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爽如果一直尊重司马懿凡事与司马懿商量,司马懿会篡权吗?

一梭烟雨江湖行


我是人者仁义也,用正史说三国。

其实如题主所说样子就是曹爽像司马懿低头,然后司马懿就会宽容曹爽,放过曹魏。然而毛主席说过的:“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在政治上宽容对手那是自取灭亡,向敌人低头并不能够取得宽容,相反是更加严重的压迫。这一点是要明确的。

首先曹爽并没有不尊重司马懿,相反他对于司马家族宽容至极,他只是剥夺了司马懿以及曹魏元老大臣的议政权利,而对于他们都是尊以高位。

在历史上曹爽对待司马懿一家都非常不错,首先是司马懿,曹爽对于司马懿只是尊崇其位,然后夺取权利。按照《三国志》的记载:曹爽和司马懿共事之初,曹爽对于司马懿这样的德高望重的曹魏老臣十分尊重,曹爽对待司马懿犹如对待父亲,处理政事都不敢专行独断,而是和司马懿相互商量之后实行。

初,爽以宣王年德并高,恒父事之,不敢专行。

即使是曹爽采纳自己党羽丁谧的意见,自己总领尚书台的事物,提升司马懿为太傅,也就是曹魏的国事由曹爽处理,而司马懿只能够放在一边。太傅这一官职已经是人臣的顶峰,在曹魏继承的东汉官职制度里,太傅位在三公之上,属于皇帝之下第一人。等于曹爽名升暗降司马懿。其实对于60多岁的司马懿来讲,这也是一个好选择,毕竟司马懿的年龄也在那里。而且曹爽对待司马懿的儿子都不错:

  • 司马懿长子司马师魏明帝时期,就已经官拜散骑常侍,可以接近皇帝,最后升迁为中护军。中护军掌管禁军,宿卫皇室。曹爽能把这一职位给予司马家族,可见曹爽也没有压迫司马家族的想法。
  • 司马懿二子司马昭,在魏明帝时期封新城乡侯。曹爽当政之后,司马昭担任洛阳典农中郎将,随即转散骑常侍,在曹爽发动征蜀战争之后,司马昭还跟随曹爽一起,司马昭担任的是征蜀将军,是夏侯玄的副手,可见司马昭还是曹爽的亲信人物。
  • 三子司马伷因为是名臣之子在曹爽当政年间被封为南安亭侯。
  • 其他几个幼子,比如司马骏年仅八岁,就担任散骑常侍。

可见曹爽并没有大规模压迫司马家族的想法,仅仅是剥离了司马懿的权利而已。而在当时也是司马懿自己称病躲在家中,主动退出了权利争斗。

实际上曹爽本人作为魏明帝的辅政大臣,他在曹魏的政治上并没有多大的威望,尤其是面对魏文帝和魏明帝时期提拔上来的文武大臣,比如高柔,孙礼,蒋济等人。这就带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曹爽的命令很难下达下去,因为元老大臣可以拒绝曹爽。

曹爽之所以被选为辅政大臣,这是魏明帝曹叡的选择,魏明帝是出于对曹爽的信任,在魏明帝时期曹爽就已经得到了魏明帝的宠信,《三国志》称宠待有殊。而且曹爽是曹魏宗室曹真的后裔,曹真军旅征战多年,属于曹魏时宗室中的人才,但是不幸过早去世。而在当时的曹氏后人里面做比较,魏明帝挑选曹爽也是因为曹爽相比较其他人有才能的原因,另外就是虎父无犬子的眼光。但是作为贵族公子,既无军功,又无资历,这样的人怎么可能让其他元老重臣服从。当时曹爽为了清河郡和平原郡的郡解争议,他和冀州牧孙礼发生了争议,最后孙礼被曹爽免职。

也正是出于对于元老重臣的抵抗,曹爽重用了自己的党羽。也就是曹爽的亲信,曹羲、曹训、和晏、邓飏、丁谧、毕轨、李胜、桓范这些人。这些何晏、邓飏、丁谧为尚书并列在尚书台,把持选官,并且毕轨担任司隶校尉,李胜出任河南尹,可以说把洛阳给控制住了。就这样曹爽控制了大权。但是为了保住权利,曹爽一度在邓飏等人的建议下,发动征蜀大战,想要建立自己的威望,但是征蜀大战无功而返,反而使得曹爽的威望下降。

