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石桥乡:战“疫”第一线,党员冲在前

疫情就是命令,岗位就是战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红石桥乡立即成立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制定工作预案,全员参与到疫情防控一线,严防疫情蔓延传播。

夯实责任,建立联防联控应急机制。

为把疫情防控工作抓在手上,把人力物力财力聚焦到疫情防控上来,红石桥乡成立了疫情联防联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红石桥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应急预案(试行)》和《红石桥乡新型冠状病毒防控任务清单》,各成员单位积极响应、协作配合,全方位进行联防联控;同时,为进一步明确工作责任,强化联防联控措施,划分了综合协调、驻村指导、交通管控等6个工作组,将责任细化到人到岗,各项防控工作指令能够高效落实,形成闭环。


红石桥乡:战“疫”第一线,党员冲在前

与确诊感染病例有接触史的人员实行24小时重点监护

强化宣传,引导群众科学防范疫情。

红石桥乡通过张贴发放《榆林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联防联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通告》《榆阳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联防联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通告》、《红石桥乡疫情防控温馨提示》和《红石桥乡疫情防控自我隔离温馨提示》等宣传资料,广泛宣传疫情防护知识,提高了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引导群众勤洗手、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根据疫情变化,通过电话、短信、微信、村务公开栏等方式,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及时公布疫情信息及防控工作情况,帮助群众科学认识疫情,积极引导群众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消除社会恐慌,维护社会稳定。


红石桥乡:战“疫”第一线,党员冲在前

学习市区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精神

全面摸排,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

组织乡、村两级工作人员以小组为单位,重点围绕有发热症状人员、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密切接触的人员、近期(特别是1月8日以来)来往过武汉市的人员以及投亲访友的外来人员等“四类人员”,全面进行摸排登记,确保了摸排登记无“死角”。同时,要求各村组落实专人,实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定时上报摸排登记信息。

保障物资,坚决打赢疫情阻击战。

为了强化疫情防控工作,红石桥乡落实专人,负责采购分发联防联控工作所需物资,根据各村组实际需求迅速下发到位,确保所需物资充足、及时供应。目前已将采购回来的帐篷12顶、口罩2400余个、消毒液1000余瓶、红外体温计10个、防护服100余套等物资分发到各村监测点;同时,为了解决工作人员取暖、饮水等问题,该乡在监测点上还配备了电暖、电热水壶、纸杯等生活必需品,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奠定坚实基础。


红石桥乡:战“疫”第一线,党员冲在前

开展巡回督查防疫工作

严格管控,严防疫情蔓延传播。

按照市区统一要求,红石桥乡取消了春节期间秧歌、集市、正月十七科技文化赶大集、庙会等群众聚集性活动,暂时关闭了乐沙戏水旅游景区;加强了婚丧宴请的监管力度,引导村民丧事简办、喜事停办或延期办。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在通村主要路口设立检测点,实行24小时三班轮流值守制,对所有进出车辆、人员进行登记、消毒、测量体温,严防外来人员将病毒携带进入辖区;对一些乡间小道,在不影响村民出门前提下,采取了临时封闭措施,确保出入辖区人员可控。对外地返乡人员,要求做好自我隔离、自我观察等防控工作;对与确诊病例亲密接触人员,该乡采取了定期消毒、居家隔离、专人盯守、保障生活必需品、安装视频监控、心理疏导等8项措施,确保了疫情可防、可控。为了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地落实,红石桥乡成立了督察组,每天不定时到村组督促指导防控工作。截至目前,红石桥乡外地返乡人员无发病症状,未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人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