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在家長群表示心疼流量,家委給老師充600元話費,合適嗎?

老狐狸的小尾巴


可以明確地講,老師在家長群表示心疼流量,家委們便給老師充600元話費,不管是老師還是家委們的做法都是欠妥的。

首先,老師用手機上網,用在家長群上所需流量並不多,如果還心疼那就太小氣了。

我們平時都用手機上網,也都辦理包月,就流量而言,如果只用於家長群裡的交流,根本用不了多少流量。最多也就十塊八塊的錢,如果老師還要為這點錢而心疼,那就太小家子氣了,試想能讓家長們瞧得起嗎?出於從師道尊嚴角度考慮,這位老師的做法實在不可取。

其次,家委們給老師充600元話費,這種做法完全是阿諛奉承,更不可取。

曾經有家長開玩笑諷刺一些家委會成員,說有些家委們平時就愛圍著老師轉,只要老師說一句話,他們就會私下去揣摩,甚至有時還會曲解老師的本意。就如給老師充600元話費的家委,就屬於阿諛奉承的做法,絕對不能這麼做,誰做誰被家長們瞧不起。如果真有老師在群心疼流量,大家根本不必理會即可。

最後,看似心疼流量,實則這是變相向家長在索取不正當利益,家長需謹慎。

家長們可以想一下,一個家長群原本就是老師與家長們相互交流溝通的場所,僅用於溝通能消耗多少流量?恐怕很少。再者說,老師們自己的工作群和朋友群會少嗎?如果老師上網還需要家長們去買單,在家長群裡說心疼流量,實則是在變相向家長索取不正當利益,目的根本就不是心疼流量的問題,家長必須要謹慎對待。

結束語:對於家委們來說,在我這裡我要奉勸幾句,別動不動老師一暗示什麼,就馬上迎合。如果你自己滿足了老師的個人利益訴求,那別的家長可能說不出什麼。但是如果到頭來把你給老師的利益訴求分攤到家長們頭上,那你就是在辦缺德事了。這種不徵求大家一致同意的私自做主,很難獲得家長們的讚許。


寒石冷月


我先說一件真事情,有一次我的手機突然增加了100元話費,我當時問了我自己的所有家人,都沒有給我充了話費,當時我以為是電信搞的什麼活動,所以也就沒有理會了,可是第二個月我的手機又增加了100元的話費,我就奇怪了,打電信問,沒有信話費的活動(只有充值送小孩的孩子,呵呵)。這個時候我就想到可能是家長充的,但是確定不了是哪個家長,我就自己慢慢梳理,最近被我留下來輔導作業,家長與我聯繫比較勤的家長,終於把這個家長給”揪“出來了。然後我以還錢的方式,家長沒有接受,沒辦法,我也只得以充話費的形式給家長充了回去。

我覺得題主說的這種情況說的應該以前的情況吧,現在流量都是用不完的,而且像我們這些地方已經實現全校網絡全覆蓋,完全不用為流量擔心,也或者這可能是某個比較邊遠一點的地區不,老師與學生家長平時通過網絡聯繫比較多,流量也比較少,確實存在流量不夠的情況,超套餐的流量 也真的挺貴 。老師在群裡可能真就是隨意一說,也或者是發錯了信息。

不過,很多學校的網絡都不是很流暢,有些時候我們要下載資源或者看一些教學視頻,都不得不用自己的流量 下載或者看視頻,而且還有很多規定的視頻內容要觀看,一般老師都是通過套餐裡含了一些流量 ,學校網絡不好的情況下,這套餐流量實在是不夠的。

當然不管怎麼說,老師遇到流量不夠的情況不管是有意在群裡提醒家長不要沒事有事和老師微信電話呀,更或者是發消息發錯群了,老師應該是沒有想要求家長給老師充流量 的意思,而且這本身也是一種不允許的行為,有職業道德規範要求的,我們不能佔一分錢的便宜,至少家長做這樣的事,我們老師一定要堅決拒絕,不要覺得是小事情,但牽扯出來的就是腐敗問題,是否廉潔從教的問題,問題可真的就大了。


