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在“特效藥”實驗效果明顯,或將有效抑制新冠病毒

潛在“特效藥”實驗效果明顯,或將有效抑制新冠病毒

最新消息:首批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761名肺炎重症患者,已接受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Remdesivir)的治療。


疫情蔓延,患病人數和死亡人數正在不斷攀升。


到了這個時候,人們最關心的就是:啥時候有“神藥”吃?


關於特效藥,最近鬧出很多笑話,我們在把雙黃連當成茶餘飯後的談資的同時,也等來了很多好消息。


2月4日,李蘭娟院士團隊發現:阿比朵爾、達蘆那韋能有效抑制新冠病毒。


據李蘭娟團隊成員、浙大一院副院長陳作兵介紹,現在這兩種藥物已經在浙江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中使用,並有望代替其他效果欠佳的藥物。


潛在“特效藥”實驗效果明顯,或將有效抑制新冠病毒


在高興之餘,也有網友表示質疑,體外細胞實驗的數據並不能說明這兩款藥物對人體有用,甚至表示:“這不就是另一個雙黃連?”


特效藥真的要來了


事實上,阿比朵爾、達蘆那韋這兩種藥物,和前幾天鬧得沸沸揚揚的雙黃連一樣,都是說有抑制作用。


與雙黃連不同的是,阿比朵爾、達蘆那韋本身都是之前已經在使用的抗病毒藥物,屬於舊藥被發現新療效


潛在“特效藥”實驗效果明顯,或將有效抑制新冠病毒

阿比朵爾結構式


潛在“特效藥”實驗效果明顯,或將有效抑制新冠病毒

達蘆那韋結構式


更重要的是,篩選這兩款藥物時的體外試驗中具備了對照組,而且抑制效果極為明顯。

根據初步測試,在體外細胞實驗中顯示:


(1)阿比朵爾在10-30微摩爾濃度下,與藥物未處理的對照組比較,能有效抑制冠狀病毒達到60倍,並且顯著抑制病毒對細胞的病變效應。


(2)達蘆那韋在300微摩爾濃度下,能顯著抑制病毒複製,與未用藥物處理組比較,抑制效率達280倍。


也就是說,得出這兩種藥物能抑制病毒複製的結論,並不是簡單的通過把病毒往細胞液裡懟就得出的。


把這兩種藥物和雙黃連混為一談,既是對雙黃連的高看,也是對科學態度的不尊重。


事實上,在過去幾年,就已經有不少研究顯示,阿比朵爾在體外模型中對SARS-Cov以及MERS-Cov等冠狀病毒有一定的抑制活性的作用。

2003年和2016年,鍾南山院士所在的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等兩家國內單位就分別申請了阿比朵爾製備預防和治療SARS病毒藥物中的用途,以及阿比朵爾在預防和抗擊中東呼吸系統綜合徵冠狀病毒藥物中的應用國家發明專利。


正如大多數的老鼠都怕貓,作為SARS和MERS的近親,新型冠狀病毒確實很有可能和它的表兄弟一樣,有同一個天敵


據李蘭娟院士說,目前兩款藥物已經在浙江省的新冠肺炎患者中使用,如果後續的效果不錯,會進一步替代其他藥物。


特效藥,似乎真的來了。


在國內外眾多專家的努力下,越來越多的特效藥被發現,包括一款被稱為“人民的希望”的藥物——瑞德西韋

瑞德西韋是全球抗病毒第一公司——吉利德針對埃博拉病毒研發的一款藥物,在美國治療首例新冠病毒肺炎患者過程中展現出了非常好的效果。


潛在“特效藥”實驗效果明顯,或將有效抑制新冠病毒


讓人哭笑不得的是,本是為抗擊埃博拉而研發,但收效甚微,反而在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有望取得不錯的療效。


