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里靓丽的“一抹红”——记天津市河东区社区疫情防控工作

今天(2月6日)的天气格外冷,天上零星地飘着雪花,这本应是家人欣赏雪景,在雪中嬉闹的温馨时刻,但街道上很是冷清,在全民抗疫的重要时刻,人们挂念的是深处疫情“红区”的武汉同胞,心系的是在疫情一线抗击病毒的医务工作者。

进入天津市河东区爱营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与外面的冷清不同,这里“热闹非凡”,大家早早提前上岗,忙着手中的事情,梳理排查表、分发消毒液、制作出入证……一切都井然有序。“大家忙完手中的活儿,咱抓紧时间开一个会”,爱营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书记贾贺丽,看了看手中的表,一天的工作就这样开始了。“昨天很多人坚守岗位到深夜,大家很辛苦,但此时此刻我们必须上,因为老百姓需要我们,我们要让他们有安全感。”贾贺丽的眼神疲惫而又坚定,眼睛里已布满血丝,又是一个彻夜未眠,她不敢离开电脑、电话,生怕错过一个紧急通知或者重要信息。“朱娜、常玲,你们去值守一号院门,肖文娟、鲁桂杰,你们去值守二号院门,进出车辆要做好登记,每一个人都要严格测量体温。”

这样的日子已经持续了半个月,每天他们穿上红色的志愿服务马甲,穿梭在大街小巷中,配合民警和综治部门劝导网吧停业,与同事一起逐门张贴“明白纸”、《致居民群众的一封信》,提醒居民勤洗手、戴口罩、少出门、少聚集……日复一日,周而复始。社区老百姓们还给他们起了一个亲切响亮的名字——“红马甲战队”。疫情发生后,仅仅四天的时间,“红马甲”们共排查1515户、4545人,发放“明白纸”156张、《致居民群众的一封信》1750份。数字的背后,是干群守望相助、联防联控,用“辛苦指数”换取“安全指数”的真实写照。在这里,没有喘歇、没有等待、没有埋怨,有的只是“你们先吃,别等我回家”的一份笃定和执着。

贾贺丽是这支“红马甲战队”的“总指挥”,从大年初一起,她就带领社区工作人员一直奋战在防疫一线,在社区吃住已经成为家常便饭。防疫工作开展以来,全体社区干部取消了休假,纷纷加入到防疫队伍中,这其中还包括怀孕6个月的孕妇潘云晖和5个月的孕妇常玲。宣传防疫知识、排查核实信息、居民楼栋消毒、解决居家隔离人员求助……社工们放弃休息,轮流在卡口值守,换班吃饭,不分你我,只为确保大家的安全。“我们相信,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就一定能取得最后的胜利。”62岁的退休党员杨建国坚定地说道。

中午时间,贾贺丽拿来两张“清单”,一张是小区居民排查清单,针对外地来津人员,社区工作者每天都要打电话,询问当天体温情况和生活需求。而另一张是采购清单,由于社区一户居民是武汉返津人员,正在家中进行自我隔离,出入十分不便,为解决实际困难,只要居民“下单”,社区工作人员就会帮忙“跑腿”购买生活用品,“2斤西红柿,2斤土豆,3斤猪肉……”,看到微信上的“订单”,爱营里社区的“红马甲”们就会前往菜市场进行采购,将菜送到居民手中后,他们还会顺手帮忙处理居民的生活垃圾。

“贾书记,您怎么迟到了?”每天晚上六点,贾贺丽都要例行巡查点位,但这次她却没有准时到达。在巡查过程中由于天冻地滑,贾贺丽不小心滑到了,她一瘸一拐来到了巡查地点,查看排查情况,一一核对信息,然后又独自一人消失在风雪中……天色渐晚,雪却越下越大,但这并没有阻挡“红马甲”们的步伐。顶着凛冽刺骨的寒风,踏着湿滑坑洼的地面,他们依然坚守在各自岗位,严格控制每一个进出口,登记、测体温、发“明白纸”……他们无需多言,只是默默地用行动来证明,来证明自己无愧于一名共产党员,来证明脚步是可以丈量生命的,来证明身上的这“一抹红”可以温暖着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