楊鍋來了


老師這是在變相地索取,家委這是在拍馬屁。肯定是不合適的。這讓我想起另外一件事:我原來有個同事,她媽媽也是老師,她媽媽過生日的時候就會故意發個朋友圈,說自己要過生日了,然後只對家長們可見,第二天,她媽媽一定會收到家長送來的蛋糕;每次可準了,只要一發朋友圈就不用自己買蛋糕了!後來我同事實在看不下去了,給她媽媽說了一頓,這以後她媽媽才收斂些。



老師,要有老師的底線原則,不可貪圖小便宜

之前還看過,有老師做微商,故意把單號發到家長群裡,製造一種不經意發錯了的假想,目的已經很鮮明瞭。然後家長群裡總會有特別樂於拍老師馬屁的家長,立馬問老師要鏈接買東西,還說自己在哪裡都是買!誰信呢,如果不是老師賣的,這個家長才不會買。其實,跟這次的老師在家長群裡心疼流量一樣,都是故意為之。作為老師,更應當給自己的學生以及學生家長做個好榜樣。當然大部分老師還是非常好的,這只是少數現象。



家長,配合老師工作就可以,切不可只醉心於阿諛奉承。

家長群裡,總是有少數這樣的家長,不把精力放在提高自家孩子的能力身上,反而醉心於拍馬屁,希望通過討好老師來獲取“特權”,期待自己的孩子以此得到特殊照顧。其實這是勁兒用錯了地方,有那個時間不如多花些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多關心關心孩子的素質教育,搞好孩子的成績。作為家長,只要履行自己的基本職責、配合老師的工作即可。不要搞阿諛奉承那一套。不長久的。讓自己的孩子變優秀才是根本辦法。你的孩子優秀、懂禮貌、按時完成作業,老師自然會善待他。



好的教育風氣不止老師,也需要家長,大家共同努力!

~歡迎您在評論區發表自己的不同意見~(我是格格鬥,2歲男孩的媽媽,喜歡讀書,熱衷兒童心理學研究,育兒路上與寶寶共成長。歡迎你關注我的頭條號@格格鬥愛baby)

格格鬥愛baby


作為家長,我覺得確實不太合適,這樣的老師我覺得師德有些欠缺的,這個老師的做法讓我想起了自己的親身經歷。

我家在海邊,海鮮比較多,碰巧我爸爸也有自己的漁船,所以說家裡海鮮比較多了,我們高中的班主任,也是我們的語文老師知道這個情況之後,有一天,把我單獨喊出去談話,和我說讓我爸媽幫忙買一些海鮮帶給他。

我那時候已經高中,知道老師說這話的意思,試想一下,我爸爸媽媽幫這個老師買了,真的會收他的錢嗎,顯然不會收的,我知道這個老師,就是變相的要東西,我心裡非常的不開心,我根本不想我爸爸媽媽幫他買,那時候年少氣盛的,很鄙視老師這種行為,何況,這個老師師德真的很差啊,還會打學生,經常欺軟怕硬的。

我回家的時候和我媽媽提了這個事情,說老師讓你們幫忙買海鮮,但是我不允許你們買,我媽媽沒有說什麼,但是我後來感覺到,我媽媽好像偷偷的送了海鮮給這個老師了,但是沒有告訴我,怕影響我的心情。