可以说曹爽是十分矛盾的,他作为一个贵族公子和曹氏宗室,他作为辅政大臣是需要自己的权利和自己的亲信,于是他在权利斗争中逐渐取得了胜利,以司马懿为太傅,自己管理国家中枢尚书台,最终司马懿主动退出了,但是司马懿的子孙依旧在曹魏的朝廷里面办事,曹爽并没有压制司马家族。

曹爽对于司马懿的低头并不能够换来司马懿的宽容。这在《三国志》,《晋书》的记载里很明显。

曹爽虽然对于司马懿加以尊崇,但是这并不能使得司马懿的野心屈服。要知道曹爽对司马懿的尊崇,优礼有加,并无步步紧逼之意,如果司马懿借此退出政治舞台,颐养天年,保全富贵,并不失为一个合理的政治选择。但是司马懿的野心没有停止,这不是曹爽向司马懿低头就可以解决的,事实上曹爽在极大的政治优势下曾经向司马懿低头过。我们都很熟悉那就是高平陵政变。

在高平陵政变时,曹爽坐拥天子,而且他驻守在伊水南面,砍伐树木为鹿角,征发屯田的甲兵数千人为护卫,同时大司农桓范矫诏打开平昌门,带着兵器南奔投靠曹爽。桓范劝曹爽兄弟带着皇帝到许昌,以皇帝为号召要求全国其他军事力量支援,与司马懿对抗;又以大司农印绶担保不会缺粮。假如曹爽按照桓范的建议,前往许昌进行战斗,胜负未必可知,毕竟曹爽有天子在手,这才是优势所在。而且桓范还对曹爽的弟弟曹羲说:"当今日,卿门户求贫贱复可得乎?且匹夫持质一人,尚欲望活,今卿与天子相随,令於天下,谁敢不应者。

但是曹爽不听桓范的建议,最后决定向司马懿低头。他认为自己自己让权给司马懿一定可以还是一个富家翁,结果曹爽交出皇帝,带着人投降司马懿,回到洛阳就被司马懿囚禁,司马懿接着让张当揭发曹爽,最后曹爽被用以谋逆大罪杀死,夷灭三族。其实这就是低头的下场。

曹爽的失败就是曹爽低估了政治的残酷性,要知道司马懿是一个很彻底的政治人物,他的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也一样。司马师在担任曹魏禁军的中护军的时期培养私党,暗中阴养死士三千,整天在密室和父亲司马懿暗中商量密谋,《晋书》记载:

宣帝之将诛曹爽,深谋秘策,独与帝潜画,文帝弗之知也。司马师和司马懿的密谋居然连司马昭都不知道,可想而知两人的隐忍。司马师的密谋被夏侯徽知道后,司马师毫不犹豫毒死夏侯徽,要知道夏侯徽和司马师生了五个女儿。面对妻子,司马师都如此残酷,何况是其他人。

在司马懿和司马师的残酷本性下,曹爽就显得十分天真,他对于对手也只是升迁对手的官职,剥夺权利。又或者是贬低官职等等温和的手段,这样的人面对司马氏父子毫无力量。在桓范逃跑之后,蒋济说智囊跑了,但是司马懿却说"爽与范内疏而智不及,驽马恋栈豆,必不能用也。"可见在司马懿眼中曹爽的命运早就注定。

政治斗争是很残酷的,不是过家家,你让低头让步就会获得别人的原谅。要知道历史上争斗权利的人,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比如宋文帝被皇太子刘劭所弑,李世民和李建成兄弟相残,武则天逼杀自己的儿子,这都是父子,母子,兄弟的悲剧,曹爽以贵族公子立身于虎狼之中,低头则是身死族灭。这是政治斗争的本性决定的。


