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毒不食子,三國卻有兩個名人真把兒子殺了,究竟是為什麼呢?

俗話說“虎毒不食子”,可是在三國曆史上,就有兩個名人真把自己的兒子給殺了。

虎毒不食子,三國卻有兩個名人真把兒子殺了,究竟是為什麼呢?

孫權

孫權為幼子孫亮繼位清路,殺掉魯王孫霸

首先是孫權。他在長子孫登去世後,立第三子孫和為太子,但同時又立第四子孫霸為魯王,禮儀待遇都等同於太子。孫權這種曖昧的態度,很快使朝廷大臣分成太子黨、魯王黨,兩派爭鬥不休。

最後的結果出人意料,太子孫和被廢(主要是全公主陷害,說孫和母子希望孫權早死),魯王因為構陷太子黨多人,被孫權處死。孫權最後立了最小的兒子孫亮為繼承人。處死魯王孫霸,很可能是為孫亮繼位掃清道路(孫和相對溫和,沒有孫霸那樣強的進攻性,因此留命)。

如果說皇家因為繼承大統的問題,發生殺死兒子的事,在歷史上也不算鮮見。大臣為了拍皇帝的馬屁,表示對皇帝的忠誠,在皇帝還沒有明確下令的情況下,主動加碼,把自己兒子處死,這在歷史上都很罕見。

虎毒不食子,三國卻有兩個名人真把兒子殺了,究竟是為什麼呢?

東吳第二個皇帝孫亮

諸葛恪為表效忠孫權,自己加碼毒死兒子

做出這樣事情的人是——諸葛恪。《三國志》記載,諸葛恪的兒子叫諸葛綽,因為牽連魯王的事情,孫權把他交給諸葛恪,讓諸葛恪嚴加教誨。沒想到,諸葛恪回家後,立刻用毒酒把兒子毒死了。相信這樣的結果,就算是孫權也沒想到。

諸葛恪毒死兒子,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向孫權表忠心。他的“努力”也確實得到了回報,孫權臨死,讓諸葛恪擔任首席託孤大臣。

虎毒不食子,三國卻有兩個名人真把兒子殺了,究竟是為什麼呢?

諸葛恪,諸葛瑾之子

但是能做出主動毒殺兒子這樣事情的人,實際性格是極度扭曲的。諸葛恪大權在握後,並沒把幼主孫亮放在眼裡,新城戰役失敗後,不顧皇帝詔命,遲遲不返回建業。回京後又把替皇帝草擬詔書的中書令孫嘿逼得辭職。

諸葛恪的放肆逾規,讓孫亮選擇了和諸葛恪的反對派孫峻合作,由孫亮傳旨讓諸葛恪進宮赴宴,由孫峻安排人當場誅殺了諸葛恪。

虎毒不死子,像諸葛恪這樣為了自己地位,連兒子都殺,落得悲慘下場,也是應得的報應。

歡迎購買本人專欄《改變三國曆史的非主流人物》,換一個視角看三國,看看那些平時不怎麼被關注的人物,是如果改變三國曆史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