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封“请战书”一声声“让我去”,“延医人”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挺身而出

近日来,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消息刷屏了朋友圈,市民们听从安排,纷纷取消聚会留守在家中。但是却有一群人逆向而行!当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对全员返岗的使命召唤,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延边医院)医护人员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时间,逆流而上,奋战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主战场。他们用一腔赤诚呐喊出了一句句坚定而铿锵有力的表白,用一张张按满红手印的请战书展现出了“延医人”的使命与担当!

一封封“请战书”一声声“让我去”,“延医人”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挺身而出

湖北有难,八方支援,国家有难,党员先行。院党委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同志身先士卒,自愿报名请战,表达了时刻听从党组织调遣,随时准备投入抗击肺炎疫情战斗的决心,他们纷纷向院党委发信息表决心、递交请战书助武汉。“作为党员,遇到疫情,冲锋在前,责无旁贷”“我们党员就是要守初心,担使命,保护人民健康,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关键时刻“党员上”的赤诚坚定。

一封封“请战书”一声声“让我去”,“延医人”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挺身而出

感人的"集结号"在这里吹响。全院700余名医护人员(截止发稿,医生344人,护士362人,行政10人)自愿请战奔赴武汉支援,自愿报名进驻隔离一线。一条条、一封封言辞恳切的"硬核"请战书、微信纷至沓来,主动加入战疫的医护人员遍布每个科室。他们当中有支部书记,科室主任,护士长,有参加过“非典”“甲流”具有丰富防控经验的专家,也有工作踏实能干的业务骨干。“只要有需要,随时可以奔赴抗击肺炎疫情的第一线”,他们用质朴的语言表达了新时代“延医人”的铁骨力量。医护人员的铿锵心声,字字真切,句句情深,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白衣天使”成长为“钢铁战士”,不计回报,只为医者初心。

救死扶伤,是医生的职责所在。大年初一医院科室微信工作群里最多的不是过年问候,取而代之的是我报名、我要去!“我郑重向医院提出请求,申请加入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一线战斗,如果出现了疑似或者确诊病人,我可以上,我必将全力以赴”“鉴于目前疫情防治形势严峻,我作为科主任,将带领全科医护人员不讲报酬、无论生死,坚决执行医院的各项决定”。也有部分医生为了请战一线,纷纷晒出了花式“求带走”。“主治资格我最老,派我最合适”“单身一枚,没有什么牵挂,不派我没道理”“我胆子大,派我”“能不能给我走个后门,选我……”。当得知国内疫情,在海外攻读博士学位的医生们纷纷请缨,要放弃学习,提前归国,赶赴疫区。同时,得知国内口罩紧缺,自发在国外采购寄回科室,助兄弟姐妹们一臂之力。

以“护”为爱,愿做防控一线的守护天使。自号召发出以来,医院护理团队不约而同来到了护理部,纷纷递交请战书。“我想报名投身一线尽自己微薄之力,因为这是职责所在,义不容辞的事情。”“全力以赴,奔赴前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援鄂护理志愿者请战书上,按满了一个个红手印,她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南丁格尔精神。

微信工作群,护士长每次发出自愿报名通知时,大家齐刷刷主动报名,不到10分钟、20分钟,……全员报名情况频频刷新着记录。尽管他们的经历不同,但他们都有着必须奋战在最危险的第一线的共同信念。在微信群,大家互相鼓劲、互相加油,一起坚定着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

一封封“请战书”一声声“让我去”,“延医人”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挺身而出

我们尽心一点,一线压力就少一点。在众多请战书里也出现了行政后勤人员的身影,他们虽不是医护人员,但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主动请战为一线人员做好服务保障工作。“我有车我可以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隔离区饭菜我来送”“生活物资我们来提供”“紧缺医用物资我们来协调”“医护人员防护培训我们来做”“供水供电我们来保障”“全院消毒我们来做”“我们一定要让医护人员吃得好”……在疫情危急的时刻,医院行政后勤多部门高效转运,各司其职,尽最大努力为一线医护人员做好各项保障工作。他们用实际行动筑起了一道“无死角”牢固防线,只因在他们眼里,自己多做一点,一线战士们风险就小一点!

一封封“请战书”一声声“让我去”,“延医人”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挺身而出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一群守着初心、不畏艰险的战士们在负重前行,用自己的生命守护着人民的身体健康。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延医人用一腔赤诚和精湛的医疗技术践行着“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铮铮誓言。有国才有家,疫情在前,请延边人民放心,“延医人”将用满腔热血时刻谨记“召之能战,战之能胜”,打响、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病情救治的阻击战。

稿件来自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延边医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