人者仁义也


事必躬亲,下属糊弄不住你 ,下属就不敢造次。我以前一个课长对员工很苛刻,批评教育非常严厉,严厉到 不是看在rmb的面子上 都想跟他直接对恁(当然有好几个这样的先例),唯独对课里面的一个电工师傅他很少发飙,因为他不懂电,电工师傅可以找各种理由搪塞课长,比如要达到什么效果需要买xxx,这样不行 那样行等等。因为课长不懂嘛,而且课长对工作有80个不满意 也只能笑呵呵的


六角龙鱼123


如果这个前提存在,司马懿会做好良臣,肯定不会篡权。

首先,要澄清的是,司马懿从未篡权,篡权的是他的二儿子的儿子,司马炎。

司马懿作为一个深受儒家教育的世族子弟,他的志向一直是做朝廷的好臣子,建功立业。

他刚开始之所以不愿意出来为曹操服务,就是因为觉得曹操名分不正。

后来,曹操占了天下三分之二的地盘,这才出来。

他的父亲,他的哥哥,和曹操的关系都极好。

而他司马懿和曹丕,和曹睿的关系,同样好到极点。

他和曹丕,是一种知己的关系。他和曹睿,是一种叔侄的关系。

他的整个事业,都给了曹魏。

从根本上讲,他一直在维持曹魏这个政权。说他篡权,是冤枉他。

其次,曹爽如果一直尊重司马懿,就不会搞那些天怒人怨的事情。而没有那些天怒人怨的事情,曹魏的政治和经济会大好,人心会继续向着曹氏。

这个时候,司马氏不会起任何不臣之心。

即使有不臣之心,也不会有人响应。而没有人响应,司马氏不会自己作死。

篡权也不是想篡就能篡的,篡权需要掌握权柄,需要有人心所向,需要有帮手。

即便曹爽那样作死,司马懿能在高平陵中取胜,也仍只是险胜,差一点点就死无葬身之地。

第三,如果曹爽只是表面尊重司马懿,司马懿同样不会发动政变。

所谓政治,是最大利益的集中体现。

只要曹爽尊重司马懿,则他不会去动司马家族的利益。面司马家族的利益,才是司马懿的利益根本所在。

正如后面的王朝一样,可以存在和皇族一样有权势的世族,如王与马,共天下。

曹爽只要尊重司马懿,就让允许司马懿家族占据自己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

只要这一点得到维护,就把司马懿拉到他的阵营。司马懿不会造他的反。

可惜的是,曹爽不是一个明智的人,他想动司马懿的奶酪,那么,司马懿则敢动他的性命。


萧十三郎说三国


曹爽与司马懿同为魏明帝曹睿留给曹芳的托孤大臣,在前期也是互相尊重的。曹爽凡事都与司马懿商议,不敢专行,司马懿也因曹爽是曹氏宗亲,对这个后辈以礼让之。

但后来曹爽至少犯了五个错误,才导致被司马懿一举推翻:

第一,曹爽的亲信丁谧认为司马懿很得人心,于是曹爽接受其建议让司马懿出任太傅,趁机削去了司马一党的军权,全部要职改任为曹爽的亲信;

第二,曹爽不听司马懿劝止,出兵伐蜀导致惨败,白白损耗了大量兵力和物资;

第三,曹爽听从何晏等人之谋,软禁郭太后,专擅朝政,屡改制度,架空了司马懿一党的政治权力;

第四,曹爽认为司马懿已无力抵抗,被司马懿尸存余气的状态所骗过;

第五,在高平陵事变中,曹爽没有听从军师桓范的建议,挟天子前往许昌谋反攻。

这五点错误说明曹爽不堪大用。司马懿毕竟是居中持重的长辈,如果他能不犯前三个错误,多虚心向司马懿请教,与其团结一心共同扶植幼主,可能就不会有之后的惨剧了。

司马懿隐忍多年,推翻曹爽奸党在当时也是顺应人心的正义之举,经过了多年的策划,且得到了郭太后的旨意。如果他面对的是一个尊重自己的曹爽,即便被评价为鹰视狼顾的他,也是没有理由对其大开杀戒的。至少他的野心不会暴露得太久,以司马家族的智谋和权术,篡权之事只有水到渠成才能运作。而且司马懿是个超级忍者,心态好得可怕,不到时机绝不会轻易出手。站在他的角度,为了自己和家族的后世名声,他也会把篡权之事留给他的子孙去做。