說實話,時到今日,我都很難理解這位老師當時的做法是處於什麼的心境,我一直覺得為人師表,就該有老師的樣子,不該利用職務之便去像家長索取一些利益。

所以說老師在家長群表示心疼流量,我真的覺得非常不合適。


喬治麻咪


跪著的老師,教不出站著的學生。



大學時班上有個女生,有點白蓮花。她想要的東西從不開口,但是都能得到。

比如,她想要一本高階雙解詞典,那時八十多塊,二十年前能吃一個星期飯了。有個男生約她吃飯,吃完飯就帶男生去書店轉。

她拿起那本詞典,看了又放下,轉一圈,又去拿上詞典,翻看一會兒。

男生殷勤,當場給她買下了那本詞典。後續他們有沒有故事,我也不得而知。

再比如,那段時間流行CD機,比隨身聽高級,價格不便宜。她借了一個CD機和一個男生出去逛街,在肯德基時她拿出機子聽。後來不知怎麼的,被別人給偷了。

那個男生也是學生,在後來咬牙給她買了同款CD機給她,後來一起出去吃過幾次飯,就沒有然後了。

有的人就是這樣:想要什麼,無意中會透露什麼。



老師在家長群表示心疼流量,家委會給他充600元話費。這樣的操作,我覺得老師和家委會都做得不妥。

第一,

流量現在幾乎都是包月,要麼在辦公室有WiFi,再不濟,班主任有話費補貼,有什麼理由在群裡說心疼流量?哪怕是說者無意,就不怕家長過度解讀?

即使有的家長交了費,心裡也是很不服氣的。因為老師在家長面前哭窮,這是一大禁忌。因為斤斤計較的老師,是不可能教育出心胸開闊的學生。

第二,

家委會是配合老師工作,起到上傳下達的作用。但不應該不明就裡地就唯老師馬首是瞻,說什麼,馬上就要去滿足老師的意願。

否則,這樣的家長,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為孩子要做多少背後的事?



總之,作為老師,不要隨意透露經濟上的事,作為家委會委員,不要過度解讀老師的意圖。


英語老師Minnie


老師心疼流量,此種變相"索賄",還真是令人刮目相看,不過家委會的做法顯然有些迎合,600元的花費,顯然也只能解決一時之需而已,下一步是不要"吃飯送筷子、睡覺送枕頭了"?

說實話,這位老師的手段有點低端,哪有這樣明目張膽的在班級微信群內大言不慚的,難不成怕各位家長聽不出弦外之音,如此灼灼之言,恐怕會讓學生家長感到厭惡。

600元不多,但這錢是孩子們的班費,不是用來這樣賄賂教師的,如此,讓孩子們怎麼看待這名教師,恐怕家長都不願意讓孩子見到這社會骯髒的另一面吧。

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家委會的作用,雖不能說是阿諛奉承,但至少在在班級活動中扮演者重要分量,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好的班委會不僅可以起到風向標的作用,更能在使班級各項活動有序進行。

當然,這次出現此種情況,雖然有老師的不對,但至少班委會在其中起到推波助燃的作用。


鷹眼看教育


我是數學李老師,來說說我的看法。

老師在家長群表示心疼流量,家委給老師充600元話費,合適嗎?

無論從哪個角度說,這都是極不合適的

最為一名教師,實話實說,有些時候和家長的各種交流卻是會話費一定的話費或是流量,但這並不意味著應該讓家長為其充話費。

從理上說,教師與家長的溝通交流是工作的一部分,固然這當中會涉及到一定的花費,但這個錢由家長來出似乎並不合適。這樣的做法雖然現在看來是家長為了能和教師更好的溝通,但結果未必會是我們想象的那樣,這當中很有可能會出現很多的問題。


這個教師在家長群中這樣的言論在我看來也是實不應該

對於這個老師的這種交流,我也是不贊同的。

這樣言論和苦窮又有什麼區別?我是不贊同這樣的交流方式的,這樣在家長面前哭窮,並不會方便你開展家長工作,相反的,可能還會讓你與家長的溝通面臨諸多困難與不便。

說到底,無論是家長贈送的禮物還是各種形式各種理由的饋贈,作為教師都是不應去接受更不應去索要的。


數學李老師


我要說,這個家委家長就是馬屁精。馬屁精在社會上往往有一些小得意,但絕對成不了大氣候。

老師不過在群裡發了幾個學生視頻,然後再發了一個帶哭腔表情的話:我的流量啊!很顯然這是一種輕鬆的玩笑。意思是讚美學生。

結果馬屁家長鼻子靈敏,嗅到了有馬屁可拍的味道,建議給老師充600元話費。其他家長只好附和。


第一、這是煞風景。本來圍繞孩子的活動聊天,很輕鬆的氛圍。這個家長一出面就把氣氛整得緊張尷尬。這樣的家長在生活中恐怕也不受人歡迎,人們多半會敬而遠之。不過,這樣的家長也可能習以為常,還會為自己的“高情商”洋洋自得。

第二、這簡直是陷害老師。老師再窮,也不會在意600元話費(不排除極個別老師貪小利)。這反而令老師以後不好做班級工作。建議這個老師(班主任)直接拒絕接受,直接在群裡講明:如果充了話費,就把這600元當作全班學生的面送還給帶頭家長的孩子。看那個家長如何處理?