潛在“特效藥”實驗效果明顯,或將有效抑制新冠病毒


在這一點上,瑞德西韋和當初的“偉哥”萬艾可很像。同樣是不務正業,同樣很受全世界關注。

萬艾可本是為治療心臟病而生,但治療效果一般,最後竟在臨床中發現其“偉哥”的療效。


潛在“特效藥”實驗效果明顯,或將有效抑制新冠病毒


對吉利德公司來說,舊藥發現新療效,可以說是意外的收穫


對此,吉利德CEO表示,他們的第一使命是執行正確的臨床計劃,以確定這種藥物是否可以對患者產生作用,專利不是首要考慮的問題。


潛在“特效藥”實驗效果明顯,或將有效抑制新冠病毒

吉利德CEO Daniel O'Day


研究藥物的提供上,吉利德表示,全部免費


換句話說,患者是被放在第一位的。


只要疫情因此得到控制,相信吉利德在賺錢的同時,更是大大的賺了一波口碑


潛在“特效藥”實驗效果明顯,或將有效抑制新冠病毒


2月6日,瑞德西韋已經在中日友好醫院進行III期臨床的雙盲實驗,也就是藥物批准上市前的最後一次臨床實驗。


最終的結果我們還不得而知,我們只能祈禱,作為目前唯一一個獲批三期臨床試驗的藥物,瑞德西韋真的是“人民的希望”吧。


還等不到疫苗了


各種特效藥的好消息,對於我們這些宅在家裡的人來說,似乎不是關鍵。我們更關心的是——“什麼時候有疫苗?”


畢竟,只有得了病,才需要藥物的抑制和治療。宅在家裡長出了黴,想出門又不敢,所以到底啥時候有疫苗,可以讓人

“百毒不侵,放心出門”呢?


事實上,新疫苗的研發,和新藥物一樣,都需要經過體外研究階段、臨床試驗階段和正式的推廣應用這幾個必要的步驟。


潛在“特效藥”實驗效果明顯,或將有效抑制新冠病毒


這幾個步驟加起來,不說十年,也得三五年


就算是開了綠色通道,疫苗的研發時間大大縮短,也快不過一年


事實上,17年前的SARS,直到疫情過去了,都沒有做成疫苗。

2003年,SARS在夏季被逐漸控制住,但是SARS的疫苗卻一直到2004年的春季才啟動人體實驗,2006年才正式完成,而那時候SARS已經銷聲匿跡,完全沒有大規模生產和接種疫苗的必要。


研發疫苗最難也最關鍵的是,要先讓毒性比較低的病毒進入人體,讓人體的免疫系統消滅掉這些病毒裡的“小弱雞”,並記住下這些“破壞分子”的特徵,等到下次病毒再進來的時候,能夠

快速地分辨出敵人並消滅它們


潛在“特效藥”實驗效果明顯,或將有效抑制新冠病毒

圖片來自生信島


而找到這些合適的毒株,是急不了的,畢竟疫苗是為了以後的廣泛使用,保證其無毒無害,而且有用

,是研製疫苗工作最基本要做到的。


雖然在科研人員夜以繼日的努力下,這個環節確實能大大縮短。

2月3日,李蘭娟院士在回應病毒疫苗進展時說到,在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P3已分離到8株病毒,其中有幾株非常適合做疫苗。


但這些毒株是否真的適合做疫苗,還沒有確切的結論,需經過必要的檢驗,千萬不能操之過急。


到了臨床試驗階段,又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在小部分人的試用中證實有效,才能推廣到大規模的使用。


在這一階段,則需要留足夠的時間,包括篩選受試者的時間、持續監控受試者指標的時間、判斷藥效是否顯著

以及是否有副作用的時間。


這種事情上,一味的追求速度,換來的只會是難以想象的後果。


試想一下,本應用一個月的時間去檢測疫苗的毒性,為了趕時間投入市場,只用了幾天,最後造成大規模中毒,這樣的疫苗你敢用嗎?

1976年美國的豬流感疫苗接種,就因一味追求速度,沒有用足夠的時間檢測疫苗的毒性,導致大量的格林-巴林綜合徵患者的出現。


做好隔離,不等疫苗


與其等待八字還沒一撇的疫苗,還不如面對當下,靠我們的眾志成城,對抗病魔


而對抗的最佳方法,就是隔離。


潛在“特效藥”實驗效果明顯,或將有效抑制新冠病毒


為了避免成為動圖裡的那第三根火柴,

少出門,不去人流密集的地方,好好在家裡過完這個特別的假期。


我們宅在家裡的無聊、被憋瘋,卻是前線的醫務人員想都不敢想的。


接下來就是春運返程高峰期了,非常有可能是不少潛伏者集中爆發的時間。


稍不注意,等到事情發生到了自己的頭上才後知後覺,就晚了。


即使瑞德西韋這些特效藥能有效抑制病毒,但依舊不可以掉以輕心,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還沒結束,做好自我防護,是每個人都應該遵守的。


只有這樣,囂張的病毒才蹦躂不了多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