洋先生说三国


你好,墨上公子来为你解答。

其实曹爽与司马懿同时作为托孤大臣,一开始,曹爽确实很尊重司马懿,遇事会和司马懿商量,不敢专行,司马懿也认为曹爽是国家肺腑,以礼让之。但是,后来曹爽听从亲信丁谧的计谋,尊司马懿为太傅,乘机削去司马懿的军权。

可以说,司马懿从头到尾都没有对曹家表现出二心,反而是兢兢业业,所以司马懿不管从何时说,不能从严格意义上说是篡权。

正始八年(247年),曹爽听从了何晏等人之谋,把郭太后(非曹芳亲母)迁到永宁宫,一时曹爽兄弟“专擅朝政,兄弟并掌禁兵,多树亲党,屡改制度”。

可是说,曹爽之后像是完全变了一个人,仗着皇帝年幼,自己又是皇室宗亲,掌权后开始肆无忌惮,祸乱朝政,朝堂上下被他弄的乌烟瘴气,而他自己又没有曹操那样的本事,再说,少帝也不是汉献帝,其实不管从外臣看,还是曹家的人看,此时的曹爽已有了篡权谋反的嫌疑。

而司马懿呢?被曹爽架空后,屡屡被试探针对,更甚为了保住性命,不得不做出装病的举动,最后终于让司马懿抓住机会,发动政变,夺了曹爽大权。

可以说,司马懿发动政变不仅是为了保全自己性命,而且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司马懿这样做也是挽救了曹氏政权,只不过司马懿就如同当年的曹操一般,曹家完全成为了司马家的傀儡,不知曹操在九泉之下知道后,会作何感想。





墨上公子


如果曹爽真的这么老实,司马懿当然不会篡权,历史上他可真是被逼出来的。

曹叡临死前,因为曹芳年幼,特意命曹爽和司马懿两人辅政,一同作为顾命大臣。刚开始的时候曹爽认为司马懿是四朝元老,两次顾命,“年德并高”,所以很尊重他,以父辈相待。可以说这一时期两人相处的不错。

不过后来曹爽的亲信何晏等人认为曹爽不该把大权委之于他人,建议他架空司马懿,自己掌权。曹爽听了他们的蛊惑以后,把司马懿明升暗降,提升他为太傅,却夺了司马懿的实权。接着曹爽又任命自己的兄弟和亲信曹羲、曹训,曹彦、何晏、邓飏、李胜、丁谧、毕轨等人出任要职,权倾一时,司马懿也不得不暂时称病避让。

不过即使此时双方的关系也不算太差,司马懿也没有太敌视曹爽。后来邓飏等人劝曹爽起兵伐蜀以增加声望,司马懿此时不是坐视曹爽失败以后看热闹,而是加以劝谏。曹爽不听坚持出兵,结果大败而归。魏国实力大损,曹爽也声望大跌。


飏等欲令爽立威名於天下,劝使伐蜀,爽从其言,宣王止之不能禁。

曹爽伐蜀失败以后,能力低下的问题暴露无遗,而且又重用自己亲信,加上迟迟不肯归政给曹芳。因此魏国朝堂之上很多大臣对他不满,认为他祸国专权。司马懿此时出来发动高平陵之变,只是为了扭转危局而已,而非篡权,因此才会得到蒋济、高柔、王观等重臣的支持。

因此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只是曹爽自己无能又像专权,结果搞的一塌糊涂,逼得司马懿动手而已。如果曹爽老老实实的话,司马懿毕竟也是深受曹丕、曹叡之恩,不大可能自损名声发动政变。