第三、父母是孩子的直接榜樣。拍馬屁的家長又如何教育出行事大氣、不亢不卑的孩子?


最後,反過來說這個老師。如果這個老師接受了家長的話費,說明這個老師也有很重的私心。對待班上的學生就不可能公平公正了,教育出來的學生既便成績好,學生也往往會出現心理問題或者價值偏差。

教育環境需要老師和家長共同維繫。良好的教育環境是在老師與家長相互理解與包容,相互尊重與信任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

有了良好的教育環境,孩子才能健康成長。我們所有人都要為孩子的良性發展而共同努力。


小屋聽雪


這種事情怎麼可能發生?我們單位有網,有Wife,家家都有網,而且班主任手機號都贈流量,每月贈送的都用不了。

馬上放假了,題主說點有根據的話好嗎?老師幹了一年也不容易,我們已經是驚弓之鳥,還要趕盡殺絕嗎?孩子不準備上學了,自己教了嗎?

不得不承認,老師的隊伍也不純潔,也有一些道德底下,素質偏低的人存在,可不能因為一條魚腥了一鍋湯啊!

我們這沒有家委會,更沒有人組織這些事情,都是班主任建立家長微信群,有事在群裡通知。班主任老師害怕傷害家長和孩子的自尊心,學生都是編號的,學生和家長知道號碼,直接通知幾號家長,孩子沒有做作業,用心看護一下,幾號家長孩子最近上課打瞌睡,家長控制一下孩子晚上睡覺時間,特別需要交錢的時候,家長一定要搞清數字,別讓孩子坐車多要錢,以免孩子學壞。

我們學校4號考試,評完卷子,大約十號左右就結束了,老師們也辛苦了一年,該歇歇了。

家長們整理好心態,準備接班吧。


元氣女神


不合適,嚴重不合適!

啥叫弄巧成拙?這個家委會的負責人也真善於捕捉機遇,抓住機會就討好老師,實際上這是弄巧成拙,是在害老師。

老師領著孩子們搞班級活動,是正常的工作,將活動圖片發到班級群和家長分享孩子們的快樂,也是正常的工作,這是她的本分職責,就應該這樣做。

相信,老師隨口說了一句:“我的流量!”並且附帶兩個流淚表情,這絕對是是無心之作,也帶有互動開玩笑的性質,絕對不是暗示家長給自己充值買流量。

但是這個家委會負責人的嗅覺很靈敏,老師這麼有口無心的一說,家委會馬上就有反應和行動,馬上就給老師充值600元話費。

從道理上講,這好像是在支持老師的工作,支持班級活動的開展,實際上這是弄巧成拙,對老師一點好處都沒有。

這是想幹什麼?想讓老師犯錯嗎?

如是這樣的話,老師以後千萬要謹言慎行,不小心一句話,就可能被別人挖出來其他味道,以後的班級活動還是儘可能不要開展,誰能預測這裡面還能生出來什麼么蛾子?

知道的人都說這是家委會的自主行為,不知道的人還以為真的是老師向家長暗示要錢,這種無須有的誤會會越來越深,本來是一件好事,卻越描越黑,最後將好事辦成了壞事,讓老師在其中莫名其妙的受到一些不好的影響。

家長和老師之間,根本沒必要誰為誰買單的行為,更沒必要去巴結討好老師,個自己扮好自己的角色,盡好自己的職責,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搞這些小動作,小意思,小恩、小惠,實在是不好,如果老師收了家長給予的東西,也真的向家長暗示,也這個老師本身就有問題,這樣的老師家長更不需要理會,因為他的德行就不配別人對他尊敬。如果老師兩袖清風,家長也就各自盡職,根本沒必要做這些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