情绪控制能力弱,更容易陷入这种失控状态。被情绪控制时,当然也就不讲道理了,孩子也就无理取闹了。

面对孩子的无理取闹,我们经常讲的一个词语是“共情”,就是接纳孩子的情绪,从而尽快的释放孩子的情绪,让孩子回到理智状态。相信很多父母对着名词都不陌生,但是他们会发现,这个词语说起来容易,做到却不容易,他们经常无法跟孩子共情。

因为对于过于追求完美的父母来说,他们自己的情绪、感受都接受不了,他们又怎能接受孩子的情绪、感受?显然不可能。他们看到自己的负面情绪都想扼杀,还会容忍孩子的负面情绪存在?

只有父母首先接受了自己的负面情绪,他们才能更好的控制情绪,也就才能做到接受孩子的情绪。做到接受孩子的情绪,才能做到“共情”。做到了“共情”,孩子才更容易恢复理智。孩子恢复了理智,也就更容易讲道理。能讲道理,当然父母也就更少的发火了。

所以,我们会发现,越是追求完美的父母,反而越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越控制不住情绪,他们就越焦虑,越焦虑越接受不了情绪。于是,他们就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控制情绪,不打不骂教育孩子?不要用完美妈妈幻想给自己制造焦虑

生气没错,但错误的表现生气方式却不对

说到这里,父母应该可以接受情绪了,那是不是就代表以后遇到孩子问题就对他们大吼大叫、随意发火了呢?

显然不是。难道你会因为大街上别人踩了你一脚,你生气了就可以上去给他一刀?有情绪是正常的,但是如果随意的发泄情绪却是不正常的。

所以父母应该做的不是逃避情绪,而是学会如何正确的发泄情绪。

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个方法,合理运用保证有效。

父母肯定也学过很多控制情绪的方法,比如深呼吸、转移注意力、隔离等等,但是大多数时候并不管用,这是因为我们已经陷入的情绪控制中,失去理智了。而上面我们所学的方法却是需要我们在理智状态下才能发挥作用。这就陷入了矛盾,当然也就不管用了。

如果有一种方式让我们恢复一点理智,意识到我们现在处于情绪失控中,那么我们就可以采用上述的方法来控制情绪。因此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让我们才盛怒中重新恢复理智。

有一个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采用“警告法”。我们建立一个标识物,当我们在情绪失控时,这个标识物的出现立刻警告我们,提醒我们:你现在处于情绪失控中,需要冷静。

控制情绪,不打不骂教育孩子?不要用完美妈妈幻想给自己制造焦虑

标识物可以是孩子的语言,比如“你现在失去理智了,你需要冷静”;也可以是一个物品,比如项链、吊坠,我们赋予它特殊的“警示”含义,当它出现时,父母就应该闭嘴。

我更喜欢用一个物品做“警示物”,交给孩子,就相当于给孩子了一个“尚方宝剑”。当我忍不住生气的时候,孩子便可以拿出来保护自己,让我闭嘴,安静会。当孩子拿出来时,我为了信守承诺,再大的火也得憋着,不然我就言而无信了,以后再教育孩子就没有威信可言了。我就会暂时的安静,寻找别的方式把情绪发泄出来,而不是发泄到孩子身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