不沉的经远


如果曹爽一直都很尊重司马懿,没有排挤他,两人共同辅政,那么最后的司马懿还是会篡权的。

公元239年,魏明帝曹叡病危,太子曹芳只有8岁,曹叡选了曹爽和司马懿两人共为辅政大臣。曹芳继位后,又改封他为武安侯,自此慢慢的曹爽权势日重。

要说曹叡还是非常精明的,他知道曹芳年幼,就选了曹爽和司马懿两个辅政大臣。曹爽是曹魏宗室,司马懿是士族大臣,让他们两个相互牵制,以保障曹芳的皇权。

曹魏宗室自曹丕称帝后就贪图享乐,到曹叡病危时已经没有什么能力出众的人了。曹爽与曹叡私人关系不错,而且他还是能征善战的大将军曹真的儿子,虽说曹真此时已经过世,但余威尚在,所以在曹魏宗室中也就曹爽的威望最高了。

司马懿是自曹操起便被重用的几朝元老,能力、声望都无人能及,自然是托孤大臣的不二人选。但曹魏的几代当家人都很聪明,知道司马懿有大才,用好了对曹魏江山多有好处,用不好就可能威胁到曹魏的江山。所以他们对司马懿都是一手重用,又一手打压,边用边防。可是他们都太短命,曹操、曹丕、曹叡都压得住司马懿,可曹芳才一个八岁小童怎么压得住呢!可曹叡若是不让他当托孤大臣,朝中拥护他的士家大族不一定同意,关键是除了司马懿,朝中没人能担此大任呀!

所以司马懿要用,还要找到一个能很好牵制他的人。于是曹叡选择了曹爽,但他也明白曹爽各方面都不如司马懿,所以在托孤安排上各方面都是对曹爽有利的。曹芳继位后,对曹爽也是非常亲近。

其实一开始曹爽对司马懿是非常尊重的,两人凡事有商有量,相处的还算和平。若是两人就这样和平相处下去,司马懿就不会专权了吗?其实根本不可能!很少有人能够经受住权力的诱惑,曹爽如此,司马懿也是如此!只不过曹爽知道自己各方面都不如司马懿,但他的优势是与皇帝更亲近,可以左右皇帝的决策,所以才先下手为强的。他运用自己的优势对司马懿明升暗降,解除司马懿的兵权,又把皇宫和京师的兵权都掌控在自己人的手中,这一系列操作还是很高明的。可既便如此,司马懿还是卧薪尝胆,抓住时机发动高平陵事变夺权,若是曹爽没有先下手为强,恐怕早就被司马懿给收拾了,根本不可能主政达十年之久。


曹叡让曹爽和司马懿相互制衡的策略固然很好,可其实是有很大的风险的。不仅是他,很多君主在继承人年幼的情况下,都会选择找几名托孤大臣,让他们相互制衡,以防幼主年少,大臣专权。但其实这个策略的实际效果却并不大好,司马懿经过高平陵事变后手握大权,少帝曹芳成为了傀儡,最后他的孙子司马炎篡夺曹魏皇位,建立了晋朝。与此相似的还有西汉时期汉武帝在临终时,要立年仅6岁的幼子刘弗陵为新君,就找了霍光、上官桀、桑弘羊、金日磾四位辅政大臣,结果却是金日磾一年以后就死了,没几年上官桀和桑弘羊因为和霍光争权也被处死了,剩下了霍光一人专权汉昭帝、宣帝两朝,使汉昭帝和汉宣帝在早期都如同傀儡。


历史上有很多年幼登基的皇帝,辅佐幼主的人基本上就是太后或者是辅政大臣。辅政大臣辅政很容易出现大臣专权。太后辅政也有很多隐患,太后是女流之辈,又常居深宫,所以通常会重用自家亲戚和信任的太监,所以很容易出现外戚专权和宦官专权。东汉时期幼主很多,所以很多时候都是外戚和宦官轮流掌权。少帝刘辩年幼继位,因为外戚何进和宦官十常侍争权,才闹的董卓进京,进而天下大乱的。

所以说主少国疑,幼主继位本身对于皇权和整个国家来说都是风险极大的,哪怕先帝安排的再好,后面的事情仍然很难预料。所以皇帝在不是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是不会立年幼的儿子为新君的。这也就不难理解“皇帝爱长子”这句话了!


孔六十三


女无美恶,入宫见妒;士无贤不屑,入朝见嫉。同行是怨家,同朝为官,官位职守不相上下的两个人,时间长了争权夺利的情况在所难免。

三国时期魏明帝曹睿托孤的两个辅政大臣曹爽和司马懿,如果曹爽不弄权排斥司马懿,事事都尊重司马懿,同司马懿商量,是不是司马懿就不会发动高平陵事变,就不会篡权了呢?我们知道,司马懿的才能功勋是要远高于曹爽的,如果曹爽一直尊重司马懿,事事同司马懿商量,司马懿的地位就会不由自主地被抬高,再加司马懿以往在朝中的威望,时间久了,曹爽在朝中就会成为可有可无的位置,围绕在司马懿身边的人就会越来越多,这是曹爽及其周围的人所不能容忍的,必定会生法转变这种被动局面,曹爽与司马懿争权夺利的矛盾就不可避免。即使曹爽不想与司马懿争,曹魏皇帝、太后及一些忠于曹魏的大臣,也是不能容忍的,争权夺利的局面也很难避免。司马懿居朝多年,深谙政治无情,官场凶险,为自保自然会明里暗里为自己打好更坚实的基础。面对曹爽的一直尊重,司马懿也许会不用发动高平陵之变就能拿下曹爽。从司马懿以欺骗的手段对曹爽和王陵,就可知,司马懿是一个出尔反尔的人;从司马懿尽将曹氏宗亲关闭在邺城,就可知,司马懿有独霸朝政比肩曹操的野心。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早已为司马懿所羡慕,曹操能对汉帝挟持,独霸朝纲,为何他司马懿不能?只有拥有了像曹操那样对朝纲的绝对权力,自己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不为政敌所害,才能让自己的子孙安享富贵,一旦条件成熟也才能让自己的子孙代曹魏自立,这一点儿司马懿早已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因此司马懿鹰视狼顾的篡弑之心应该早就有了,只不过以前不具备环境条件,只能隐忍伪装罢了。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司马懿既然身居高位,争权夺利,岂能轻以放手,岂能任曹爽与自己平起平坐?因此,即使曹爽不做作,一直尊重司马懿,凡事与司马懿商量,司马懿也不会任由曹爽长久与自己平起平坐的,也许那样司马懿收拾曹爽就更不费吹灰之力了。


sunjin72976689


司马懿也会篡权。因为司马懿疑心重重,处处都怕曹爽执政时会杀害他。即使曹爽一一直尊重他,凡事都与司马懿商量,也不过是“权宜之计”,司马懿还是内心藏刀,最后还是会篡权的。

当然,曹爽所作所为,也促使司马懿篡权行为的早日发生,最后魏统一全国的政权归属了司马炎。


陈圣钢


2013年考古证明襄阳宋代前旧城址在邹湾,证实了现襄阳古隆中的位置是假的!古隆中的方位和距离与“襄阳说”的依据相差太远了,邹湾与古隆中路径有40一50里远,而且方向也是错的。足以能证明襄阳古隆中诸葛亮故居是个不能自圆其说的假古迹。襄水畔汉襄阳旧城址发现的习马懿印章和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族谱就是铁证。

真实的诸葛亮的寓居地早已灰飞烟灭了,遗址应在何处已经沒人能够说清楚了。

襄阳与南阳的世代争议终于结束了!

襄阳之名应来自襄水河之阳,(襄水河畔的邹湾一带),而不是来自现在的汉江之阴,这还如何叫襄?如何叫阳?襄阳有前后两个古城,襄水旧古城可称汉襄阳古城己经移址到汉江岸边的宋襄阳古城了,只是仍用旧名而已。

就算按习凿齿汉晋春秋野史所说:亮家在城西20里(今16.6里)这是指在襄水畔的旧古城区而言,说的是亮家而非躬耕地!这是两个概念,把亮家与躬耕地混为一谈是“襄阳说”的发明创造,与诸葛亮无关。

现古隆中是在迁移后的宋襄阳古城西十几里。这种拿新城址去对照旧书去找寓居地的作法,肯定会大错特错的。

难怪岳飞不上山去祭拜诸葛亮,因为至到宋代襄阳假隆中还沒有出现,叫岳飞咋去上山祭拜?

大家还是应当相信诸葛亮亲自所写: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